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三章 以死相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哎呀,芙蓉花!”一直沉迷地望着夜空,对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视而不见的迎春,忽又伸手指向天边,“快看!又是一朵芙蓉花!”探春笑道:“二姐姐可是胡涂了?刚才那朵烟花不早已消逝了么!”但很快,她便惊愕地瞪大了眼睛。顺着迎春指点的方向抬眼望去,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正荡悠悠地飘来,宛如一朵巨大的,红色的芙蓉花。每一片花瓣上,绿幽幽的似有磷光闪烁。众人都诧异道:“深更半夜,哪来的风筝?”风筝如醉了一般,颤巍巍地坠落,挂在湖畔芙蓉花的枝条上。磷光星星点点,像无数双绿眼睛,一眨,一眨,欲言又止,是有心事要诉说么?湘云好奇地取下了风筝。红色纱罗制成的花瓣上,用绿色磷粉写着诗句,湘云念道:“‘涉江采芙蓉’——没头没脑的,就这么一句,什么意思?”宝玉心中一凛:“涉江采芙蓉?”忙凑过身来,“让我瞧瞧!”风筝上的诗句,用一种古雅的字体写成,仿佛从字帖子上直接拓下来的一般,看不出是谁的笔迹。可那句诗——不正是他梦中的诗句么?宝玉正感到惘然,只听探春也在耳边嚷道:“哎呀,你们快瞧!这湖面上漂着的是什么?”清冷的月光下,一只竹筏正自湖畔对岸缓缓漂浮过来,竹筏上花团锦簇的一片,四周亮着一圈烛光,因为隔得太远,看不清到底是何物。湘云忙将那只西洋单筒望远镜举到眼前,瞅了片刻,惊骇地大叫道:“哎呀!可了不得!”她浑身战栗着,“是她!那竹筏上躺着的,是她!”众人都愕然道:“她是谁?”惘惘中有一种不祥的气息,如秋寒般渗入肌肤,宝玉的脸色变了,心中突突的只是乱跳,他一把夺过湘云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朝湖面上望去——一位身穿鲜红丝缎衣裳,娇美的少女,双目微阖,正静静地躺在竹筏上。在她身上,竹筏上,密密层层地,覆盖着一大片美丽的芙蓉花。竹筏四周,静静地拥着十来朵烛火。“晴雯!是晴雯!”宝玉跺脚急道,“快!快去救人哪!”众人大惊失色:“晴雯?她怎会躺到那竹筏上去?”宝钗虽也惊愕不已,但很快便镇定下来,指挥下人:“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舡坞撑两只船出来,救人要紧!”小厮们忙答应着,飞奔而去。湖畔闹哄哄地乱作了一团。竹筏缓缓地在湖面上漂浮。烛花爆了又爆,蜡烛一寸寸矮了下来,忽然间,又听到“哄”的一声,竹筏上燃起了一蓬红灿灿的火焰。火光迅速蔓延,转眼间便吞噬了那芙蓉花枝掩盖着的人影。烟雾袅袅上升,在风中纽结成一条条轻柔的飘带,火星如流星般穿梭,火舌朝四面八方贪婪地延伸,将那片方寸之地的夜空,映成了红紫,远远望去,恰似在黑海无涯中,嫣然绽放了一朵凄艳的红花。片刻之后,那一片片巨大的,血光四溅的花瓣,渐渐地短了,短了,一点点黯淡下去。一切残骸,都悄无声息地没入水中,不见踪迹。四周死一般沉寂。苍黑色夜空中,唯有一轮阴寒的圆月,瞪大了金刚怒目,睥睨天下,冷若冰霜。“啊!”怔了半晌之后,众人惊惶失措,惊骇地尖叫着,乱成了一片。唯有宝钗沉吟着,捧起那只风筝:“涉江采芙蓉?……采芙蓉?”她忽然眼睛一亮:“你们不觉得,这风筝上的诗句,有点奇怪吗?”探春:“怎么?”宝钗:“方才晴雯遇难时的意境,不是跟这句‘涉江采芙蓉’,正好暗合了吗?”探春恍然道:“你是说,这风筝上的诗句……?”宝钗微微点了点头:“不错!这诗句,正是死亡的预告!”探春:“照这么说,放风筝的人,一定就是凶手了?可是……为何要在杀人前,冒险发布死亡预告呢?”湘云伸手指向湖畔对岸:“我记得,这只风筝,是从湖对岸飘过来的!”探春:“那竹筏也是从对岸的方向漂过来的!”湘云一跺脚:“是了!凶手一定就在对岸!快!快去抓他啊!”宝钗沉静地:“即便凶手将竹筏推入湖中之后,又放飞了风筝,现在怕也已过了二刻钟的样子吧?你以为,凶手还能等在原地不动?”湘云不吭声了。宝玉喃喃道:“可是……那句诗,凶手又如何会知道呢?”宝钗:“你说什么?”宝玉:“那……那是我在梦境中出现过好多次的诗句啊!”湘云:“梦境?什么梦境?”宝玉:“好多年了,我总是梦见来到一个叫做‘太虚幻境’的地方,我在那儿发现一本书册,随手翻开了一页,书页上写着晴雯的名字,画着一个美人躺在鲜花丛中,旁边还配着一句诗,就是‘涉江采芙蓉’!”宝钗沉吟道:“这梦中的情形,你可曾对人说起过?”宝玉:“我告诉过晴雯!”探春:“难不成晴雯自己又在无意间告诉了凶手?凶手才故意利用那诗句上的意境,杀害了晴雯!”