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花田半亩 - 2007年6月3日:伙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伙伴
  其实,儿时的记忆多半可疑。我于是感激,我所记起的,总是些明亮的欢乐,而将晦暗的部分全然忽略不计。
  关于我的伙伴,我记得的,只是一起嬉笑着走在阳光里的片段,只是舌头在冰凉凉的小豆冰糕上感受到的甜蜜滋味。
  我第一个伙伴,是我的哥哥。比我大4岁的哥哥。
  上小学前,我每天在家里等着他放学回来。上小学后,又有很长一段时间与他一同上下学。
  哥哥不曾欺负我,我却是要听他的指挥。他不是学校里出风头的好学生,却喜欢在我面前把自己装扮成那种模样。
  哥哥当上了小队长,带回一个画着红杠杠的牌子,用别针别在袖子上。
  他告诉我那是小队长的标志,除了小队长还有中队长和大队长,分别是两个杠和3个杠。
  还未上学的我,好奇地问:那哪个长比较大呢?哥哥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小队长了,他们都得听小队长的。
  我心中于是对小队长充满了敬佩之情。直到我上了学,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那时,我也羡慕哥哥的红领巾,羡慕哥哥可以去上学,背着小书包皮,很神气的样子。
  后来,我终于也戴上了红领巾,背起了小书包皮,和他一起上学去,一样很神气的样子。
  我一年级,哥哥已经五年级了。于是,他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零花钱。
  他不是小气的人,总带我去小卖部,买糖果,和那些小零食给我吃。我喜欢那种站在玻璃柜台前,眼花缭乱的幸福感。
  虽然,那时我们买回的多是一些一两毛一袋的萝卜丝一类的小食品,却能够快乐地在回家的途中快乐地吃一路。
  前几天,在QQ上遇到哥哥。远在大庆的哥哥告诉我,他就要结婚了。
  哥哥要结婚了。怎么会?分明的,昨天我们还是孩子,还是那对在小卖部高声叫着“我们要5毛钱水果糖”的兄妹。
  前年的夏天,你对我说:时间老人真坏。
  我笑了,我真想撅着嘴埋怨,责怪他的匆忙。老人为什么还不走得慢一些呢?
  你的脚步太快。

  同学里,有更多可爱的伙伴。大眼睛的静,长头发的卉,和我同桌几年的稳。
  静住在街对面的胡同里,她的胸前总挂着一枚钥匙。她梳着短短的小辫子,于是有了“小尾巴”这样的外号。
  她有一个穿着粉色裙子,能够转动,并发出八音盒一样音乐的洋娃娃。
  去她家玩,常常是上满了发条,两个人就静静看那公主一样的娃娃,一圈又一圈优雅而缓慢地旋转。
  卉的家里有一架风琴,这令许多女孩都羡慕不已。
  曾有一个女孩对我说:如果我也能考100分,我妈妈一定会给我买一架像卉家那样的钢琴。
  我们都叫它钢琴。长头发的卉,和她的钢琴,是这样完美的结合。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被父母无比宠爱着的女儿。
  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很多时候,她是孩子们围绕的中心。
  与我同桌的稳,和我一起在课堂上画日记。
  我们用彩色铅笔在那些笔记本上涂画出帆船,树木,花朵,小兔子,和冰淇淋。
  我们写下一些歪歪扭扭的字,编出一两个离奇古怪的故事。
  我们总是忘记带手工课上要用的剪刀,于是,一同在课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家去取。
  多数的时候,总能顺利地取回,顺利地上课,而不至于因为没有带剪刀而被罚站。
  这令我们有种难以名状的,胜利的喜悦。
  上中学后,我从未失去联络的同学只剩下稳。几次搬家,也不忘事先互相通知,留下新的地址电话。
  生日的时候,她从郊区的家跑来,把礼物送到我手上。
  我计算了一下,我们居然已经是15年的朋友了。
  她是我最“老”的伙伴。
  还有一些男孩子,是全然失去了踪迹。仿佛只在那一段记忆里出现,仿佛他们只是记忆中小小的演员,而从未真实存在。
  好像和我坐在教室最后排玩着拔根儿的梁。
  那是一个小眼睛的男孩,他说他因此喜欢大眼睛的女生。
  他喜欢开玩笑,也会讲许多笑话。有一段时间,我们会一起放学回家。我曾经弄碎了他挂在脖子上的玉坠。

