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局长戒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左克才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局长刚参加工作时才二十二岁的毛头小伙,出了校门迈进机关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陌生新鲜,香烟对他来说是一种新事物。机关待久了,美好的感觉没了,单身宿舍一人特寂寞,试着用烟解闷,不想渐渐竟成了瘾,戒烟几次都没有成功,烟量却升至一天两盒。
  时间在推移,年龄在增长,三十四岁时当上一局之长。上任伊始,局长口袋里装有两种香烟,一种是高档香烟撑门面,上给来客抽的;一种还是以往四元一盒的香烟,那是留给自己抽的。
  一天,好久不见的初中同学王山来找局长,局长见了非常高兴,赶紧沏茶上烟,习惯性地拿出另一盒烟自己抽起来。这时,王山面露不悦之色,局长看看自己手中香烟,再看看王山的表情,才知道香烟给弄错了,局长尴尬至极。再三解释也没有留住王山,局长为此耿耿于怀。此后,局长口袋里只有四元一盒的香烟。
  给局长敬烟都是上好香烟,局长没有好烟了,总是推辞说抽烟习惯了一种口味,从口袋里掏出四元的香烟。局长的香烟档次低,制约了副局长、科长、副科长的抽烟标准,他们在局长面前只抽四元一盒同一品牌的香烟,怎么着抽烟档次不能超过局长,即使不想抽也要点燃强忍着。也有人说局长是做做样子,讨个清正廉洁的好名声。
  老母逝世,局长觉得老牌香烟味道确实不错,批了二十条四元一盒的香烟带回老家。乡亲特别热情,里里外外都有人帮忙,杂七杂八的事全有人操办着,不需要局长多一点点劳累。局长很感动,按乡下规矩给帮忙的人行下跪大礼,每人送一盒香烟。接香烟时乡亲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局长,让局长感到不自在。
  回到城里,父亲来电话说:“村里人说局长看不起乡下人,是忘本。上次王山回来说局长抽二十元一盒的香烟,给王山的是四元一盒的劣质烟,乡亲不相信局长会抽四元一盒的烟,说王山是造谣。这次虽一样抽四元一盒的香烟,那是给别人做样子的,哪有局长抽这样差的孬烟。前些日,轮窑厂的厂长二秃子父亲去世,香烟都是十多元一盒的。二秃子再有钱,也比不上局长有权有钱。”
  局长不得不慎重考虑香烟的问题。戒烟是一种折磨,几次戒烟经历尝尽了苦处,无烟的日子,嘴巴总是痒痒麻麻的,身如虫噬,整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的样子,让人寝食不安。继续抽烟得提高香烟档次,但一天二、三十元的烟资也是不小的开支,虽说月有二三千元的薪水,可在烟火中烧了还是感到心痛。
  局长抽十几元一盒香烟,局机关有的抽高档烟的烟民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抽好烟了。局长香烟档次在不断提高,几十元、上百元的香烟也抽了,抽好烟反而不需自己花钱,可心里总是隐隐地痛。
  一天,小学校长来到局长办公室,多年未见,老校长发已花白,脸上刻痕雕荆交谈中局长知道了校长此行之事,家乡受了严重虫灾,学生交不起学费纷纷停学到花炮厂打工,校长虽把学生给拦截了下来,可学费还是无法解决,想请局长帮忙。局长一口应承下来。
  校长脸上开放成一朵菊花,颤抖的手伸进公文包里拿出两条局长爱抽的四元一盒的老牌香烟,自己则抽一元一盒的香烟。校长说香烟是自己买的,抽这样的香烟才踏实。校长说上次香烟之事,与乡亲理论过,说局长这样才是一个好官,作为校长脸上有光。十几、二十几元那么高档香烟几人能抽,相信自己不会走眼,局长不会抽那么高档的香烟。
  此刻,局长的手僵硬着,拿着“中华”香烟的手悬在半空不得动弹。校长看到香烟,全身触电似的一颤,缓缓地站了起来,目光呆滞,顺手把茶几上两支香烟揉碎扔进垃圾筒走了。
  不多日,小学收到两张未署名的汇款单,一张是2万元,一张是2880元。此后,每年开春校长总收到2880元汇款单。
  局长依然忙碌着,嘴里时常嚼着口香糖。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