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爱在感动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韩香萍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4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大学毕业后,因眷恋这座海滨城市的美丽与时尚,我留下了。几年后,我成了一家颇具知名度外企的部门主管。
  此时,恍惚间我才发觉自己已是一个大龄女子了。
  于是,经人介绍,我认识了林。林是大学教师,不英俊也不难看,却比身高1.72米的我矮了3公分。他是那种很有知识很有涵养但缺乏激情的人,好像永远都是那么不温不火,慢半拍。我心里有些失望,对林也就不冷不热若即若离。但,我能感觉到林是认真的。也许日久生情吧,慢慢的我对林的感情有了微妙变化,几天不见,心里常会莫名其妙地想起他。我不敢确定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不是叫“爱”。“我动心了?或许我还有更好的选择?”两个声音时常在我的脑海萦绕。
  不知怎的,一段时间我经常感到胸闷,浑身酸软,身体不适。我的好朋友菁是市立医院的医生,那天她替我作了全面检查,最后竟得出一个可怕的诊断:乳腺癌。
  “天哪!怎么会呢?”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得我晕头转向。
  “这是真的!你要面对现实。”菁咬咬嘴唇,用医生特有的冷静与理智的口吻肯定说。我欲哭无泪。
  “要不要告诉林?”沉吟片刻,菁问。她知道我和林的事情。我们无话不谈。
  “不!”我绝望地几乎是吼叫。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医院的。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陷入悲凄哀伤痛苦无助的深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泪。突然听到有人在轻轻叩门,“谁?”我心绪烦乱地打开房门:是林!只见林气喘吁吁,脸上写满关爱与焦急,却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我从这里经过,顺便来看看你上班没有。”

  “是吗?”我淡淡一笑。哼,一定是菁告诉了他,却装得一无所知,虚伪0我的事,菁全告诉你了?”我故意轻描淡写。我不想瞒他。
  “我……”或许林没想到我会如此坦然,一时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半晌,他点点头。
  “我们分手吧。”我心平气和地说。
  林一怔,摇了摇头。
  “我不要你的怜悯!”我冷笑一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好吧。”林嘴唇哆嗦了一下,狠狠瞪了我一眼,一转身扬长而去。
  望着林远去的背影,本来就疼痛的心倏地凉到了底。我心灰意冷:想不到爱情如此脆弱,不堪一击。但我不怨林,任由泪水潸然而下。
  谁知第二天林又来了,一进门就神秘地拿出一摞东西,兴冲冲地递给我说:“请过目。”
  我心不在焉地瞄了一眼:户口簿、身份证,什么意思?我茫然地看着林,一脸的不解。
  林微微一笑,郑重其事地说:“我们登记结婚吧。”
  我一时百感交集,禁不住泪水长流……
  那天林陪我去医院复诊。菁见到我们,抿嘴一乐,打趣道:“蛮幸福的嘛。”
  复查完后,菁神色一凛,严肃地说:“虽然癌细胞暂时没有扩散,但不排除病变的可能。为保险起见,最好先做一侧乳切除手术。这样——”说到这里,她欲言又止,看了看林。
  林一下子满脸通红,看了我一眼,低下头,喃喃地说:“就听医生的,只要对病情有利,其他……我不介意。”
  “好吧,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先开些药带回家吃,再观察一段时间吧。”说完,菁意味深长地看了林一眼。

  也许爱情的力量真的很伟大,有了爱的滋润,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半月后,林再次陪我复诊,并告诉菁,我们准备结婚。菁显然很惊讶,不无担心地问:“你们决定了?不后悔?”说着眼睛紧盯着林追问道,“你呢?她可是个病人哪,万一……”
  林坚决地摇摇头,用力握住我的手,生怕我会逃掉似的。
  哈——突然菁放声大笑起来,边笑边耸肩,作夸张状:“哇!我好感动。林,你真伟大!怎么样,我的戏导演得还不错吧?”
  见我们懵懵懂懂的样子,菁得意地点戳我的头说:“你呀,其实根本没得什么癌,只不过平时整天伏案工作太累了,身体有些虚弱罢了。你不是说林没有激情不会关心人吗?那天我灵机一动,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借机替你考验一下林。怎么样,大小姐,他不错吧?”
  我和林如梦方醒,惊喜交加,情不自禁地紧紧相拥。我疯疯癫癫地问林:“我没病,真的吗?”林则激动地笑而不语,只是使劲地点头。
  菁在一边调侃道:“哼,不但没病,还白吃了我一个月精心配制的秘方补药呢。”
  我嗔怪道:“你骗得我好苦,我还没找你算帐呢。”
  我们都笑了。
  那晚,在我租住的公寓里,我和林举杯同庆我的“复生”。此时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星光璀璨,照亮了城市绚丽的夜空。
  坐在客厅,林有些拘谨,一个30岁的大男人鼻尖上竟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的窘态,让我“扑哧”一声笑了,林也跟着嘿嘿傻笑。灯光下,林的一张娃娃脸更显得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我们不约而同对视一眼,又都笑了。我们喝了不少酒。我情绪高昂,又说又笑,全然没了平时的矜持与冷傲。林一直笑着看着我,眼中尽是爱怜与喜悦。后来我觉得自己的脸开始发烧,说话开始语无伦次。我知道自己醉了,有些意乱情迷,我用火辣辣的目光盯着林。谁知,林的脸儿竟红红的,居然低下了头,不敢正视我。“胆小鬼!”我咕哝一句,身子一歪,睡了过去。

  不知什么时候,我醒了,觉得头很沉,浑身软绵绵的,潜意识里一惊,忙翻身坐起。嗯,身上穿得整整齐齐的,只不过多了一条棉被。再一看,林手里捧着一本书坐在一边,正微笑地看着我呢。我脸一红,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你醒了?再睡会吧,我该走了。”林站起身,拿起外套往外走。
  不知怎的,我的喉咙像被堵住了,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默默目送林消失在夜色凝重的城市大街上,心一时空落落的,一丝怅然袭上心头。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凌晨4点。天啊?我一下子跳起来,这个时间什么车也没有!这里是城西,林住城东,相隔很远的,他如何回去?大冷的天,他一个人在街上踯躅?我如困兽般在屋里转圈,这才注意到林已经把晚上的剩菜残羹收拾了,客厅厨房已清理得千干净净。茶几上有一纸条,我捡起一看,是林的笔迹:今夜有你不寂寞。我心里一热,忽然很感动,不由泪眼模糊。
  我打电话给林,带着哭音问:“你怎么回去的?傻瓜!”林在电话那头轻声笑了:“我在附近的网吧上网,后来坐车回去的呗,傻丫头!”
  “我还奢求什么?”我在心里低语。
  很快,我和林携手走向了幸福的红地毯。
  其实,爱有时候就在一瞬间爆发,在感动中完成,在相伴中永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