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一卷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八章
  第八章
  读者会乐于认识阿马西娅姑娘和她的未婚夫阿赫梅。
  阿马西娅姑娘是原籍土耳其的银行家塞利姆的独生女,她正和侍女纳吉布在一幢华美宅第的走廊里散步聊天,阶梯式的花园一直伸展到黑海边上。
  阶梯的最后一个平台的梯级浸在水里,从黑海吹来的海风经常拍打着海水但是这一天却风平浪静,向南半公里的地方,看得见雄伟壮丽的敖德萨。
  这座城市——无边的大草原当中的一块绿洲——形成了一幅由宫殿、教堂、旅馆、房屋组成的美景,它们建筑在陡峭的悬崖上,地基笔直地没入海水之中。从塞利姆的宅第甚至可以瞥见树木环绕的大广场,和黎世留公爵的塑像下面的宏伟阶梯。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是这个城市的创立者,而且一直管理着它,直到他投身于解放受到欧洲同盟侵犯的法国领土的斗争为止。
  北风和东风使城市的气候干燥,所以在灼热的季节里,这个新俄罗斯首都有钱的居民都不得不到“库托尔”去避暑,而有些人忙于做生意,本能到南方的克里米亚去成月地度假,但他们也想舒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海岸上的别墅日益增多的原因。在这些别墅当中,人们会看到银行家塞利姆的别墅,它的方位毫不客气地把一切冒失宠都挡在门外。
  要是问敖德萨这个名称的来历,它的意思是“奥德修斯之城”,最初是给一个小镇起的名字。它在波将金时代和它的要塞一样都叫做哈基贝,由于移民们被新城市的好处所吸引,他们就要求女皇卡特琳娜二世赐给它一个名称。女皇询问了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们翻遍了特洛伊战争的历史,弄清了从前在这段海岸上可能存在过一个名叫奥德修斯的城市:由此在18世纪的末叶产生了敖德萨这个名称。
  敖德萨是一个商业城市,现在仍然如此,可以相信它会永远是这个样子。它的15万居民中不仅有俄罗斯人,而且也有土耳其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总之是由对做生意有兴趣的人组成的国际p的居民点。然而如果说生意,尤其是出口的生意没有商人是做不成的话,缺了银行家也是做不成的。因此新城从一开始就建立了银行,其中塞利姆的银行最初微不足道,现在却已跻身于广场上令人起敬的行列之中。
  要是知道塞利姆属于那类比人们所认为的数量要多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土耳其人;他只有过一个妻子,现在是鳏夫;他有一个独生女阿马西娅,是凯拉邦大人的侄子阿赫梅的未婚妻;最后他是脑袋一向藏在传统的头巾的褶子里的最固执的奥斯曼人的贸易伙伴和朋友的话,对他也就有了足够的了解。
  人所共知,阿赫梅和阿马西娅的婚礼将在敖德萨举行。银行家塞利姆的女儿决不成为后房的第一个妻子,与数目或多或少的对手们同处于一个自私而反复无常的土耳其人的内室。不!她要独自和阿赫梅返回君士坦丁堡她叔叔凯拉邦的家里,独自一个、不和人分享地生活在她所爱的这个丈夫身边,而他也从童年起就爱着她了。在穆罕默德的国家里,这种前景对于一位少女来说颇为奇特,但事情就是这样,而阿赫梅也决不是会使她家的习惯破例的男人。
  另外大家知道阿马西娅的一个姑母,就是她父亲的一个姐姐,去世时留给了她10万磅的巨大财富,条件是她要在满17岁之前结婚——这是从未找到过一个丈夫的老处女的花招,她以为她的侄女决不可能这么早就找到丈夫——大家也知道这个期限在六个星期之后就要到了。若是婚礼不能如期举行,那么占姑娘财产绝大部分的这笔遗产,就要落到旁系亲属的手里。
  还有即使用一个欧洲人的眼光来看,阿马西娘也是迷人的。哪怕她的“伊阿什马克”即洁白的细布面纱、金丝编织的头巾裹住了她的头部,哪怕她额头上的三排装饰的小金片被弄乱了,人们还是看得出她的一头美丽的黑发的发卷在摆动。阿马西娅决不用本国的方式来衬托自己的美貌。她不用“哈努姆”画眉毛,不用“科尔”涂睫毛,也不用“埃内”擦眼晕。脸上不涂白粉也不擦胭脂,嘴唇上也没有口红,一个打扮得很蹩脚的西方女人,也要比她更会涂脂抹粉。但是她的天生丽质,身材窈窕,优雅的步履在“菲勒介”即一件像长袍一样从脖子里到双脚的开司米大外套里仍然看得出来。

