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假曙光 - 第0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易斯一直明白,至关重要的时刻并不是他与特里希的告别,而是他跟父亲的最后会面。
  一切都系在这次会面上了:无论是他最近的将来还是更远的前程。当他顶着朝晖、踏着露水打湿的草地偷偷溜回家时,他提心吊胆地瞥了一眼楼上雷西先生房间的窗户,谢天谢地,窗户还紧紧地关着呢。
  正如雷西夫人所说,她丈夫在女士面前“使用的言辞”表明他似乎兴致极高,轻松自在,——这种情况他家里人难得一见,所以刘易斯有时贸然猜疑他和他两个妹妹羞怯的天性是由哪片可怕的云上掉下来的。
  他常常暗自思量:幸好钱大部分是他母亲的,可她母亲又完全受他摆布。这有什么区别呢?雷西先生在婚后的第二天已经不声不响地接管了他妻子的财产,虽说他给了她一点数目不多的零用钱,但又从中扣除了她所有的个人花销,甚至包皮括她用的邮票以及每个星期天往奉献盘里放的那一块钱。他管这零用钱叫她的“私房钱”,既然正像他经常提醒她的那样,家里的开销他全付了,那么要是雷西夫人愿意的话,就应把她每个季度的零用钱全部拿出来用到衣着打扮上。
  “亲爱的,如果你尊重我的意见的话,大概,”他总是加上这么一句话,“我喜欢看见一个美丽的身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不愿让前来吃饭的朋友们猜想,雷西夫人在楼上卧病呐。我只是靠一点可怜的关系替代了她。”听了这一番话,雷西夫人又是高兴,又是惶恐,于是便百依百顺,把最后一分钱都花在自己和女儿的打扮上了,为了挤出一分钱买个人必需品,她就不惜限制卧室里的炉火和仆人们的饭食了。
  雷西先生早就使他的妻子相信他这样对待她,如果不算铺张,也算得体,实际上是“慷慨的”。当她跟亲戚们谈起这件事时,她总是为丈夫接管她财产的一片好心而感激涕零。由于他理财有方,她的两个讲究实际的哥哥(乐得把包皮袱从自己肩上卸掉,而且还相信,如果财产由雷西夫人自己管理,她也许会把钱胡扔到不明智的慈善事业上了)也就愿意顺着妹妹认可雷西先生了;尽管她的老母亲有时无可奈何地说道:“当我想到露西·安的丈夫不先称称燕麦片她连一口粥都不能喝时……”,但就连这些话都只是悄悄地私下里说,生怕长着顺风耳的雷西先生听到有人在他背后说坏话,便对老太太突然进行报复。他的声音总是格外亲切,还略带一点颤抖,管她叫“我亲爱的岳母——要是她允许,我愿意管她叫我亲爱的妈妈,这样更省事,也更真诚、”
  迄今为止,雷西先生对刘易斯也采用对待家中女眷的同样的措施。他让他穿好,花大钱让他受教育,把他捧上天去——同时把他的每一分零用钱都要记下,不过还有一点区别,这一点刘易斯和其他人都心里清楚。
  雷西先生一生的梦想、抱负、热情就是(如他儿子所知)建立一个家族,而他只有通过刘易斯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他信奉长嗣继承权,信奉父承子继,信奉限嗣产业继承,信奉英国”土地”传统的一切老规矩。夸起他赖以生存的民主体制,他的声音比谁的都响。然而他从来都不认为这些制度能影响那更贴己但更重要的机构:家族,而他全心全意关注的就是家族。结果,正如刘易斯隐隐约约猜到的那样,他那萎缩的、不够用的头脑里集中着雷西先生宽广的胸怀里储藏的一切热情。刘易斯是他自己的,刘易斯代表着他最珍视的东西;出于这两个原因,雷西先生格外器重这个男孩(刘易斯认为这跟爱他完全是两码事)。

  雷西先生尤其感到骄傲的是他儿子爱好文学。由于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完全不读书的人,所以特别欣赏那些他所谓的“文明绅士”——显而易见,刘易斯将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刘易斯能把这种倾向和一种更加强壮的体格结合起来,能对绅士们中间流行的那几项体育运动感兴趣,那雷西先生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在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上,谁又能心满意足呢?同时他又暗自思量,刘易斯还年轻,可塑性很强,身体当然也会改善,等两年游历和冒险后回来,也许思想和体质都会焕然一新。雷西先生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出去旅行过,相信这种经历是能影响人的性格的。他暗暗希望两年后回来的是一个有古铜色皮肤、膀宽腰圆的刘易斯,由于冒险和阅历变得成熟老练,即便在国外偶尔寻花问柳,只要回到家不沾花惹草就行了。
