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问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殿玉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2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S局是个正处级,庙大方丈也多,一把手不算,光正副局领导就有七八个人。
  前年,市里又给调来一个副局长。
  新来的副局长姓杨,叫杨国栋,人见了称他为杨局。杨局不到40岁,人长得魁伟,也挺帅气。杨局一来,立时成了全局人注目的焦点,尤其几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听说杨局刚刚离异还是独身,眼圈子立时火辣辣地亮起来,盯上了这位新上司,一下比平时都温柔了不少。
  过了没多长时间,全局的人似乎都觉得这位新来的杨局有点“异常”,很奇怪。奇怪之一是看着杨局很威严,但他却不摆官架子,平易近人,又很体贴关心下属冷暖。奇怪之二,杨局异常的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与其他领导截然不同。如局里惯例:凡副局长以上领导,每月都可报销一定数额的酒饭费,每月都要有三条大中华、一斤碧螺春或铁观音。可杨局来了近一年,不但没有一分钱的公费吃喝,就是上级来人和为外宾举行酒宴,除了非应酬不可的,他也大多都借故推托。至于应享有的那些高级烟、茶,杨局更是从不动它,全都作了外来招待。自己平时抽烟喝茶,全是自费的低档品。奇怪之三,也是人们觉得他最大的“异常”,是他不贪财,不好色,对任何女色都毫不动心。如今一些官儿外面“包奶”、单位里与女下属营营苟苟,这似乎已是人们见怪不怪的事儿,可杨局配偶离异,却能甘守寂寞,即使上班在局里,他办公室的门也都是天天开着。有女下属见他,最多说几句幽默笑话,极有分寸,绝无轻妄,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样一来,一些想跟他热乎的女孩子也就不得不规规矩矩,不敢轻挑。

  有了这些异常和奇怪,时间一长,单位上便自然地生出了不少议论,有人说杨是故作姿态,哗众取宠,有意弄个样子让人看。有人说杨别看年轻,却会老谋深算,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贬低别人,显示自己,说穿了就是包藏野心,想篡位当一把手。
  杨局似乎并没多在意人们如何议论他,仍然一如既往,毫不改变。但之后新的议论又出来了,有人根据他对女色淡漠,突然地猜测他可能功能失常,患有“阳痿”。议论经过众人口,不断地加工润色,原先的猜测终于变成了言之凿凿的“真事儿”。有人说杨局的离婚,就是他的妻子提出来的,原因也就是一个:杨不行!

  杨局阳痿的“确凿”消息不胫而走,局里那几个漂亮女孩子,原先有打主意想当夫人的,都纷纷打了退堂鼓。杨的周围原先有人给他介绍的几个对象,一听到这消息,也都不再抢着登门,由此,杨局的配偶问题便拖了下来。
  一晃两年,局长换了,杨局没当一把手,也没人听说他有任何媚上和行贿活动。原先猜测他有野心的种种议论,渐渐走向了低谷,但对他的“阳瘘”问题,议论之势却仍然兴盛不衰。后来,杨局突然结婚了,新娘子不只年轻漂亮,而且很有些风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局里人先是愕然,继而新的议论又随之诞生:有人传说,新娘子并非不知杨的问题,而是她自身也是个性冷淡者。她之所以嫁给杨局,为的就是他不能拈花惹草,生活放心。传说的人对此甚至描述得有鼻子有眼,说这些话完全出自新娘子之口。
  一年后,杨局突然喜得贵子。这消息犹如原子弹爆炸,在局里引起了极大的震波。有人又开始窃窃私语,说这孩子肯定是别人的种!不少人为此甚至以贺喜名义前往“观察”,看孩子到底像不像杨局。结果,众人的结论未能形成一致,有的说似乎像,有的则说绝对不象,其中有精明人一语服众:他说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杨局心里最清楚,杨局脸上的表情就是准确答案。于是,人们就集中注意杨局的脸,只见那脸与过去无甚不同,并没表现有喜得贵子的那种高度兴奋,也没见他为孩子设庆贺酒宴。最后定论又形成统一:杨局的阳痿问题铁证如山,毋庸置疑!

  局班子中,后来也出了几个好心人,他们觉得以前对杨有看法,认为他有野心,历史证明这是一起“冤案”。为了表示歉意,也出于内心对杨的身体和名声的真正关怀,他们先后都含蓄或直接地提醒杨局,要他务必重视自己的“问题”,有的甚至为他寻来了专治阳痿的民间秘方。面对同僚们异常而莫名其妙的“关怀”,杨局一时哭笑不得,他惊异问他们:“阳痿,到底是谁‘阳痿’?!”
  同僚们也一时被问糊涂了,又一时似省悟了什么。是呀,我们这些人怎么啦?这个社会……阳痿?到底是谁“阳痿”了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