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厚黑学 - 评李宗吾《厚黑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评李宗吾《厚黑学》
  李宗吾大谈厚黑,实则是为了吸引眼球,以期其他读者能注意到他的有关于时政和人伦的文章,从而与更多的国人讨论他的救国理想,而他所着意较深的是《心理与力学》(又名《厚黑原理》)、《社会问题之商榷》、《中国学术之趋势》等著作。不想这个广告做得并成功,其本人也颇为懊丧。如果他能活至今日,发现其所发明的“厚黑”一词已经和另一个词“潜规则”成为大众心中解读社会的两个关键词,估计是要大摇其头的。不过他倒极有可能迷上互联网这个交流平台,在新浪博客的人气超过薛涌也实有可能。
  广告的不成功,主要还是他的学说本身不切时弊。虽然他的理想大致不错,但是他的文章里弥漫着太多过于乐观(比如中国主义的学说必将统一印度主义和西方主义)和不重视实用的因素(他念兹在兹的是讨论,而不是实行),再加上他本人偏居一隅、身处学术圈外,导致他的“合力主义”理论未能流行。而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能否为世人提供讨论的话题。
  其理论的形而上基础在于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问题与物理问题联系在一起,他最为看重的著作是《心理与力学》,而书名就显示了这种方法,不妨称之为“朴素唯物主义”或“万物有灵论”。他本人将这种方法称之为一种“臆说”,是很恰当的。遗憾的是,这只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表面之论,一种牵强的比喻,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最多也只是为理论增添了一些趣味。因为与常人的思维方式迥异,故这种论述方法不仅很难为其论点增强说服力,反倒是使性*质严肃的内容显得轻浮而缺乏稳固的基础。比如他把老子的理论与牛顿相比,把庄子的理论与爱因斯坦相比,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或许这与今人将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相比颇有类似。

  李宗吾的文中处处可见其作为一个“四川土著”的那种轻松、诙谐、机灵、乐观的“油腔滑调”之风,他每以“厚黑教主”自嘲,还半真半假地鼓励别人靠骂他来出名。不过这只是特别突出其个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好为人师、重视教育、忧国忧民、英雄主义气概、梦想大同社会、喜欢空谈、喜欢以言论参与政治(从而倾向于夸大理论对于现实的影响力)、以民族文化为骄傲,这些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士)的风格,均在其文中体现无疑。作为一个老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民权民族)和军政训政宪政的政治纲领也受到他的竭力鼓吹。其对于“进步”的不移信念也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普遍想法。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思想特征是,李宗吾喜欢把各种理论首先分为正反两方,然后各个击破,最后综合为一,这可以说是理论上的折中主义,而这种折中的态度,或许正是极端和混乱的时代所急需的良药;他把历史的进程也看作是从无秩序的自由混乱,到过度秩序的独裁专制,再到兼容并蓄的民主共和,不管是婚姻制度、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分配制度在他看来都是这样。这种思想特征,可以说与黑格尔的“正反合”颇有巧合,虽然在其文字中似从未引用黑格尔。

  李宗吾所最擅长的,也是现代学者普遍缺乏的,就是一种能够把话说明白的能力。民国时期的学者,写作时总在白话文里夹杂一些文言文,必要时对某一文字或词语的来源进行考察,这样反而使文意晓畅、说理有力,也更有一种亲切感。这大大好于现代学者喜欢搬弄外语知识和生造翻译词汇的文风。
  有学者在李宗吾的文中读出了“个人主义”乃至是“自由主义”,并称李宗吾与胡适相似(见《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胡适我并不熟悉,仅有的印象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帅小伙。不过要李宗吾说成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拥护者,恐怕是犯了以己度人的错误。这仅从他反对达尔文式的“生存竞争”和斯密式的经济学即可看出。不仅如此,他还支持把银行、土地、使用机器的工厂和公司、国际贸易这四个经济部门全部收归国有,以此看来,他似乎更近于普通所谓的社会主义。
  不妨摘抄李宗吾的一篇短文《我的思想统系》中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所有读《厚黑学》的读者都须知道以下内容,否则必致误解。
  开头:
  民国元年,我发表厚黑学,受的影响,真是不小,处处遭人猜忌,以致沦落不偶,一事无成,久而久之,一般人觉得黔驴无技,才与我相忘于无形,但是常常有人问我,发表此文,动机安在?目的安在?是否愤时嫉俗,有意同社会捣乱,抑或意在改良社会,特将黑幕揭穿。我说:“我写此文,最初目的,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后来我才悟得:厚黑二字,确是成功秘诀,而为办事上之必要技术。用此种技术,以图谋一己之私利,我们名之曰厚,曰黑,用此种技术,以图谋众人之公利,则厚字即成为“忍辱负重”,黑字即成为“刚毅果断”。自古圣贤豪杰,皆忍辱负重者也,皆刚毅果断者也。
  结尾:
  ……学术界通例,其说愈偏者愈新奇,愈受人欢迎……阳明讲良知,说得头头是道,我讲厚黑学,也说得头头是道,其实皆一偏之见也。
  我研究人性*,由《厚黑学》而生出一条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由此臆说,生出“合力主义”。本此主义,而谈经济,谈政治,谈国际,谈学术趋势,与其他种种,我的思想,始终是一贯。所谓厚黑学者,特思想之过程耳,理论甚为粗浅,而一般人乃注意及之,或称许,或低斥,啧啧众口,其他作品。则不甚注意,白居易云“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我也有同样的感慨,故把我思想之统系写出,借释众人之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