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幸福的灰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靖安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5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陈灰爱唱一首歌,歌名叫《小小的我》。他的哥们常拿他开玩笑,问他有多小,他就抬头,眯眼,看天空,指着那些飘浮的灰尘说,看到了吗?像灰尘那么校于是,大家就把他的名字倒了个儿,叫他灰尘了。
  灰尘这人,怎么说呢?用他老婆的话说,叫穷欢喜。村子里,数他家最穷。当然,说他穷,不是没吃没穿,挨饿受冻,这只是相对的,只是和村里那些有大笔存款的人家比较而言。
  灰尘有个养鸡场,按理说也能出不少钱,但一年到头却剩不了几个子儿,那些鸡差不多都让灰尘和他的哥们喂了肚子。比如,夏天大家在院子里乘凉、吹牛,一个人说,晚上喝了两碗稀饭,饿了,灰尘,把鸡弄一只来,我们整烧烤。灰尘就二话不说,去杀鸡。其他人备的备佐料,抱的抱柴禾。不一会儿,火就毕毕剥剥地燃起来了,香味就扑鼻盖脸地飘出来了。再比如,村里谁想吃鸡肉了,就临近中午或是傍晚,有意到灰尘家去神吹海聊,灰尘就会留下来人,杀鸡招待。这也罢了,最让老婆想不通的是,家里没客人,只要灰尘兴趣来了,也要逮一只鸡,或炖或炒或凉拌,一家人美吃一餐。这时的灰尘,二两小酒是少不了的。灰尘喝酒时,看一眼气鼓鼓的老婆,然后说,杂技开始了,请老婆大人看仔细。说完,他就端上酒杯,使劲一旋,杯子就在空中转几圈,落在他掌心。再一旋,灰尘就低下头,一吸气,酒就不知不觉进了他的嘴。如果老婆的脸还不放晴,灰尘就不停地给老婆夹鸡肉,直到一家人皆大欢喜。

  算了,这鸡不养了,你出去打工,挣一个是一个。这话,灰尘的老婆常常挂在嘴边。
  挣钱干嘛?灰尘老这样问。
  吃穿不要钱哪,拍手掌?老婆哼一声。
  现在没吃没穿?我去挣钱买鸡吃?现在有鸡吃了。灰尘说。
  尽管每年吃的比卖的多,灰尘不出去,老婆拿他没法,鸡也就一直养着,养总比不养好。
  灰尘虽然好吃,倒也勤快。老婆的精力全在那些鸡身上,一家三口人的田地,都是他拾掇。吃饱了喝足了,灰尘就下地去。哪儿种什么,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割,他是盘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灰尘干活,绝不会早出晚归,他安排得很均匀,很紧凑。那样儿,看起来天天都在做活儿,又好像天天都在休息,让村里人羡慕得不得了。
  这天,太阳刚刚冒出偏西的想法,灰尘就回来了。

  老远,灰尘就听到了一阵子吵闹。听声音,灰尘知道老钟和小钟父子又干上了。老钟承包了鱼塘,近五十的人还不嫌累,硬要儿子小钟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小钟呢,又是个死性子,整死人不出去。他的理由很充分,说老钟上了岁数,一个人经营鱼塘忙不过来,要在家帮他。这是父子俩第三回干嘴仗了。灰尘摇摇头,悠闲地扛了锄头,走进老钟家,劝了小钟,然后拉着老钟,说,别吵了,走,上我家去消消气。其他人也劝老钟,去吧,上灰尘家去,多吃点鸡肉,喝两杯,消消火。灰尘带着老钟回家,又劝了一阵子,然后亲自动手,杀鸡、做饭。
  晚上,喝着酒,老钟抹了把红红的眼睛,说,你看看,他硬是不长进,现在我手头的钱全投进鱼塘了,万一亏了,我拿什么给他娶老婆。如果他出去,我这边亏了他还可以赚嘛。灰尘明白,老钟说的他是指小钟。
  亏啥子亏哦,你看,我养鸡三两天就吃它一只,到头来还是不亏。你让他帮你,亏不了的。再说,要知足嘛,你鱼塘只投了一二万,你的家底谁不知道,存着的也不止这个数吧,也算村里有钱人了。
  灰尘端起酒杯,和老钟碰了一下,咂一口说,你看,我这才叫生活嘛。
  你这生活好是好,但手头少了这个,不行。老钟也咂了一口,搓捻着两根指头说。也许是明白话里有看不起灰尘的意思,老钟就打圆场说,中,听你一回,小钟不出去算了。不过,看你的长相,应该是不缺钱用的人,说不定你还会发一笔哩。

  老钟说对了,没过几天,灰尘真的发了一笔,简直乐上了天。
  那天,他家的鸡突然死了几只,村主任当成了大事,马上向乡上作了汇报,乡上又向县上作了汇报。县上派人来到村里。过了两天,省上的人也来了。接着,村里就传遍了,说是灰尘家的鸡得了什么禽流感。村里炸了窝。
  村里的鸡呀鸭呀什么的,全被扑杀了。
  灰尘家的鸡有八百多只,政府给他补偿了好几千元。
  灰尘攥着一撂钱,激动地抱着他老婆转了一个圈儿,语无伦次地说,这下发财了,你看,好几千哩。停了停,灰尘又略带无奈地说,不过,吃不成鸡肉了。这钱,省着用,啥时嘴馋了,记得买一只回来。
  下辈子吧!老婆冷不防推了灰尘一把,灰尘跌在了地上。
  灰尘爬起来,拍拍屁股,唱着《小小的我》,走了。
  灰尘又找他的哥们吹牛去了。他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小,真的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粒灰尘。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