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二章 对花示心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宝玉独自掀起了草帘,走进屋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黑沉沉的头发,乌云般散满了枕席。宝玉上来含泪伸手轻轻拉她,悄唤两声:“晴雯!”晴雯昏昏沉沉的,没有反应。宝玉环顾四周,墙上粉灰剥落,腻着半截子黑糊糊的污垢,青苔纵横交错,拼凑成一幅幅奇怪的画面。屋内横七竖八,胡乱摆放着几个瘸腿的桌柜,窗纸连旧带脏,不黑不黄,早已辨不出原先的颜色,又破了大大小小,十来个洞,不时有冷风呼呼地灌了进来。这便是晴雯的家,确切地说,是她姑舅表哥的家。晴雯父母早死,这位姑舅表哥,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可偏她姑舅表哥又是个一味死吃酒,不顾家小的醉鬼,她嫂子又是恣情纵欲的人,两口子各自在外头厮混,极少回家,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宝玉忙俯身替晴雯掖了掖被子——幸而她的被子还是干净的,是她从怡红院带过来的旧被子。可她的脸——昔日那红润饱满的面颊,早已枯槁蜡黄,嘴唇干裂,血色全无,两只眼睛已深深地抠了进去。那五官的轮廓,却依然精致妩媚,如一朵清丽的芙蓉花。只是,再美丽的芙蓉花,若是被移植到穷山恶水,又失却了雨露灌溉,怕也很快便会凋零枯败了吧。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一滴,两滴,落在了晴雯的面颊上。晴雯缓缓睁开了眼,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出半句话来:“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拉着她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细细的银镯。宝玉心中惨然,只是站在一旁,哽咽不已。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忙擦了擦眼泪:“茶在那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抬头望去,露台上虽摆着个黑沙吊子,却不象个茶壶。他只得去桌上拿了一个碗,又大又粗,实在不象个茶碗,还未到手内,先就闻到了一股令人作呕的油膻之气。宝玉仔细找了一遍,见实在没有其他容器可以替代,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可这茶水——绛红色的,污浊不清,不知到底是什么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宝玉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可除此之外,又无解渴之物,他只好将茶碗递与晴雯。晴雯却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心中酸楚,在服侍他的那些丫鬟中,晴雯向来是最受娇宠的,往常在怡红院中,什么样的好茶没尝过?她尚且还有不如意之处呢。可今日……他忍不住又流泪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宝玉拭泪道:“是太太听信了诽言,在气头上,白冤枉了你!你且忍几日,等太太气消了,我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晴雯:“且不说老太太,太太会不会答应,即便我再回去了,又能怎样?我当日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的,如今看来,是我太胡涂了!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谁又能跟谁一辈子呢?若一定要散,还不如早些散了的好!”宝玉听了,肝胆俱裂,越发痛哭不已。“宝二爷!宝二爷!”草帘被掀起,站在门口看风的老婆子慌慌张张地进来,一把抓住宝玉的胳膊就往外拽:“快走吧,晴雯的嫂子正往这边来了呢!”宝玉回头看着晴雯,恋恋地不忍离去。那婆子急了:“我的爷!方才可是你巴巴地求了我半日,我一时心软,才大着胆子引你上这儿来!