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四章 海底捞的危机 流程和制度的弊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没有商场实战经历的管理学家一定会说,海底捞应该先完善流程和制度,然后才可以开分店,这样才不至于走样。可是企业家对此建议一定不屑一顾,哲学家的话更符合企业家的思路,“不在过程中生存,就在过程中死亡”。真正有效的流程和制度绝不可能事先设计好,必须是边干,边摸索出来的。张勇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比如,海底捞第一家火锅店的工服,他竟然按空姐的样衣给员工度身定做。我请他到北大给MBA学生讲课时,他说:“有一次去一个店视察,发现送给客人吃的西瓜不甜,他问店长怎么回事,店长说:西瓜现在涨价,好西瓜要3毛一斤。张勇说:既然是送人吃的,就要送最好的;2毛一斤都送了,为什么不再多添1毛送甜的?”海底捞在流程与制度的开发上也是不惜血本,张勇要请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帮助海底捞开发和研究火锅餐厅管理的流程和制度。可惜,火锅是中国的,海底捞已是中国最好的火锅店,而海底捞的难题就是世界的难题。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个咨询公司能解决海底捞需要的流程和制度。什么是流程和制度?说白了,流程和制度就是做事的程序和纪律。比如,医生上手术台前必须洗手,这就是纪律。洗手必须包括手臂,必须用消毒刷刷手指和手掌;必须洗3次,每次1分钟以上——这就是流程。其实不是流程和制度本身难,而是人与流程和制度的匹配难。人都是自然的人,没有有效的监管,流程和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可是过度的监管,不仅使人感到不自在,而且让人变成机器。张勇的难题正在这里,强化正规化流程和制度,人就容易变成机器人;再加上海底捞员工普遍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低,不熟悉城市人的生活和交往习惯,经常做过头。大众网上的一个网友说:“都说海底捞服务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我们上次去,那个服务员就有点太热情了,问这,问那。我们几个朋友本想好好聊聊,可是他不停地说话,搞得我们很不舒服。我们用发短信和不搭腔这样很明显的方式表示不想听他说了,可是他依然高谈阔论。这样的服务有点过了,让人感到别扭。”服务员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海底捞要求服务员跟客人主动聊天。有的店为了检查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以是否能把客人的名字和电话留下作为考核指标。有的服务员说:“我不太会说话,经常要不到客人的电话和名字。领班一看我站着,就说,别像个木头桩子似的,怎么不去跟客人聊聊天,掌握一下客人资料?”流程和制度还对服务进行量化,用服务的次数、频率来确定服务的标准,因此,有的店常常要求服务员要多长时间给客人换一次热毛巾,多长时间就换烟灰缸;还有的店以客人是否自己捞菜为考核项目,如果客人自己捞菜,就说明服务不到位。于是,搞得服务员每隔两分钟就去打扰客人用餐。这样做当然容易标准化,也容易培训服务员,可是结果却打扰了客人正常用餐。有服务员投诉说:“其实我们也不想硬插上去打扰客人。可是不去做,领班就说我们不做细节服务,不按标准流程做,就要挨罚……”也有的服务员为了体现微笑服务,不停地向客人微笑和行海底捞礼(把右手放在左肩上,身体向前鞠躬)。有的服务员,甚至当客人走出包间,手还在肩上放着,脸还保持着微笑。难怪有客人说:“怎么海底捞服务员的笑越来越假了?”也有服务员说:“最近我们店抓得最严的就是3件事,服务态度、细节和流程。比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有说话的语气、动作和表情。可是在实际服务中,这3件事很难掌握。“比如最近天气很冷,我们包房里的制暖设备不好,房间里很冷。按照服务程序,客人进来后,第一程序是上毛巾,第二程序是给客人上水果。