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十五章 陷阱(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五章 陷阱(3)“我们跑向那把梯子。就在我们到达它的面前时,雅克大叔让我注意到平台下面的半圆形房间的门是半开着的。这个房间位于庄园的右翼,平台是它的屋顶。雅克大叔把门推开,向里面看了看。”“‘他不在这!’他小声说。“‘谁不在那?’“‘看林人。’“他把嘴唇凑到我的耳边,补充道:“‘你知道吗,自从城堡被修复后,他一直住在上层的房间里。’他用同样的动作指着半开的屋门、梯子、平台和那扇我刚刚关上的“拐角走廊”的窗户说。“那么我是怎么想的呢?我没有时间思考。我的感受比想法要多得多。“显然,我感觉到,如果看林人现在正在马蒂尔德小姐的房间中的话(我说如果,是因为,除了这把梯子的出现以及他那空空的房间,没有其他任何证据能让我怀疑他),如果他在那的话,他只能是通过梯子上去的。他房间后面的那些屋子,有厨师一家的房间,还有厨房。厨房隔着前厅,无法直接通到庄园内部。但是如果今天晚上他曾经用任何借口进入庄园内部的话,就能发现这扇窗户在外面很容易推开。这扇没关紧的窗户很好地缩小了寻找凶手的范围。凶手肯定是庄园的人,或者是他有一个这样的帮凶,——当然我并不这么认为。除非,除非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早就知道这扇窗户没有在里面闩好。但是,这样的话,她为什么要帮助凶手清除接近她的障碍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我拿起梯子,回到了庄园背面去看马蒂尔德小姐房间的窗户是否还半开着。我们看到百叶窗拉了下来,但是并没有挡住所有的视线。房间里的亮光穿过百叶窗投在我们脚下的小路上。我把梯子支在窗户下面。我确定自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时雅克大叔站在梯子旁边,我拿着那根棍子,非常小心地爬上了去。我屏住呼吸,小心地迈着每一步。正在那时,突然一片厚重的乌云遮住了月光,下起了倾盆大雨。“与此同时,我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再次听到了恐怖的猫叫声。听起来这声音离我很近,可能只有几码远。这叫声是一个信号吗?难道凶手的某个帮凶看到我站在梯子上了?这叫声会把凶手带到窗前吗?有可能!啊,他果然出现在了窗前!我能感到他的头就在我的上方。我听到了他的呼吸声!但是我不能抬起头来看他,因为我头部的一点点动作,就会将我暴露。他会看到我吗?他会向黑暗里窥视吗?没有,他走开了。他什么都没有看到。我感觉到,而不是听到,他正在屋里用脚尖走路。接着我又在梯子上爬高了几阶,我的头到达了窗台的高度。我把头慢慢抬起,眼睛从百叶窗的缝隙中看去——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坐在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书桌前,写着什么。他的背对着我,面前点着一根蜡烛。他在蜡烛上方弯着腰,因此墙上投下了模糊的影子。我只能看到一个恐怖的有点驼的后背!“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并不在那!——她的床并没有铺开!那么,今晚她睡在哪了呢?毫无疑问,她肯定是和照顾她的那些人睡在侧室了。也许这仅仅是一个猜测。但是我很高兴看到这个男人一个人在这里。我必须冷静下来准备我的陷阱。“但是这个正在我面前写字的男人是谁呢?他坐在书桌前,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舒适。如果不是有这把梯子立在走廊的窗台下,如果地毯上没有那些脚印,如果那扇窗户没有开着,我肯定会认为这个男人很适合出现在这儿,可能因为某些我并不知道的原因,他理所当然应该在这。但是毫无疑问,这个神秘的陌生人就是黄色房间谜案的凶手——正是这个男人对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犯下了致命的罪行而且顺利逃脱了!抓住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