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货币战争2 - 6.3 啤酒馆暴动:希特勒声名大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果说费德尔为希特勒提供,经济金融的理论武器,那么罗姆(Ernst Rohm)的贡献就在于提供了暴力的实践武器。
  罗姆19岁加入帝国军队,“一战”中二次负伤,最后官至少校。德国投降以后,罗姆加入准军事组织“自由军团”,出任巴伐利亚地区自由军团司令官埃普的副官,成为慕尼黑屈指可数的实力派军人。“一战”结束以后,大批德军官兵回到家乡,在英国“经济武器”的打击下,物资短缺,就业无望,这些精力旺盛的老兵们自发聚拢到一起,在部分军官的领导下组成自由军团。自由军团由德国军方秘密资助,提供装备,最初负责驻守漫长的东部边境,以解国防军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在魏玛共和国的体制里,军队属于国家,不允许参与国内党派政治。德国“一战”以后政局动荡,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革命风起云涌,自由军团于是为政府和军方代表的保守势力所倚重,披挂上阵大打出手,血腥镇压了各地的革命运动。
  1919年10月,希特勒在德国工人党的一个集会上首次发表演讲。希特勒充分展示了他真正的天赋——极富煽动性的口才,不管多么荒谬和离谱的观点,被他偏执的大脑处理之后,再从他的如簧之舌迸发出来,都会产生电闪雷鸣般的效果。他已经不是在表达观点,而是在强烈炙热的情感宣泄和犀利冷酷的理性解析中激荡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力量。也许是德国人被剥夺得太彻底、被羞辱得太无情、被出卖得太赤裸,日耳曼民族骨子里的那种狂野和极端,潜意识中的自卑与傲慢,在希特勒高温强热的“真理火焰喷射器”横扫之下被骤然激发出来,人们残存的理性保护层已被彻底融化,剩下的只有狂热的信念和复仇的冲动。

  当时台下为之神魂颠倒的听众里就有罗姆。罗姆对希特勒崇拜得五体投地,认定此人前途无量,具有领导极端民族主义运动的潜质。以后罗姆主动和希特勒结交,不但极力鼓励他施展政治抱负,而且自己也加入德国工人党为希特勒摇旗呐喊。1920年春天,罗姆正式将希特勒介绍进自己的实力派军人圈子。希特勒有了暴力集团的支持,顿时雄心万丈,开始筹划如何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1920年,希特勒在费德尔的帮助下,思想上形成丁《25点纲领》的理论体系,在罗姆的辅佐下,又掌握了暴力手段。此时,他将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L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纳粹党。在罗姆的鼓动之下,巴伐利亚军政长官埃普大力扶植弱小的纳粹党,不仅提供资金援助,还邀请希特勒到军营里为纳粹党招兵买马。希特勒喜出望外,用他的话来说,自由军团充满了“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在军旅中被灌输了世上无难事的进取精神”。在罗姆的组织下,纳粹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冲锋队。

  1921年,希特勒众望所归,成为纳粹党元首。此时的纳粹党既有思想武器,又有武力后盾,再加上希特勒空前绝后的煽动力,魏玛共和国的其他极右组织纷纷前来入伙,纳粹声威大震,到1923年纳粹党党员剧增到5.5万人。
  1923年,精心策划的德国超级通货膨胀爆发了,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乱,德国中产阶级的财富遭到血洗,法国、比利时又出兵占领了鲁尔。这一切激起了德国民众对魏玛政府的强烈愤怒,爱国热情升腾。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己到,他联合德军前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企图效仿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那样,利用暴力推翻魏玛共和国。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和鲁登道夫带领冲锋队,利用巴伐利亚军政头目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举行宴会之际发动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啤酒馆暴动。
  虽然暴动最后失败,但是引起了世界震惊,给了纳粹党一次难得的国际宣传曝光机会。希特勒在法庭上展现了惊人的口才,滔滔不绝的愤怒宣泄,激起了德国民众极大的共鸣,大批民众自发来到法庭外声援纳粹,全球各大报都在第一版刊登了希特勒的照片,于是希特勒在一夜之间由暴动被告升华成了“拯救德国命运的英雄”。

  希特勒在法庭审判中试图把辩论变成自己的政治演说,但他还是被判了5年监禁。他在监狱中待了9个月,并口授了《我的奋斗》一书,为纳粹统治下的未来德国描绘了一幅令人震惊的蓝图。在狱中,希特勒认识到魏玛共和国羽翼丰满,暴力革命已经没有机会成功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合法夺权”。他出狱以后,立刻调整了纳粹党的思路,准备利用议会民主体制合法夺取政权。
  啤酒馆暴动产生了一个意外的效果,原本是街头小混混儿的希特勒一夜之间成了“国际名人”。于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势力出于种种目的,找上门来要与希特勒谈合作。希特勒忙于接待洽谈,若干轮下来,觉得忽悠的人太多,真正有实力的大腕并没有出现。
  其实,希特勒没有想到,他的一举一动正在引起某些能量极大的圈子的高度关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永恒之井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人类与兽人爆发战争的一万年前,艾泽拉斯世界只有一块被无边的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片大陆被称为卡利姆多。许多不同的种族和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块黑暗的大陆中心是一片充满神秘能量的湖泊,这片湖泊——它后来被称为永恒之井——是整个世界的魔法和自然能量的源泉,在从这个世界以外无边的黑暗中汲取能量的同时,永恒之井向整个世界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能量,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提供营养。 [点击阅读]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