  这一切刘易斯都猜到了。他还猜到雷西先生有意让这两年游历成为他成家立业的准备,当然要按雷西先生的心意,决不征求刘易斯的意见。
  “他要给我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虽然是要达到他自己的目的。”年轻人下楼跟家里人一起吃早饭时心里这样估算着。
  雷西先生从来没有比这一天这个时候更容光焕发过。他穿一条一尘不染的白色帆布裤,塞在小山羊皮靴子里,薄薄的克尔赛梅尔短绒呢外套,雪白的硬领因下套着件土褐色的提花背心,这使他看上去如清晨般鲜亮,像堆在他面前的桃子和奶油那样色香俱全。
  对面坐的是雷西夫人,也是洁白无暇,不过比平常更加苍白,因为她要同她的独子分别了。两人中间坐着萨拉·安,不同寻常地一身粉红,显然正费尽心思地试图遮住她妹妹的空位。刘易斯跟他们打了招呼后,便坐在他母亲的右首。
  雷西先生掏出他刻有格状饰纹的打簧表,把它从沉重的金链子上解下来放在他旁边的桌子上。
  “玛丽·艾德琳又起晚了。一个做妹妹的跟要出门多年的唯一的哥哥吃最后一顿饭还要迟到,真有点不像话。”
  “噢,雷西先生!”雷西夫人声音颤抖着说。
  “我是说,这想法很特别。也许,”雷西先生挖苦着说:“我将有幸得到一个特别的女儿。”
  “先生,恐怕是玛丽·艾德琳偏头疼又犯了吧,她想要起来,但实在是起不来。”萨拉·安急忙说道。
  雷西先生唯一的回答是皱起那冷嘲热讽的眉头。刘易斯贸然插嘴说:“抱歉,先生,也许这是我的过错。”
  雷西夫人脸色发白,萨拉·安脸色发紫,雷西先生带着审慎的怀疑重复道:“你的——过错?”
  “先生,在昨晚过于盛大的欢庆会上——”
  “哈——哈——哈!”雷西先生放声大笑,顿时冲散了他的雷霆之怒。
  他把椅子往后一推,微笑着冲他儿子点了点头;这商个人留下女士们去洗茶杯(这仍然是上流家庭中的习惯),自己则向雷西先生的书房走去。
  除了研究帐目和使家里人对他产生反感的一些门道之外,雷西先生在这间屋子里还研究些什么,刘易斯从来没法发现。这是一间小小的、空荡荡的、令人生畏的房间;年轻的刘易斯跨过这个门槛时,心总要下沉,而这次觉得心沉得格外厉害。就这样吧!”他想。

  雷西先生在那仅有的一把安乐椅上坐下,开始说话。
  “亲爱的孩子,我们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把要说的话说完。几个小时后你就要开始伟大的旅行了:这是一个年轻人一生中的大事。你的天资和性格——再加上你善于捕捉机遇的本领——都使我相信,对你来说,这次旅行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希望这次旅行归来后你会成为一个男子汉——”
  可以说,这就是他要吩咐的一切;刘易斯完全可以提前背出来的。他耷拉着脑袋,唯命是听。
  “二个男子汉,”雷西先生重复了一遍,“能够在本区的社会生活中起作用,起重要作用。我指望你成为纽约的一个人物;我这就给你说说办法。”他清了清嗓子。“不过,光有办法是不够的——尽管你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方法是最基本的。教育,修养,社会阅历;这些正是我们许多有名望的人所缺乏的。他们对艺术和文学有些什么了解?我们这地方还没来得及出这种人才——你刚才说什么?”雷西先生以一种使人难堪的礼貌打住了话头。
  “我——呃,没说什么,”他的儿子结结巴巴地回答。
  “噢,我还以为你要提到那些亵渎神明的廉价文人;他们那些胡言乱语似的诗充其量也不过使他们在下等酒馆里扬一扬臭名罢了。”
  刘易斯听父亲这样说,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但他没吭声,”父亲又接着说:
  “我们的拜伦——我们的司各特——我们的莎士比亚在哪儿呢?在绘画方面,情况也是这样。我们的早期大师在哪儿呢?当代的才子不是没有,但要说杰作,我们还得回顾过去,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用模仿品来聊以自慰……噢,对了,亲爱的孩子、我这就要拨动一根会引起共鸣的琴弦。你对艺术的挚爱我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我打算、我渴望尽我所能鼓励你发展自己的爱好。将来你在世界上的地位——作为一名绅士,一名富有的人,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会允许你专门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或者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但是,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位业余爱好者来涉猎这些艺术,我决不反对——至少在你出国旅行期间,我不会那样做。