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幻夜 - 第九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浜中把几个戒指摆在柜台上,正用布挨个擦拭。加藤确定里面没有顾客才进店,刚堆出笑容的浜中马上沉下了脸。
  “用不着把脸拉这么长吧。”加藤笑嘻嘻地说。说实话,浜中作出这种反应让他有种快感。浜中做高级宝石饰品店楼层负责人时候,肯定整日道貌岸然装腔作势,背地里却贪婪地在年轻女人身上寻欢作乐。加藤觉得这种人就算因此断送了人生,也丝毫不值得同情。
  “有什么事?该说的我都说了。”浜中移开视线,擦拭戒指的手又动了起来。
  “想问问简历的事。”加藤拉过为客人准备的椅子坐下,直直地仰视着浜中的脸。
  “简历……”
  “那个女人的,就是新海美冬。你怕是看了简历才知道她的经历。”
  “那又怎么了?”
  “简历上当然会贴着照片喽?”
  “那还用说……简历嘛。”浜中抬起头,似乎不明白加藤在问什么。
  “看到照片,你注意到什么了吗?”
  “注意?注意什么?”
  “是她普通的照片吗?”
  浜中似乎没有理解问题的主旨。“我不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那照片确实没什么特别。”
  “哦,是吗?”
  “加藤,你——”
  加藤打断了浜中的话:“你能告诉我新海美冬进华屋的经过吗?你当时是楼层负责人,应该知道。”
  浜中撇了撇嘴,然后舔了舔嘴唇。“详细情况我不知道,因为她被录用后我才认识她。以前对你说过,她最初并不在我负责的卖场。”
  “见到她之后,你很快就提拔了她。”
  浜中闻言紧闭双唇,收拾戒指时动作明显有些焦躁。加藤观察着他的反应说:“不用太详细,应该听她说过是怎样被录用的。既然浜中先生你想知道关于她的一切,这种事肯定不会落下。”
  浜中把戒指放回柜台里,瞪了加藤一眼,然后点燃香烟。
  “没怎么打听,就是普通的中途录用。”
  “就是这个问题,中途录用很常见吗?”
  “不怎么稀罕。根据经济环境而定,有时会突然人手不足。像华屋这样的大店,不能靠临时工或钟点工来维持。”
  “是因为不想降低店员的素质?”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绝对不行。”浜中露出遥望般的目光,“对了,她有工作经验。”
  “什么意思?”
  “有首饰和宝石饰品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是被录用的条件。她以前好像曾在类似的店工作过,才被录用。”
  “以前工作的店?这在简历上有吗?”
  “店名早忘了。”
  “为什么?你连她的小学和中学都想调查,对她以前工作过的店不会不感兴趣。”

  浜中叹了口气:“听说倒闭了。”
  “什么?”
  “听说倒闭了,对那家店感兴趣也没用。”
  “倒闭……”
  “所以才重新找工作。喂,行了吧,都说过好几次了,我想忘掉她。每当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你总是来让我想起那些可恶的往事。别再来烦我了!”浜中严厉地说,把香烟捻灭在烟灰缸里。
  加藤微带笑容,慢慢站起身。浜中还在怒气冲冲地瞪着他。加藤搓了搓鼻子下边,却突然揪住了浜中的衬衣前襟,隔着柜台用力往前揪。浜中脸上露出一丝胆怯。
  “别在这儿冲我横。受女人摆弄、被人家利用来利用去的人到底是谁?如果你不这么窝囊,别人也许就不举遭映。”
  “别人?”
  加藤没有回答,撒开了手,又一次坐在椅子上,盘起了腿,仰望着浜中整理衬衣。
  “能不能帮我想想那家店的名字?不会不记得吧?”
  “不,真没仔细看。听到那家店的名字,或许能想起来……”
  “哦,算了吧。那什么时候决定录用新海美冬的?”
  “什么时候?应该是那年年初,一九九五年。”
  加藤摇摇头:“能更确切些吗?记不记得是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前还是之后?”
  “地震?”浜中微微张开嘴,“想起来了,美冬说过是地震后来东京找的工作。”
  “地震后?果然。”
  “怎么了?和地震有什么关系吗?”
  加藤假装未听见。
  “浜中,能给我介绍人事主管吗?”
  “啊?”
  “华屋的人事主管,我想见见录用新海美冬的人,你能想办法替我安排吗?”
  “我不知道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浜中叹了口气,又把手伸向烟盒,“我这张脸对华屋的人不可能管用,那些人见到我肯定会吓得躲着走。”
  “是吗?也许。”加藤挠了挠头。
  “喂,加藤,”浜中压抑着情绪,低声道,“为什么光问简历和录用时间也之类的问题?以前一次也没问过这类事情,到底是怎么了?能不能告诉我一点实情?我应该有知道的权利上。”
  加藤犹豫了一下,觉得可以告诉此人,但随即打消了念头,还不能对任何人说。他下定决心。“新海美冬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看来自己的问题又得不到回答了,浜中的肩膀无力地垂下来。“应该是……西南女子大学,在大阪,好像是文学系。”
  “嗯。关于那个时候的事,你没调查过?”
  “没法调查。”浜中显得有些不耐烦,“毕业生名册不可能轻易搞到手。”
  “哦。”加藤慢慢站起身,“既然要做跟踪狂,就该更彻底地把这些情况调查清楚,那么我也就不用费劲了。”

