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5月(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5月21日
  “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诗篇77篇6节)
  有一种歌鸟,在亮光中不会唱歌的。虽然主人竭力引它出声,但它总是默然。有时偶然发出短而且促的一声,但这不足代表它的艺术。只有一个方法可以使它唱出最美丽的音乐来,就是在笼的上下四周罩上一层不透光的黑布。
  有许多人都要在夜幕下降之后,才知道歌唱,传说夜莺在荆棘刺着胸口时鸣啼。夜晚才听见天使的歌颂之声,那是大喜的信息:“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马太福音25章6节)这是在半夜——顶黑的时候——报的。
  人何独不然;天色尚未黑暗,灵魂充满了自己的安逸,他能否真正领悟神爱的丰富和甘甜?倒不如在最黑暗的处境中才能有所表现。
  光明是从黑暗中出来的,早晨亦自从夜晚滋长的。
  詹姆斯·克里曼历访巴尔干诸国,寻找塞维亚流亡女王娜塔丽,他记述此行的信札中说:“在那值得纪念的旅程中,我第一次知道市上玫瑰香油精的原料,产自巴尔干山中。使我感到兴趣的是,玫瑰必须在黑暗的半夜方可采摘,采花工作就在短短的一二小时内完成。”
  “起初我觉得这个采集方式似乎是古代迷信的遗传;后来深入调查,终于知道连科学家的实验亦证明了玫瑰花若在日光中采摘,它将损失其香味的百分之四十。”
  对于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确是事实,不是儿戏幻想。——马克李和(Malcolm J.McLeod)
  《荒漠甘泉》5月22日
  “他就工作。”(诗篇37篇5节直译)
  杨氏译本把诗篇三十七篇五节“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译作“当将你的事辊在耶和华身上,倚靠他,他就工作。”
  这给我们看见当我们把无论什么重担真正交托,或者从我们手中辊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立刻就工作;他并非将要工作,或者或许工作,乃是就工作——现在就工 作。真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重担——忧愁的重担、难处的重担、物质需要的重担、工作的重担等等——都交托他,他必现在就替我们工作。
  “他就工作。”什么时候呢?现在!可是我们信神现在就工作的信心太迟钝。我们不信当我们一交托给神的时候,神就工作;我们以为神必慢慢而行。我们立刻信,神就立刻行;我们就用不着自己再去试了。我们不能,神能;赞美感谢他!
  立刻的期望,可使圣灵眷顾到我们所交托的事。这不是我们的能力所及,亦不必自己去徒然费力,“他就工作。”
  让我们在这里享受安息,不要把我们的手放上去罢!哦,多么轻松!他正在替我们工作!
  但是有人要说:“我看不见什么结果。”不要紧的。如果你已经辊给了他,“他就工作。”信心或许要受试验,但是他的话语必定可靠!(V.H.F.)
