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红龙 - 3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7
  在顶楼举重的重量压迫着整栋房子。
  多拉德在举重,在把全身拉紧,在举他以前从来没有举过的重量。他的装束也与往日不同;宽松的长运动裤盖住了他的文身。汗衫挂在油画《红色巨龙与披着阳光的女人》上。和服挂在墙上像一条蛇的整张的皮,把镜子罩住了。
  多拉德没戴面具。
  再往上。两百八十磅,从地板上一口气举到胸口,再举过头顶。
  “你在想什么人?”
  听到这个声音他很惊奇,差一点把杠铃摔了。身子不稳了,随着杠铃摇晃着。把杠铃放下来。杠铃的铁盘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哐当的声音。
  他转过身,粗壮的胳膊在空中举着,他盯着刚才发出话音的方向。
  “你在想什么人?”
  那声音像是从汗衫背后发出来的,可是它刺耳且异常响亮,让他的嗓子难受。
  “你在想什么人?”
  他知道是谁在说话,他很害怕。在以前,他和巨龙是一体的。他是它转世后的变体,而巨龙是他更高层的自我。他们的身体、声音和意志都是统一的。
  可现在变了。自从莱芭来了以后——不要想莱芭。
  “谁将被摄入?”巨龙间道。
  “哦……谢尔曼太太。”多拉德开始觉得说话都困难了。
  “说实话。我不能理解你。你在想谁?”
  多拉德紧绷着脸,走到杠铃前。举起来。过了头顶。这次比上一次还狠。
  “尔曼太太在水里的样子。”①
  [①多拉德紧张时吐字不清,“谢尔曼”他说成“尔曼”。以下也有类似情况。]
  “你在想你的小朋友是不是?你想让她当你的小朋友,对不对?”

  杠铃从头顶掉在了地上。
  “我……不要小补友。”他在恐惧中说话不利索了。他不得不用上嘴唇顶住鼻孔。
  “一个愚蠢的谎言。”巨龙的声音有力而清晰。他发“咝”音的时候一点也不费力。“你忘记转世了。为谢尔曼一家做准备。举起杠铃。”
  多拉德双手紧握杠铃,全身都使劲。他的大脑也跟着身体一起用力。他几乎绝望地试着去想谢尔曼一家。他迫使自己想像手中的杠铃就是谢尔曼太太的身体。谢尔曼太太就在身边,这就是谢尔曼太太。他在黑暗中与谢尔曼先生搏斗。他把他放倒,直到对方因失血过多,心脏跳动微弱得像只小鸟。那是他听到的惟一的一次心脏跳动。他听到的不是莱芭的心跳。对,不是的。
  恐惧吞噬了他的力量。他把杠铃举过大腿,可是举不到胸口了。他仿佛看到谢尔曼一家人从他身边走过,眼睛睁得大大的——在他扮演巨龙的角色时。感觉一点也不好。空荡荡的,飘飘的。杠铃又坠落到地上了。
  “她们不能被接受。”
  “……太太。”
  “你甚至连谢尔曼都说不出来。你从来就没有打算要谢尔曼一家。你想要莱芭·麦克兰。你想让她成为你的小朋友,是不是?你们俩想成为‘朋友’。”
  “不。”
  “撒谎!”
  “吉想左一飞。”
  “只想做一会儿?你这个哭鼻子的三瓣嘴,谁愿意跟你做朋友?过来,我要让你瞧瞧你自己长得什么样。”
  多拉德没有动。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令人恶心的龌龊孩子。过来。”
  他走了过去。
  “把汗衫拿掉。”
  他把它拿掉。
  “看着我。”
  巨龙从墙上发出耀眼的光。
  “把和服摘掉。照照镜子。”
  他往镜子里瞅。他对自己无能为力,又不能不去看镜子,镜子里反射出的光能烫伤人。他看见自己流了口水。
  “看着你自己。我要给你的小朋友一个惊喜。把那块破布脱掉。”
  多拉德的双手在运动裤的裤腰间搅在一起。裤子撕破了。他用右手把它从身上拿掉,左手捏着碎布片。
  他的右手从颤抖的左手里抢过碎布头,把它们扔到墙脚里,然后一屁股坐到垫子上,蜷着身子像一只被活剥了壳的龙虾。他自己抱着自己咕哝着,呼吸很重,他的文身在很强的健身房的灯光下非常耀眼。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令人恶心的龌龊孩子。把它们取来。”
  “哎妈。”
  “去把它们取来。”
  他拖着脚走出房间,然后拿着巨龙的牙齿回来。
  “把它们放在你的手掌心。两手交叉压我的牙齿。”
  多拉德胸部的肌肉隆起来了。
  “你知道它们怎么咬了吧?现在把它们放在你的肚子下面。把你自己放在我的牙齿之间。”
  “不。”
  “照我的话做……好,看着我。”
  牙齿开始让他感觉到疼了。唾液和泪水滴到他的胸脯上。“求你了。”
  “你是转世剩下的渣滓。你是剩下的渣滓,我会给你起个名字的。你的名字叫狗脸。重复一遍。”

  “我叫狗脸。”他用上嘴唇顶住鼻孔才清楚地说出话。“很快我就可以摆脱你了。”巨龙说得一点不费力。“那样好吗?”
  “好的。”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谁会是下一个?”
  “……尔曼太太。”
  一阵剧烈的疼痛贯穿了多拉德全身。疼痛和恐惧。
  “我撕碎了你。”
  “莱芭,莱芭。我给你莱芭。”他的发音开始好转了。
  “你不能给我任何东西。她是我的。她们都是我的。莱芭·麦克兰,然后是谢尔曼一家。”
  “莱芭和谢尔曼一家,你会知道的。”
  “我已经为那天的行动准备好了。你相信吗?”
  “相信。”
  “你是谁?”
  “狗脸。”
  “你可以把我的牙齿收起来了。你这个可怜的小三瓣嘴,你想窝藏你的小朋友不给我,是不是?我会把她撕碎扔到你丑陋的脸上的。要是你违背我的话,我会把你在她的大肠上吊死。你知道我能举过三百磅的杠铃。”
  多拉德把杠铃加到三百磅。他直到今天才刚刚举到二百八十磅。
  “举起来。”
  如果他没有巨龙强壮,莱芭就得死了。他知道这一点。他使尽全身的力气,直到整个房间在他的眼里变成了红色。
  “我举不起来。”
  “你举不起来。但我能。”
  多拉德抓住杠铃。杆子在他肩膀发力的时候弯了,起!他轻而易举地就举过了头顶。“再见,狗脸。”他说,骄傲的巨龙,在灯光下微微震颤着消失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