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活法 - 依原理原则思考(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依原理原则思考(4)
  从组织上来看,不燃性的人并不遭人喜欢。自己冷若冰霜就算了,有时这种冷酷还会消耗周围的热情。所以,我经常对部下说:
  “不燃性的人不必留在公司。希望你们成为自我燃烧的自燃性人。至少是当靠近燃烧的时能一起燃烧起来。”
  成事的人是自我燃烧、还把能量传弟给周围的人,他们绝对不是按照他人吩咐、等待他人命令才开始行动的人,而是在指令到来以前,自己率先而为并成为别人的榜样,是富于能动性、积极性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燃性的人呢?如何才能获得自我燃烧的体质呢?其最大且最佳的办法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我曾经这样写道:
  “从事一项工作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能量能激励自我,燃烧激情。燃烧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热爱本只工作。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全力以赴地去干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的反复中你会更加热爱工作。这样,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觉得艰苦,最终能够取得优秀的成果。”
  总之,“热爱”才是最大的动机,意愿也好、努力也好、成功之路也好,所有这些基础都是“热爱”。
  “情人幽会,千里也成一里”,“爱好、是进步的动力”,正如这些世代相传的俗话谚话一样,如果热爱,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性、作出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千辛万苦,而本人非但不认为苦甚至当做乐趣。
  因为工作繁忙,我很少呆在家里,所以,附近的邻居担心地对我的妻子及家人说:“您先生什么时候回家啊?”乡下的双亲也曾写信忠告:“这样辛苦工作当心搞垮身体啊。”
  但是,当时我本人毫不在乎,因为喜爱,既不难受也没有觉得疲劳。

  实际上若不如此热爱工作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上卓著的成果。无论哪个领域,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沉醉于自己所做的事的人。热爱你的本职工作----这可以说是通过工作使人生丰富多彩的唯一出路。
  超越自我改变人生
  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怎么办才好呢?不管怎样,首先,竭尽全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本职工作。
  这样,渐渐地在痛苦之中逐步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热爱”和“全神贯注”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因果关系的循环。因为热爱才能全神贯注,全神贯注之中自然而然热爱上了。
  当然,最初难免有些勉强。但是,必须要反复对自己说:“自己正在从事一项了不起的工作”,“这是多么幸运的工作啊”。于是,对工作的态度自己而然就有了大转变。
  无论什么工作,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就能创造佳绩,从而渐渐产生乐趣、兴趣。一旦感兴趣,积极性将更高,就会成果频出。在良性循环中,就能感觉自己在某一个时间里爱上了这项工作。
  前面已经讲过,我大学毕业后就职的公司是一家随时都有可能倒闭的破烂不堪的公司。很多同事相断辞职,只留下我一人。没有办法,我只能想“不管怎样,首先要努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可思议的是决心一定就不断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当然,研究变得更加有趣,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期。
  尽管感觉厌烦工作,仍坚持再作一些努力,忍辱负重、积极向前,这将导致人生的根本大转变。
  可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要抑制利己欲望、自我告诫不要姑息自己。否则,既不能成就任何事业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具备的能力。

  例如,有人认真学习得了80分。与此相对,有人头脑灵活、精明但不好好学习得了60分。后者对前者说:“那个人是个努力学习功课的好学生,取得好成绩是理所当然的。我只要认真学习,分数一定比他还高。”
  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以后,自己不努力成不了大事,还贬低他人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他大学时代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成绩比他好几个数量级。”
  如果仅仅针对潜在能力来说也许有道理。但是,对待事物的态度、热情有天壤之别,按照“人生方程式”,将导致彼此的人生出现逆转。
  所谓努力学习功课的学生,是指想看的电影、电视不看,不安于舒适,从正面与困难作斗争的学生。社会上取得成功的人也同样,一定是抑制自己想玩的心情而辛勤劳动的结果。鄙视这种人的人,不正视自己的逃避与懒惰,却斜眼远观别人真正的辛勤劳动。
  这里所说的一个人的真正能力,也许还包皮括坦率地对待事物的克己之心。即使有非凡的能力,但自己乐于安逸,舍不得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欠缺“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的能力。
  要在人生这个长长的大舞台上演绎一台出色的戏,取得丰硕成果,这种能力,不是单纯比较脑细胞数量的多少。而是无论何时,一丝不茍地工作,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这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日常应该牢记在心的原理原则。
  认真、拼命,尽力工作----听起来也许有些平凡。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语句里隐藏着人生的真谛。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京瓷公司,职工之间、各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半吵架半认真的争执,“不是那样的”,“不对,应该这样”等,莫衷一是。比如,关于新产品的交货期、价格等,如果制造部门说是A,那么营业部门反驳是B。

  还是我在当总经理的时候,各部门之间一旦发生争执,总也不能下结论的事情,“那就去总经理那儿吧!”多数时候他们让我作最终裁决。于是,我在倾听双方陈述理由后,得出“应该这样、这样更好”的结论时,大家都表示信服,好像刚才唾沫横飞争论不休都是假的,又都轻松愉快地返回工作岗位。
  问题得到解决,不是因为地位最高的权威者一言九鼎。而是因为,从远离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立场出发,冷静地解析问题,发现多数纠纷的原因其实是极其简单的,我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部门之间有纷争,呈现出奇怪复杂情况的时候,当你像拉开缠绕的线头的似的,解决问题后就会发现,多数时候的原因是疏忽了必要的联络,少说了一句感谢的话这样简单、琐碎的----而且是利己----的理由。基于此,我作结论时都立足于什么是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本质,因而我的判断就成了“大冈裁决”(译者注:从忠臣大冈裁决公正引申为公正又有人情味的裁决)。
  为了作出准确、公正的判断、用干净的眼睛看待问题是最必需的。而且,不要被繁枝末节所惑,而要着眼于问题的“根本”。
  如果这样来观察,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如下的情况:大到国际间的问题,小到家庭内的纠纷,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当事者各有意图,各有道理一大堆,使得原本十分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怪异了。
  所以,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回到原点,根据单纯的原理原则进行判断。面对很棘手的问题,用朴实的眼睛、根据简单明快的原理,对事情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即可。
  担任稻盛财团副理事长、世界著名数学家广中平佑先生如此表述出他的真知灼见:“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的投影。”
或许您还会喜欢: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4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Chapter1序章“龙。”莫兰德边说,边从地上抓起一只干瘪的苹果,在双手之间丢来丢去。“扔啊。”外号“斯芬克斯”的拉蕾萨催促。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我想看龙。”鲁尼在他们当中年纪最小,又矮又胖,尚有两岁才成年。“哪怕一眼都好。”我想萝希搂着我睡觉,佩特心想。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