  “我要求告至高的神,就是为我成全诸事的神。”(诗五十七篇二节)
  有一种美丽的译本,把“为我成全诸事”译作“为我成全在我手中的事”。正在我手中的事——今天手中的事——今天我自己的一点特别的琐事、我所不能办的 事——这就是我可以求他“为我”作的;让我们自己安息下来罢!深信他必成全。“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传道书九章一节)——海弗格尔 (Havergal)
  神必履行他的圣约,凡在神手中的,神必成全。因此过去的恩典,即为将来的保障,也是继续求告于神的力量。——司布真(C.H.Spurgeon)
  《荒漠甘泉》5月23日
  “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诗篇107篇27-28节)
  你不要失望;也许最后的一把钥匙,它才是替你开门的。——司单雪佛(Stansiter)
  《荒漠甘泉》5月24日
  “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创世纪21章2节)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篇33篇11节)但是我们必须预备等待神的时间,神有他的定时,我们不能预知,只能等待。

  如果神在哈兰,就告诉亚伯拉罕:他必须等待三十年,然候才得到以撒,亚伯拉罕的心要何等难过呢!所以,这是神的爱——神特意将这长而乏味的时期不说,只说“到了日期,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最后,神的定时来了;喜乐充满了信心之父的家;这对年老的夫妇忘了他们所等的长而乏味的时期。
  啊!焦急的信徒们哪!你要知道你所等的那一个,是不会叫你失望的;他不会比定时迟五分钟的:不久“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约翰福音16章20节)神要使你欢笑!忧愁要在你面前逃跑,好像黑暗在早晨前逃跑一般。——选
  我们是船上的乘客,尽可不必去过问那航海图与罗盘针。让全能的舵手单独去驾驶吧。
  有的事情绝非一天之内可以完成的。神并非在片刻之间构成了落日时的彩霞,他要经过好几天的积聚云雾,才在天的西边造成了那美丽的宫殿。
  《荒漠甘泉》5月25日
  “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摩太后书2章10节)
  当约伯坐在灰烬之中,假使他能知道神的旨意,究竟如何的时候,他所遭遇的磨难,正是给 世人解答这回问题,他可能重新鼓起勇气来。没有人只活给自己。约伯的生命,只是你我生命扩大的写照。我们虽然不知道前面有什么试炼等着我们,但是我们相信 一件事:约伯受苦的日子是他被人记念的原因;如果他没有受过苦难,他的名字绝不会被记在生命册上面。因此我们在奋斗前进,遭遇到这种阻挠,而从不灰心的这 些日子,也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高力尔(Robert collyer)
  谁不知道我们最大的悲痛,是发生在最幸福的时候!当我们笑容满面,闲步于春花怒放的庭园时,我们的心常在此时颓唐下沉。
  生活愉快逍遥的人,得不到最高属天的生命,他已有了酬报,而且满足于所得的酬报,却是他属灵生命长进的阻碍;使他本能意愿向最高最深之处的发展,亦因此而停滞了;他的生命还没有和最高贵的喜悦之音产生共鸣,就很快的耗为灰烬了。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章4节),星光照耀得最亮的时候,是在黑暗的冬夜。龙胆花开得最美丽的地方,是在冰雪的山顶。
  神的应许,似乎要等待痛苦的压力,象酒坊中的压榨机那样,榨出最香烈的佳酿来。只有曾经过忧患的人,能认识“忧患之子。”——选
  你虽只有一点点阳光,但对于你这长夜的阴暗是明智的安排。如果永远骄阳丽日的夏天,也许会把你晒成一片干枯不毛之地。你的主无所不知,云和太阳,都受他的使唤和调节。
  “这是个阴天”“不错,但你难道没有看见也有补丁似的几片蔚蓝的天空吗”?
  《荒漠甘泉》5月26日
  “井啊!涌上水来。你们要向这井歌唱。”(民数记二十一章十七节)
  一口希奇的井!一首希奇的歌!当以色列人在旷也流荡,没有水喝,几乎渴死的时候,耶何华对摩西说:
  “招聚百姓,我好给他们水喝。”(十六节)于是他们集合在一处,用杖挖掘粗松的沙地;他们一面掘,一面唱:
