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幻夜 - 第八章(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九九九年元旦。
  秋村宅邸按惯例举行了新年会。一层的居室和客厅之间相隔的墙壁原来就设计成可以拆除,两个房间合并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约四十迭大的宴会厅。里面摆放着桌子,桌上的新年料理都是常年往来的高级和式料理店送来的。围坐在桌旁的都是亲戚,其中还有在华屋担任董事的人。
  有人在大声说笑,是秋村隆治的舅舅。只要喝点酒,不管对谁都会高谈阔论,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上了年纪后越来越严重。
  “以前以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就会步入汽车在空中飞的时代。漫画书中就是这样描绘的。不仅是漫画,连那些伟大的学者也说,任何人都能在宇宙中旅行。可实际怎样呢,只不过发展到了每人一部手机的程弃。汽车依然在地面上爬着,对破旧的气象卫星也是束手无策。所谓的文明进步,最终也就这样了。”
  刚才他还在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这多亏了平日注意健康。大家正都敷衍着附和,他好像又改变了演讲主题。
  美冬替他拿来了酒,还帮他斟满了酒杯。他发红的脸的立刻笑逐颜开。“呀,隆治也真是能干,老大不小也不成家,一直让大家为他着急,原来也没什么,因为藏着这么一个佳人。有这出色的美女,不论我们给他介绍怎样的对象,当然会不屑一顾。”
  有人点点头表示赞同,大部分人只有苦笑。隆治和美冬结婚已近一年,从结婚那天起,这位舅舅总是说相同的话。
  “这种话已经听腻了。新的一年了,咱们说点别的吧。”作为一家之主的隆治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他穿着新定做的和服,听说面料是美冬选的。美冬也身穿和服,她特别擅长穿和服,似乎也习惯于这样行动。
  于是,其他亲戚开始聊孩子的话题,说隆治不快点生个继承人,大家就无法放心。周围人意见一致。“就算你们这么说,唯独这件事不是想怎样就怎样。”隆治答道。美冬则略显羞涩地低下头,随后便去了厨房。
  “别说了。开人家新媳妇的玩笑,真是。”舅母责备道。
  “不是在跟美冬开玩笑,而是在说这位华屋的年轻社长,娶了个比自已小十五六岁、还这么漂亮的媳妇,真是幸福。”
  “隆治的确幸福。美冬不仅长得漂亮,工作上也能干,还丝毫不摆架子,嫁给隆治真是可惜了。”比隆治小两岁的表弟说,“早知如此,我也不该那么着急结婚,真应该再耐心等等。”
  “说什么呢!隆治等到这个岁数也没关系,像你这样挺着啤酒肚的人,谁会嫁给你呀。”坐在旁边的妻子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对一年前突然嫁到秋村家的新媳妇,家族成员都比较有好感。去年夏天因法事聚集的时候,对于她妥善的安排、待人的接物时礼貌的态度,大家都赞佩不已。大部分人觉得,她那么年轻,真是了不起,作为隆治的伴侣确实无可挑剔。
  今天也是,虽有两名女佣,但美冬从一大早就开始麻利地工作,细心指挥她们。在和陆续到来的亲戚们寒暄时,也不忘随时维护隆治的面子,让人感觉十分舒服,真是无懈可击。大家当然会给她很高的评价,只有仓田赖江冷冷地望着这一切。她见弟弟被大家嘲弄着,却一副喜形于色的样子,心想,那孩子不论多大都不成熟。
  赖江比隆治大三岁。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领导才能方面,从不觉得自己比弟弟差,可她从未有过继承华屋的念头。父母就定下隆治为继承人。因此,她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向喜欢的绘画方面发展。上大学的时候,还曾去巴黎留学一年,但很遗憾,没有成为画家,毕业两年后就和人相亲结婚了。
  “赖江,现在你没有担心的事了吧?”坐在旁边的表妹搭话道,“光一成才了,隆治也终于成家了。”
  光一是赖江的大儿子,今年二十五了,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大学附属医院。
  “光一还不能说已经成才,而且,我也从未担心过隆治。”
  “你相信他早晚能找到意中人?”
