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空白磁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达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2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辗转而来的信息,验证了她的一直坠在心头的感觉:上大三的孩子失恋,一度萌生过退学的念头,眼下仍是郁闷烦躁,意志消沉。学校寄到家中的成绩单也反映,一直成绩优秀的他,这次好几门课挂了红灯。
  孩儿有事母担忧,爱子情怀是做母亲的天性。她自然焦急,可她不是那种急而不智的人。她努力地试图将心头的万分焦急化解为让孩子走出情绪低谷的万全之策。这谈何容易呢?想打电话劝慰劝慰孩子:天涯何处无……可一拨通电话,竟是家常的衣食冷暖;想写信从容说道说道:书中自有那……可流出笔尖的,依然是母性的夏单冬棉。想去学校走一趟,与孩子面对面交谈。临行前却又犹豫止步,若是去了谈了,会不会给孩子增加新的压力,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真是道难题啊!
  一直以坚韧且办法多而名播家乡小镇的她,有着生活的自信。这自信,是打从孩子三岁时她与丈夫离异,一步步独自扶助孩子并将之送进名牌大学的漫长岁月里,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可这次遇到这种事,让她有种山穷水尽的感觉,这感觉蚕食消解着她的自信。她甚至怀疑自己只是个无能为力的女人。
  静心思虑中,她想起孩子考上大学那年,孩子提出的一个要求,当时因手头较紧,未能满足孩子。她心底一亮,有了个不妨一试的想法。
  几天后,孩子在校收到妈妈寄来的一个小包裹。回到静悄悄的宿舍,他将包裹打开,里面露出的是,前些年曾以学外语为由向妈妈索要而未得的小型录音机,另有一盘录音带,一封短信。信中,要他耐着性子听完这盘带子。
  磁带里录了些什么?上次长假回家,妈妈看他有些萎靡,曾问过一句:心头有结,未解开吧?后来妈妈没再追问,但凭感觉,她已知道发生的事情以及他的心情。那次当面没说,这次一定在磁带里录下了她要讲的话吧?他想。是对自己失恋后精神不振的数落,还是拐弯抹角地循循诱导呢?
  这么想着,他的思绪又游离开了:这场恋爱,热得也久,冷得亦快, 自己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怎么就烟消云散了呢?有那么多朋友、同学,以不同方式劝慰帮助,希望自己走出失恋的阴影,自己也极力配合,可都没能奏效啊!而在“代沟”那边的妈妈,又能如何?这样想来,他又漫不经心了。只是,出于对妈妈的敬意,他将磁带放进了卡盘,强迫自己去听。听了约三分钟,没声息。又是三分钟,依然没声息。他有些烦躁了,转念想起,妈在信中嘱咐要耐着性子听,那就继续听吧。他做了个深呼吸,躺到床上,索性闭上眼睛。
  终于,听到一两声轻微的干咳。他想,妈妈在清嗓子,要说话了!他将耳塞摁了摁,依然没听到期待中妈妈的声音。在近乎失望中,他捕捉到了蛛丝马迹,那是缓悠悠的走带声!奇了,本是若有若无的乏味之音,一旦全神贯注于此,竟也有了韵味,将他带入与家乡有关的想像。些些、徐徐……徐徐、些些,是家乡小镇木桥下的丝丝流水吗?是夜来入梦的后山飒飒松涛呀!不不,是妈妈入睡后发出的微微鼾声!感觉在疾走,继之是飞腾!一会似在水面上破浪而行,像快艇;一会又仿佛在云层展翅滑翔,像鹰隼。渐渐,气息声长,身上出汗,眉眼也粘稠滞重起来。他没有疲乏,反倒有了久违的轻松感。一声轻捷的“咔哒”,磁带走到终点!他惊醒过来,眼框里已是泪水盈盈,他哽咽着喊出:妈妈!妈妈!妈妈……
  妈妈,以一盘空白磁带,将他引领出精神的困境。看似轻巧,实际却花去了妈妈好大的心力,这一点,他是在许多年后才知晓。
或许您还会喜欢: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