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楼上楼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郑能新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5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文化馆四楼出作家,凡是在四楼住过并爬过格子的,一代接一代,大多弄过潮儿,最起码也拿着作家“派司”光荣引退。而到了他这一代,缪斯似乎已不再垂青。含辛茹苦奋战了几年,仍然是个“作者”,“家”不冠顶,压力颇大。因此,他下决心戒掉一切嗜好,电影也不看了,舞也不跳了,闭门谢客,潜心著述,发誓要有所作为。
  文化馆五楼上与他相同的位置住着“画家”。画家活泼豪放,除了画得一手好画外,跳舞、喝酒、吹牛样样都行。因此,缔结了许多男女朋友,他的房间常常宾朋满座,叽叽喳喳如鸟雀闹林,蓬蓬嚓嚓歌舞升平都是常事。这些,在以往看来并不算什么。那时,他也常到五楼去“侃”去“跳”,可现在不同了,他想沉下心来写点东西,以减轻领导和业余作者对他的信誉危机。因此,他对画家那热闹的处所颇有些反感了。只是他一直与画家关系不错,也就不好给予过激言词,只得煎熬着把枯杂的思绪演变成一篇篇没有灵魂的文字,去报刊杂志上碰运气。几经碰壁之后,他终于忍受不住了,把一腔怨气撒向画家。这以后,五楼闹腾的人日渐少了。画家耐不住寂寞,便走出“彼得堡”,到别处寻求刺激去了,五楼清静了许多。只是每到夜半,画家归来,脚步声“踏踏”响起,搅得他心如乱麻。随后又是“砰砰”两下厚重的关门声响起,他的脑子便是一片空白。再写下去也只能制造文字垃圾,于是,他便蒙头大睡。日子一长,他觉得画家是有意和他过不去,于是,瞅空写了一张纸条,贴在画家的门上:“你有本事画出夜半时刻你那两道房门传出的厚重声音和那颇有节律的脚步声吗?”
  这一夜,他没有动笔,静静地等候画家的出现。他想象着画家见了纸条后如何暴跳如雷,或故意弄出更大的响声再来气他。那样,他们之间恐怕又要进行一嘲战争”。
  可是,画家的脚步从过道上响到门跟前后,好长时间没有动静,很久过后,才听见轻轻的碰门声,接着是轻微的脸盆、脚盆之类的物器响动,再以后,就是画家的床吱吱响了几下,然后,一切归于沉寂了。
  从这一夜起,他如愿以偿,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不知何故,他仍然没有创作欲望。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仍是一事无成。
  面对寂静的五楼,他又深感寂寞。于是,他便决定登门叙旧,以解数月来的冷清寡淡。
  画家见了他,很是惊讶:“你——?”
  他自嘲地笑了笑:“寂寞难耐,放松放松。”
  画家说:“理当,理当。”
  他转身入室,便顺手替画家关门,可是,刚刚碰到那门,他便惊叫一声缩回了手。仔细一看,那门在手常触处,钉上了一块形如锯齿的铁皮。
  事后,他才知道,画家重手重脚的习惯由来已久,那天见了他留在门上的“忠告”后,怕自己不易改正,便在门上钉了那块“限制物”,这样,每逢关门,手便会触及那块带有利齿的铁皮,因而,也就会提醒自己放轻动作。
  他仔细回味了一番,才知道自己为何写不出东西了。从那以后,他就永远放下了笔,毁灭了自己的作家之梦。
或许您还会喜欢: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