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货币战争4 - 8.3 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二级火箭——全球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直到199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头20年里,工业化基本上被局限在国内市场的狭窄空间里。说国内市场狭窄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低下,无法创造出足够的财富来形成庞大的国内市场交换。
  加入WTO之后,中国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几乎无边无际的世界市场空间。正如战后的日本,狭窄的国内市场无法进一步提升工业的生产效率,而一旦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日本企业的生产规模开始迅猛扩张,而生产成本则直线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人世之后,中国也开始经历类似的生产率的突变。
  2000年以来,世界500强公司的大部分都进入了中国,当今世界的几乎所有著名品牌都在巾国开T生产,这是一次难得的技术扩散机遇。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的156项大型工程,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上万名苏联专家手把手的帮助下,中国才第一次搞明白现代工业是怎么一回事,工业化社会应该如何运转。成千上万的技术专利被近乎无偿地转移给中国,无数技术难题在全套详尽的图纸和苏联专家的经验传递中,被中国技术人员逐一攻克。不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恐怕一百年才能碰上一次。
  无论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有着自己怎样的打算,它们必然要大量雇用中国员工,这相当于中国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资本投入,为国内的科技人员提供“手把手”吸收西方技术的机会。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学习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哪怕不是最核心的研究,依然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当今的技术前沿,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怎样使用先进的仪器和工具,如何书写标准的研究报告,怎样检索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各研究部门应该如何协调等基本功。他们不会永远在跨国公司工作,当他们流出时,这些技术扩散将大面积地渗透到中国的企业中。没有跨国公司送上门来,中国恐怕没有机会让数百万科研人员受到如此系统和先进的培训。仅此一点对中国未来的长远效益,就远远超过跨国公司在中国所获得的短期利润。
  在此之前,中国技术人员与世界先进工业化水平差距已经拉得太大,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罢,在科技研发上与世界水平的巨大悬殊,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企业改革怎样彻底,公司制度如何完善,都不可能突破技术积累的巨大瓶颈。即便是中国最重视技术研发的华为公司,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科研人员超过2.5万人,每年投入七八十亿元经费,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至今没有一项原创性的发明!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即使中国经济总规模超过了美国,世界500强里全是中国公司,仍然不能摆脱巾国受制于美国的基本格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中国发明家在2008年共提出203481项专利申请,仅次于日本(502054项)和美国(400769项)。看似lll国的发明在“大跃进”,不过仔细分析下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中国超过95%的国内专利申请由国内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中大多数只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只是对现有设计进行了微小变化。更具说服力的评判方式应当是获得中国以外国家的认可,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专利局所接受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结果2008年中国的20万专利中,仅有473项专利申请获得了以上三方专利局的受理或授权,而美国拥有14399项,欧洲有14525项,日本有15446项一2010年,获得外国专利局受理或授权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只占总数的1%!
  中国利用跨国公司来培养技术人才,有点像杜鹃鸟借窝下蛋的模式,这如同当年中国大力鼓励出国留学一样,很多人抱怨留学政策导致了人才外流,其实,人才会外流也会回流,如今活跃在中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中,很多人都有着留学的背景。而利用跨国公司培养人才,更将这一“留学”模式在规模上放大了一个数量级。无论这些“留学”人才最终选择创业或进入其他经济部门,他们必将成为未来经济领域的一彪生力军。
  全球化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这些人才扩散所形成的技术扩散,只能逐步地渗透到国内经济体系之内,假以时日才能最终创造出真正的原创性技术突破。
  经济的全球化还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模式。人们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逐步淘汰了过去陈1日和低效的生产组织方式,解除了长期制约经济高效运转的另一个重要束缚。当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遍开连锁店时,传统的商人们和普通百姓一起见识了什么是先进的商业模式。过去人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的媒介间接了解高度集成和高度效率的商业流通体系足个什么样子,当这些连锁店开到了家门口时,人们第一次可以直接体验现代商业的方便和低廉,并逐步了解这一整套复杂的体系究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复制和模仿商业模式同样带来了中国经济面貌的巨大改观。

  2000年以来的“中国制造”革命,借了外国投资的东风,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世界级的制造中心,在100多个生产制造领域占有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制造”的贴牌堆满了全世界的货架。全球化的第二级火箭,将中国经济推到了新的“宇宙速度”。
  外向型出口经济的爆炸性增长,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新增财富。持续多年的外商巨额投资与惊人的贸易顺差一起,将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1600多亿美元,一举推高到2011年令人炫目的3万亿美元!形象地说,中国出口经济好比那个猎人,借助其他猎人的技术,在大量外部需求的强烈刺激下,大幅改进了弓箭的精确度和射程,从而取得捕猎的大丰收,尽管他被迫将一半的猎物收获借给了其他人,但仍然剩下了一半的新增“储蓄”。当他拿着这些储蓄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时,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的繁荣。
  同样,当中国的出口部门所形成的巨额新增“储蓄”,投入到国内市场进行交换时,刺激着经济领域的各个部门开始扩大生产供应,从而激发了整个社会消费的链式反应,并加速了所有生产和服务部门生产率的提升。从日常用品到家用电器,从互联网到电信服务,从汽车消费到高档奢侈品,从房地产到钢铁水泥,从设备制造到石油化工,从能源电力到煤炭冶金,从交通运输到基础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所有产业链条同时开足马力,飞快地生产着各种商品和服务,参与到越来越火暴的市场交易当中。滚滚而来的利润在股票和金融市场里,被高倍放大为更大规模的财富效应,货币供应与汇率升值齐飞,房价飙升共物价上涨一色。中国模式2.O的巨大成功,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形成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三套马车:出口、政府投资和消费。其实这三者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依赖关系,出口是真正的动力,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广阔的市场创造出储蓄增量,同时带动政府税收增长,形成了投资的基矗消费是一种交换,它同样也是源于储蓄的增量。因此,更高生产率的出口才是真正推动经济起飞的火箭.
  200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全球化,不同于1980年之后的农村工业化,它在深度、广度、持久度和先进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后者,农村工业化的层次较低,牛产率的提升并非依靠科技进步,而主要是拜计划经济所留下的市场空白所赐。
  不过,第二级火箭也存在着严重的副作用,这体现在:中国提高了生产率,但只拿到了利润的零头;中国开放很彻底,但进入别国却很难;中国制造名扬天下,但中国品牌却无人知晓;中国经济规模很大,但技术原创很少;中同GDP增长很快,但自己享用的却不多;中国贸易赚回来了巨额储蓄,但大半又被美国借走;中国手上美元一大把,但满世界买不到好东西;中国牺牲了环境压低了生活质量,但西方却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简而言之,中国貌似很富,其实却很穷,貌似很有面子,其实缺乏里子。
  在全球化的旋涡中,中国人最困惑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怎样,别人才满意?而美国人的处事风格是,老子这样做了,你们爱满意不满意。
  好强与自强是有差别的。好强的人争的是别人的评价,自强的人则只在意自我的评价。好强的人貌似自信,其实自卑,自卑的根源在于缺乏内在的价值体系,而不得不依赖外界的评判标准。自强的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因为这些人从骨子里就不认为任何人有资格评判自己。当今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很好强,非常在意国际的评价,生怕在外国面前丢脸。毛病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的内在价值体系尚未成熟,外国的脸色成了中国尊严的裁判!没有个性的人不会有魅力,缺乏个性的国家也不可能具备感召力。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