  浜中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图,莫名其妙地注视着眼前的警察。加藤也望着他那呆滞的脸。“喂,你迷恋的女人的名字是什么来着?把你害得这么惨的女人叫什么?”
  浜中有些不安地歪了歪脑袋。
  “快告诉我她的名字。”加藤又说了一遍。
  “美冬……呀,新海美冬。”
  “对,新海美冬,确实是这个名字。”加藤点点头,“打扰你工作了,对不起,好好擦你的戒指吧。”走出店的时候,加藤感觉到浜中一直町着自己的后背。
  不对,加藤一边向御徒町车站走,一边在心里嘀咕道,不对,浜中,把你的人生搞得一团糟的女人不叫这个名字,是和新海美冬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加藤是在三个月前去的京都。他先去了美冬毕业的中学,询问有没有昭和五十七年毕业生的相关资料。他随便编了一个理由。只要说是为了调查,一般不会遭到拒绝。
  校方给他看到毕业生相册,除了集体照外,还有不少体育活动、文化节、修学旅行时的照片。加藤在名单中找到了新海美冬的名字,但不论反复看多少次,在本应有她的集体照中,就是没有找到像她的少女。照片太小了。
  加藤想同美冬的班主任老师和同班同学联系,但相册中没有联系地址,中学里已经没人了解当时的情况。于是,加藤又去了小学,在那里得知有个姓深泽的男老师,曾经是新海美冬所在的六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后辞职继承了家里的书店。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地址。
  深泽并不怎么记得美冬,看样子又不会有太大收获。但是,看到他拿出来的一张照片时,加藤感觉心跳加速。叫新海美冬的姑娘也参加了毕业几年后举办的同学聚会,但她并不是加藤熟悉的那个女人。
  那女人是冒牌的——只能这样想。她在某个地方替代了真正的新海美冬,然后一直作为新海美冬活着。那么,是在何时何地替代的呢?真正的新海美冬又消失在哪里?
  解除这些疑问的答案只有一个。加藤彻查了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相关资料,发现了能证明自己的假设的数据:死者六千四百三十四人,其中身份不明者九人。
  这九人的遗体都是在火灾严重的区域发现的,或者受损严重,或者发现时有多人的遗骨混杂在一起,无法用科学手段来判定身份。这九人虽被算入死者人数,罹难者名单中却没有记载。今年一月,在位于神户市北区的市立鸭越墓园的无缘墓地立了墓碑。加藤通过调查发现,身份不明的尸体发现的地方,现在已无法确定。
  那九个之中,是否就有真正的新海美冬?在西宫朝日公寓的旧房子里,会不会也发现了一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如果那是新海美冬,为什么无法确认身份?

  理由只有一个。另外有人自称是新海美冬,而且,美冬的父母已双双去世。
  加藤脑海中浮现出倒塌烧毁的建筑物。从那里发现了三个人的遗体,那或许就是真正的一家三口。但是,另一个人出现了。一个和那家女儿年龄相仿的女人,指着其中的两具尸体说,这两个人是我的父母,我叫新海美冬。然后,她看着剩下的那具尸体,说不认识这个人,和我们没有关系……
  加藤一回到警视厅,就面临着一堆待写的报告。西崎正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加藤想,如果告诉这个小伙子,新海美冬是冒牌的,他会露出何种表情呢?
  加藤想认真调查此事,但觉得上司不可能批准。就算新海美冬另有其人,只要不涉及案件,刑警们不可能参与调查。尽管华屋恶臭事件尚未解决,曾我孝道的失踪事件也没查清,但上司已不可能对这两起案件再感兴趣。曾我那件事甚至不清楚究竟能否立案。
  如果能发现曾我的尸体,事情就会另当别论,会成立调查总部,也会设入大批警力,加藤手上掌握的信息就有价值了。
  得知新海美冬冒用别人身份时,加藤脑中最先跳出的想法就是“总算明白动机了”。当初他怀疑曾我已被杀,而且肯定是美冬在暗中操纵,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动机。然而,若她是冒牌的,一切就合乎逻辑了。
  就是那张照片!
  曾我孝道手上有美冬和父母一起拍的照片,还想把照片交给她。照片上肯定是真正的美冬。冒牌的美冬要和他见面——确切地说,曾我的存在都是大麻烦。
  但是有一个必须解决的疑点,美冬有不在场证明。她一直在约定地点等曾我,最终空等了一场。
  还有一个疑问,尸体是怎样处理的?一个女人很难做到。
  结果又得出了有共犯的推论。谁可能是那个共犯,加藤还没有目标。
  如果发现了尸体,侦查员都调动起来,就能公开对美冬身边的人进行调查,但加藤一个人能查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说实话,加藤不想把关于新海美冬的调查委托给别人。她的过去、目的,以及她背后的真正面孔,这一切他都想亲手查清,不想被任何人干扰,调查继续下去,最后对决的时刻肯定会到来,他不希望那时有其他人在场。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难道是出于自负?因为自己注意到了其他人都没留意的女人新海美冬?当然有这方面因素,但绝不仅仅是这样。
  我或许迷上那个女人了。
  加藤冲着毫无进展的报告笑了笑。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