  “倒也不是。我觉得如果找砸了,还不如一直单身。反正有女佣,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可这样总算放心了吧,娶了这么一个既年轻又能干的人。”
  “是啊。”尽管表妹的意见与赖江的感想完全不同,她还是附和了一声。
  他们的父亲于七年前去世。父亲去世不久前,曾将她叫到身边,叮嘱她以后多多照顾隆治。父亲已察觉自己身患重症,去日无多。
  “那孩子工作上没问题,估计能把华屋经营好。”父亲抖动着枯瘦的喉咙说,“主要担心他的家庭。我只顾教他如何工作了,没教会他如何拥有家庭。如果你母亲活着,也许就不是这个样子。”
  赖江的母亲比父亲早去世将近二十年。

  “我会帮他找到好媳妇的。”赖江对父亲说。
  父亲点了点头。“拜托你了。那孩子没自己想象的那么严格,我总担心他会被坏女人缠上。女人的事只有女人才懂,只能拜托你。”
  “我知道。爸爸也要快点好起来,咱们一起给隆治找媳妇。”
  听了她的话,父亲无力地笑了笑。他的眼睛似乎在说,这句话只是形式上的安慰。
  直到临死前,父亲最大的担心就是没有继承人。父亲靠自己的努力创办了华屋,想让直系子孙继承下去。
  为遵守父亲的遗言,赖江经常给隆治介绍对象,但隆治根本听不进去。“我的爱人我自己找,不想让别人帮忙。”
  “总是说这种话,可不知不觉你已经四十多了,别到最后没人嫁给你。”
  姐姐的恐吓也毫无效果。
  “如果找不到喜欢的,那就算了。朋友还是有的,足以避免老了后一个人寂寞。总之,我不会妥协结婚,那太愚蠢了。”
  “可如果你没有孩子,华屋怎么办?”
  “到时就有办法。又不是皇室,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委托给优秀的人。一个家族持续控制企业的想法太落后了。”
  不光是赖江,给他介绍对象的人全被这样反驳过。后来,再没人对他提这件事,连赖江也快放弃了。就在这时,隆治突然提出要结婚。
  到了傍晚,亲戚们陆续回去了。每个人第二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新年会早些结束是多年的惯例。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赖江揉了揉肩脖。按说她也该回自己的家,但做事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觉得自己是娘家人。
  “哎呀呀,终于从新年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了。”
  隆治正坐在起居室的沙发上伸着腿休息。尽管他酒量很大,这时脸也有些红了。桌子上已大致收拾完,厨房里传出了刷碗的声音。
  “美冬呢?”
  “在收拾,本来告诉她这些事让佣人们干就行了。”隆治脸上表现得不耐烦,可语气明显是在夸耀妻子贤惠。
  赖江也坐了下来,看着墙上的置物架。她很关心放在上面的东西。
  “那是贺年卡吗?”赖江问弟弟。
  “什么?啊,是的。”
  “这么多,有多少张呀。”
  “不清楚,没数过。应该有一千多张。”
  “全是寄给你的?”
  “放在那儿的都是。我几乎没看内容。总算没有寄给爸爸的了。”
  直到两三年前,还会收到几张寄给父亲的贺年卡。
  “也收到寄给美冬的贺年卡了?”赖江压低声音问。
  “当然。转寄手续已经办好了。”
  “工作相关的是不是都寄到公司去了?”
  “估计是。”
  “哦……有几张?”
  “什么几张?”
  “我是问寄给美冬的贺年卡。”
  隆治皱起眉头。“我怎么会知道?我只看了看邮寄人是谁,如果是寄给美冬的,就放在一边。数量太多,光看邮寄人就够费劲的了。”
  “确切的数量无所谓,至少你应该知道是多还是少吧?”
  “当然比我的少。”
  “有五十张?”
  “应该没那么多。为什么问这个?”
  见弟弟眼神乖戾地瞪着自己,赖江想,这表情和他小时候比没有丝毫变化。
  “我想知道她收到多少朋友或以前熟人的贺卡。”
  “怎么又说这个?”隆治歪了歪嘴,伸手拿过烟盒,“姐,你怎么没完没了呀。”
  “可我总觉得不对劲。”
  “所以我才说你想法怪异。你知道她家遭遇了阪神淡路大地震,父母也因此去世,从那以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回到了起点。这有什么不对劲的?”
  “确实听她说父母的家全都塌了。但美冬原本不是在那里长大的,难道会因为地震断绝了和以往所熟人的交往?”