  这一天,在面向住宅花园的走廊里,阿马西娅穿着一件布尔萨的长衬衫,套一件宽大的“夏尔瓦尔”,外面是绣花的短上衣,一条有着长长的丝绸裙据的“恩塔丽”袖子上开有缝口,绣着只有在土耳其制作的名为“沃亚”的花边。一条开司米腰带束住了裙锯的两端,这样走起来比较方便。耳环和一只戒指就是她仅有的饰物。漂亮的丝绒盖住了她腿上的长袜,小巧的双脚隐没在一双饰有金片的鞋子里。
  她的侍女纳吉布是个活泼诙谐的少女,是她忠心的伴侣——几乎可以说是她的朋友。纳吉布这时候在她身边跑前跑后,说着笑着,用她坦率随和的好脾气使家里变得轻松愉快。
  纳吉布原先是吉普赛人,绝不是一个奴隶。即使在帝国的一些市场上还能看到买卖埃塞俄比亚人或者苏丹的黑人,奴隶制从原则上来说还是已经废除了。尽管由于土耳其的大家庭的需要而仆人的数量极多——在君士坦丁堡占穆斯林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仆人却决非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应该承认他们每人仅限于做自己专门的工作,所以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银行家塞利姆家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不过纳吉布从小就被这家人收养,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她专门照料阿马西娅,不用做任何家务。
  阿马西娅半躺在一张蒙着华丽的波斯织物的长沙发上,目光浏览着敖德萨那面的港湾。
  “亲爱的女主人,”纳吉布过来坐在姑娘脚下的一张坐垫上说道,“阿赫梅还没有到这儿来吗?那阿赫梅大人在做什么呢?”
  “他到城里去了,”阿马西娅回答说,“也许他会给我们带一封他叔叔凯拉邦的信来?”
  “一封信!一封信!”侍女喊道。“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他的叔叔本人,说真的,叔叔让人等得太久了!”
  “耐心点,纳吉布!”
  “您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亲爱的女主人!要是您处在我的位置上您就不会这么耐心了!”
  “你疯了!”阿马西娅答道。“总不能说是要举行你的婚礼而不是我的婚礼吧?”
  “那您以为从侍候一位姑娘变成侍候一位夫人,这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吗?”
  “我没法更喜欢你了,纳吉布!”
  “我也一样,亲爱的女主人!不过说实话,当您成为阿赫梅大人的妻子的时候,我会看到您是多么幸福,多么幸福,愿他把您的幸福洒一点在我的身上!”
  “亲爱的阿赫梅!”姑娘喃喃自语,她在想起她的未婚夫的时候,美丽的眼睛有一会儿变得模糊了。
  “好了!您现在一定要闭上眼睛才能看见他了,亲爱的女主人!”纳吉布调皮地说,“他要是在这儿,您只要把眼睛睁开就行。”
  “我再说一遍,纳吉布,他是到银行里去看信件去了,所以他会给我们带一封他叔叔的信来。”
  “不错!……一封凯拉邦大人的信,凯拉邦大人按照他的习惯,在信里又会说他因为做生意要留在君士坦丁堡,还不能离开他的商行,烟草正在涨价——如果不是跌价的话,他过八天一定会到的——如果不是过15天的话!……而时间已很紧了,我们只有六个星期,您就必须结婚,否则您的财产……”
  “我不是因为财产才被阿赫梅爱上的!……”
  “是的……不过不要因为耽误而受到损失!……哎!这个凯拉邦大人……他若是我的叔叔的话!……”
  “他若是你的叔叔,你会怎么做呢?”
  “我什么也不做,亲爱的女主人,因为看来什么也做不了!……不过他要是在这儿,甚至就是今天到达的话……最晚明天我们就到法官那里去登记婚约,后天伊玛目一念完祷告,我们就结婚了,而且是多么美满的婚姻,别墅里要举行15天庆祝活动,凯拉邦大人如果乐于回到那边去,不用等活动结束就可以走了!”
  事情肯定会这样进行,只要凯拉邦叔叔不要再延迟离开君士坦丁堡。到履行公证人职务的毛拉①那里去登记婚约——婚约原则上规定未婚夫要给妻子家具、衣服和厨房用具——接着是宗教仪式,没有什么会妨碍一切手续在纳吉布所说的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但又是必须要使凯拉邦大人像不耐烦的吉普赛人以她的女主人的名义所要求的那样,能从他的商业事务中怞出几天,因为他作为未婚夫的监护人他的出席对于婚姻的有效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①毛拉,某些穆斯林地区对伊斯兰教学者的称呼。
  这时侍女喊道:
  “哎!您看!……看看这只刚刚在花园脚下抛锚的小船!”
