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二卷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们会看到凯拉邦大人是前所未有地固执。
  客厅的门立刻打开了。凯拉邦大人、阿赫梅、阿马西娅、纳吉布、布吕诺出现在门口。
  凯拉邦马上使范-密泰恩脱离了危险。
  “哎,夫人!”阿赫梅说,“不能就这样把人掐死……仅仅由于一个误会!”
  “见鬼!”布吕诺自言自语,“来得正是时候!”
  “可怜的范-密泰恩先生!”阿马西娅说道,她对这位旅伴感到真诚的同情。
  “这显然不是适合他的女人!”纳吉布摇着头说。
  这时候范-密泰恩渐渐地清醒过来了。
  “刚才您很难受吧?”凯拉邦问道。
  “很不好受,但是我挺过来了!”范-密泰恩答道。
  这时尊贵的萨拉布尔转向凯拉邦大人,直接把他当成了对手:
  “是您怂恿了这个……”
  “骗局,”凯拉邦声调亲切地答道。“这是个恰当的字眼……骗局!”
  “我要报仇!……君士坦丁堡有法官!……”
  “美丽的萨拉布尔,”凯拉邦大人回答说,“您只能控告您自己!为了一个所谓的案子,您要把我们抓起来,不让我们旅行!哎!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们只能尽力脱身!我们利用一个所谓的婚约摆脱了困境,所以应该得到解除婚约的结果,当然如此!”
  听到这个回答,萨拉布尔又一次倒在沙发上,像神经病似地发作起来,这是所有的女人、即使是库尔德的女人都懂得的诀窍。
  纳吉布和阿马西娅赶紧去照料她。
  “我走!……我走!……”她在发作得最剧烈的时候喊叫着。
  “一路顺风!”布吕诺答道。
  然而尼西布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门口。
  “有什么事情?”凯拉邦问道。
  “有一封刚刚从加拉塔商行带来的电报。”
  “给谁的?”凯拉邦又问。
  “给范-密泰恩先生的,主人。它是今天刚到的。”
  “给我!”范-密泰恩说。
  他拿过电报,打开后看了一下签名。
  “是我在鹿特丹的代理人,”他说。
  接着他念了头几个字:
  “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世……”
  范-密泰恩沮丧地把电报捏在手里,何必隐瞒呢?他的眼睛里涌上了泪水。
  但听到最后几个字,萨拉布尔忽然像魔鬼一样跳了起来。
  “五个星期!”她欣喜若狂地喊道。“电报上说是五个星期!”
  “冒失鬼!”阿赫梅小声地说,“他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把这个日期说出来!”
  “所以,”得意洋洋的萨拉布尔接着说,“在10天以前,当我用和你订婚来给你带来荣誉的时候……”
  “让穆罕默德掐死她!”凯拉邦大声说,也许比他想有的声音高了一些。
  “你就是鳏夫了,我的丈夫大人!”萨拉布尔以胜利者的口气说道。
  “绝对是鳏夫,我的妹夫大人!”亚纳尔接着说。

  “因此我们的婚约是有效的!”
  这个论据的逻辑性无懈可击,这次是范-密泰恩倒在了沙发上。
  “可怜的人,”阿赫梅对他的叔叔说道,“他只能跳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里去了!”
  “好!”凯拉邦答道,“她会跟着他跳进去,还能把他救起来……为了报仇!”
  尊贵的萨拉布尔抓住了范-密泰恩的手臂,现在他是属于她的了。
  “站起来!”她说。
  “是,亲爱的萨拉布尔,”范-密泰恩低着头答道。“我准备好了!”
  “跟我们走!”亚纳尔接着说。
  “是,亲爱的内兄!”范-密泰恩答道,他垂头丧气,完全被制服了,“我准备好了……跟你们去任何地方!”
  “去君士坦丁堡,我们去坐第一条轮船!”萨拉布尔回答说。
  “坐船到?……”
  “到库尔德斯坦去!”亚内尔答道。
  “库尔?……你陪我去,布吕诺!……那儿吃得很好!……这对于你会是一种真正的补偿!”
