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老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其祥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7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老一姓衣,单名一个一字。当年父母生下老一后,请江湖卦仙给他算了一卦,卦仙说,孩子的名字要起笔画最少的字,将来能吃不掏钱的饭,穿不掏钱的衣,住不掏钱的房子。于是,老一的父母就给儿子起了个一字,因为没有比一笔画再少的字了。
  老一打上学起,就和一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一先在市X街道一小读书,后又顺利地考上了市一中;高中毕业,老一当了兵,被分配到了某部队一团一营一连一排一班,后来当了—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转业后,老一分到某局办公室当主任,办公室在科室中排在第一。老一在办公室任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局长春节前下乡访贫问苦送温暖,当地的领导要为局长一行摆宴接风洗尘,老一悄悄地附在局长的耳边说,这个酒不能喝!局长问为什么。老一说,我们是来访贫问苦送温暖的,如果一个个扛着个关公脸去乡亲们家里,群众会怎么想?局长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谢绝说,不是不给大家面子,因为现在喝酒不是时候,以后机会有的是。当地的领导就很感动,说局长的水平高,知道如何维护政府的形象。下乡回来,局长就对老一刮目相看了。
  后来,老局长退休了,推荐老一当了一把手。老一当了一把手后,大家就喊他老一,喊着喊着,就连他自己也弄不明白大家是喊他老衣呢还是老一。不过,凭心而论,他还是喜欢别人喊他老一。老一觉得这个一字太深奥太微妙了。一表示最大,过去说九最大,其实有一句俗语说是九九归一,九再大最后还得归到一字上,说明一比九大,从九到一得上一个台阶。老一当了一把手之后,就对这个一字更感兴趣了,他专门对这个一字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他发现这个一字大有学问,比如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老儿称为孤家寡人,孤和寡都是惟一的意思;在当今,人们称单位里的正职为一把手,一把手在单位里也是皇帝。一把手可以一言堂、一本正经、一言九鼎。一把手可以一孔之见、一手遮天、一意孤行。一把手出了纰漏,可以一分为二,一推六二五,一拍屁股走人。一把手可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把手打击对手,可以把对手的成绩一笔抹杀,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甚至一棍子打死。总之,老一对一字的研究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由于对一字情有独钟,老一的坐骑牌号尾数是一,手机号码办公室的电话以及家里的坐机号码尾号也是一,老一的办公室是一楼一单元一号……鉴于老一对一字走火入魔陷入了迷信的境界,每当有人请他签字或批文件时,他大笔一挥签上的竟然是“一一”,部下提醒他说前边的那个姓不是这个“一”,应该是那个“衣”,老一这才如梦初醒,不好意思起来,私下里,老一曾经怨恨过他的先人,为什么不姓一而姓衣呢?多俗气呀!但埋怨归埋怨,他决定采取主动行动,到派出所更改姓氏,派出所的同志很客气地对他说,如果改成其他姓还有变通的办法,但衣改成一不成,因为中国没有这个姓,要重新注册似乎难度很大。派出所的同志甚至不无抱歉地告诉他,他们也不知道创造一个无中生有的姓该归那个部门审批!老一只好遗憾地作罢。
  老一毕竟是凡人,老一也没有跳出五十九岁的怪圈,老一五十九岁了,再有一年就该退休了。但是,老一没熬到退休,却被市检察院批准逮捕了,罪名是受贿,也就是腐败。人们不解,像老一那样精明的领导,怎么也会办糊涂事呢?为此,在法官审判他的时候,问他有何感想。老一有点一蹶不振,只是摇了摇头,一声叹息,说了句谁让我是老一呢。看来这个一字我也消受不起。由于一念之差,一失足成千古恨!说完便陷入了沉思。
  此时此刻,老一大概在想,小时候父母给他算的那一卦,吃不掏钱的饭,穿不掏钱的衣,住不掏钱的的房子,先是当兵时应验了,现在坐牢又应验了,以后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