这次旅行不仅能陶冶你的情操,增强你的判断力,而且,我还希望,它会使你独具慧眼,一给我带回几幅杰作,而不是什么摹本。摹本,”雷西先生加重了语气接着说,“是给那些没眼光的人准备的。是给没福气拥有这些世界珍品的人准备的。是的,亲爱的刘易斯,我希望能创建一个画廊。一个传家宝。你母子也参与了这一追求——她满心希望我们家的墙上能挂几幅意大利天才画家的真迹。拉斐尔的恐怕我们是没望了,但是,一幅多梅尼基诺。一幅阿尔巴诺,一幅卡洛·多尔奇,一幅圭尔奇诺,一幅卡洛·马拉蒂——或者一两幅萨尔瓦托·罗萨的著名风景画……明白我的意思吗?这儿将会出现一个雷西画廊;而你,将担负起为它收集压轴画的使命。”雷西先生停了一下,擦了擦汗流如注的额头,“想必我没有给我儿子布置他不喜欢的任务吧。”

  “呃,没有,先生,真的没有!”刘易斯大声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事实上。他从未想到过父样有这种打算,现在突然捞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美差,他不禁有些飘飘然了。真的,再没有比这更让他自豪和高兴的事了。有那么一会儿,他忘记了爱情,忘记了特里希,忘记了一切,只有在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杰作中间倘佯的狂喜,而他,不仅仅是一位如饥似渴的参观者,在那里留连,而且是一个至少要挑选一些稍次的珍品并且把其中的一些带走的享有特权的人。他简直无法理解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一宣布的震动使得他像往常一样,说不出话来。
  他听父亲一个劲儿地大吹大擂,又是制定计划、又是以他那惯用的堂皇而细密的方式解释,说刘易斯存款的那家伦敦银行里的一位合伙人本人就是一个有名的收藏家,他已答应给这位年轻的旅游者写介绍信,把他推荐给法国和意大利的鉴赏家,以便在这些行家里手的指点下进行选购。
  最后,雷西先生总结道,“正是为了让你跟最好的收藏家平起平坐,我才把这么一大笔钱给你使用。我相信,一万美元足可以让你尽兴地旅游两年了;我再在你的户头上存上五千美元”——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把这些话一点一滴慢慢地滴进儿子的脑袋,“这五千元是用来买艺术品的,这些艺术品,最终——记住——将是你的,我相信,只要雷西这个姓还存在,它就会一代代传下去”——听雷西先生的语气。言外之意好像是,时间的久远只能以埃及王朝延续的时间来衡量。
  刘易斯听得晕头转向。五千美元!仅就美元来看,这个数字就够大的了,要是再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欧洲大陆的现钞,那可就大得不可胜数了。所以他心里纳闷,父亲为何事先就放弃了买一幅拉斐尔作品的希望……“如果旅行时节俭一些,”他暗自琢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奢侈,说不定我还能给他带回来一幅,让他大吃一惊呢。还有我母亲——多么崇高,多么了不起啊!现在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从那些不起眼、不光彩的小处节省了……”
  年轻人热泪盈眶,但仍然默不作声,尽管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敬仰之情。走进书房的时候他等着父亲给他进行一次关于节俭的临别训诫,或许还可能向他宣布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他甚至都猜到了父亲心目中考虑的肯定是于扎尔家的那个姑娘);没想到父亲却让他像王侯似的大手大脚地花钱,回来时还要带上大批的杰作。他心里嘀咕:“至少得有一幅柯勒乔。”
  “就这样好吗,先生?”雷西先生高声说。
  “哦,先生——”他儿子哭了起来,扑到父亲的马夹的宽广的斜坡上。
  这真是喜上加喜,但刘易斯的内心深处仍然叨咕着这样一个念头:父亲既没有说,也没有做任何干涉他和特里希的秘密计划的事。看起来父亲好像默认了他们秘而不宣的婚约;刘易斯觉得此时此地还没有坦白,心里有点儿内疚。但是,天神即使在随和的时候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像那种时刻那样随和过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