  布吕诺只能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尊贵的萨拉布尔和亚纳尔大人带走了倒霉的荷兰人,他的朋友们爱莫能助,只有他忠诚的仆人自言自语地跟着他:
  “我早就一再对他说他要倒霉的!”
  范-密泰恩的同伴们,包括凯拉邦本人在内,面对这个意外打击都沮丧得说不出话来。
  “他这样就结婚了!”阿马西娅说道。
  “是出于对我们的忠诚!”阿赫梅回答说。
  “这次可是当真的了!”纳吉布接着说。
  “他在库尔德斯坦只能有一个办法,”凯拉邦无比严肃地说道。
  “什么办法,叔叔?”
  “娶十来个像她这样的女人,让她们互相去争风吃醋!”
  这时候门开了,塞利姆愁容满面,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好像是跑得透不过气来一样。
  “父亲,你怎么了?”阿马西娅问道。
  “发生什么事了?”阿赫梅喊道。
  “嘿,朋友们,阿马西娅和阿赫梅的婚礼不能举行了……”
  “您说什么?”
  “至少不能在斯居塔里举行!”塞利姆接着说。
  “在斯居塔里?”
  “只能在君士坦丁堡举行!”
  “在君士坦丁堡?……”凯拉邦回答说,他不禁竖起了耳朵,“那是为什么?”
  “因为斯居塔里的法官完全拒绝登记婚约!”
  “他拒绝?……”阿赫梅问。
  “是的!……借口是凯拉邦的住所,因而阿赫梅的住所根本不在斯居塔里,而是在君士坦丁堡!”
  “在君士坦丁堡?”凯拉邦又说了一遍,眉毛开始皱了起来。
  “可是,”塞利姆说下去,“我的女儿要想获得遗赠给她的财产,今天就是规定举行婚礼的最后一天了!因此一刻都不能耽误,我们马上到接受婚约的君士坦丁堡法官那里去!”
  “走吧!”阿赫梅说着向门口走去。
  “走吧!”跟着他走的阿马西娅接着说。
  “凯拉邦大人,您是不是不想陪我们去呀?”姑娘问道。

  凯拉邦大人沉默着一动不动。
  “您怎么啦,叔叔?”阿赫梅又走回来说道。
  “您不去吗?”塞利姆问。
  “难道要我用武力吗?”阿马西娅说着轻轻地拉住了凯拉邦的手臂。
  “我让人准备了一条小船,只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行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凯拉邦叫道。
  然后他冷冷地说:
  “等一等!塞利姆,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人是不是每人还要缴10个巴拉的税?”
  “是的,当然要缴,凯拉邦朋友,”塞利姆说道,“不过您没有缴税就已经从君士坦丁堡到了斯居塔里,嘲笑了奥斯曼帝国的当局,我想您不会再拒绝……”
  “我拒绝!”凯拉邦斩钉截铁地答道。
  “那人家就不会让您过去!”
  “那好!……我就不过去!”
  “可我们的婚礼……”阿赫梅叫道,“应该在今天举行的婚礼呢?”
  “你们没有我也能结婚!”
  “这不可能!您是我的监护人,凯拉邦叔叔,您很清楚您必须在场!”
  “好吧,阿赫梅,等我在斯居塔里建造了住所……你再在斯居塔里结婚好了!”
  这个固执的人回答时的声调都很粗暴,因而使和他对话的人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
  “凯拉邦朋友,”塞利姆又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您一定明白我女儿将失去她的全部财产,如果……”
  凯拉邦摇了摇头表示不行,还做了个更加否定的手势。
  “叔叔,”阿赫梅喊道,“请您……”
  “如果有人要强迫我缴10个巴拉,”凯拉邦回答说,“我就永远,永远不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宁可再绕黑海一圈回到君士坦丁堡去!”
  说实话,这个固执的人又犯者毛病了!
