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私房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美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2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同事老许早年下海小赚了一笔,在城乡结合部建了一栋房子,房子周围有大片荒地,老许夫妻俩起早摸黑开荒种菜。初夏,菜园一派丰收。我也跟着沾光,老许今天送我一条胖丝瓜,明天送我两条白玉苦瓜……
  一天正吃着饭,先生吞吞吐吐地说:“你说,老许为什么老送你菜呀?”
  我说:“他们家菜种得多,吃不完呗!”
  “可是,你们单位那么多同事,他干嘛不送别人单送你呀?”
  我扑哧一声差点喷饭:“小样,送几棵菜,又不是送玫瑰花!”
  不过我还是委婉地提醒老许,我说:“老许同志,你们家的菜不施农药化肥,看着都很环保。不过你天天送我菜,你老婆不会有意见吗?”
  老许笑笑说:“放心吧,这菜就是我老婆让我送给你的,是她每天早晨把菜从地里摘回来,洗净用袋子装好,亲自放到我摩托车后座上。”
  这下我更不解了,老许的老婆,我一共才见过一次,就是老许家乔迁新居大宴宾客那一次,她为什么对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老许又笑笑说:“这事说出来影响不好,不说出来呢,你又犯湖涂。这样吧,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能跟别人说埃”
  我点头像鸡啄米。
  老许说,一个月前我儿子不是做了个甲状腺瘤切除手术吗,不是花了八千块钱手术费吗?我们家的存款都投在房子里,手里一分钱都不剩,怎么办?好在我早年做生意时多长了个心眼,瞒着老婆偷偷存了一万块,看看,紧急时刻派上用场了吧!我取了八千块给老婆说,这钱,是借单位同事小刘的,一有钱马上得还给人家。我老婆对你感激不尽,儿子一出院就要来你家感谢救命之恩呢,我好不容易才把她劝住!
  原来是这样啊,看老许老实本分的一个人,怎么也有这一手呢!老许笑笑说:“嗨,别想不通啦,每个男人都有私房钱!”
  每个男人都有私房钱?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跑步回家,翻箱倒柜地一阵地毯式搜索,累得满头大汗,结果一无所获。又不甘心地想,私房钱应该藏在一个绝对隐秘的地方,当然不可能放在家里罗!老许的私房钱就藏在办公桌的抽屉里!
  第二天上午,我借故来到先生办公室,我看见他的抽屉上了锁,就说你的IP电话卡呢,他说在抽屉里呢,你自己开锁拿好了。我打开抽屉,三两下就搜出一张建行的存折,顿时心跳如鼓,颤抖着打开存折一看,上面余额只有二十元,再看,半个月前支出了五千块。
  先生见我拿着存折看个没完没了,淡淡地说:“看什么看啊,这是公家的存折,上面是单位的党费!”
  我长长地松了口气,这才感觉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实际上,我是不愿相信先生会有私房钱的,我们家实行财政公开管理,根本用不着东躲西藏。先生是视钱财如粪土的文人,哪像老许,一心钻在钱眼里,狡兔三窟。唉,都怪老许,害得我也变得疑神疑鬼!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半年后的一天,老许的老婆坐在老许摩托车后座上来到单位,还给我八千块钱,说了一箩筐感激的话。
  末了她把我拉到一边,咬着耳朵说:“小刘啊,这个时代什么都可借到就是钱借不到啊,像你这样助人为乐的人真是不多了。不过这借钱啊也得分什么人借,借给什么人,像我以前的同事阿明吧,自己下了岗,还要东挪西借买复式楼,追求高档享受,这样的人借钱,三年五载别想有钱还,喏,你认识阿明吧?”我说认识,她是我先生的同学的爱人。“半年前她家买房子找你家借过五千块钱吧?”我说借过,当时手头没有钱,所以没借给她。
  老许的老婆就说:“不对啊,她明明说借了你家五千块钱啊,我还打算劝你早点收回来呢!”
  我呆若木鸡,想起半年前阿明借钱的事,当时先生回家跟我说他同学买房想找我们借点钱,他们俩大学时住上下铺,关系挺铁的。我一口回绝,借什么借,借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什么都可以借就是钱不能借……
  我又想起先生抽屉里那个建行的存折,存折上取走五千块钱的时间,正好是阿明开口借钱的第二天……
  老许的老婆讪讪地安慰我说:“小刘啊,每个男人都有点私房钱,这没什么稀奇,咱们都是女人,我家老许要有什么情况,你可得告诉我啊!”
  我想,我敢告诉你吗?告诉了你,你跳楼我也有责任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