  “真的!”阿马西娅答道。
  于是两个少女向着通到海里的阶梯走去,以便看清楚在这个地方优雅地抛锚的小船。
  这是一条单桅三角帆船,它的帆现在吊在收帆索上,海上只有微风,使它得以穿越了敖德萨港湾。它把错抛在离岸不到一链的距离上,在刚刚消失在宅第脚下的波浪上摇晃。土耳其的旗帜——一块带有一轮银色新月的红布——在它的斜桁顶上飘动着。
  “你能读出它的名字吗?”
  “能,”少女答道。“瞧!它的船尾朝着我们。它的名字是‘吉达尔号’。”
  确实是“吉达尔号”,亚乌德船长刚刚在港湾的这个地方将它抛锚。不过看来它不会停留很久,因为它的帆根本没有收起来,一个水手就会看出它始终处于开航的状态。
  “真的,”纳吉布说,“要是坐在这条漂亮的船上到蔚蓝的大海上去散散心,有一点微风吹起它白色的大帆,那真是太美了!”
  吉普赛少女的想象力变幻不定,她瞥见长沙发旁边的一张刷着中国漆的小桌上放着一个小盒子,就跑过去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些首饰。
  “这些漂亮的东西是阿赫梅大人让人带来给你的!”她喊道。“我觉得有一个多小时我们没有仔细看看它们了!”
  “你是这么想的?”阿马西娅低声说道,拿起了一根项链和一副手镯,它们在她的手指之间闪闪发光。
  “阿赫梅大人希望用这些首饰使您变得更美,可是他不会成功的!”
  “你说什么,纳吉布?”阿马西娅回答说。“用这些漂亮的首饰来打扮,哪个女人不会变得更美?看这些维萨普尔的钻石!这是些火红色的宝石,它们好像在看着我,就像我未婚夫的漂亮的眼睛!”
  “哎!亲爱的女主人,当您的眼睛看着他的时候,您不是给了他一件与他相称的礼物吗?”
  “傻丫头!”阿马西娅说。“这是霍尔木兹的蓝宝石,这些是奥菲拉的珍珠,这些是马斯顿的绿松石!……”
  “用您的绿松石来回报他的绿松石!”纳吉布快活地笑着说,“他可没吃亏,阿赫梅大人!”
  “纳吉布,幸地他没在这里听你说话!”
  “好吧!要是他在这儿,亲爱的女主人,那就由他本人来对您说这些实话了,而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价值就和从我的嘴里说出来大不一样了!”
  然后纳吉布把放在小盒子旁边的一双拖鞋拿起来,又说道:
  “这双拖鞋真漂亮,装饰着花边,亮晶晶的,还绣了一些天鹅的羽冠,是为我知道的一双小脚做的!……瞧,让我来替您试试看!”
  “你自己试吧,纳吉布。”
  “我?”
  “这又不是第一回了,为了使我高兴……”
  “当然!当然!”纳吉布答道。“不错!我已经试过您漂亮的梳妆用具……接着到别墅的平台上去……人家差点把我当成了您,亲爱的女主人!这么说我也很美!……可是不!不应该这样,尤其是在今天更不能这样。好了,试试这双漂亮的拖鞋吧!”
  “你要我试?”
  阿马西娅得意地顺从着纳吉布的任性,纳吉布替她穿上值得炫耀的拖鞋,前面还镶着一些小宝石。
  “哦!穿着这双鞋谁还敢走路呀!”吉普赛少女喊道。“现在谁要嫉妒了?是您的头,亲爱的女主人,它要嫉妒您的脚了!”
  “你让我觉得好笑,纳吉布,”阿马西姬娅道,“不过……”
  “还有这双手臂,您让它们全都露着的漂亮手臂!它们为您做了些什么,阿赫梅大人没有忘记它们!我看到那边有与它们十分相称的手镯!可怜的小手臂,她是怎么对待你们的!……幸亏有我在这儿!”
  纳吉布笑着给姑娘戴上了两只极美的手镯,它们在白皙温热的皮肤上比在首饰盒里天鹅绒上更加光亮。
  阿马西娅任纳吉布摆弄着。这些首饰全都在向她说着阿赫梅,而在纳吉布喋喋不休的唠叨中,她的眼睛看着一件件首饰,也在默默地回答着她。

  “亲爱的阿马西娅!”
