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陪孩子看好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
  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同时,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坎坷和磨难,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希望,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还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
  对于学生来说,读课外书有助于积累词语,提高写作能力。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
  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看喜欢看的课外读物,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和掌握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纵然读书有诸多好处,可我们的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我曾对100名孩子作过一项调查,每周课外阅读3~5小时的中小学生占36%,每周课外阅读3小时以下的中小学生占45%,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中小学生占19%。
  关于不读书的原因,40%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读课外书,10%的学生表示无课外书可读,30%的学生称没有读书氛围,20%的学生表示家长、老师不赞同读课外书。
  其实,家长不仅要放手让孩子阅读课外书,而且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不要关闭这扇门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我们不要对孩子关闭阅读这扇门。
  当今,应试教育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剥夺和遏止孩子课余得到心灵抚育的机会,关闭了孩子通往课外书籍的大门。长期的应试教育,使社会普遍认为孩子读课外书与考试成绩不会有太大关系,衡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凭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来说明。所以在这只手的操控下,爸爸们普遍认为分数、成绩是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孩子只有考上学才算成才,于是就对高考落榜的孩子说:
  这些年的书白念了!而考学靠的是分数,不是看你读多少课外书。所以,很多家长不仅不支持孩子看书,而且剥夺孩子看书的时间,一味逼孩子学习。

  也有家长允许孩子看课外书,但前提是必须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所以他们为孩子准备的课外书大多是课本外的习题集、教辅资料,或者作文选之类的。也就是说,孩子阅读的功利性很强。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为了考学而进行阅读。我曾经看过很多孩子的书包,里面除了课本,就是父母给买的各种教辅书,什么同步训练、英语习题、单元测试等等,而童话书、故事书等一本也找不到。
  在这只手的操纵下,孩子们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闲暇时间越来越少。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空间也都被作业、习题和考试挤占了。
  我们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想一下,当我们也是孩子的时候,谁不曾幻想得到潘多拉的魔盒,放飞最后的希望?谁不曾幻想骑上巫婆的扫帚,独自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谁不曾幻想采撷到神仙的七色花,实现美丽的七彩梦想?谁不曾幻想拥有神奇的飞毯、魔杖、百宝箱、神笔?
  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做了父母,就要剥夺孩子这些梦想呢?没有这些美丽的梦,孩子的童年该是何等的黯淡无光啊?
  所以,请不要对孩子关闭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
  二、阅读改变人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功利化的一种体现,我对此不予赞同。我想说的是,读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东子自身就是这样的例子。上了6年学,我就告别了校园生活,后来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勤勉的自学,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多年来,家里没有添置什么高档家具和家电,但是让我自豪的是,书房里站立着5个书柜,整整齐齐码满了书,看起来是那么充满豪气,它们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有人曾经对被评选为全国十佳少年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都高于普通孩子;也有人曾经对一些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发现这些人在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都提到,读书让他们受益匪浅。
  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可以说,一个平凡的孩子,会因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民族,会由于重视阅读,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而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阅读习惯,就像一架没有翅膀的纸飞机,飞不高,也飞不远。
  三、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想学而有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可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并进而让书融进自己的生活,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呢?谈到这个问题,总是令很多家长头疼。因为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不愿读书、讨厌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有一点空闲时间,他们都用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了,要看书?实在静不下心来,也坐不住。
  所以,要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它需要耐心和信心。总结这些年我引导依依读书的体会,我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读书要趁早。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当孩子掌握了600个最常用的汉字时,就可以阅读一般书刊的80%的内容;掌握了1400个汉字,就可以阅读一般书刊的95%的内容;掌握了2400个汉字,可以阅读一般书刊的99%的内容。所以,要让孩子早早接近文字,不要担心孩子看不懂。当然,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带有强迫成分,而是采用巧妙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走上阅读的道路。
  2保证读书时间。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的。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一天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3营造读书氛围。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本身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总之,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课本之外,别有洞天,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孩子把阅读当做生活方式,那么就等于给了孩子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给了孩子翱翔广阔天空的翅膀。
  四、和孩子一起读书
  在中国,亲子共读是一个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
  导致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第一当然是一大部分家长压根儿就不允许孩子读课外书,自然也就谈不上陪孩子一起读书了。第二,许多家长自身就没有读书的习惯,自然更没有意识和孩子一起读书。第三,对于那些不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的家长,有一大部分人抱着孩子看书很乖,又不是闯祸,不用看着守着的,就让他一个人看去吧的想法,对孩子的阅读不管不问。
  这种种表现只说明一个问题:家长对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视纵然好看,自己纵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东子认为,书一定要陪孩子读。因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第一,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绝好途径。有的家长抱怨,家里买了许多名著、精品图书,孩子却碰都不碰。想一想,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这些书,孩子会置之不理吗?第二,这是一个和孩子交流感情的绝好机会。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三,便于及时了解和引导孩子的阅读情况。第四,便于帮助孩子吸取书中的精华,摒弃糟粕。

  所以,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增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
  可是在意识到陪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后,有些爸爸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陪孩子读书?有的人说,自己一看书就犯困,一想到陪孩子看那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就头疼;有的人说,自己给孩子介绍的书,孩子不喜欢,因此没有心情陪孩子看孩子自己选的书。
  问题林林总总,但答案只有一个:从自己开始做起,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让自己先爱上读书,学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成长。不要犯难,再难的事情也要去做,何况在床头放一本好书,每天挤一点时间去读它,并不是一件多难做到的事情。
  我和依依的亲子共读,是从我读孩子听开始的。在依依还未识字之前,我每天给依依读有趣的故事,很多时候,依依是在听我们朗读的过程中悄然入睡的。当孩子进入识字阶段,我没有单纯地教她认字,而是把这一工作放在阅读中进行。我认为,认字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所以应该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那个时候,我常常把依依抱在膝头,依依再把书抱在膝头,两个人一起看依依手里的书。依依会不时地问我,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什么意思。我抓住这个机会教依依识字,结果,依依一边读着有趣的故事,一边认字,识字的速度很快,识字量也飞速增加。
  孩子渐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可以不依靠我,自己读故事了,但是我没有放弃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行动。周末的时候,我和依依并肩坐在沙发上,我伸出一只手,依依伸出一只手,共同端起一本书。我们分工合作,我读她听,她读我听,每人一段;或者分角色朗读,看谁模仿文中角色更像。
  依依升入小学高年级后,我逐渐减少了和她同步阅读的时间,但是常常要拿出时间听她讲最近在读什么书,以及读过之后的感想和看法,并且和她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主题等等。这样做,一来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和自己一样喜欢她正在读的书,爸爸关心她在读什么书,从而激发孩子对所读图书的兴趣和喜爱;二来也便于爸爸随时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和心理发展。
  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孩子得到快乐,我们也从中收获到了快乐。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月光下,死神挥起镰刀,准备收割男子的生命。男子问:“怎样才能不死?”死神说:“找一个少女,只要她愿意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你,你就能活下去。”男子问:“怎样才能让一个少女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我?”死神说:“只要你得到她的心,让她爱上你。 [点击阅读]
部落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那个陌生人身上散发出色彩斑斓的能量,它们华丽地旋转着,飞舞在他背后,好似一件斗篷;环绕在他强壮的头颅上,如一顶皇冠般闪耀着光芒。他的声音在耳中和脑中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声音在血液中流淌,就像一首遗忘已久而又突然忆起的甜美的歌。他承诺的东西很诱人,令他激动,让他的心止不住地渴望。但是,但是……什么地方仍然有些……当他离开之后,艾瑞达的三位领袖转向彼此,轻柔地开口说出仅在三人之间分享的话语。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