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黄雀记 - 中阙 第32章 回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2章 回家
  后来柳生一直相信,崇光寺菩萨是偏心的,普度众生只是信徒们的愿望,该保佑谁,不该保佑谁,菩萨心里自有主张。后来柳生一直相信,那个夜晚他点燃的三炷香,浪费了两炷,菩萨偏心,只接纳了他为保润点的那一炷香。菩萨没有保佑他,也没有保佑她,菩萨仅仅保佑了保润。
  那天早晨他去石码头开车,发现车下的垃圾比平日多,以为是野狗野猫干的,并没有在意。他打开驾驶座一侧的车门,听见有人在车厢里打呼噜,一回头,发现一个人的脑袋钻在菜筐里,身子像虾米一样蜷缩着,还在睡觉。他大喝一声,谁?干什么的?呼噜声戛然而止,一张男人的脸慢慢从菜筐里钻出来,苍白,浮肿,眼睛红肿,看起来疲惫不堪。车厢里瞬间充满了惊悚的气氛,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是保润。保润穿着一件肥大的不合体量的西装,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皱巴巴的棒球帽,帽檐上有香港旅游四个金色的字样。保润憔悴的模样看起来像个中年人,唯有帽舌下的目光还残存着一丝稚气。你是柳生?他好奇地打量着柳生,从头到脚地打量,操,总算等到你了。你混得不错啊,真有汽车了?
  柳生打了个冷颤。他下意识地想弃车而逃,一条腿已经跨出了车子,保润扑过来,抓住了他的衣襟,别跑,你跑什么?怕我啊?柳生的另一条腿留在了车内,努力保持着体面,我不是怕你,是怕鬼,以为车子里闹鬼呢,他强自镇定地说,回来怎么不打个招呼?我好歹有个车,可以去接你。
  保润在裤子上擦了擦手,之后突然伸出来,和柳生握了一次手。是一次过于隆重的握手,颇具仪式感,柳生感觉到对方的手很有劲道,他不想示弱,把浑身的力气都聚在手上,两个人默默地较量着手劲,目光对视着,保润说,吔,你紧张什么?你的手怎么在抖?柳生抽出了手,甩一下,说,是你的手抖,我的手从来不抖。保润笑了一声,好,我抖没关系,你不抖就好,不抖好开车,我搭你车到井亭医院,去看我爷爷。柳生舒了口气,问,你不先回一趟家吗?马师母有你家的钥匙,我带你去拿。保润摇着头说,钥匙不急拿,先看我爷爷,其他的事情,一件一件来。

  柳生主动向保润介绍了祖父的近况,说老头子好好的,虽说脑子越来越不清楚,身体还很硬朗,一顿要吃两碗饭。又问保润,我每个月给他三百块钱,还给他买营养品,你在里面听说了吗?保润含糊地应了一声,哦,好。算是致谢。过了一会儿问,现在的三百块,就抵以前的三十块吧?柳生不知道他用意何在,谨慎地说,通货膨胀么,现在物价天天涨,什么都涨,连避孕套也涨价,不过你别担心,你家的房租也涨了,听说马师傅每个月给你存一千块,省着点用,也够了。保润说,我担心什么?有你这个大老板在,还能苦了我?是不是?柳生讪笑道,是,那当然。保润拍拍他肩膀,又问,大老板,一个月挣多少钱?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柳生刻意保持了低调,我算什么大老板?天天跟猪肉蔬菜打交道,挣几个辛苦钱糊口,连商品房也买不起,春耕阿六他们都抱儿子了,我跟你一样,到现在还是光棍一条。保润在后面沉默着,突然说,我打光棍不是我的错,你打光棍是你自己的错。他回头看着保润,老兄,什么意思?保润怪笑了一声,那个仙女呢?她对你那么好,怎么不娶她做老婆?
  一句话点亮记忆之火,一簇暗火在面包皮车上无声地燃烧,微妙的热量在他们之间来回流动,柳生觉得脸上有点发烫。他想谈论仙女,又思前顾后,最后叹了口气,说,算了,都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不谈她了吧。
  反光镜映出了保润的脸,那张脸在早晨的光线里颠簸,有时候显得呆滞,有时候显得阴郁。保润的额头上有一片蹊跷的湿润的光芒,他挺直身体端坐在一只倒扣的菜筐上,手里拿着两根胡萝卜。他用一根胡萝卜敲击另一根胡萝卜,咚。咚。咚。敲断了一根,又从菜筐里拿出一根。柳生不知道保润为什么要敲胡萝卜。咚。咚。咚咚。是很多年以后的保润,不是当年的愣头青,是一个危险的陌生人了,他的身上散发着里面特有的气息。柳生很警惕,耳朵里似有风暴隐隐地呼啸。他时刻盯着反光镜,冷眼瞥见一卷白色的包皮装绳在车子里来回滚动,绳子的一头善解人意地掖紧了,另一端却调皮地拖曳在地上,挑逗那只擅长捆扎的手,保润捡起了那团包皮装绳,一点点地抖开,往自己的手腕上缠绑,然后他听见了保润沙哑而突兀的声音,她为什么那么恨我?你知道吗?