湘云:“倘若真是如此,凶手应该是跟晴雯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迎春感叹道:“晴雯已经被逐出了大观园,身上又病着,已经很凄惨了,谁又那么狠心,要置她于死地呢?”惜春:“或许,凶手是担心晴雯死灰复燃再回来,这才痛下了杀手!”宝玉哭道:“我却不知晴雯究竟得罪了什么人,害她被逐出了园子还不够,定要赶尽杀绝!”宝钗沉着地:“留在这儿瞎猜也无用,不如一面让小厮驾船打捞残骸,我们亲自去湖对岸查一查,看可能查得到蛛丝马迹!”湘云困惑地:“宝姐姐,你方才不是说,凶手不会等在原地不动的?”宝钗:“要想找到猎物,可不得先去寻找猎物留下的痕迹?”湖对岸地处静僻,花木丛生。时至中秋,地上残花枯叶,零乱地落了一地,可芙蓉花却枝繁叶茂,挨挨挤挤地开遍了湖畔。自枝叶的缝隙间望去,尚可看到靠岸处停泊着几只绿色的竹筏。探春叹道:“这些竹筏,是初秋之际,看管园子的婆子们采菱角时用的,常年停泊在此处,谁知竟成了杀人的器具!”众人提着灯笼,四处查看了一番,并未发觉有什么可疑之处。看来凶手并未留下痕迹,然而——“这花虽已落了,却依然娇艳水嫩,毫无凋零枯败之相,一看,便是刚落了没多久的样子!”宝钗俯身拣起了一枝红色的芙蓉花。“是夜风吹落的罢?”湘云瞥了一眼。宝钗:“你觉得今夜的风,足以吹折花枝么?”湘云不假思索地:“若说要吹折花枝,只怕还不够猛烈些!”宝钗不语,只是展开了手掌,托起那枝落花,送到她眼前,那芙蓉花上连接着一段枝叶,显然是有人自花枝上生生折断的。湘云恍然道:“莫非,是凶手攀折芙蓉花时,落在地上的?”宝钗依然沉默着,又亲手提了一盏灯笼,到那花木深处,仔细照了半日,这才开口问道:“宝玉、湘云,你们方才都用那西洋望远镜瞧得分外清楚,晴雯遇难时,身上穿的,可是件鲜红的丝缎衣裳?”宝玉点了点头,含泪道:“那是去年她过生日时做的,是她平日最喜爱的一件衣裳!”宝钗伸手自花枝上捻起一小片红色丝缎,送到他面前:“你瞧瞧,可是这颜色?这质地?”宝玉一把抓在手心里,细细地瞅了几遍:“正是!”宝钗:“如此看来,竹筏上的那些芙蓉花,只怕也是晴雯亲手折下来的!——这一小片丝缎,便是她在花丛间折花时,不慎划破了衣裳,留在花枝上的!”她沉吟着,“这么说,凶手一定是个女人!而且是跟晴雯很亲近的女人!”湘云:“为什么?”宝钗:“你想想,若不是平日相熟的好姐妹,谁能约晴雯三更半夜地,孤身一人,拖着病体来这荒僻的地方相会?又能哄晴雯亲手折下那些花枝?”她说的可谓合情合理,宝玉却惊惧地摇头道:“不!不可能!园子里的姐妹,都是清清爽爽的女孩儿,谁又做得出这等狠辣绝情的事来!”宝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湘云忙问道:“什么可能?”宝钗望着众人,缓缓道:“莫非,你们都忘记了金钏儿的事?”金钏儿,原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贴身侍女,因为趁着王夫人午睡之际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发觉,打了一个巴掌,赶了出去,羞愤难当,跳井自杀了。湘云怔了片刻,明白过来:“宝姐姐的意思是……晴雯她,也是自杀的?”好似一语道破了天机,众人都点头表示认同。惜春道:“前几日,晴雯不知怎的惹恼了太太,被痛责了几句,赶了出去!她生性刚强,一时咽不下这口气,寻了短见,也是有的!”探春一受点拨,转眼间便已理清了前因后果:“倘若晴雯是自杀的,那么一切也都解释得通了!她先在竹筏上浇遍了火油,或者洒遍了易燃之物,又采了许多芙蓉花,然后,又放飞了那只红色的,芙蓉花状的风筝。她在竹筏四周点上蜡烛,躺在竹筏上,顺着水流,缓缓漂浮在湖面上,蜡烛越烧越矮,烛火只要一沾到火油或者易燃之物,火势便会迅速蔓延,整个竹筏都烧了起来!”湘云叹道:“当年金钏儿也是被赶出园子后,一时想不开,才跳了井!偏如今晴雯又是这样!可怜!可叹!”只有迎春提出了她的困惑:“我却不明白——倘若不是他杀,那么,晴雯为何要在自杀前,放飞那只风筝呢?”众人听了,一时无语。半晌,黛玉长叹一声:“或许,她只想让宝兄弟明白,她选择了按照宝兄弟梦中那句诗的意境去死,也算是跟宝兄弟主仆一场,以死相报吧!”淡淡的一句话,却立刻化成无形的匕首,直刺在宝玉的心坎上。胸口处一阵尖锐的疼痛。“晴雯!”他望着湖面,低低地唤了一声,只一声——仿佛自喉咙间忽然伸出一只手来,堵住了他的嗓子。眼前水雾弥漫,一切好似都变得朦胧起来,水雾散去时,泪水乱纷纷地落满了面颊。月光清寒,芙蓉花在水波间轻轻地摇曳,如少女的笑靥。空荡荡的湖面上,只那十来个小厮,闹哄哄地驾着几只小船,正手忙脚乱地,打捞着死亡的残骸。
或许您还会喜欢: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