  姑娘一听到这句话就急忙站了起来。
  一位22岁的青年来到她的身边,与他的16岁的未婚妻十分相称。身材高挑,风度翩翩,既神气又优雅;极其温柔的黑眼睛闪着热情的光茫,褐色的发卷在土耳其帽的丝穗下颤动着。阿尔巴尼亚式的胡子纤细柔软,雪白的牙齿——总之是一副很有贵族气派的模样,如果这个形容词能在这个国家里流行的话,因为在这个国家里是没有任何世袭的贵族的。
  阿赫梅有意穿着土耳其式的服装,因为他的叔叔认为像一个小职员那样穿欧式服装是丢脸的事情,否则他怎么能成为这位叔叔的侄子呢?他的上衣绣着金边,他的“夏尔瓦尔”裁剪得无可挑剔,没有任何俗气的装饰;他的腰带缠出一道优雅的褶子,土耳其帽上围着一圈用布尔萨棉布做的“萨里克”,脚上是摩洛哥皮的靴子,这是一套对他十分合适的服装。
  阿赫梅走到姑娘身边,握住她的手,轻轻地让她坐下,这时纳吉布大声问道:
  “那么,阿赫梅大人,今天早晨我们有一封君士坦丁堡来的信吗?”
  “没有,”阿赫梅答道,“连我叔叔凯拉邦谈生意的信都没有一封!”
  “哦!卑鄙的人!”吉普赛少女喊道。
  “我甚至觉得没法解释,”阿赫梅又说,“邮班没有带来他商行的任何信件,今天通常是他和敖德萨的银行家结算的日子,从来没有耽误过,可是你的父亲根本没有收到他关于结算的信!”
  “确实如此,亲爱的阿赫梅,你的叔叔凯拉邦在生意方面是个非常遵守时间的批发商,所以不来信就使人惊讶了!也许有一封电报?……”
  “他?发一封电报?可是亲爱的阿马西娅,你很清楚他从不坐火车旅行,同样也不会发电报!即使是为了商业方面的联系,他也不会利用这些现代的发明。我相信他宁可收到一封带来坏消息的信,也不愿意收到一封带来好消息的电报!唉!凯拉邦叔叔啊!……”
  “然而你是给他写过信的吧,亲爱的阿赫梅?”姑娘问道,把目光温柔地投向她的未婚夫。
  “为了催他到敖德萨来,为了请求他确定一个更近的日子来举行我们的婚礼,我给他写过10封信了!我一再对他说他是一个野蛮的叔叔……”
  “说得好!”纳吉布喊道。
  “一个冷酷无情的叔叔,但同时又是最好的人!……”
  “哼!”纳吉布摇着头。
  “一个没有心肝的叔叔,同时又是他侄子的父亲!……但是他回答我说,除了他在六个星期之前到达之外,不能再向他提任何要求了!”
  “因此我们必须等待他的善意,阿赫梅!”
  “等待,阿马西娅,等待!……”阿赫梅答道。“他抢走了我们多少幸福的日子!”
  “人们都要把强盗抓起来,不错!可是强盗也从来没有做过比这更坏的事情!”纳吉布跺着脚喊道。
  “有什么办法呢?”阿赫梅又说。“我还要再等等我的凯拉邦叔叔。如果明天他再不回答我的信,我就到君士坦丁堡去,还要……”
  “不,我亲爱的阿赫梅,”阿马西娅说着拉住了青年的手,似乎是想把他留住,“婚礼提前几天举行我固然高兴,但是你不在这里会使我更加痛苦!不!留下吧!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情况会改变你叔叔的想法?”
  “改变凯拉邦叔叔的想法!”阿赫梅答道,“这就等于改变天体的行程,让月亮代替太阳在早晨升起,改变天空的规律!”
  “哎!如果我是他的侄女就好了!”纳吉布说。
  “如果你是他的侄女,你会怎么做呢?”阿赫梅问。
  “我!……我会跑去抓住他的长袍,”吉普赛少女回答说,“然后……”
  “你就把他的长袍撕破,纳吉布,别的就做不了什么了!”
  “那好,我还要使劲拔他的胡子……”
  “让他的胡子留在你的手里!”
  “可是,”阿马西娅说,“凯拉邦大人毕竟是最好的人哪!”
  “当然,当然,”阿赫梅答道,“不过他这么固执,要是他和一头骡子去比赛固执的话,我打赌骡子是不会赢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