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二章 双手改变命运 天助自助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底捞能坚持下来的,往往是来自农村的员工,特别是来自贫困农村的员工。初次离家是这些打工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对这些背井离乡的“大孩子”们,海底捞有一个特殊政策——对优秀员工和管理干部进行不定期家访。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代表他们去问候父母和子女,二是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海底捞西安片区的经理杨华,在谈到对员工进行家访的经历时说:“家访的目的不仅是温暖员工和家长们的心,对我们管理层也能起到教育作用。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家访是去后备经理张乾忠的家,他家在陕西商丘商周地区。我们同时还要顺便拜访其他3名也在同一地区员工的家。“去张乾忠家的路线有3条,第一条路是水泥地面,可是走了三分之二,因为修路无法走了;于是,选择第二条路,可是又大堵车,根本走不了,没办法,只得选择石头路。一路上我们无数次下车,刨土清障,眼看快到了,却修路走不了了。最终,我们只得拎着礼品步行。翻山,下山;再翻山,再下山;下午终于到了张乾忠家。“小村庄只有5户人家,为了我们的到来,乡亲们早就站在张家院子里等我们。张乾忠的老奶奶把昨天蒸好的核桃馍端上来。老奶奶腿脚不便,特意请了两个邻居为我们做了一桌子饭菜。我们匆匆吃完了就走,张乾忠的妈妈和奶奶送我们走的时候都哭了,我也忍不住哭了。“我们的到来是村里的大事,原来这个小山村在我们海底捞工作的员工一共有16个,平均每家3个人还多。真没想到,海底捞竟然对这个小山村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一打听,这些员工都是一个跟着一个被吸引到海底捞的,而且个个都很优秀。我相信正是这里生存条件的艰苦,才磨炼出这些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张乾忠为例,虽然他家很穷,但他没有丝毫抱怨和消极的态度,反而在工作和生活中,阳光向上,充满激情。我相信如果他们坚持下去,在海底捞这个平台上一定能改变命运。“另外,这次家访对我还有一个意外但相当重要的收获。看汽车行程表,从西安到商洛只有一个多小时,可是这只是坐车的时间,真正到员工家,其实比到四川用的时间还多。要返回西安,这些员工必须凌晨3点出发,步行3个小时到县城坐6点半的长途汽车,并且一天只有一班车。“通过这次家访我更领悟到海底捞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企业只有办好,才能带领这些从大山里出来的员工改变命运。同时我还意识到,我做店经理时,由于对员工家庭的情况了解得不细致,有很多工作上的失误。比如,这些来自商洛的员工向我请3天假时,我往往武断地说,不就1个多小时的车程吗,1天假就够了。其实是不够的,即使3天假,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只有1天。“这次家访让我明白我错了,我要对员工说一句对不起。我现在知道了,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能吃苦是来自贫穷地区员工的优势,可是文化水平低又是他们的劣势。要改变命运,仅靠双手还不行。西安一店油碟房的吴阿姨40多岁了,进入海底捞好几年,一直是劳模,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员工。她默默无闻,特别能吃苦,但是按照公司新的要求,要想继续保持劳模工资,她必须达到一岗多能才行。可是吴阿姨是个文盲,不仅不认文字,也不认数字,因此不能看秤;她只能在后厨刷碗洗碟打扫卫生。怎么办?店经理郭晶晶找她谈:“吴阿姨你的工资要降下来,我们大家都不忍心,但是如果你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劳模,你必须要进步才行。你一定要学会基本的字和认秤。你还不算老,我们大家帮着你,你一定能学会。”西安一店的几个干部作了分工,集体帮助吴阿姨识字和认秤。并且给吴阿姨制定了奖励和惩罚计划,如果一个月学不会,降一级工资,如果一个月之内学会有奖励,20天学会有更大的奖。由于吴阿姨老是把电子秤上的2和5这两个数字搞混,郭晶晶专门用笔在复印纸上写上大大的2和5给她记。吴阿姨把这张纸随身带在身上,有空就拿出来认。她跟别人说:“这是郭姐给我写的。我要是能识字认秤,就什么岗位都能干了。现在前厅的领班是我老师,后堂经理也是我老师,店长郭姐也是我老师,大家都在教我,我一定能冲上去。”天助自助者!第十天,吴阿姨学会辨认2和5。上海三店的张耀兰说:“我来海底捞转眼就3个月了,刚来时店里让我清洁洗手间。在海底捞打扫洗手间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还要在客人使用洗手间时,给客人提供服务,比如压洗手液、递纸巾和开门等。每当客人说:海底捞的服务一流,洗手间也干净时,我心里就很骄傲。“可能是沉哥看我在洗手间同客人交流得不错,要把我调到服务组看台。我当时一口就拒绝了,因为我对当服务员一窍不通;再说我年龄大了,怕服务不好,让客人训斥,心里难受。后来沉哥找我谈,他说我一定能做好。看他这么相信我,我就下决心不辜负沉哥的期望,一定要把服务员工作学着做好。“可是刚看台时非常紧张和害怕,客人来了之后,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同客人讲话也不敢说。看了一桌之后,胆子就慢慢大了,同客人沟通也就顺畅了。客人也不是三头六臂,没什么好害怕的,有时他们跟我开玩笑,我也敢跟他们开了。“同客人谈话时,他们经常问,在这里吃住舒不舒服?家里有几个人?谈着谈着,就忘记了他们是客人,就像亲戚朋友聊天一样,不害怕了。”张耀兰终于在职业晋升通道上爬上了一格。不仅是管理岗位,海底捞很多后勤业务职员也都是从服务员干起的。他们没有受过学校的专业教育,都是通过干中学、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走上业务岗位的。海底捞会计小王说:“现在很少有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学历,哪一天我们离开海底捞,真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我们很珍惜这份工作,再累再晚也要充电学习。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我们能选择不断学习,改变命运。”行为科学揭示:任何职业都会在自然人身上留下痕迹。我发现海底捞的白领,身上透着一种同我所熟悉的白领不太一样的气质。琢磨了好久才明白,他们身上除了有白领的职业风范外,还有着一股农民的朴实和服务员的殷勤!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