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活法 - 依原理原则思考(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依原理原则思考(3)
  胸中必须时刻有燃烧的愿望和激情,随时随地“极认真”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通过这些过程的反复、积累形成我们人类的价值,使我们人生这台戏更充实、更完美、结出丰硕的果实。
  若没有满腔的热情,即使能力强、思维方式正确都不能结出硕果,即使写出非常缜密、优秀的剧本,也无济于事。所以要让这台戏更真实,更好看,“极认真”的热情是必需的。
  对于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去面对、接受挑战----这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说,面对困难不逃避,直面应对。
  面对困难,我们是视而不见,回避推诿,还是不折不挠,直面应对,这是能否取得巨大成功的分道标。
  无论什么事都要有必胜的迫切心情,再加上单纯朴实地对待万物的谦虚态度----就能找到平日可能忽视的解决问题的线索。
  我把这种情况解释为“神灵的细语启示”。那是因为我感觉到连上帝都同情那些吃苦耐劳、拼命努力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作为回报。所以,我时常激励员工“加油!加油!直到上帝都想伸手支援为止。”
  勇于面对困难,把自己逼至极限。有了这种意志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正是这种积累,给人生这台戏的剧本注入生命,使之成为现实。
  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重视书本,更应重视实践”,这也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晓”与“办得到”不是一定相等的。它告诫人们仅仅知晓是不够的,必须是有把握能够办得到的。
  关于陶瓷的合成,阅读相关书籍便可知晓这种原材料和那种原材料混合后炼制几次就能得到怎样的陶瓷。但是,按照理论尝试去做却不能得到心中想要的东西。只有在现场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把握精髓。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使之成功。否则,不过仅是“知晓”而已。

  在信息社会、偏重知识的时代,多数人认为“如果知晓就能办到”,这种观念其实大错特错了。“知晓”与“办得到”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能够填补这道鸿沟的就是现场的经验。
  成立京瓷公司后不久,我参加了一个经营方面的讲座,因为讲师的名单中有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该讲座租用温泉旅馆三日两晚,参加费用数万日元,在当时这是一大笔钱。本田先生的大名我是倾慕已久,所以,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强行报名参加了。
  当天,所有学员泡过温泉后,穿睡衣坐在大会场,等待本田先生的驾临。过了不久,本田先生露面了,似乎是从本田公司的滨松工厂直接赶来,工作服上沾满油污。而且,一开口就作了一番训斥。
  “大家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好象是来学习经营的,可是如果有这个时间,那就请早点返回公司干活。泡泡温泉、吃吃喝喝不可能学好经营。我没有向任何人学习经营就是证据。看看我这样的男人也能搞好经营。其实,你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赶快回到公司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本田先生最后又恶狠狠地补充了一句“支付如此昂贵的费用的傻瓜在哪里?”会场寂静无声,因为本田先生说得确实有道理。
  见此情景,我更为本田生的魅力所倾倒,同时也想:“好的,我也快点回公司工作”。
  本田先生告诉我们在榻榻米上学习游泳是多么地愚蠢。在榻榻米上不可能学会游泳。还不如立即跳入水中,奋不顾身地挥动手脚。若没在现场挥洒汗水就不可能做好经营----本田先生自身就是如此,成就一番伟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得到。只有亲历亲为的体验才能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努力过好今天
  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努力认真地过好现在每一分钟。埋头苦干眼前的工作,心无杂念地充实地度过每一个瞬间,这样就能通向开辟美好未来的道路。
  如果知道我从未制定过长期的经营计划,也许有人会大吃一惊。当然,我也知道长期经营理论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今天不过去,明日就不会来到。连明日如何尚不可知,如何能预测五年后、十年后的事情。
  我认为努力过今天一天很重要。无论树立怎样大的目标,如果不认真面对每日朴实的工作,不积累业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伟大的成果除了努力积累外别无他法。
  不要急功近利,努力、认真过好每一天,明日自然就会来到;如此持之以恒,五年、十年过去时就会结出硕果----我始终铭记这样的信念,把它作为人生的真理,体验到“充实的度过今天,就能看见美好的明日”。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原本是价值的、伟大的。如果碌碌无为地度过这个有价值的人生既是浪费又是违反宇宙意志的。
  正因为宇宙需要,天地自然才使我们存在。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不是偶然产生的,这个世上不存在任何无用之物。
  也许从整个庞大的宇宙来看,一个人的存在也许实在渺小。但是,无论如何渺小我们大家都有存在于宇宙的必然性。即使微小的、不值一提的生命,或非生物体,也因为宇宙承认“有价值”才存在着。

  努力度过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小小变化也在无言中教导我们其重要性。比如,北极圈的冻土地带中,在短暂的夏天里,很多植物一齐发芽,尽可能多开花、多结果,聚集所有力量度过极其短暂的一生。通过这样,为长长的严冬作好准备,把自己的生命传递给下一代,真正心无杂念过好“现在”。
  非洲干涸的沙漠中,一年才下一两次雨。一旦甘霖喜降,植物们迅速发芽、急忙开花。在一两周短暂的时间里育种,在下一次降雨前忍受严酷的热沙,为下一代传递生命。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在赋予它的时间里、在一个个有限的瞬间中,尽最大努力认真活着。通过努力过好“现在”,就能把小小的生命与明日连接起来。植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输于花草。所以不要虚度每一天的光阴,必须认真地活着。这也许是让我们来到世上、让人生有价值的宇宙和我们人类之间的一项约定,也是使人生这台戏充实圆满的必要条件。
  “热爱”是点燃“激情”的火把
  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做能够自我燃烧激情的“自燃性”的人,我把它表达为“自我燃烧”。
  物质有三种类型是:
  (1)靠近火就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2)即使靠近火都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
  (3)本身就可以产生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人的类型也一样,既有无需周围的人要求什么,就自我熊熊燃烧起来的人;也有即使周围给它能量,不知是麻木,还是摆酷,冷若冰霜,一点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的人。这种人也可以说是有能力,但缺乏热情和激情,多数人最终没有能够发挥能力,生命就结束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