  “井啊,涌上水来,你们要向这井歌唱。”看哪,顷刻间,酒藏地下的泉源,一起涌上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个故事也教训我们一件事:今天在这属灵的旷野行走的枯乾的我们,也可以凭信心和赞美来得到祝福的泉源。
  他们怎样得到井水呢?藉着赞美。他们在沙地上唱信心的歌,同时用应许的杖掘井。
  赞美使我们得到泉源,怨言使我们招审判。甚至祷告亦不能使井涌上水来,因为没有一件东西比赞美更能叫神喜悦。赞美是信心最准确的凭据。信徒啊,你有没 有赞美神呢?神给你数不过来的恩典,你有否赞美他呢?你有没有胆量为着他所给你的患难——化装的祝福——来赞美他呢?你有否学会为着尚未来到的祝福预先赞 美他呢?——选

  《荒漠甘泉》5月27日
  “拿过来给我。”(马太福音14章18节)
  你现在是不是正被患难、试炼、危险、缺乏所包皮围呢?这些都是神为你安排的器皿,为着盛满圣灵用的;如果你能懂得神的用意,它们就会作你得新祝福和新拯救的机会;这种祝福和拯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得。
  把这些器皿拿过来给神,用信心和祷告带到他面前来。安静罢!停止你自己的活动,除非有他吩咐。不要作他所没有吩咐你作的事情。给他一个机会去作罢;这样,使你害怕的患难、试炼、危险、缺乏,都要变作神彰显他恩典和荣耀的机会了。——信宣(A.B.Simpson)
  “我的神必照他丰富的荣耀,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书4章19节)
  何等的来源——“神!”何等的资本——“他荣耀的丰富!”何等的管道——“基督耶稣!”何等的供给——“一切所需用的!”这是你无上的权利——把你一 切所需用的去换他荣耀的丰富!他无尽的宝库,已因他不竭之爱,为你开着了;用无伪的、简单的信心去支取你的需用罢!他绝不会怕你支取得过多的,因为他的宝 库从无缺货之虞。——马金都(C.H.M.)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马书8章32节)
  《荒漠甘泉》5月28日
  “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创32:26,29)。
  雅各得着祝福,不是因着奋斗乃是因着纠缠。他的大腿窝扭了,不能在摔跤了;但是他缠住对方,不肯放他去。他的腿瘸了,他只能伸出他的手臂来围着对方的颈项,将他全身的重量挂在其上。
  我们祷告,也是这样。什么时候我们停止自己的努力,放弃我们自己的主意,用信心的手臂缠住父的颈项,什么时候我们就会得着答应。
  微弱的人们能用武力从全能者的手中夺取祝福么?我们的努力会叫神屈服么?决不。顽强决不能从神得到什么。只有不移的信心,完全的依靠,能叫我们得到神 的祝福。我们坚强的意志不能帮助我们得到什么,只有谦卑和信靠联合说:“不要…我的意思,只要…你的意思。”(路廿二:42)。能帮助我们得到祝福。只有 己的死能叫我们与神一同刚强。——密勒
  有一位乌喧先生说他祷告的经历如后:“我的小儿子病得很重,医生亦说希望甚少。我只有恳切地为这孩子祷告,但这孩子的情况日趋恶化,这样过了多日。”
  “一天,我站在孩子的病榻之旁,凭我的观察,如无神迹,恐将不治了。所以我祈求在神面前:“神啊;我费了多少时间为这孩子祈祷,并未有什么转机,我现在把他交给你,我将为别人而代祷了;如果你有意思要将孩子带走,我亦接受你的美意——把孩子完完全全交给神。”
  “我把太太叫来,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她。她流着眼泪,也愿把孩子交给神。两天之后,有一位传教士来看我们,他也很关心孩子,并且常常为他代祷。”
  他说:“神给我信心,相信这孩子会康复的。你有信心吗?”
  我说:“我把孩子交给了神,但我将继续祷告。”在祷告中,我发现了对他康复的信心。
  从此孩子也渐渐地好转,过去因为在祷告中没有排除己意,所以妨碍了神的答复,如果坚持固执己见,不愿将孩子交给神,我想后果堪虑了。
  “神的孩子们哪!倘使你要神给你回答,必须准备跟从先圣亚伯拉罕的脚踪,先要走上自我牺牲的道路。”
  《荒漠甘泉》5月29日
  “我乃称你们为朋友。”(约15:15)
  数年前某大学有一位年老的德文教授,他的生活是为全校学生所钦佩的。他们中间有几个好奇的学生,很想探听他所以这样生活的秘诀;所以其中有一个学生隐匿在教授的书室中,看他每天晚上在那里干些什么。
  教授走进书室,时间已很迟了。看他的样子似乎很累,但是他坐下来,打开圣经,顶虔诚的读了一个钟头。然后低头默祷;最后,把圣经关起来,说:

  “主耶稣,我们又是一次欢聚!”
