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数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春子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3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题记:表面上是一个数癖,实际上是一场谋杀。
  九祥对数字有一种特别的痴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那一年,才六七岁的九祥在袁店镇老庙会上帮大人们算了一笔撕扯不清的帐:他用袁店河的鹅卵石在沙地上左摆右摆做算盘珠,嘴里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就说出了数字,好大一会儿后布店的帐房赵二才用算盘算出了一致的数字。那卖柴的与卖米的才以物换物平息了那场交易所带来的火气。
  九祥对数字的这种特别的痴迷使他在以后的生意场上表现出了十分的精明和得心应手,他三十来岁就成了袁店河上下有名的生意人,并且!”0余年一直是袁店镇老庙会的会首,直到刘邓大军解放了袁店古镇。
  接下来的二十来年,九祥因为他当年在袁店河上下的风光而吃了不少的苦头。后来,别人问他怎么熬过来的时候,他说,数数。他说,批斗我的时候我数打在我脸上的耳光;让我跪下的时候,我数面前的蚂蚁;坐牢的时候,我数窗外麻雀的叫声……九祥说,我还认真地算过我这一辈子吃下和挣下的东西,如果全部换算成小麦,那实在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好多人说,真是无聊。
  只有村上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和他一起受罪的秦文来说,这老头有一种好活法。秦文来说,多亏和九祥一块挨批,要不然,我早完蛋了。
  不过,秦文来去世十余年后,九祥依然能够吃吃喝喝,并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虽然他后来的日子是在床上度过的。
  九祥对家人的精明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对他的儿媳妇。他的儿媳妇是他用5斤“袁店黄”小米换来的。那年正闹大饥馑,5斤“袁店黄”小米就为患痨病的大儿子换来了一个媳妇。他的大儿子成亲三年后去世,九祥对他的儿媳妇说,要不是你到我们家来,你早饿死了。现在,你是走还是留,你自己决定。不过,娃子留下!
  九祥的儿媳妇没有走,年轻轻的就做起了寡妇。或许是因着儿子的早逝,九祥对儿媳妇没有太好的脸色和眼色。他出去赶集时,总把家里的馍数一遍,高高地挂起,还要把每一缸面按一按,留下自己的手迎…
  九祥这样对待孙儿媳妇的时候,遭到了不仅仅是孙儿媳妇的反抗,还有他的孙子,特别是时代的不容许。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九祥忽然倒下,半边身子不会动弹,从此卧床不起。
  可是,九祥对数字的这种特别的痴迷更加突出。比如,他每天早上要吃3个鸡蛋,一定是荷包的,如做成蛋花或蛋汤,他就小孩一样泪流满面。他会给你绝食。他会对前来解劝的生产队长说,娃子们不孝顺我,用一个鸡蛋糊弄我咧。
  常来给九祥瞧病的王正道没少对九祥的家人说,老小孩老小孩,他说啥你们就做啥,不敢给他打别了,要不然,他这病一复发,就完了。
  王正道还悄悄地对九祥的孙儿媳妇说,人都有老那一天……他这样的人,不敢再惹他生气了。
  全家人就都很听话,九祥每天早上就吃3个荷包的鸡蛋。
  九祥是在200!”年的夏天的一个早上去世的。当他高高兴兴地接过重孙儿在大学里谈的女朋友给他双手捧过的碗时,发现里面不是荷包蛋而是蛋花时,手一哆嗦,颈向后扭,脸色涨红,就瘫软在了床上,一口气再也没有上来!
  那个早上也巧:九祥的孙儿因儿子把在大学里谈的女朋友带回来过暑假而早早地上袁店镇赶集去了;重孙儿因为头天晚上和女朋友疯的时间长还在睡觉;重孙儿的女朋友因为觉得第一次上未来的公婆家怕睡得过迟不好意思而早早地起了床。当她洗罢脸在院子里正觉得没有事做的时候,一直在厨房里忙活的未来的婆婆就郑重其事地给她一个任务:“小娟,把这碗鸡蛋端给你老爷,让他高兴高兴。”
  小娟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端去的一碗鸡蛋花而让老人高兴而死。她把这些讲给大家听的时候,王正道看了看九祥的孙儿媳妇。
  九祥的孙儿媳妇正抹着眼泪,她从指缝里溜出的目光正好与王正道的眼光相遇,很慌地转了方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