若被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我还吃饭不吃饭!姑娘也不劝一劝?”晴雯也哭道:“宝玉,快去吧!”说着便用被子蒙住了脸,不再理他。那婆子顺势用力将宝玉拽出了屋子,又一路拽了十来步,拉到一座假山后站定,探出头去,看到不远处晴雯的嫂子正摇摇地走来,掀帘进了屋,这才拍胸顿足道:“阿弥陀佛,可吓死我了!”暮霭幽灵般降临,秋风飒飒,大地如受伤的野兽,发出呜呜的喘息。宝玉半垂了头,踏着一地枯草残叶,悄无声息地,在庭院间徘徊。面前有苍青色疏落的枝条,横斜而过,枝头尚黏了几朵残花,曾是明艳的一抹朱红,红到极致,便转为紫褐,像搁久了的血,在风中瑟瑟颤抖,将坠未坠,是妖娆的尸首。低头绕过,又转过几处竹篱花障,粉垣长廊,一脉清冽的芳香,飘忽摇曳而至。抬眼望去,前头一大片晶澈的湖水,湖水上方,落日迸裂成巨大的伤口,血光四溅,将天空晕染成血污狼藉的一片紫红色。紫红色一层层沉淀下来,到了最底层,又忽然变得鲜艳妩媚,红、白、黄、粉,紫,一丛丛,一簇簇,五色铺陈——是怒放的芙蓉花。宝玉不由停住了脚步,出神地凝望着湖畔这一大片芙蓉。花朵嫣然绽放,宛如晴雯昔日那灿烂的笑容。花朵枯萎了,明年还会再开,可那青春的,明朗的笑容,倘若消逝了,还会重新绽放吗?想到这儿,宝玉心内如针扎刀刺一般,不由又垂下泪来。眼前忽然一片黑暗,一双手伸过来,蒙住了他的眼睛。宝玉唬了一跳:“谁?”耳边传来一位少女朗朗的笑声。是她?一听这笑声,宝玉便猜到了,是他祖母的侄孙女,他那个调皮的表妹史湘云!宝玉:“别闹了!云妹妹,快放手!”湘云放开了手,却又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湿湿的?怎么,二哥哥,你哭了?”宝玉忙掩饰道:“别胡说,不过一粒砂迷了眼!”湘云笑道:“是哪一粒砂迷了你的眼啊?对了,一定又是跟林姐姐怄气了!”宝玉:“她近日又犯了咳嗽病,一天重似一天的,我怎敢跟她怄气?”湘云又想了想:“那么……是二姐姐就要出嫁了,你舍不得?”她知道,在宝玉心中,这世上似乎没有比眼看着身边的女孩子走的走,嫁人的嫁人,一个个离开自己,更悲伤的事情了。宝玉果然又被触动了心事,叹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却都是些须眉浊物,为何定要将清清爽爽的女孩儿,送到那浊臭逼人的泥潭里去呢?”湘云:“二哥哥,你又说这些痴话做什么!”宝玉冷笑道:“痴话?谁不知道那孙绍祖为人粗俗,一味好色,又酗酒好赌,二姐姐珠玉般的人,跟了他,可不就入了火坑,白白糟蹋了?”湘云听了,也黯然垂下了头:“可那是大老爷做的主,连老太太也没说什么呢!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贾家是公侯门第,人们口中的贾府,事实上由两座王府组成,分别传承了两个王爷——荣国公和宁国公的世爵。这两个王爷是同胞兄弟,因跟随先帝开国有功,双双被封了世袭的爵位,两座王府也联接在一起,仅有一墙之隔。荣国府在西面,掌管权利的家长,便是宝玉的祖母,人称贾母的史老太君。迎春的父亲贾赦,宝玉的父亲贾政,都是贾母的儿子。宝玉,便是贾母最为宠爱的孙子,本来在他上头还有个亲哥哥,不幸早死了,故此下人们都称他为宝二爷。宁国府在荣国府东面,贾府上上下下,都习惯于将宁国府称为东府。在东府居住的,便是宁国公的后人。原先的主人贾敬,一心只沉迷于炼丹求仙,居住在道观中,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儿子贾珍一手操办。贾敬去世后,贾珍便成为了宁国府的主人。按传统的宗法制度,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后人,都属于同一个家族,于是,这两个府便被合称为贾府。大观园紧挨着两座府邸,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贾府的后花园。除却贵为皇妃的大姐元春之外,宝玉的堂姐迎春,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还有贾珍的妹妹惜春,被人们合称为贾府四艳。这一次要出嫁的是二姐姐迎春,这门婚事,便是由她的亲生父亲,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亲自做的主。宝玉默然片刻,忽又叹道:“今夜是二姐姐在园子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了!”