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矫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达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3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妻弟之女丝闽,9岁,上小学三年级。有天她捂着嘴皱着眉,哼哼唧唧说牙齿不舒服。她爸她妈,匆匆带她去医院看牙科医生。
  诊断结果,左右两颗虎牙被挤压,有突破牙龈的框定朝侧翼发展之势。牙医诊视结论:可治,也可不治。要治简单,却要能受得住煎熬,带牙箍矫正,每月来一趟医院对牙箍作微调,再套到牙齿上去,治疗期约需三年时间。这就像花匠给植物盆景定型,需要用钢丝拴绑牵引,慢慢让它朝着设计的方向伸展,急不得的。
  不治呢?妻弟与弟媳迫不及待异口同声地问。不治嘛,也没甚要紧,保不准还会歪打正着,落个巩俐似的虎牙,反倒成了身上的亮点也不一定呢。最坏的可能,是长大成人后形象上不怎么淑女,但也不是说就难看得像个丑八怪,医生的意思显然:治与不治自选,好坏结果自测。
  这两不着的回答,着实为难人。治吧,花钱、奔波事小,丝闽得受三年的洋罪,试想一下,整年整月嘴里塞进个金属的牙箍在跟牙齿较劲,还能有轻松快乐吗?不治呢,随它自由发挥地生长,若形成巩俐虎牙之态,倒也算得是浑然天成,但怎能保证它能顺遂人意适可而止呢?
  该问问丝闽了,牙齿是丝闽的,要套牙箍难受的是她,不套牙箍牙齿长大了不美的也是她,总之她是直接受益人或是受害人,涉及到她的未来,想包办也包办不了。对她晓以一通利害之后,她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做牙箍的金属是什么颜色?医生疑惑地盯着她,答道:有紫铜色、银白色,喔,还有烤蓝色,患者很少选用这种颜色。丝闽爽快甚至有点得意地说:那么,就做个烤蓝的吧!
  那就矫正了?她爸她妈问。她点头。要戴三年耶?她仍点头。一个本来看似复杂、以为她要摇摆不定反复权衡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她从牙医专用躺椅上起来时,自己对着镜子端详了许久,回头对她爸她妈,一手叉腰一手支愣着下巴,做了个模特亮相的姿态,咧开嘴嫣然一笑。她爸妈一阵目眩,那烤蓝白牙放射着怪怪的光芒,与她眼里那兴奋的目光交织,整个一个卡通小魔女。她爸她妈疑惑顿解:这平时娇里娇气的丫头,明知三年痛苦等着她却能这么爽快,要的就是这小魔女的效果啊!
  这年月,似乎什么都可以矫正的,牙齿可以矫正,视力可以矫正,还可以矫正人的其他部位。不过,有的人愿意主动矫正,有的人却是被动矫正,有的矫正部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矫正部位却在视觉之外。矫正,会不会成为生活中新的热点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