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四章 海底捞的危机 海底捞的危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其实,像上文的网友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分店的偶然现象。我的一个学生叫王亮,2010年末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说:“我发这封邮件给您,主要是最近我去海底捞的翠微店吃饭,发现那个店没有给顾客提供围裙、发带和手机套。我是一个海底捞的常客了,经常去各个店吃。眼看着今年下半年海底捞换了LOGO后,开店的速度比原来提升了很多,但是翠微店的这个情况,引起了我对连锁企业在开店速度和品质保障方面的思考。鉴于海底捞的情况,我估计管理层肯定也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保持原来的品质,但是现在绝对是一个不好的苗头。您是张勇的好友,不知您是否可以引起张勇的关注,毕竟海底捞这样的民营企业能做到现在的规模非常不容易。”其实,当海底捞开始走向全国时就不断碰到这类师徒传递效率递减、店与店差别大的问题。杨小丽2004年阴历二十八,突然接到张勇的通知,让她接管郑州大区的工作。当时海底捞一共不到8个分店,郑州片区有2个分店。杨小丽说:“幸好我对郑州片区的情况多少还有一点了解,我腊月二十九赶到郑州。到郑州I后,我先去店里看,第一感觉是员工有些懒散,没有一点主动意识和团队精神。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二分店了解当天的工作安排。刚进店,就看到一个领班,嘴里叼根烟,衣服斜搭在肩上,慢悠悠地往里走。我心里想,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呀,这个领班怎么不去安排工作,表现得这么轻闲?“中午郑州两个分店举行了几个小小的联欢活动,在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拔河比赛中,两个分店的员工,包括经理在内,不管谁赢了,对方都不服气,互相争执。一次小小的拔河比赛,评比了四五次都评不出结果,我心里很难过。我们的员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海式大家庭那种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和平相处的精神。“正月初一中午,客人已经上座了,但包间和大堂的卫生还没有打扫好。我想这是不是生意太好了,员工打扫不过来?是否应该将休息时间调整一下?可是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不是打扫不过来,而是大家都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来上班。“早上9点半上班,没有一个人提前来店里打扫卫生。非要等到9点半,大家都到齐了,才开始慢慢一起打扫。打扫的时候,也没有一点儿紧迫感。中午上座了,还没有打扫完;大家都不着急,领班也不协调。第二天还是照样。“看到这个状态,我害怕了,照这样下去,这个店就要毁了。“初四早上,我给郑州二分店的全体员工开了一个大会,在会上我通报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并指出这样下去的后果。同时希望大家端正态度,振作精神,如果谁想继续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今天就可以走人!“会后,我对一部分员工进行考核,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员工。初四当天,二分店辞退和辞职的员工一共17人(二分店不到200人)。看走了这么多员工,很多员工感到了压力,有些骨干员工也担心了,害怕人手不够。“我跟他们说不要怕。一个人的坏习惯,会影响一大片人。如果继续下去,我们就是在走下坡路。这些人走了,虽然我们人少紧张些,但我们是走上坡路!“第二天,为了配合人手少的问题,我关了3个包间。虽然大家很忙,但留下的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都很起劲。“月底我对郑州片区的工作进行了盘点,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按理应该是生意高峰期,可是二分店的营业额只与前4个月持平。在4个月的高峰期,生意只上升了三分之一个点,这等于在走向死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想这主要是管理的原因。第一,由于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公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第二,因为我们的管理人员缺少危机意识,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一些不良现象没有及时制止,让这种不良风气慢慢扩散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发现得还算及时,现在已经把这种不良风气刹住了。”郑州二分店的这件事让杨小丽深有感触,她说:“当海底捞要变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危机,难怪张大哥经常说他感到危机四伏。”从表面上看,张勇是个甩手的掌柜,海底捞的日常运作全部由各大区经理负责。海底捞的总部在北京,他大部分时间待在海底捞没有一家店的成都,因为他的家在那里。然而经常“游手好闲”的张勇毫不轻松,他总像一副心事很重的样子。张勇是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人,有时近于神经质。他说:“黄老师,别人都以为现在海底捞很好,可是我却常常感到危机四伏,有时会在梦中惊醒!以前店少,我自己能亲自管理,每个店的问题都能及时解决,干部情况我也都了如指掌。现在不行了,这么多店要靠层层的干部去管,而有些很严重的问题却不能及时发现;加之海底捞现在出名了,很多同行在学我们,所以我总担心,搞不好,我们十几年的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歌尽桃花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简介:【穿越架空灵魂转换欢喜冤家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别后重逢王侯将相美男】男主:萧暄【放荡不羁型,深不可测型】女主:谢怀珉(谢昭华/阿敏)【机灵活泼型】配角:谢昭瑛,宋子敬,宇文弈,吴十三(宇文烨),陆颖之,云香,郑文浩,觉明(萧肃),连城,谢昭瑛,秦翡华,耶律卓,小程(程笑生),越风,阮星,柳明珠,张子越风格:轻松结局:喜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