  与主欢聚是属灵生活中的最高点;每一个基督人,该不惜任何代价,寻求与主“又是一次欢聚。”
  祷告和读经能使我们觉得基督的实在。越在密室中追求主的同在的,越觉得主的实在。——贝伯考克
  《荒漠甘泉》5月30日
  “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启14:3)
  有一种歌,基非艺术所能教,也非乐理所能编,只有在患难中能学会的。这种歌它发自内 心,是一种记忆与亲身经历的歌声,从过去的苦难中宣泄出来,而以昨天的体验,构成了今天的赞美。圣约翰说,即使在天上,也只有一首世人唱得完美的歌曲—— 救赎之颂。无疑地这是胜利之歌。但胜利意义之产生,必须来自锁链的回忆。
  没有一个天使能唱得象我们这么好听。他们要唱,他们就必须走我们所走的道路,经历我们所经历的经历。没有一人能学会,除了十架之子。
  所以,我的己哪,你现在正在从父学习音乐功课。他训练你,要使你有资格加入天上的大歌咏团。有一部分声音,没有别人能担任,连天使和天使长也不能。只有你一人能担任的。天使虽能唱高音,但是这幽而且沉的低音,只有你一人能唱。
  你的父在训练你担任那天使所不能担任的一部分;训练你的学校就是苦难。很多人说,神给你苦难,为了要证验你,但有一个更确当的说法,就是神给你的苦难,为了要教育你,训练你能参加天上的歌咏团。
  在黑云中他试你的声音。在忧伤中他教你唱歌的表情。在患难中他练你的气。在试炼中他教你发音的准确。
  不要轻看这神的音乐院;许多人虽然羡慕,可是还不能被选呢!——马得胜
  《荒漠甘泉》5月31日
  “好象禾捆到时收藏。”(伯五:25)
  有一个人提出了关于拆卸古老海船的报告,他说旧船木料质地之所以佳良,不仅因为年代久远,而且还因为船只曾在海上历受了种种的磨炼,以及它所接触的海水,所载的各种货品,使它发生了化学作用。
  在纽约百老汇街一家旧式家具店,展出了一些橡木板料,这些板料取材于一艘具有八十年历史的旧船的横梁,其色泽之美,纹理之精致,吸引了许多市民的注意参观。
  还有一艘在六十年前航行海上的帆船,它那桃花心木的横梁,也非常出色。悠长的岁月和航行的历史,使木料气孔紧缩,颜色变深,它坚韧的质地,古趣盎然的色泽,可与中国古瓶比美。这木料如今在纽约一位富豪的客厅里制成了一个小小的暖阁,成为客厅中的尊贵之地。
  由此看来,那些不经磨炼,悠悠忽忽,虚度一生的人们,和那些曾经沧海,载负过各种货物,事奉神而帮助人的基督徒,在性质上具有极大的差别。后者不仅有磨炼的经验,他们所载运的货物中的甜蜜气质,也渗入了他们的待人接物的美德中。
  太阳虽下了地平线,其实并未消逝,它离去以后,天上仍有整整一个小时的光亮。一位伟人和义人去世之后,他的踪迹虽逝,但他的音容宛在此世,他虽死了,他身后留下的一切对世有贡献的事物,虽死犹生。——皮邱
  法国文豪雨果过了八十岁以后,他以下面的一段名言来表达他的心意说:“我感觉到未来的新生命。我象一度曾经数度砍伐的森林,而新的萌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泼生机。我升向天空,阳光照在我的头上。大地给我丰富的活力,天的光明四照,使我看清了神秘的宇宙万象。”
  “你说灵魂不过是肉体力量的延长。那么为什么我的体力已开始衰退,而我的灵魂变得更为光明?冬季已临到我的头上,永恒的春季却在我的心头。此刻我呼吸 着紫丁香,紫罗兰,和玫瑰花,就象在二十岁的时候一样,我愈接近人生的终点,愈能听清楚四周欢迎我的交响乐,欢迎我前往那不朽的世界。这虽属神奇,但道理 却十分单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