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褐衣男子 - 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说对了,我的真名是哈瑞-鲁卡斯。家父是一位到罗得西亚来从事农耕的退伍军人。当我在剑桥的第二年时,他去世了。”
  “你喜欢他吗?”我突然问。
  “我——不知道。”
  然后他脸红着以一种突然变得强烈的语气继续说:
  “为什么我会那样说?我是爱我父亲。最后一次我见他时,我们彼此说着很难听的话,而且我们因我的放荡不拘和债务激烈地争吵过,但是我关心那个老人。我现在知道我有多关心——但已经太迟了,”他较为平静地继续说:“我在剑桥遇到了另一个人——”
  “小厄兹里?”
  “是的——小厄兹里。他的父亲,如同你所知的,是南非的显要之一。我的朋友和我,我们一度一起飘泊着。我们对南非有一份共同的喜爱,而且我们俩都对世界上未被足迹践踏过的地方有偏好。在他离开剑桥之后,厄兹里跟他父亲发生了最后的一次争吵。那老头子已替他还过了两次债,拒绝再帮他还任何债。他们之间场面十分火爆,劳罗斯最后忍无可忍地宣称——他不再替他儿子做任何事了,他必须自力谋生一段时日。结果是,如同你所知的,那两个年轻人一起到南美去勘探钻石。我现在不想详细叙述在南美的那段日子,但是,我们在那儿过得很快活。十分艰苦,你知道,但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一种远离常轨,做一天吃一天的争夺生存方式——而,天啊,那也是认清朋友的地方。我们之间在那里产生了一种只有死才能把我们分开的结。好了,如同瑞斯上校告诉你的,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在英属圭亚那森林中心,发现了庆伯利第二。我无法向你形容我们的欣喜若狂之情。实际上那并不是由于这项发现的金钱上价值——你知道,厄兹里看钱看得多了,而且他知道他父亲去世后,他将成为百万富翁,而鲁卡斯一直都很穷,早已习惯了。不,不是因为钱的缘故,而纯粹是一种发现的喜悦。”他暂停了一下,然后以一种几乎是道歉的方式点点头:
  “你不介意我以这种方式告诉你吧?好像我完全是个局外人一样。现在当我回想那两个男孩时,我的感觉似乎就是如此。我几乎忘记其中之一就是我——哈瑞-雷本。”
  “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告诉我都可以,”我说。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来到庆伯利——为我们的发现而极感高兴。我们带了一些精选的钻石准备交给专家鉴定。然后——在庆伯利的饭店里——我们遇见了她——”
  我感到全身有点僵硬,放在门柱上的手不期然地抓紧。
  “安妮达-格物伯——这是她的名字。她是一个女演员,相当年轻而且很漂亮。她是在南非长大的,但是我想,她母亲一定是匈牙利人。关于她,有某种神秘的传说,而那当然增加了她对两个放荡不羁、离家出外的男孩的吸引力。我们两个马上都爱上了她,而且各自认真地追求。这是我们之间的第一道阴影——但是这并没有削弱我们之间的友情。我深信,我们双方面都愿意自动退出、好让另一个得胜。但这并不是她的目标。后来我有时候不免怀疑为什么不如此,因为劳罗斯-厄兹里爵士的独子,是个相当理想的对象。但事实是,她已经结过婚了——嫁给一位在迪比尔斯钻石场工作的分类员——虽然并没有人知道。她假装对我们的发现极感兴趣,而我们把一切都告诉她,甚至拿出钻石给她看。狄莱拉——她应该跟参孙的妾子,那个妖妇同名——而且她伪装得很好!