但我觉得如果对客人真诚的话,最好第一件事是给客人倒杯热茶!”西安三店的杨志敏对这个问题的苦恼很有代表性。她说:“我是看大包房的,这个房间一般坐12个人,可是有时客人来14、1 5甚至16个,于是,就只得加座,坐得很挤。在这种情况下,按规定程序必须做的一些桌面服务就很难到位,比如,及时换杯子、加饮料、清理桌面、盛汤和捞菜。“海底捞的客人一般同时用两个以上的杯子,两个碗,一个碟,想想看,15个人要用多少?如果按程序我就要不停地挤在客人中间干这个干那个,有时甚至需要客人暂时站起来。因此,我觉得此时服务少点,让客人吃个安生饭,比硬要体现服务更重要。“可是如果我站着没事做,领班就会说:‘没事,为什么不做细节服务,可以搞一下桌面卫生嘛!你看桌面这么脏,还有空杯子也不撤!至少你可以给客人捞菜嘛。’“领导按流程和制度来检查时,毕竟只看到客人用餐的一个瞬间,而我们服务员是从头到尾跟着客人的,因此我们更知道客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可是如果不按领导的要求去做,我的评估打分就要低。“还有,按照服务程序,我们要给客人捞菜,可是有时情侣来吃饭,男方想献殷勤,我们恰恰应该让他自己做这些事。还有带老年人和小孩来吃饭的,家庭成员更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和怎么吃,要知道火锅毕竟是半自助的吃法。这时我们也不应该把固定的服务程序强加给客人。”这就是流程和制度的弊端,(1)把每个客人的需求都假设成一样的;(2)把每个员工都假设为偷懒和没有头脑的。只按流程和制度做事的员工会让客人感到不舒服:只按流程和制度做事的干部同样也让员工感到不自然。张勇帮助杨小丽家还债、看望生病中的冯伯英和对员工进行家访这些做法,不仅广为海底捞人所知,而且逐渐变成海底捞对员工亲情化管理的制度。比如,店长和工会干部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家访,员工生病时一定要看望等等。可是人这种动物就是怪,什么东西一变成制度就变味了。比如对员工出于真心的关怀和为了执行亲情化制度的关怀,做的虽然是同样的事,可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同。而且一旦变成制度,就有人钻空子。员工虽然是顾客,但顾客也有不是上帝的。海底捞还真就有员工偷懒泡病号,同事们都知道,但店长和干部们被蒙在鼓里;不仅批假,还拎着东西傻颠颠地去看。也有的员工赌钱,输光了,撒谎说家里困难,领导为了亲情化管理,也就借钱给他。结果,干部的能力和权威在员工心目中大打折扣。如何修正流程和制度本身的弊端?靠人。靠什么人?靠训练有素、素质高和责任心强的人。法国人讲究吃什么菜要配什么酒,因此法国餐馆有一种中国餐馆没有的职位,叫配酒师。这是法国人发明的,只有在高档餐厅才有这样的职位。配酒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客人们选酒,他们通常会在客人点完菜后出现。如果客人是一个懂酒或自认为懂的人,他们就会站在一旁记下他要的酒,绝不多说一个词,有问才答,让客人们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点酒的过程;如果客人是一个对酒不甚了解的人,愿意向他们求助,他们会根据你的价格搭配出最适合你所选食物的酒。当然,如果你选择比较贵的酒,他们的服务会更加殷勤。但不管贵贱,他们帮你配出的酒绝对不会出错。可是这样的配酒师,就像一瓶好的法国葡萄酒,首先要原料好,其次需要时间。而海底捞缺的恰恰是这两样东西。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生命如一泓清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晶般透明,没有任何苦涩的内容。生命如一泓清水,青年时的我们如乘势的水流,不希望有堤岸的存在。我们渴望像水一样流动,流出父母的怀抱,流离家庭的羁绊,流入一片陌生的天地,去寻找生活,寻找值得终生追求的事业,寻找真正的爱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合二为一、终身相守,就像两股清水,融合得了无痕迹。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