  一个致命的话题,终究绕不过去,该问的迟早要问,该答的却不好回答。柳生脑子里斟词酌句,嘴里蹦出来的是轻飘飘的套话,算了吧,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大家向前看。又诚恳地说,她现在也可怜,惹了一身麻烦,不知跑哪儿去了,听说去了日本。
  后面安静了。保润冷笑了一声,抓起一根胡萝卜咬了一口。柳生听着保润咀嚼胡萝卜的声音,不敢轻易说话,心里有点打鼓,怀疑下面该轮到他了。关于栽赃,关于出卖,关于嫁祸于人,他迟早要对此作出合理的辩解,如何让罪恶听起来合理,他也没有什么良计妙策。柳生朝着车窗外的街道张望,希望遇见个拦顺风车的,车上多一个人,会多出一份安全。说来也怪,平时他的面包皮车从香椿树街经过,总是有熟人拦车,要去这里要去那里,但是那天早晨街上熟人的面孔不多,更没有任何人需要搭他的车。面包皮车驶过保润家的门口,他故意放慢了速度。马师母一家肯定不知道保润回来的消息,小马的红色摩托还堵着他家的门,门上贴满的各种小广告,没有人顾得上清理,这使那扇小门看上去更像一个广告栏。到你家了。他回头问保润,要不要停一下?放一放行李?
  不停。保润说,我没有行李,你只管开车,开过去。
  他们路过了春耕家。一个皮肤黝黑的女人穿着棉毛裤,在门前搭晾衣架,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埋怨天气还是骂人,后面跟着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床棉被,棉被高过了她的头顶。柳生动起了脑筋,对着小女孩高喊一声,小铃铛,让你爸爸出来一下,看看是谁回来了?小女孩不理柳生,女人朝面包皮车翻了个白眼,气咻咻地说,谁回来也不关我们的事,春耕出不来,还在床上挺尸呢,昨天又是一夜麻将。柳生有点失望,向保润介绍道,那是春耕的老婆,很凶的,母夜叉!他女儿也是个怪小孩,不爱学习,就爱做家务。春耕以前跟你玩得不错吧,要不要下去跟他打个招呼?

  我跟春耕不熟。我在街上没什么朋友。保润顿了顿,突然一笑,要说以前,我就跟你玩得不错,对不对?
  他听出弦外之音,心里一紧,岔开了话题,你从里面出来,先要去街道登记吧?正好顺路,我带你到街道办事处去登记。
  登记不着急。这个街道少我一个人多我一个人,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在乎。柳生说,我知道你的小算盘,别想那么多,今天是我出来头一天,是个喜庆日子,大家太平无事。
  一路上果然太平无事。面包皮车经过工人文化宫门口的广场,刚有车祸发生,交通一时堵塞,车子无奈地停在一幅巨型化妆品广告旁边。柳生从反光镜里注意到,那个广告女郎吸引了保润的目光。广告女郎就是广告女郎,挑逗的嘴唇是猩红色的,湿润蓬乱的头发是金黄色的,裸露的肩胛骨是尖锐而性感的。一个西洋姑娘盲目而放肆的性感释放,在保润的眼睛里找到了聚焦点。柳生心里暗自好笑,回头向保润挤了挤眼睛,怎么样?憋了这么多年了,今天有什么想法?有想法尽管说,我带路,我请客。保润的目光很快从广告上闪开,什么想法?下面早就憋馊了,上面能有什么想法?他在菜筐上欠了欠身子,歪着脑袋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用手指着工人文化宫的大门问,文化宫里那个旱冰场,还在吗?
  你想滑旱冰?柳生惊讶地说,你不想打炮?想滑旱冰?
  不。我什么都不想。随便问问。
  那旱冰场早没了,你看见麦当劳了吗?还有那边的肯德基?柳生说,原来的旱冰场,一半给了麦当劳,一半给了肯德基。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