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黑暗中人影穿过(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章 黑暗中人影穿过(2)“作为戏剧作者的身份可能会影响到警官的威严,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思想保守的地方。”他在些微犹豫后说道。“哦,我向您保证我会守口如瓶的!”胡乐塔贝耶大声说道。就在这时,火车开动了。“我们的火车开动了!”高级警官马奎特先生看到我们还待在他的包厢中,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是啊,先生,格兰德庄园的真相也要开始出现了!”胡乐塔贝耶笑着说,“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案件,马奎特先生,一个很好的案件!”“不如说是一个神秘的、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案件吧,而且现在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胡乐塔贝耶先生,我担心那些记者们都要尝试着来解答它。”听到这些,我发现我的朋友的神色并没有任何变化。“确实,”胡乐塔贝耶简洁地回答道,“确实很令人担心。他们总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得一团糟。而令我感兴趣的是,马奎特先生,我能和您身在同一辆火车上,在同一节车厢的同一个包厢中,这是多么巧啊!”“那么,你们这是要去哪呢?”马奎特先生问道。“我们也要前去格兰德庄园。”胡乐塔贝耶不动声色地回答道。“你们是进不去的,胡乐塔贝耶先生!”“你会阻止我吗?”我的朋友说道,看起来已经准备好要进行反击。“不是我!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在各个方面对报社和记者朋友都很友好,但是斯坦森先生拒绝任何访客,而且格兰德庄园又有警力很好地守卫着。昨天没有一个记者能够进入格兰德庄园的大门。”马奎特先生抿了抿嘴唇,似乎又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只有在听到胡乐塔贝耶说他要去格兰德庄园拜访一位“亲密的老朋友”罗伯特?达扎克先生——其实他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之后,马奎特先生才显得稍微放松了一点。“可怜的罗伯特?达扎克先生!”这位年轻的记者说道,“发生了这样恐怖的事情,他肯定糟透了,他是如此深爱着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在大家看来,他的遭遇确实非常痛苦。”马奎特先生从唇间挤出一句带着些许懊悔的话来。“但是希望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生命能够保住。”“是啊。她的父亲昨天告诉我,如果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无法醒来,他很快也会随她而去了。他若去世对科学界是多大的损失啊!”“她太阳穴上的伤很严重吧?”“显然是这样,但是,非常幸运,那个伤口已经被证实不是致命的。但是,当时凶手对伤口的撞击确实用了很大的力。”“这么说来,她的伤口不是那把手枪造成的了?”胡乐塔贝耶说道,胜利般地看了我一眼。马奎特先生露出了非常窘迫的神色。“我可没说什么——我没想透露什么——我也不会透露什么的。”他说。然后他把头转向那位警官助手,好像不再认识我们一样。然而胡乐塔贝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摆脱的。他坐的离警探更近了一些,从口袋中拿出一份《马丁》杂志给警探看了看,说道:“有一件事,先生,希望我的询问不会冒犯您。您肯定看到《马丁》杂志了吧?真是很荒谬,不是吗?”“一点也不荒谬,先生。”“什么!黄色房间只有一个闩着的窗户——闩子都没有被移动过——只有一扇门,也没有被撞破——而且凶手不见了!”“确实是这样的,先生,——是这样的。这些就是事实。”胡乐塔贝耶没再说什么,而是陷入了沉思。十五分钟就这样过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