  “迪比尔斯钻石窃案爆发了,警察像晴天霹雳似地找上我们,他们找到了钻石。我们起初只是一笑置之——整件事是如此地荒谬。后来钻石被送到法庭——而不用说,那些正是“迪比尔斯”失窃的钻石。安妮达-格物伯失踪了。她已经成功地掉了包,完成了任务。而我们辩称法庭上的那些钻石并不是我们原来所有的,却被讥为笑谈。
  “劳罗斯-厄兹里爵士很有影响力,他成功地使得案子不起诉——但是这使得那两个年轻人,因为被冠以莫须有的窃盗罪名,而无脸见人,而且也使得那老人伤透了心。他跟他儿子之间有过一次很不愉快的会面,他极尽所能地谴责他。他已经尽力挽救了家族的声誉,但是从那天以后,他的儿子已不再是他的儿子了。他把他逐出家门。而那男孩,一向是个骄傲自负的年轻傻子,保持沉默不语,在他父亲不相信的脸色下,无力辩驳他的清白。他愤怒地离去——他的朋友在等待着他。一个星期之后,战争爆发了。那两个难友一起从军。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最好的朋友阵亡了,有部份是由于自己发疯冒不必要的险而造成的。他洗刷了恶名而死去……
  “我向你发誓,安妮,我之所以对那个女人这么痛恨,主要是为了他。他对她的爱陷得比我更深。我那时疯狂地爱着她——我甚至想我有时爱得令她感到害怕——但是就他来说,却是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感情。她是他整个生命的中心——而她对他的背叛,使得他的生命被连根拔起。这个打击使得他极度震惊而瘫痪。”
  哈瑞暂停下来。一两分钟之后,他继续说:
  “如同你所知道的,我被报导为‘失踪,推断已死亡’,我从未费事去改正这个错误。我化名为巴克,来到这小岛上,这是我很早就知道的小岛。在战争一开始时,我有信心证实我的清白,但是现在已死了这条心。我感到‘这又有什么好处’?我的伙伴死了,他和我尚在人世的亲人没有人会关心这件事。我也被认为已经死了;让它保持这样好了。我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无所谓快不快乐——心如止水一般。现在我明白了,虽然我那时并不了解——这部份是由于战争的影响。
  “后来有一天,有件事突然再度把我唤醒。我带了一群人在我的船上,沿着河流划行观光,我站在踏板上帮助他们上船,突然有一个人大声惊呼。这使得我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是一个留着胡须的瘦小男子,而他看着我的那神情,就好像我是鬼魂一样,他的情绪反应是那么地强烈,因而唤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到饭店去探询,知道他的名字是卡统,来自庆伯利,而且他是迪比尔斯雇用的钻石分类员。一时之间,所有以往的冤屈感再度噬啃着我。我离开小岛到庆伯利去。
  “不管怎么样,我总是能多知道他一点。最后,我决定必须强迫跟他面谈。我带着左轮枪,只要稍微瞄他一眼,我就知道他是个胆怯的懦夫。当我们面对面时,我就发现他怕我。不久我便逼他把他所知道的都告诉我。他负责执行一部份的盗窃工作,而安妮达-格物伯是他的太太。他曾经在我们跟她在饭店里吃饭时,看过我们,而且从报纸上得知,我已经死了,我在瀑布区活生生地出现,使他大为震惊。他和安妮达很年轻的时候便结婚了,但是不久她便离家出走。她加入了一个不良组织,他告诉我——而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到‘上校’这个人。卡统本身除了这一次,并没有卷入其他的案件中——他认真地向我保证,我相信了他。他绝不是那些成功的犯罪者类型。

  “我仍然感到他有所保留。为了试验他,我威胁他,我随时会射杀他,并扬言我现在对自己的一切后果,都已很不在乎了。在极度恐惧之下,他漏出了另一个故事。似乎是安妮达-格物伯不怎么信任‘上校’,当她假装将旅馆里拿到的钻石交给他时,暗自留下了一些。卡统给予她技术上的指导,告诉她该留那一些,不管在任何时候,如果这些钻石被提出,它们有着如此易于辨认的色泽和质地,迪比尔斯的专家将立即承认,这些钻石从未经过他们的手。如此一来,我的钻石被掉包之说将得到支持,我的罪名将可洗脱,而窃嫌将转向罪有应得的人身上。我推断,跟他平常的作风相反的,这一次‘上校’自己也介入此事,因此安妮达为握有他的把柄而感到欣慰,她随时可以在需要时利用这个把柄来对付他。卡统建议我应该跟安妮达-格物伯谈判一下,或是纳蒂娜——她现在自称为纳蒂娜。给她足够的金钱,他认为她将愿意出让钻石,背叛她原来的雇主。他会马上打电报给她。
  “我仍然怀疑卡统。他是一个容易受恐吓的人,但是在恐惧之中,他会说出一些让你不太容易辨出真假的话来。我回到旅馆去等着。到了第二天傍晚,我判断他应该已经收到了回电。我去找他,他们说卡统先生离开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就会回来。我立即感到怀疑。我化名问出,他实际上是搭上一艘开往英格兰的“吉尔摩登堡”号,两天内将离开开普敦。我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到开普敦去赶上同一班船。
