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好兵帅克 - 《好兵帅克》读后感(1000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伟大的人物,于是有了平凡的无名英雄出现。分析分析他们的性*格你就会发现,他们虽没有拿破仑的历史魅力,却也足以使亚历山大的光辉黯然失色*。”
  这是《〈好兵帅克〉〉序言中的一句话,令人深思良久。
  读罢全书,几个问题横梗在我的心中,帅克真是可以使拿破仑,亚历山大的光辉黯然失色*吗?帅克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是他不属于那个时代,还是那个时代不适合他?
  作者哈谢克还未完成这篇巨制便已远逝,他心目中的英雄还未被和盘托出,便已随着他的离去而没了下文。
  那么在这没有完成的半成品中,我到底看出了怎样的帅克?故事开始于一战,匪夷所思中会感到毛骨悚然,毛骨悚然却又令人忍俊不禁,又或反言之。
  帅克有严重的痛风,却接到了征兆入伍的通知。在此情形之下,他仍叫女佣人用轮椅推着,拄了双拐去参军。这件事竟上了包,轰动一时,也说明了征兵令多么的不近人情,试问一个行动不便的人如何去参军,如何去参加战争,那样的社会还存有理智吗?
  不管是不是参军了,都被认为是逃避兵役犯,书中关于用自残行为逃避兵役的人比比皆是,不管真病假病都有被折磨致死的事例,而帅克拖病参军,仍被认为逃避,受尽折磨,这个时代是疯了吗?
  有人说帅克:“是掌握了让派遣他去打仗的人输掉的艺术。它采用的方法不是规避和怠工,而是一本正经的执行他们的命令。”他是“聪明的傻子,天才的傻子。”
  或许的确可以如此理解,但我看来,帅克从未想过让谁输掉,他的经历有点像卓别林《摩登时代》里的小不点工人,随时都可能死,随时都会倒霉克,他就那么傻笑着大踏步的前进着,一路留下笑料,而最终安然无恙。
  是的,这个月亮脸,蓝眼睛的老兵任何时候都是一脸微笑,一连平静安详。他被莫名其妙的定以叛国罪,人倒头就睡;在医院里受尽折磨,饿肚子,灌肠,裹湿被单,一切都满不在乎。当押解他的人大谈该不该绞死他时,他如无事人一般站在一旁;当步兵行军,别人吃不消,他任笑呵呵的讲故事,唱歌。他对于社会、生活给予他的层出不穷的磨难,没有呻吟,没有眼泪,没有抱怨,真是个“好兵”。
  《好兵帅克》用帅克,用他的朋友直接或间接的经历揭露并嘲弄了那政权,军队,教会的腐朽昏庸,残忍,荒谬。帅克承受着平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做到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不言其它,从此而言,帅克是好兵,是英雄!
  帅克,好兵!
或许您还会喜欢: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