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上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江岸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2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吕三斤做一手好木活,堪称黄泥湾的能工巧匠。但他这人性子急,脾气大,动不动就爱吹胡子瞪眼,一句话掉在地上能砸进去半尺深的坑,摔起东西来天女散花般任意挥洒。外面的人不了解他,骂他是“犟驴”;黄泥湾人熟悉他,知道他是“顺毛驴”。他一个走东家串西家的手艺人,所求无非是东家对她的尊重。
  几十年过去了,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知道了黄泥湾的“驴”师傅,对他言听计从。人们并不害怕这头老驴尥蹶子,而是害怕他使坏。吕三斤年轻的时候,给一户人家做结婚家具。也不知这家咋惹恼了他,新媳妇自从躺上他打制的婚床,夜夜将被窝尿得精湿,羞得她几欲自荆后来还是她的公公好烟好酒招待了吕三斤,他才动手拆除了床架里一个微型的马桶,还给新媳妇做人的颜面。
  当然,这只是流传在黄泥湾的一个神秘的传说,古老得如同吕三斤脸上纵横的沟壑。但是,黄泥湾人对此深信不疑。
  惹不起还躲得起。和吕三斤关系稍微疏远一些、或是前八代后五代和吕三斤有过仇隙的人就不请吕三斤做活。没有张屠户,不吃带毛猪。但是,外面的花花世界早就勾去了年轻人的魂,现在谁还老老实实在家学手艺?虽然还有几个半老不少的三脚猫木匠,谁又能比得了吕三斤呢?
  张大田和吕三斤是邻居。张大田男大当婚,要盖新房,想请吕三斤父子做新房木活,爹娘的头摇得像冬天枝头风中最后的两片枯叶。
  许多年以前,张大田的娘曾经和吕三斤老婆比赛似地拍着屁股跳着脚叫骂了大半天,最后大打出手,出来劝架的张大田的爹和吕三斤不知不觉也加入了战团,两彪人马捉对厮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两家为此一直互不搭理。张大田长大了,和吕三斤的儿子吕好顺情同手足,两家的关系才渐趋缓和。
  都多少年的老皇历了,翻不得了。张大田劝爹娘。
  他做初一,别怪我们做初二。爹娘坚定地说。
  你们对吕大爷有偏见,反正我请定他们了。
  你这个没良心的,胳膊肘咋能朝外拐!娘破口大骂。
  还能反了你小子!爹举起了蒜臼大的拳头……
  争执归争执,最后全家还是统一了意见。家里的钱大都是张大田在外打工挣回的,又盖的是他的新房,何必跟他较劲呢?
  吕三斤父子背着斧头和锯子来了。
  吕三斤的木活究竟好到啥样?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他锯木头不打墨线,比小伙子的腰板还直;他砍木板不用再刨,比女娃子的脸蛋还光;他凿的榫眼镶上榫头,头发丝儿都插不进去。
  黄泥湾人盖房,特别重视上梁。常言道,大梁不正二梁歪,三梁不正倒下来,马虎不得。不管是扯长三间,还是扯长五间,只有安装正中那间堂屋的脊檩,才叫上梁。梁最好由亲朋好友奉送。张大田的姐夫早就将一株一丈二尺长的原木送来了。吕三斤挥斧将原本打制成形,在梁的下端,细细雕刻了“姜太公在此永保平安”九个篆书大字,调朱砂涂了,放射着红彤彤的光芒,看上去像九朵祥云。
  张大田的爹查了历书,选了个不冲不犯、大吉大利的日子上梁。良辰吉时已到,张大田燃放了一大挂鞭炮。吕三斤父子分立在两边墙头上,在鞭炮声中将裹缠了大红绸子的梁徐徐拉上去,稳稳当当安装在墙尖上。梁不长不短,不粗不细,严丝合缝。
  早有人捧着满满一筛子瓜子、花生、糖果、饼干,爬到墙头上,往下面人多的地方撤去。一群孩子恭候多时,抢得飞沙走石电光石火。撤果子的人现炒现卖,编了一段顺口溜:东家姓张,新房上梁,一把果子,老少安康,两把果子,合家吉祥,三把果子,早接新娘,四把果子,儿女成双……
  新房木活已毕,只待铺上瓦,便可出水,吕三斤父子收拾工具要走。吕好顺瞅空把张大田扯到广边,悄悄告诉他,我爹雕了个木人推车,可能装在了梁上,车头向内,财源广进,车头向外,家当败光,你上去找找吧。
  张大田找了许久,才在一根椽子与梁交接处的缝隙里,看到了用一根钉子固定着的木人推车。木人耸身躬腰,仿佛着力推车,车头正是向内。
  张大田用钳子拔掉钉子,将木人推车取了下来,捧在手心里观赏。木人筷子粗细,眉眼清晰可辨,车子拇指粗细,车轮辐条隐现,真是巧夺天工。他有点爱不释手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