  记得,他似乎是生气了,连玉坠也丢下不要。我回家将那碎成3块的玉用透明胶条黏好,第二天带给他。
  我早已忘了,后来我们是如何和好。我也忘了,后来我们是如何疏远,又再次熟络起来。
  小学毕业后还常常接到他的电话。直到有一次,他到中学门口等我放学,我却匆匆地骑车跑开,装作没有看到他。
  似乎是那之后,他没有再找我。我也松下一口气来。而我,不过是害怕同学的闲话罢了。
  却就此,失去了他的全部消息。
  最后一次见到,是高中的某天,在学校的后门。他已是一副社会青年的模样,和一群人坐在一处,香烟的雾,模糊了他的脸。
  不知道梁现在怎样,也许他已不再轻狂,而有了静定和沉着。
  曾坐在我座位前的岩,在中学6年依旧同我一所学校,只是在不同的班级。
  然而,我们似乎却再没有说过话。
  岩常常是一个人,背着硕大的书包皮,默默地独行,从我的眼前经过。我开始不敢与他打招呼。
  他那沉默的神情,甚至令我怀疑,他是否还记得我是他的小学同学。
  小学时,他是快乐的孩子,他的学习很好。
  岩的姥姥开着一家小文具店,我们常常去那里买一些橡皮或者圆珠笔之类的东西。
  一次分角色朗诵课文《草船借箭》,他扮演诸葛亮,我读周瑜,于是后来,他便常以孔明自居,把我叫做公瑾。
  那一段时期,我们给每个人都起了三国中的名字。
  我一直对周瑜充满好感,大约也与此有关。何况之后我又读到“曲有误,周郎顾”这样美丽的故事呢。
  岩做了许多小纸人给我,是周瑜在演奏各种乐器。我也在白纸上画出羽毛,做成了一把羽扇送给他。
  岩大概早已忘记这些陈年的事。我却时常记起,并不禁会心一笑。
  听卉说,现在的岩留了长头发,还有些卷。
  我无法知道,他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我无从了解,他的心里有怎样一个关于诸葛孔明的回忆。

  在四年级转学离开的军,有一双漂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乌黑的瞳孔。
  他是个有些脾气的男孩,有一阵,坐在我的右边,我们常常争吵不休,却并不知道为些什么。
  一次,情急之下,我伸手拿起桌上的橘汁泼在他的头上。两个人一时间同时哑然了,好几秒。
  我有些后悔,看着那橘红色的汁水从他的头发上流下来。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然没有生气,也不再和我争吵。他刚刚将汁液简单擦干,上课铃便响了。
  我始终坐立不安,偷偷往他那里看。他傻傻地冲我笑笑,摸摸因为糖分而被粘黏立起来的头发说:跟发胶似的。我于是也笑了。
  我借给他的一支笔他始终没有还。我几次催他向他要,他总是说忘记带了。
  直到他转学走后,另一个男孩告诉我,军和他说,他是想留下一些纪念。
  再不曾见到那双漂亮的眼睛,再不曾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他的出演大约就此落幕。
  军只是属于那一年,属于童年里无邪的吵闹,和孩子们各自越发迷离的记忆。
  军还会记得么?那一支笔还在么?
  军一定忘记了。
  坐在这里,一个下午,我的回忆无法遏制。竟写下这样零碎的许多。
  我仿佛一只小老鼠,把藏起的粮食,在一个晴天搬出洞口晾晒。
  这些人,那些人,这些被别人遗忘了,或者以另外的版本存在的故事,被我在这个6月重新整理。
  还有太多,沉在昨日的湖水之中,不及打捞。
  我想,这些时光的果实,该在充沛的日光下被我们在一个恰当的时刻采摘。
  我穿上一双有蝴蝶结的小皮鞋。
  我像个孩子那样,吹起一只气球,用细线拴在书包皮上。
  有时,我距离曾经的自己很近。
  有时,却又很远。
  现在,我只是幽幽地,在今天的风里记忆起这些,像一朵墙角的小花,幽幽地独自开放。
  没有人知道,我心中的美好。
  只有我自己懂得,那一切的甜。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