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幻夜 - 第二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是氯气。从肇事的纸袋中发现了塑料容器和破裂的气球。容器里装的是次氯酸钠,气球里极有可能灌满了硫酸。两者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目前尚未发现与地铁毒气事件的共通之处。”向井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中。他身材瘦小,穿着笔挺的西服,看上去更像是一流企业的职员。当然,锐利的眼神除外。
  向井手里拿着来自警视厅科学搜查研究所的报告,内容是对昨天银座华屋发生的恶臭事件中案犯留下的纸袋进行分析的结果。
  听说是氯气,加藤亘抿嘴笑了。怪不得今天公安部的人没有露面。这份资料肯定也被送到了地铁毒气事件的调查总部。既然和毒气无关,那些人现在肯定不关心了。听说在银座发生了毒气事件,那些人率先冲到现场,向受害店员调查情况,擅自把握主导权,现在可好……
  向井率以加藤为首的侦查员来到了筑地东警察局,这里也暂时设了调查总部。说是暂时的,因为现在关于毒气的调查全由警视厅负责。
  和昨天一样,今天依然在现场周边进行侦查。收获微乎其微。唯一的特征就是华屋的纸袋,但在银座拿着那种纸袋绝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
  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设在华屋三层的两台监控摄像头。有一百多人经过放置纸袋的地方。录像没有照到脚下,无法判定是谁放的纸袋。调查人员正在把录像中出现的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描绘出来,列出名单,也和以往的监控录像进行了对比。大家认为案犯肯定会预先查看地形。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将两种药品混合在一起的作案方式。”向井继续说道,“报告称,将装有硫酸的橡胶气球放入装满次氯酸钠的容器中,提前设置好,只要气球受到某种刺激就会破裂。”
  “刺激是指什么?”一个警察问道。
  “设定的是只要动纸袋就能打开开关,靠电磁石让针刺破气球。详情你可以看报告的复印件。”
  看了传过来的复印件,加藤发自内心地感到佩服。靠电磁石让针飞出的装置和开关的构造并不太复杂。开关使用的是弹子游戏中的钢球,只要动纸袋,钢球就会在轨道上滚动,在碰到一边障碍的瞬间,电流便会从干电池中流向电磁石。估计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来。

  “钢球……”加藤自言自语道。
  “现在正锁定弹子房,估计很快会查明。”向井说,“关于塑料容器和气球,也正在调查生产厂家,电磁石估计是什么东西的零件,针和其他部件详情不明。关于产生气体的装置,就是这些。”
  “什么都不清楚。”有人嘀咕了一句。
  向井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瞪了一眼。“并非没有启示。正如报告书上所说,设置极其简单,只要有中学生水平的知识,就能做出来。包皮括你们,只要看看上面画的简图,应该马上能理解构造。但是否能想出这种办法是关键。”
  听了组长的话,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加藤在内心也深表赞同。人成年后,只要不在工作或爱好中运用,肯定会把电磁石和电流的原理忘得一干二净。
  “还有一个问题。原理虽然简单,如想使其发挥功能,不论是使用钢球的开关,还是电磁石,都需要满足合适的条件。若不加思考就做出来,肯定不会正常运转。本案中的装置做得相当高明。科学搜查研究所认为,案犯或者是专业制造人员,或者经过反复的研制。”
  “无疑是手巧的人干的。”
  听了加藤的意见,向井说:“我有同感。”随后他又掷地有声地说:“尽管不知公安部是如何理解的,我从没想过把本案与地铁毒气联系起来。以地铁这类公共场所为目标的恐怖行为,与以珠宝店为目标的本案,在性质上完全不同,这是刑事部全体成员的一致见解。首先要彻查华屋相关人员的外围情况。”
  “如果发现与毒气事件有关联怎么办?”加藤试探地问道。
  “到时候,”向井停顿片刻,微微松弛了半边脸颊,“到时候再说。我们按正常程序进行调查。如果需要从公安部得到信息,要想方设法套出来。但只要他们不问,我们不必特意向他们汇报。”
  “好。”加藤也微微一笑。
  加藤非常重视女店员们提到的最近纠缠她们的神秘人物。氯气虽然危险,却不致命,估计案犯的目的是吓唬华屋里的某个人。这种阴险手法与她们所说的神秘人物的形象完全符合。调查情况时,因为自己嘴里冒出一句“变态”,那些期待与地铁毒气事件有关的公安部的人还曾给他脸色看。