湘云:“可不是!我们正商量着,今夜亥初时分,在紫菱洲的湖畔放烟花,也算是给二姐姐送行呢!二哥哥,你去不去?”宝玉点头道:“去!当然要去!”夜空中铺天盖地般,展开了一面巨大的黑纱,圆月挣扎着探出苍白的面颊。在那阴郁惨黯的黑纱底子上,忽然间,某一块方寸之处,“劈劈啪啪”地好似落下了千百颗光艳照人的真珠宝钻,回旋聚散,变幻出各种鲜活的画面:桃杏开了,牡丹开了,芍药开了,木槿也开了,一会子又是菊花开了,红梅开了,蝴蝶飞来了,各色的鸟儿也都围了上来,闹吵吵的,那传说中的凤凰也飞了来,在花丛间盘旋了一阵,又抖抖翅兀的消失了。然后又来了蓝绿色的孔雀,一只,两只,三四只……,恍惚天上人间的美景,走马似地一幕幕闪过。底下是一面寒光四射的湖水。放烟花的人群,正蠕蠕地聚集在紫菱洲湖畔的位置上。“真美!”湘云一手握着个西洋单筒望远镜,一手指指点点地比划着,连声赞叹,“哎呀,宝姐姐!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些烟花,太漂亮了!”“这些,都是真真国御用的贡品!”宝钗矜持地微笑道。探春:“真真国?可是去年宝琴妹妹上京时,提到过的那个西洋小国?”宝玉插嘴道:“我还记得,宝琴妹妹说过,此国远在万里之遥,国中上上下下,都讲究男女平等,女人不分老少,都可以出来做事,还可以参政,就连那国王也是女的!”湘云道:“那儿还提倡婚姻自主呢!二姐姐,你若托生在那儿就好了,不但可以安心学棋,也用不着嫁给孙绍祖了!”她忽又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要不,你狠一狠心,弃了家,我们姐妹几个,想办法悄悄儿地送你去真真国?”宝钗笑道:“你这样莽干,就不怕坏了贾府的体面名声?”湘云撅嘴道:“我才不管他什么体面名声!谁不知那孙绍祖是个粗俗滥婬的恶棍?难不成就眼睁睁地瞧着二姐姐往火坑里跳?”迎春幽幽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生下来就已注定了,谁也改不了的!”湘云跺脚道:“我不信!我偏不信!二姐姐你的命真就那么不好?”迎春不语,只是出神地望着烟花——在贾府那一大堆孙子孙女辈中,她是比较不显眼的一个,自幼丧母,父亲贾赦于儿女份上又很寻常,只顾自己享乐,根本懒怠搭理她。继母邢夫人又天性凉薄,对于她,也是一般的不管不顾。就连喜欢孙女的祖母,对她也是淡淡的。她与孙家的婚事,谁都能瞧出来,老太太心里是不愿意的,可再不愿意,因为是她亲父做主,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大观园的姐妹中,她是最少得到关爱的那一个,可她从来都不曾自伤自怜——她本就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生性仁厚淡泊,几乎到迟钝的地步,连那些下人们,都在私下说迎春是个二木头,针刺到了,也不知道“哎哟”一声。但也正因为这种迟钝,使得她对不幸的命运,仿佛拥有了一种天生的免疫力。静静地站了半晌,迎春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近乎天真的喜悦:“真好啊,芙蓉花也开了!”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那黑纱上姹紫嫣红,冉冉升起了一大片娇艳的芙蓉花,与湖畔那密密丛丛的芙蓉花,相映成趣。绚艳的花瓣,一层层黯淡下去,黑纱上的芙蓉花枯败了,湖畔的芙蓉花却依然柔媚地绽放着。“烟花再美,也终究不能长久,不过转瞬便消逝了!”黛玉叹息一声,黯然垂下了眼帘。湘云却不以为然道:“那又怎样?不让它消逝,不就完了?”黛玉瞅着她笑道:“这倒奇了,你可有法子?”湘云:“若把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画下来,可不就成了?哎,对了,四妹妹呢?”她在人群中四处张望,搜索着惜春的身影,“她说过要来的!怎么也没见到她?”宝钗道:“只怕正画在兴头上,忘了时辰!”探春叹道:“这个四丫头!只要手一摸画笔,就生死不知,六亲不认了!”说话间,却见惜春提了盏玻璃绣球灯,独自一人,笑嘻嘻地走了来:“我来迟了!”她那一身藕白色的衣裙上,绣满了各色花纹,还镶缀着绿色的琉璃珠子,衣裙款款摆动,琉璃珠闪闪烁烁,如坠落的星辰。湘云嚷道:“怎么现在才来?该罚!该罚!”惜春解释道:“画入迷了,错过了时辰!”宝钗笑对众人道:“我猜得不错罢?”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