  “以前不是说过了吗,她回去本来是打算和父母同住,却遇上了地震,地址和相册全部丢失,无奈来到东京,以前和她交往的人不知道这些,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了。”
  “别人确实是这样,但如果美冬想联系,应该有办法,就算地址簿被烧毁了。”
  “喂,姐姐,你到底想说什么?”隆治把拿到嘴边的烟又放了回去,声音有些不耐烦。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奇怪。”
  隆治叹了口气,摇着头站起身。“去哪儿?”赖江问。
  “穿着和服行动不方便,我去换衣服。”他向房门走去,中途又停了下来,扭过头说,“我可提醒你,刚才说的话绝对不要对美冬说,对其他人也不要提。”
  “不会。”
  隆治紧闭着嘴走出房间。
  房门关上后,赖江站起身,走到置物架旁,低头看着那堆贺年卡,随便看了几张,果然都是寄给隆治的。她环顾四周,连抽屉都拉开了,但没发现寄给美冬的贺年卡。
  前年秋天,隆治突然告诉她要结婚了。当时赖江只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如果弟弟能自己找到理想的爱人,那再好不过了。当她得知女方是最近与华屋建立合作关系的公司经营者时,也没有特别反感。日本今后会有更多女企业家出现,只不过弟弟的对象碰巧是这样一个人。确切地说,作为华屋的社长夫人,对业务一窍不通,绝对不如精通些好。她只担心若女方太忙,不利于维持家庭。隆治只是付诸一笑。

  “对不起,姐姐,我没有建立家庭的意识,只是因为想尽量和她在一起,才选择了单纯的办法。我并不想让她干家务,也不想把秋村家的陈规旧矩强压给她。和她结婚后,依然希望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这的确像隆治的一贯作风。赖江想,如果父亲还活着,不知会说些什么。她没说什么,只要弟弟想结婚,就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又过了几天,约好了和那个女子见面。从弟弟的话推断,那应该是一个干劲十足的职业女性。既然那么年轻就自己开公司,应该性格比较强势,或许会浑身散发出一种气息,想表明自己绝不会墨守成规。赖江决定不多说什么。
  但隆治带来的女子和赖江的想象完全不同。
  新海美冬看上去文静、内向,谈话时又应答如流,而且有自己的见解,看得出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但是,从她那自始至终以隆治为主的态度,以及尽力不张扬的姿态中,丝毫看不出她是个企业家。本以为是因为她有些紧张,但聊了一会儿,赖江发现并非如此。她从新海美冬身上感到了一种从容,那表明:见未婚夫的姐姐的交谈中得到乐趣。
  但说难听点,她看上去是在演戏。诚然,这种时候人多少会有点表演成分,但美冬的表现并非单纯出于本能,而是精心勾画出了会被大家喜欢的秋村家媳妇的形象,并完美地演绎了出来。至少在赖江看来是这样。
  后来赖江问过隆治,她平时是否也那样。
  “好像有些拘谨。平时话稍微多点,肯定是害怕姐姐。”隆治欢快地说。
  赖江想,新海美冬根本没有拘谨,而且肯定不怕自己。见弟弟连这点都看不出来,赖江想起了父亲的话:“那孩子没自己想象的那么严格。”出于女人的直觉,赖江觉得那个女人并不适合隆治。
  但隆治的婚事在一步步推进,赖江无法过多干预。如果被问到反对的理由,自己回答是直觉,肯定会被隆治嗤之以鼻。
  现在赖江有些后悔,当时至少应该对新海美冬进行身世调查。倒不是没想到,只是只说她父母家遭遇了地震,便认定那样就无法调查了。结婚仪式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得知美冬是在京都长大的。
  作为华屋的社长,隆治的结婚仪式却办得很低调,规模也小。据说是隆治的意思,但赖江感觉,那主要反映了美冬的意向。新娘那边的出席者少得出奇,而且全是BLUE SNOW的相关人员,别说亲戚了,学生时代的朋友都一个也没见到。
  就是从那时起,赖江加深了对美冬的不信任。就算是因地震和以前的朋友失去了联系,但完全断绝以往所有人际关系还是让人无法理解。她觉得美冬像是在隐瞒过去。
  “想多了。”对于赖江的担心,隆治露骨地表现出不悦,“低调办婚礼是我们两人商量后决定的。我都这个岁数了,不想搞那些花哨东西,她只是听从了我的想法。”
  “即便如此,也应该叫上亲朋好友吧?难道美冬没有一个能称得上朋友的人?如果这样,我觉得还是有问题。”
  “她已经通知了想邀请的人,这样不就够了?”