  “叔叔,”阿赫梅又说道,“您这样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固执,请允许我对您说,不是一个像您这样的人应该做的!……您会使那些对您最亲密的人遭到不幸的!……这样不好!”
  “阿赫梅,当心你说的话!”凯拉邦答话的声音低沉沙哑,标志着他的怒火就要爆发了。
  “不,叔叔,不!……我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说出来!……您是……您是一个坏人!”
  “亲爱的阿赫梅,”这时阿马西娅说道,“你冷静点!不要这样说你的叔叔!……如果这笔你有权利指望的财产拿不到了……你就放弃我们的婚姻吧!”
  “要我放弃你!”阿赫梅把姑娘紧紧地抱在胸前说道。“决不可能!……不!……决不可能!……来吧!……我们离开这座城市,不再回来,我们还付得起到君士坦丁堡去的10个巴拉!”
  阿赫梅说着不由自主地拉着姑娘向门口走去。
  “凯拉邦?……”塞利姆说,他最后一次试图使他的朋友改变主意。
  “别管我,塞利姆,别管我!”

  “唉!走吧,父亲!”阿马西娅说着看了凯拉邦一眼,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泪水。
  她就要和阿赫梅向客厅的门口走去,他却站住了。
  “您是必须出席我们的婚礼的,叔叔,”他说,“我最后一次问您,您还拒绝陪我们到君士坦丁堡的法官那里去吗?”
  “我拒绝的,”凯拉邦用脚使劲跺着地板说道,“是永远不付这笔税!”
  “凯拉邦!”塞利姆说。
  “不付!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不付!”
  “那好,永别了,我的叔叔!”阿赫梅说道。“您的固执使我们失去了一笔财产!……您要让您的侄媳妇破产!……好吧!……我遗憾的不是财产!……而是您会耽误我们的幸福!……我们永远不会再见了!”
  然后年轻人带着阿马西娅,后面跟着塞利姆、纳吉布、尼西布,出了客厅和别墅,不久就上了一只小船到君士坦丁堡去了。
  凯拉邦大人独自走来走去,烦躁透顶。
  “不!以安拉的名义起誓!不!以穆罕默德的名义起誓!”他自言自语。“我不能付!……为了不付这笔税才绕黑海走了一圈,回来了还让人从我的口袋里掏去10个巴拉!……不……宁可永远不去君士坦丁堡!……我要把加拉塔的房子买掉!……不再做生意!……我要把我的全部财产给阿赫梅,以弥补阿马西娅的损失!……他就会富裕了……我就会穷困了……不!我决不屈服!……我决不屈服!”
  他这么说着,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了。
  “屈服!……付钱!……”他反来复去地说。“我……凯拉邦!……去见那个不相信我……看到我出发……等着我回来……会向我收这笔讨厌的税,以此来当着所有的人的面嘲弄我的警察局长!……绝对不能!……”
  凯拉邦大人显然在与自己的良心搏斗,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这种固执实际上是荒谬的,它的后果将会落在别人而不是他的身上。
  “对!……”他又说道,“可是阿赫梅愿意接受吗?……他走的时候很伤心,恨透了我的固执!……我看出来了!……他很高傲!……他现在会拒绝我的一切!……瞧!……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会由于一个愚蠢的决定而妨碍孩子们的幸福吗?……啊!让穆罕默德掐死整个土耳其政府,掐死新体制下的所有土耳其人吧!”
  凯拉邦大人在客厅里焦躁地踱步,用脚踢开椅子和坐垫。他想砸碎什么不坚固的东西来发泄怒火,两个东方的大瓷花瓶立刻就成了碎片。接着总是离不开这个念头:
  “阿马西娅……阿赫梅……不!……我不能使他们不幸……这只是一个自尊心的问题!……推迟这个婚礼…也许就结不成了!……可是……屈服!……屈服!……我!……啊!……愿安拉帮帮我吧!”
  凯拉邦大人说完最后一句祈祷,在一股无法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的怒火的推动下跑出了客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