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货币战争2 - 8.1 韩航KAL007航班的神秘空难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83年8月31日凌晨,苏联库页岛防空雷达屏幕上,一架身份不明的大型飞机正闯进远东洲际导弹发射基地的防空识别区上空,两架苏联防空SU -15战斗机奉命紧急升空拦截。5分钟后苏军飞行员向基地请求行动指示,基地司令官发出“击毁入侵飞机”的命令。当日世界各通讯社都发出消息,韩航KAL007航班的波音747客机在库页岛上空被苏军飞机击落,客机上269人全部罹难。这一消息立刻震惊了全球,成为冷战时期最严重的事件之一。
  美国方面的声明指出,8月31日凌晨,由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 Anchorage)飞往汉城的KAL007班机,误入苏联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领空,这是机械故障的意外,而并非人为的故意安排,因此无人能够预知并及时阻止。结果凌晨3时27分,KAL007在库页岛上空被苏空军以导弹击落,全机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幸存。当时美国总统里根将这一事件斥之为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冷血屠杀暴行,不可原谅,应受到国际制裁与谴责。与之相反,苏联方面指出KAL007号入侵其领空,有预谋地执行间谍任务,试图刺探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上的军事设施,因此苏军只有奉命将其击落,以捍卫国家安全,这是被迫做出的一种适当的自卫行动,所以并不应该受到不适当的误解和有目的的谴责。
  20多年以来,围绕着韩航KAL007航班神秘空难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其中最具震撼力的说法就是,1992年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的特工人员从苏联获得的绝密内部情报指出:KAI007航班在遵受空对空导弹袭击后,并未立即爆炸,而是继续飞行了大约12分钟,最后成功地迫降在库页岛或者邻近海域。在韩航KAL007号班机迫降后,苏联当局将机上乘客分散转移到莫斯科附近卢比扬卡监狱和远东弗兰格尔收容所。1996年1月15日韩国电视台也披露了相似的内幕,该节目中指出KAL007号没有坠毁,机上大部分幸存者仍被关在俄罗斯两个收容所内。该日韩国KBS电视台公布了一份中情局的绝密文件,在这份长达38页的文件中,中情局断言,韩航KAL007号班机遭到苏联空军战机以导弹攻击后成功地迫降海上,机上人员大多幸免于难,但下落不明。

  在KAL007航班上的269位乘客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众议员劳伦斯·巴顿·麦克唐纳( Lawrence Patton McDonald)。这位麦克唐纳议员正是美国“二战”名将巴顿的表弟。无独有偶,这两位表兄弟都有一个最突出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坚决反对所谓“新世界秩序”(New Wrold Order)的理念,反对一切以“国际主义”和“全球化”名义摧毁国家主权的图谋,并且都在美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麦克唐纳准备代表民主党参加1988年总统大选。当时在美国,麦克唐纳可算是抨击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和三边委员会“声音最大”和破坏力最强的政治家。
  KAL007航班事件后,麦克唐纳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对美国社会影响重大的福音教派主要领袖杰里.福尔韦尔(Jerry Falwell)的基本理念与麦克唐纳同气连枝,同属美国右翼类别。他对KAL007航班空难的本能反应就是:“在我脑海里真正困扰的问题是,苏联击落KAL007航班造成了269人的死亡,而他们的主要目标正是麦克唐纳。”就像谋杀巴顿将军的猜测一样,苏联人果真是元凶吗?也许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
  以麦克唐纳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属于美国传统的右派劳伦斯.巴顿.麦克唐纳集团。他们的基本理念是维护美国宪法和立国精神,支持《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坚信个人自由和民主制度,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公民权利,主张彻底的市场经济,对于一切超越主权的国际势力持坚定的反对态度。这一派势力在美国拥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传承,使他们认为人民可以拥有枪支,在政府实施暴政和独裁的情况下,人民有武装起义的权利。他们认为小政府服务于人民,而大政府则统治人民。他们对联邦政府的权力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更不必说任由一个超越“美国主权”的“世界政府”对美国人民进行统治了。

  这一政治信仰与以国际银行家的利益为核心的“全球化”和“世界政府”的大政方针存在着激烈和尖锐的冲突。
  1975年11月,麦克唐纳议员向国际银行家发起了公开挑战,他在为一本名为《洛克菲勒档案> (Rockefeler File) 一书的序中写道:
  仅有财富是不能熄灭超级富豪的渴望和贪欲的。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利用自己丰沛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带给他们的影响力去攫取更大的权力。此种权力之盛,是早年间的暴君和专制者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这是一种支配世界的权力,不但支配世界的财富,也支配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
  一百多年来,从约翰.D洛克菲勒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了一个石油垄断帝国的那些日子起,关于洛克菲勒家族的书汗牛充栋足以塞满一个图书馆。我读了很多这些关于洛克菲勒的书,没有一本敢于揭露洛克菲勒的故事里最重要的那部分:洛克菲勒及其盟友过往50年来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计划用他们的经济权力去攫取政治权力,首先是控制美国,其后是控制全世界。

  我在说一个阴谋吗?是的,就是这样。我确信有这样一个阴谋:这是一个具有国际规模、策划了几代人之久、本质上无可置疑的邪恶计划。
  劳伦斯-巴顿·麦克唐纳
  国会议员
  1975年11月
  当美国的主流媒体对这样的挑战漠然置之时,麦克唐纳甚至亲自拿着宣传材料站在大街上对任何有兴趣的行人大声宣讲,其执著程度已大大超越了美国政治圈的潜规则底线,到了让国际统治精英们无法容忍的程度。
  更为严重的是,麦克唐纳居然准备竞选总统。在竞选演讲中,他将大讲特讲国际银行家准备控制世界的计划,千百万人将实况听到这些“刺耳”的言论。麦克唐纳拼命的劲头决不输于他那位永不认输的表哥巴顿将军,而这兄弟二人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好汉”。他如果真的参加总统大选,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戏剧性变化,局面极有可能失控。肯尼迪总统失控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而麦克唐纳比肯尼迪的威胁更大,他不仅有广泛的民间号召力,更借巴顿将军的虎威,获得军方大批宣誓永远效忠“美利坚台众国”国家利益的高级将领的支持,这批人对超越“美国主权”的“世界政府”的理念并不买账。更有甚者,麦克唐纳和他的同盟者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秘密情报网,以对抗CIA和FBI的势力。如果再团结“持枪有理”的广大人民群众,美国就真有可能“变色”了。
  麦克唐纳所指控的“洛克菲勒及其盟友”“策划了几代人”的计划中,这些盟友究竟是谁?几代人的计划又是如何演变的?要搞明白这一切,我们必须从计划的源头说起。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