  总之,对华屋的相关人员,特别是店员,要逐一调查询问。正当加藤和同事商量如何开展工作时,突然接到通知,说华屋的两个女店员来到了警察局,好像有话要说。
  加藤决定和同属向井组的年轻同事西崎一起去见她们。
  设在刑事部一角的会客室里,两名女子正在等候。加藤对她们都有印象。两人都是美女,其中之一的长相尤其引人注目,完全可以去当演员。加藤能记得她叫新海美冬,绝非只因为她的名字并不常见。
  新海美冬这次却只是陪同,主角是那个叫畑山彰子的店员,声称在昨天调查时有一件事没有说。
  “是什么?”加藤笑眯眯地问。
  一看到畑山彰子从包皮中取出的纸条,加藤的笑容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甚至可以说是这次犯罪的预告。
  “什么时候收到的?”加藤问。
  “事发两天前。下班回家后,发现夹在门上。”
  “写着‘竟敢背叛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你背叛了神秘男人?”
  “他好像是这么认为。”畑山彰子点点头。
  “什么意思?”
  新海美冬开口说道:“我曾建议畑山,让她假装有男朋友。比如晾男式衣服,将门牌改为男性的名字,或者在垃圾中混入男士用品。”
  “哦。你照做了?”加藤将视线转向彰子。
  “我在垃圾中掺入了男士用品,晾衣服时也……”
  “什么时候开始的?”
  “应该是一周前。”
  “到今天为止,除了这张纸条,还有其他异常吗?”
  彰子略作思索后,轻轻摇了摇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收到奇怪的信,也没接到电话,我还以为新海的建议奏效了……”
  加藤抱起胳膊,视线再次落到纸条上。
  “竟敢背叛我”这部分可以这样来解释:神秘男子似乎以为彰子有了男朋友。这类人由于过于迷恋目标女子,总认定她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加藤知道不少由此发展而成的凶杀案。

  “你的命在我手上,会让你知道这一点。”这些话反映出这人的精神状态十分危险。未达到目的的焦躁和被所爱的人背叛的怒火,令他随时可能爆发。
  但加藤想,从这句话中感觉不出被逼到头的杀意。他想表示的只是“随时可以要你的命”,只是警告,而且从警告的角度看,放氯气的方式的确有效。
  “我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仅表示对畑山彰子的行动了如指掌,还是另有他意?
  “事发后有没有什么异常?”加藤问彰子。
  “昨天晚上接到了电话。”
  “说什么?”
  “‘这下知道了吧。不要背叛我’。随后就挂断了。我吓坏了,所以……”
  “今天就来这儿了。”
  彰子用力点头。
  回到总部,加藤马上向向井汇报。向井看了看纸条,低声说:“这件事媒体知道吗?”
  “没泄露出去,也叮嘱她们不要说。”
  向井点了点头。
  “要不要派人监视畑山彰子?可其他女职员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那个神秘男子的骚扰。”
  “想不通的就是这一点。如果说迷恋畑山彰子的男人因爱生恨,才引发了此案,为什么又去骚扰其他女子?难道是某种掩饰?”
  “掩饰什么?”
  “不清楚。”
  “难道他最初对华屋的女店员都感兴趣,后来集中到畑山彰子一个人身上?”
  “有可能。”加藤的语气中加入了难以认可的成分。
  “我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这句话让人回味呀。”向井似乎和加藤有同感。
  “只是恐吓,还是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一点需要注意。”
  “实质性意义?”向井抬头看着加藤,表情似乎在期待部下能说出和自己相同的想法。
  “案犯就在内部,或者就在她们身边。但若果真如此,是不是反而不会这样写了?这又是一个疑问。也许他低估了畑山彰子,认为她不会报警。”
  向井似乎陷入了沉思,闭上眼睛。
  “有五名女店员……暂时先对她们上下班进行监控。”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