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货币战争2 - 5.6 麦克斯·沃伯格:未来的经济沙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德国发展庞大的海洋舰队,必然涉及到大量的经费开支,德国的国际银行家在此过程中将会获得巨大的收益。同时,德国的大海军战略势必刺激英国的神经,英国的国际银行家再将来自德国的海上威胁成倍放大,上升到帝国存亡的战略高度。英国政府的本能反应就是更大规模地兴建海军舰队,于是军备竞赛拉开了丰盛鲜美的金融大餐的序幕。而军备竞赛属于“有组织的隐形暴力”,必须依赖大规模的融资。这样一来,英德两国和他们在欧洲的盟友们一起开动马力扩军备战,整个欧洲的国际银行家们无不“漫卷公债喜欲狂”!
  麦克斯·沃伯格和阿尔波特·鲍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交情。在鲍林大力支持之下,麦克斯进入鲍林公司的董事会。同期,麦克斯在鲍林的推荐之下,又加入了其他多家鲍林供应商公司的董事会,包括一批德国最大的造船公司,如布罗姆沃斯公司。对布罗姆沃斯公司而言,鲍林是他们最大的客户,所以当鲍林要求把麦克斯安排进公司董事会的时候,公司是无法拒绝的。
  通过这样的安排,麦克斯很快就成为德国轮船制造业和贸易领域的核心人物。到1920年,麦克斯和家族银行的其他合伙人,已经在80~ 90家大型公司里面担当董事会的董事职务,成为整个德国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巨头。在麦克斯和鲍林的大力游说之下,德国威廉二世对海洋前景意气风发,准备开始大展宏图了。

  1893年,麦克斯接过家族沃伯格银行,成为家族银行的掌门人。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毛头小伙子,此时已经成为德国金融业的巨头。
  1903年,36岁的麦克斯第一次被鲍林引荐给德皇威廉二世。当时德国首相叫布洛,他认为德皇威廉二世需要金融方面的知识来推动金融改革,因此建议鲍林把麦克斯介绍给威廉二世,共进晚宴。
  鲍林转告麦克斯,说德同威廉二世希望召见他,但是只给他10分钟时间来概述金融问题。麦党斯一听就拒绝了,固执地说10分钟不够。他的坚持使威廉二世把接见时间延长到了32分钟。麦克斯为了觐见德皇,进行反复排练,终于精心预备了25分钟的演讲,另外7分钟留作跟威廉二世进行讨论。
  彩排很成功,公演却遭遇状况。威廉二世这个人脾气暴躁,极端任性。麦克斯刚刚开始演讲,威廉二世就扣断说:“沙俄很快就要完蛋了。”麦克斯回答道:“陛下,不会的,沙俄不会完蛋。”
  接着麦克斯开始解释,因为俄国刚刚发行了一笔新贷款,把老的贷款清偿了,而并没有增加国家总负债。德皇听到麦克斯居然直接反驳他,立刻勃然大怒,吼道:“沙俄一定完蛋,怎么都要完蛋。”吼完就拂袖而去,晾下无奈的麦克斯。后来麦克斯提起这事开玩笑说:“我的听众应该给我32分钟,但最后我只用了3分钟时间。”

  尽管“公演失败”,由于麦克斯的重要地位,威廉二世对他仍然青睐有加。第二年,威廉二世又召见麦克斯,向他举杯,说自己已经准备好听取已经拖延很长时间的金融改革讲座了。
  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个骄傲而自负的人,让他摆出妥协的姿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足见麦克斯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威廉二世在谈话中勉强承认,沙俄确实不会马上就破产。但麦克斯毫不领情,随即接口说:“我早就已经告诉过陛下了。”威廉二世气得直敲桌子:“难道你每次都是对的吗?”眼看威廉二世又要暴走,麦克斯立刻道了歉,才得以给威廉二世上了一堂精心准备的金融改革讲座。
  此后,麦克斯跟威廉二世经常会面。麦克斯和威廉二世的关系与布雷施劳德跟俾斯麦的关系有所不同。俾斯麦对于布雷施劳德往往言听计从,但很有主见。威廉二世却一方面固执己见,一方面又“耳根子软”,很容易被旁人说动。每次麦克斯认为他已经大功告成地把皇帝给说服了,谁知很快威廉二世又听信其他人另外的说法,突然改了主意。

  在当时的德国,容克贵族和普鲁士军官团对犹太人存在敌对和抵制,主因是基于利益。容克地主贵族阶层思想上相对保守,他们的集团利益在于保护农产品的价格,要求提高关税,挡住外来竞争者。而海运公司和力主海洋贸易的犹太银行家则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原因很简单,贸易保护主义一旦盛行,国际贸易就做不下去了,他们对国际贸易的大量金融服务业务也就没了市场。因此,容克地主与犹太银行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一点跟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争端也颇有类似之处。凡是主张自由贸易,降低关税,推行全球化的主力军基本上都是超级跨国企业和国际财团;相反,反对自由贸易,主张贸易保护的多数都是会受到自由贸易伤害的国家和地方势力。
  全球化也好,自由贸易也罢,这些并非理论与原则的口号,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问题。
  受麦克斯和鲍林大力鼓吹的影响,威廉二世对海洋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当德国大兴土木建造庞大的舰队时,英国也不示弱,赶忙紧锣密鼓实施巨舰建造计划。20世纪初,以英国与德国为核心的两大势力集团在欧洲大陆上展开了一场围堵与反围堵、遏制与崛起的生死较量,拉开了世界近代史上最激烈最血腥的一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子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这些机器的人大多都是司机,其中并无盲人。根据我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取款机制造商必须给普通的街头取款机装配带点字盲文的小键盘,因此,所有机器都造成一个样子,成本更低廉。要不然的话,就要把两类机器分开,保证合适的机器安装到合适的地方。倘若点字盲文给看得见的用户造成了麻烦,那费这么大功夫也算物有所值,但它们并不碍事。话要从头说起。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月光下,死神挥起镰刀,准备收割男子的生命。男子问:“怎样才能不死?”死神说:“找一个少女,只要她愿意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你,你就能活下去。”男子问:“怎样才能让一个少女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我?”死神说:“只要你得到她的心,让她爱上你。 [点击阅读]
部落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那个陌生人身上散发出色彩斑斓的能量,它们华丽地旋转着,飞舞在他背后,好似一件斗篷;环绕在他强壮的头颅上,如一顶皇冠般闪耀着光芒。他的声音在耳中和脑中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声音在血液中流淌,就像一首遗忘已久而又突然忆起的甜美的歌。他承诺的东西很诱人,令他激动,让他的心止不住地渴望。但是,但是……什么地方仍然有些……当他离开之后,艾瑞达的三位领袖转向彼此,轻柔地开口说出仅在三人之间分享的话语。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