  “我不想让卡统在船上发现我,我在剑桥时,当过一段时日的演员,对我来说,很简单便可以化装成一个留着大胡须的中年绅士。我小心翼翼地避开卡统,假装生病,尽可能留在我的舱房里。
  “当我们抵达伦敦时,我很容易便跟踪上他。他下了船直接走进一家旅馆,一直到了第二天都没有出来过。到了快一点钟时,他离开了旅馆,我在他后面跟踪他。他直接去找一家在‘骑士桥’的房地产经销商,要求租赁河边上比较特出的房子。
  “我也在旁边的柜台那里询问有关房子的事,这时安妮达-格物伯,也就是纳蒂娜,突然走了进来。华丽、傲慢,而且几乎跟以前一样漂亮。天啊!我是多么地痛恨她。她在那里,那毁了我一生的女人——她也毁了我朋友比我更美好的一生。那时我几乎忍不住冲过去,把她狠狠地掐死!一时之间,我感到血液倒流,愤恨填膺。我几乎听不进经纪商在说些什么。然后我听到了她的声音,高而清晰,带着夸张的外国腔调:‘磨房,马罗的磨房。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的房产。这似乎适合我。不管怎样,我先去看看再说。’”
  “那个人给了她一张证书,她以一向傲慢无礼的态度走了出去。她装出一点也不认识卡统的样子,然而我深信他们在那儿的会面,是一项预谋。然后我遽下结论,我不晓得尤斯特士爵士那时是在坎内,因此我认为这桩找房子的事,只不过是为了要到磨房去见他的障眼术而已。我知道钻石窃案发生时,他在南非。我没有见过他,立即妄下结论,认为他就是那个我常听说的神秘的‘上校’。
  “我跟踪他们两个,纳蒂娜走进了海德公园旅馆,我加快脚步跟了进去。她直接走进餐厅,我决定那时最好不要冒被她认出来的危险,还是继续去跟踪卡统的好。我很希望他是要去拿钻石,那我就可以突然出现在他眼前,露出真面目,让他吓得说出实情。我跟踪他走进海德公园角车站。他自己一个人站在月台的尾端。除了有一个女孩站在附近外,没有其他的人。我决定过去跟他打招呼。你知道再下去发生了什么。在突然见到一个他认为远在南非的人的极度震惊之下。他惊惶地往后退而掉到电轨上。他一直是个懦夫。我假装是个医生,按他的口袋。他的口袋里有一个装满字条的皮夹、一两封不重要的信、一卷底片——这卷底片我后来一定掉到什么地方去了——以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二二日在“吉尔摩登堡”号上的一次约会。在匆促离去之间,我把这张字条也掉了,但是幸好我记得上面所写的数目字。

  “我急急地走进最近的洗手间,很快地除去脸上的化妆。我不想因为扒窃死人的口袋而被人追踪、然后我回到海德公园旅馆,纳蒂娜还在吃中饭。我不用赘言我如何跟踪她到马罗。她走进那幢房子,而我向那个小屋的妇人佯称我是跟她一道的。然后我也走了进去。”
  他停了下来。一阵逼人的静寂。
  “你会相信我,安妮,不是吗?我对天发誓,以下我要说的绝对是实情。我怀着一种想谋杀她的心理,在她之后走进那幢房子——而她已死了!我在楼上的房间里发现她的尸体——天啊!太可怕了。死了——我只不过晚她三分多钟走进那幢房子,而房子里没有任何其他人的迹象!当然我立即了解到我的可怕处境。凶手已巧妙地安排了一个代罪羔羊,‘上校’的手法实在太干净利落了。我再度成为他的牺牲品,我真是太笨了,如此轻易地自动走入他设下的陷阱里!
  “我几乎不晓得我再下去做了什么。我打算装出正常的样子走出那个地方,但是我知道凶杀案不久便会被发现,而有关我的容貌的一切描述,将被电传至各地去。
  “我躲了几天,动也不敢动。最后,我的机会来了。我偷听到两位中年绅士在街上的谈话,其中之一是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我立刻想到装成是他的秘书这个念头,我听到的片断谈话给了我线索。现在我不再那么确定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就是那‘上校’了。他的房子可能只是碰巧被指定为暗杀地点,为了某种我无法了解的动机。”
  “你知不知道,”我插嘴说,“谋杀案发生的时候,彼吉特人在马罗?”
  “那就对了。我以为他跟尤斯特士爵士一起在坎内。”
  “他应该是到佛罗伦斯去——但是他并没去。我深信他是在马罗,但是,当然,我无法证实。”
  “想想我竟然没怀疑过彼吉特,一直到那天晚上他企图把你推落海里。那家伙是个令人惊叹的演员。”
  “是的,不是吗?”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挑选‘磨房’。彼吉特可以不受人注意地进出那幢房子。当然他并不反对我陪尤斯特士爵士一起在船上,他不希望我立即被逮捕。你知道,纳蒂娜显然并没有像他们所意料地,带着钻石到磨房去。我猜想钻石事实上是在卡统手中,而他把它们藏在‘吉尔摩登堡’号上某个地方,他们希望我知道钻石藏在什么地方。‘上校’一天没找回钻石,就一天不得安宁,仍然身处危机之中——因此他不惜代价地急于取得钻石。卡统到底把它们藏在什么地方——如果他真的把它们藏起来——我一点也不知道。”
  “那是另一个故事,”我说,“我的故事。我现在就告诉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