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魔鬼网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子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网络小说
  汪慧这次进入聊天室时,鬼使神差般地为自己起了“雨精灵22”这个网名。22岁大学毕业时,汪慧的确喜欢下雨的天气,下雨就好像谁在伤心地哭泣,充满伤感的诗意。可是,22岁已经和她告别了20年了,太遥远了。
  出乎汪慧意料,一下子有八九个男网民主动和她搭讪,而以前汪慧用“单身女人42”这个网名时,都是她主动找别人说话的。一个叫“论持久战”的网名吸引住了她,她很快给他回了话。“论持久战”这个一语双关的名字让汪慧脸上有点发烫。
  汪慧的丈夫是前年与她离婚的。丈夫是大学教授,和自己的学生搞在一起了,没等女孩毕业,丈夫就向她提出离婚,拿到协议书不久,丈夫就和女孩远赴澳洲。他们的儿子去年也去澳洲读书去了。汪慧在一家生活杂志社做编辑工作,常常独自在家,很快就迷恋上了上网,只要坐到电脑前面,她就什么烦恼都忘掉了。
  不断有人和“雨精灵22”打招呼,这让汪慧很有恶作剧后的开心,这些无聊的男人就像闻到血腥味儿的苍蝇,“嗡嗡”地围着汪慧,赶都赶不走。汪慧最多能同时和10个人聊,和他们调侃。很多人问她:在哪里呢?漂亮吗?喜欢一夜情吗?电话号码是什么?汪慧都模拟羞涩的少女的口吻巧妙地和他们周旋:在家呢。同学们都说我长得像影星梅婷。我可不喜欢一夜情,我喜欢感情专一的男人。怎么刚认识就问人家电话,再问不理你啦。“论持久战”似乎是个很成熟的男子,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切的向汪慧煽情,但是,他的发言却让汪慧很动心,他很能揣摩汪慧心里,他的发言后来都委婉巧妙地和感情、性相关,但汪慧稍稍表观出不配合,他就转换了话题。他们约定好改天再聊。

  第二天中午,汪慧才走下楼。住在楼上的漂亮女孩和汪慧擦肩而过,女孩对汪慧莞尔一笑,叫了声:“阿姨好。”汪慧这才注意女孩,女孩一双大眼睛很明媚,皮肤白皙如玉,而好看的眉毛很浓很黑,显得活力四射。她才像那个电影明星梅婷呢!汪慧心里惊叹。
  从单位回来,汪慧匆匆吃了个面包,就坐到电脑前。
  “论持久战”来了。汪慧激动得手指都有点抖。但很快她就平静了。心里暗暗嘲笑自己——你这是怎么啦,像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
  简单问候完了,他忽然说:“你能描述一下你的衣着吗?我也许可以猜出你的性格。”汪慧想了想,她就把楼上那个漂亮女孩的样子描述了一遍。

  “你的语言很好埃”他说,“你一定是学文科的吧?”的确,汪慧刚才对女孩衣着的描述时故意卖弄了一下自己的丰富的词汇。
  “你写过什么文章吗?可以给我看看吗?”他说。汪慧想了想,从自己文件夹中点开一篇文章,文章是篇休闲随笔,删除了自己的名字,就按照他打出的邮箱地址发了出去。他很快看完了,说了一番溢美之辞。他们聊天结束时,他最后打了一句话让汪慧大吃一惊:“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住址,我会去找你!”汪慧困惑了,她实在回忆不起来怎么回事,忽然,她想起那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了她所居住的小区名字:万荷公寓。
  “论持久战”忽然消失了,汪慧并不在意,好在每天都有新的网友陪她,陪她玩儿这个关于22岁女孩的游戏。
  一个月后的傍晚,两名刑警敲开了汪慧家的门。
  刑警告诉汪慧,他们是想了解有关一个案子的线索。“住您楼上的女孩出事了,您听说了么?”汪慧大吃一惊,缓缓摇摇头:“不知道,没听说,怎么了?”
  “是这么回事,那女孩在上夜大,这些日子下课时总被一个陌生男子尾随纠缠,那个男子自称他们早在网络上认识了,想和女孩交朋友。女孩说她根本不上网聊天。前天晚上,那个男子开着一辆汽车又拦住女孩,他把女孩强行抱进汽车,捆住女孩的双手,汽车在路上飞驰时,女孩挣脱了捆绑,跳下了车……,现在,女孩还在医院。”这个刑警边说边观察着汪慧的表情,他发现汪慧的脸色很难看。

  “我们猜想也许歹徒认错了人,所以,我们对万荷公寓所有上网的住户都走访一遍,您如果知道什么线索,请和我们联系。”刑警最后说。
  这晚,汪慧再没有碰电脑一下。她蜷缩在沙发上,浑身战抖。
  第二天,汪慧打听好了女孩所住的医院和病房,在门口迟疑了许久,她心情忐忑地走了进去。当汪慧看到女孩左膝盖以下的被子空空荡荡时,汪慧的心像有把刀子在剜着。
  女孩是在一个雨天坐在轮椅上出院回家的,当时,汪慧正好站在窗边看着雨滴溅起的朵朵水花。她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隐藏的罪犯。汪慧哭了,她骂自己:“你怎么那么傻,你怎么不问问他住在哪里呢?!”
  以后的日子,电脑键盘像电烙铁一样无法触摸。汪慧在聊天室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谁认识‘论持久战’,求求您告诉我!”
  然后,她会盯着显示器,呆愣愣地一直坐到深夜。
或许您还会喜欢: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