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七章 密室杀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黯青色天空中,镶嵌着一抹湿漉漉的新月,如同那微微眯起的,忧伤的眼睛。芙蓉花枝好似不堪那月色和夜露的重荷,沉甸甸地垂了下来。迎春的房门已上了锁,院子里黑压压的,站了一地人。一名小厮飞奔来报:“来了!刑部卫大人来了!”众人不由都朝着院门外望去,月光如烟雨般冉冉飘落,自院门外不紧不慢地,走来了两位十八九岁的少年,一个身穿青衣,另一个身穿紫衣,手中各自提了一盏明瓦灯。这两位少年,穿戴得体,眉目清朗,一看便是通读诗书,颇有教养的年轻公子。可是,才刚进了院门,这两个人却都停下了脚步,半垂了头,微微侧过身子,将明瓦灯高高举起,像是正谦恭地等待某位大人物出场。夜风徐徐吹来,满院子的花木,发出“沙沙”的声响,院门两侧那几棵高大的芙蓉花树,枝叶摇曳,娇艳的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漫天花雨中,一个颀长、俊雅的身影,踏着月光,自院门外款款而入——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少年,穿一身浅蓝色长袍,玉色的腰带上,斜插了一支竹箫,箫眼上别了几枝淡雅的兰花。月光照在他脸上,发出螺钿般温润的光泽。少年神色从容,步履雍雅,赛似闲庭信步,还不时地东看一看庭院中的假山奇石,西瞧一瞧那满院子的花木,似乎并非为探查凶案而来,倒像是趁着这清风朗月,游园赏花来了。快到众人跟前时,那少年似乎又被一株鲜红的芙蓉花所吸引,绕到那花枝前,抬眼出神地凝视着,面上露出了赞赏之色。身后传来一位少女的娇喝:“喂,你到底是来赏花的?还是来查案的!”少年这才转过身来:“我只是不曾想到,这传说中的大观园,竟比我想象中还要美!这位姑娘是?”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高高瘦瘦的少女:“我是贾府史老太太的侄孙女史湘云!你又是哪一个?”少年微微一笑:“我叫卫若兰,是刑部派来查案子的!”湘云扬了扬脸,冷笑道:“我还以为,你是内务府派了来,采办花草的呢!”卫若兰也不分辩,只问众人道:“凶案现场又在何处?”探春伸手指了指正中那间大屋:“在里头,已锁了门,吩咐人看守了,不许任何人进出!”卫若兰微微点一点头:“很好!不过——能否将大门的钥匙交给我?”“吱呀”一声,门再次被推开了。卫若兰负手走进了屋子,众人也都紧跟着涌入。就着明瓦灯的光芒,依稀可见屋内一桌一椅,一瓶一盏,并无任何变动。但那架浅金色的花鸟织锦屏风上,嫁衣犹在,双袖伸展,用银针钉入屏风,金彩辉煌,如一只光艳的蝴蝶,一柄长剑,穿胸而过,没入屏风,衣襟上洇开一片胭脂般的血渍。那顶凤冠也用银针钉在了屏风上,只是,那穿嫁衣,戴凤冠的人,却已不见了踪影,唯有那千百只闪烁着绿色光芒的蝴蝶,依然栖息在嫁衣上!众人大惊。“这不可能!”湘云瞪大了眼睛,“尸体呢?尸体上哪儿去了?”卫若兰:“凶案发生之后,你们就立刻将案发现场保护起来了么?”宝钗:“不错,我们立刻将大门反锁,门窗外也一直派了人看守,没有人能够进来,更没有人能带着尸体出去!”卫若兰:“刚才是谁看守的门窗?”几名小厮立刻应道:“是我们几个!”卫若兰:“每扇门窗外,都有几个人在看守?可曾有片刻疏忽?”为首那名小厮道:“回爷的话,每扇门窗外都派了两个人看守!我们每一个,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有片刻疏忽!”卫若兰又吩咐道:“仔细检查窗子!”两个随从认真检查了窗子:“回大人,每一扇窗,都从里头关死了!”司棋垂泪道:“在姑娘歇息之前,我亲自把每一扇窗子都从里头牢牢地反扣上了,我离开后,姑娘又亲自闩上了门!我都想不出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卫若兰沉吟道:“门窗都从里面关死了?也就是说,刚才这屋子,是间不折不扣的密室!”湘云:“该不会……在二姐姐歇息之前,凶手早已偷偷地藏在了屋子里?”探春也点头表示认可:“不但如此,我甚至怀疑凶手现在还躲在屋子里呢!”司棋诧异道:“什么?”湘云瞥了她一眼:“难道你真就相信,凶手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带了一具尸首,从密室里逃走?”还未待司棋开口,卫若兰却已抢着道:“我当然不信!”湘云一怔:“你?”卫若兰环视众人,一字字道:“所以,请各位先都出去了,我要在这间屋子里头,好好地查一查!”卫若兰亲自提了一盏明瓦灯,在屋内四处查看。那架浅金色的花鸟织锦屏风,将屋子隔成了两个空间。卫若兰绕到了屏风后,一位待嫁少女的深闺,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他眼前。床上只挂了一顶霞影纱制成的帐子,被褥半新不旧,洁净而朴素。多宝格上,也不过是摆了些寻常的青瓷花瓶和盆景。一只粉青冰裂纹的花瓶落在地上,跌成了碎片。