  “可以前的老朋友——”
  她的话被隆治打断了。“别说话这么不注意。我不是对你说过她在地震中所受的痛苦吗?这世上也有不愿被过去束缚的人。”
  不论赖江说什么,隆治根本听不进去。
  婚后,美冬完美地发挥了秋村家媳妇的作用,但赖江心里总有个疙瘩:关于美冬的怪事太多了。
  几年前华屋发生恶臭事件的时候,时任楼层负责人的浜中被逮捕了。他的嫌疑与恶臭事件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偷了部下的信件。而且,华屋还发生了一件事,多名女店员受到身份不明的男人跟踪。
  那时被偷信件的女店员正是美冬。最终浜中被查明与恶臭事件无关,被释放,但不用说,自然被从公司里赶了出去。他偷美冬的信是事实,但他曾向一些上司解释,美冬是他的情人,其他跟踪行为与他毫无关系。美冬全盘否认,上司们也认定那是浜中迫不得已之下编的谎言。
  赖江听到这件事,是在隆治和美冬结婚后。说话者只是作为笑话讲的,赖江却很在意。最近又听说了一件怪事——浜中在去年春天曾在BLUE SNOW出现过。
  难道美冬和浜中之间真的没什么吗?赖江曾试着问过隆治的此事。不出所料,他异常激愤:“现在又提这些陈年旧事,你想干什么呀?那件事我也听说了,美冬说这让她十分头疼。是浜中对美冬的单相思,美冬完全没那个意思。那人在BLUE SNOW露面,纯粹是为了找碴。为了不让他再接近美冬,我已经采取了措施。”

  当赖江指出美冬说的未必是实话时,隆治更加愤怒了。
  “那时警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你觉得能在那种情况下一直撒谎吗?浜中对其他女店员采取怪异行为是事实,他声称和美冬有特殊关系,是因为他是在偷美冬的信时被抓住的。如果对其他女店员的骚扰行为被发现,肯定他又会提出另外一种说法。总之,我相信美冬,对她没有丝毫怀疑。姐姐,你再也不要说这种话了。关于那件事,她已经很受伤害了。”
  尽管这番话是隆治在发怒时脱口而出的,还是很有道理,但赖江依然无法认同。也许对美冬的第一印象歪曲了她的感觉,她觉得美冬身上总有一种来路不明的恐怖。
  她有时想再重新调查美冬,但也只是想想,并未付诸实施。结婚前还行,结婚后就不能再雇私人侦探了。如果因此引发一些流言蜚语,那就麻烦了。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赖江总是对自己说,现在弟弟都结婚一年了,想什么也没用,但还会时常遇到让她奇怪的事情。贺年卡也是如此。难道美冬真的只是因为联系不上,就中断了和以前所有朋友的来往?
  正当赖江坐在沙发上想这些时,美冬从厨房回来了。她在和服外套了件围裙,看到大姑姐,正要解围裙的手停了一下。“啊,姐姐。”
  “美冬,你今天真是辛苦了,累了吧?”
  “姐姐才辛苦,还要招呼名种客人。可惜今天姐夫没来。”
  赖江的丈夫仓田茂树是航空工学博士,现在正在美国西雅图参加和当地飞机制造商共同推进的一项研究,很早就听说过年也不回来。他去那边工作,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一年回国一两次。
  “我一点也不累,反正都是早已熟识的亲戚。隆治也应该多关照一下你。”
  “不用,我没关系。”美冬也坐在沙发上。
  “美冬,你不回京都看看吗?”赖江试着问道,“在那边应该也有朋友吧?至少过年应该回去看看。”
  说是去换衣服的隆治总也不露面,说这种话现在正是机会。
  “您说……京都?”美冬把目光从赖江身上移开,似乎在望着远方,“好久没回去了。就算想回去,我家的房子也没有了。”
  “那就回去看看。上学时的朋友应该还住在那边吧?”
  “不太清楚,完全没有联系了。”美冬看着赖江摇了摇头。
  “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如果谁都不通知,未免太寂寞了。特别是京都,对你来说应该是值得怀念的地方。”
  “嗯,那倒是。”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应该回去一趟。”赖江语气略微强硬地说道,观察着美冬的反应。
  “是啊,”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也想找机会回去看看。工作太忙,总是往后推,不过现在也许是个好机会。”
  她的态度看不出丝毫动摇。
  “对了,我也正想去趟京都。反正都要去,一起去怎样?咱们在那儿好好玩上两三天,我也想看看你长大的城市。”
  赖江想,假设美冬在过去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肯定会讨厌这样的提议,应该会婉言拒绝。
  然而美冬的表情竟一下变明亮起来。“真是个好主意。如果和姐姐一起去,我就不会寂寞了。”她的反应让赖江颇为失望。“有段时间没回去,估计京都也大变样了,但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店应该还在。我领您四处转转。”
  从她的话语中,丝毫感觉不出想避开这个提议的意思。
  “那,现在就定了吧,什么时候去?我什么时候都行。”
  “这个嘛,日程安排表没在手头,不太好说。”美冬思索片刻,“这个月月末应该能空出时间。”
  “哎,过年期间不行吗?”
  “过年要陪隆治。”
  “哦……”
  “年假刚结束时,我们公司也会忙乱一阵,估计很难空出两三天时间,不过到了月末应该可以。那时您不方便吗?”
  “不,就像刚才说的,我什么时候都行。那就定月末吧。”
  “好的,太让人期望了。”
  正当美冬微笑着回答时,传来了下楼梯的脚步声。赖江赶紧对美冬说:“刚才说的要对隆治保密,千万不能让他吃醋。”
  美冬显得有些诧异,但随即笑逐颜开地点了点头。
  赖江想,这样就好了,一起去美冬的故乡的或许能发现什么。如果真的一切正常,那再好不过了。
  “你们俩在说什么悄悄话呢?”隆治走过来问道。
  “没什么,是吧?”赖江看着美冬的眼睛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