梳妆椅翻倒在地,妆台上的对象有些凌乱,好几个盒子,匣子都被打开,其中有一盒打开了的脂粉,一盒鲜红的玫瑰膏子。书架也似乎受到过冲撞,几本书掉落在地上,卫若兰俯身拣起——一本是《太上感应篇》,另外几本都是棋谱。显然,屋子里残存着争执厮打过的痕迹,还有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并使用了妆台上的脂粉。按照方才众人对案发时情形的阐述来看,应当是凶手在杀害迎春之后,又在她脸上敷施了脂粉。靠墙处,有一把剑鞘落在地上,卫若兰上前看时,剑鞘上尚有挂钩,里面却空无一物,想必那把剑原本是挂在墙上的,被凶手取下当了凶器。地上点点滴滴,残留着殷红的血渍,自剑鞘落地处,延伸到妆台附近,又延伸到屏风前头。与凶手杀害迎春后,给她化了浓妆,又将尸体拖到了屏风前的路径不谋而合。卫若兰沉吟着,又亲自打开了每一口箱子,柜子,细细地查看,甚至连床底也未放过,却未能找到凶手,或者尸体的痕迹。他又转身走到窗前,窗子依然从里头反扣住,关得死死的,窗前木案上,摆开了一盘尚未下完的棋局,白子,黑子,摆开了阵脚,静静地对峙,那黑子显然已落了下风,正等待着那个下棋的人,带它从困境中解围。可那人却已香消玉殒。屋内的每一处蛛丝马迹,似乎都在默默地诉说她身处危难时的惊慌,恐惧,以及无力的反抗,然而,没有人能够将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卫若兰出神地凝视着这盘棋局,他的眼睛湿润了。月亮渐渐地融化成一片薄冰,又如水入江河般渗入到天空,了无痕迹。霞光绚烂,如火焰般熊熊燃烧。卫若兰终于自屋内走了出来,抬眼望一望天空。霞光如热血般朝四处喷溅,将他那白皙的面庞,映照成淡淡的绯红。他不动声色地吩咐随从锁上门,贴上了封条,又平静地告诉众人,未经他许可,谁也不许再走进这屋子。湘云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道:“怎么样?找到凶手了没有?二姐姐的尸首呢?”卫若兰默然良久,忽然叹了口气:“现在,我不得不信了!”湘云:“信什么?”卫若兰目光闪动:“凶手不但在密室中杀了人,还真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带了一具尸首,从密室里逃走了!”湘云:“啊?!那么……可曾留下了线索?”卫若兰想了想,回手向怀中掏出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现在是卯正一刻,离戌正一刻,足足有七个时辰!”说话间,又抬头瞥了湘云一眼,“我想,在这七个时辰内,即便尚未完全找到真相,也应当能查明白许多事情!”卫若兰站在紫菱洲湖畔,望着手中那两只风筝出神。这两只风筝,都用上好的纱罗精制而成,一只是红色的芙蓉花,另一只,是五彩斑斓的蝴蝶。良久,他缓缓抬起了头,将那两只风筝都交到了随从手中:“去查一下是从哪个铺子出来的货!午正三刻,仍在此处见面!”随从答应着,领命而去。他又转过身,对那两个垂首站在身后,准备接受查问的小丫鬟道:“昨儿晚上,是你俩个在院子里守夜?”小丫鬟异口同声道:“正是!”卫若兰:“说一说,这风筝到底是怎么个来历?”一个小丫鬟道:“昨儿晚上,我们正在庭院里四处巡视着,却不知怎的,飞来了一大群闪着绿光的蝴蝶!然后,又飞来了那只蝴蝶状的风筝,断了线,可巧落在了院子里,我正上前去捡起了它,就听见从姑娘的屋子里,传来了呼救声!”卫若兰:“你可瞧仔细了,那些蝴蝶,还有风筝,都是从哪儿飞过来的?”小丫鬟努力地回想着:“好像……是从东北面的方向——”另一个小丫鬟也插嘴道:“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从东北面!”卫若兰:“东北面又有哪些地方?”小丫鬟:“从这往东北面过去,大多是在水池上,再过去,便是藕香榭!”卫若兰:“听这名字,像是建在水池中的!”小丫鬟点头道:“可不是!”她用手指向水域东北处,只见那儿竹桥长廊,一座建筑赫然端立于水面之上,“就在那儿!离四姑娘住的暖香坞最近,四姑娘平时就常在那儿画画来着!”卫若兰又问道:“我刚才还听人提起,中秋那夜,也是在这儿放烟花的那阵子,从湖对岸飞来了风筝,然后,晴雯就遇难了!那夜,你们在不在场?”小丫鬟点头道:“我们两个都在呢!那夜发生的事情,我们也都亲眼瞧见了!”卫若兰:“哦?那么,就请你们将那夜发生的情形,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跟我讲述一遍!”卫若兰望着湖面,静静地聆听着小丫鬟的阐述。清风掠过,花枝摇曳,芙蓉花悠然坠落,秋深了。湖面上的落花间,掠过了水鸟的影子。“这么说起来,中秋那夜放烟花之际,惜春姑娘,也是来得最迟的?”沉默了很久,卫若兰忽然开口道。一个小丫鬟道:“四姑娘说,她画画入了迷,忘了时辰!”另一个小丫鬟道:“也难怪,四姑娘作画的时候,天塌下来她也不管的!”卫若兰沉吟片刻:“你们方才说,晴雯遇难前几日,被赶出了大观园,住在她哥哥嫂子家?”小丫鬟点头道:“是!”卫若兰:“那么,请带我去她嫂子家瞧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