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童子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春鸣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4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今天是于红生儿子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因为她接到了王局长的一个电话。王局长他老人家多年以前就有骨质增生的毛病,疼痛难忍,久治不愈。前几天慕名到沂蒙山区,找到一名神医,求得一祖传秘方,一天服用两次,坚持服用一个月,据说有奇效。只是在服用祖传秘方时,每天至少要有一次必须是用童子尿送服,否则无效。王局长还特地向于红解释了什么是童子尿。童子尿就是完全靠吃母奶养活的小男孩的尿。王局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想了一圈,熟悉的人中,只有于红有个还在吃奶的小男孩,就只好来麻烦她了。
  其实,早在两个月以前,就有朋友向于红来求童子尿。说是老母亲骨折,抓了个偏方,也说是必须用童子尿送服。朋友来时,小孩衣服玩具提了好几大包,说起母亲的病来,眼圈好几次被泪水浸得通红。尽管于红十分为难,但是最终还是拒绝了她。于红曾无意中听一个老太太讲过,童子尿虽然有时可以给人治病,但被人喝过尿的小孩这一辈子不会吉祥如意。尽管于红平日里不是个迷信的人,可就这么一个孩子,遇到这种关键时刻,有些话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连于红自己也感到奇怪,这次王局长要来喝尿,她却丝毫也没有产生对儿子命运的担忧。本来嘛,那都是些封建迷信思想,是老一辈人才津津乐道的东西,如果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执迷不悟,岂不让世人笑掉大牙?
  等儿子睡熟后,于红先顾不上洗尿布,她踩着椅子,打开壁橱门,翻出一个久置不用的花瓷盆。她在盆里滴上洗洁精,冲了一遍又一遍。她已经打算好了,就用这个盆来接儿子的尿。于红又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从未用过的玻璃杯,用开水烫了一下。这个杯子有盖,可以拧得紧紧的,把盆里的尿倒在这个杯子里正合适。于红在电话里已经告诉王局长了,明天下午他来的时候,什么也不用带,拿了杯子就可以走人。
  但是,晚上一个同事的来访忽然改变了于红的决定。那个同事给于红带来了许多单位的新闻,让于红大饱了耳福。当同事提到在一周前王局长已经退居二线时,于红的心里顷刻间翻江倒海。于红暗地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办事不给自己留后路,要是在电话里不那么痛快地答应王局长就好了,要是说先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就好了。这下可好,万一那老封建迷信思想应验了,我怎么对得起儿子?我怎么向老公和儿子那早已过世的奶奶交代呀!?再说了,退一万步说,就是那老封建迷信思想不可信,每天一次来接尿,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即便是不用端茶倒水,也不用寒暄让座,就光是有一个外人在那戳着,也够让人别扭的。同事走后,于红越琢磨越觉得这事情办得闹心,狠了狠心,跺了跺脚,硬着头皮给王局长打了电话,说实在没有想到,孩子他奶奶老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坚决反对有人喝她孙子的尿。于红不住地向王局长道歉,并表示一旦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就立马通知王局长来接尿。电话那头的王局长不但丝毫没有生气,反而表示万分理解老人的心情。王局长还说他是否喝得上童子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于红一定得尊重老人的意见,一定得和老人搞好关系。听了王局长的话,尽管于红有些惭愧,但丝毫也不为自己的言行后悔。
  第二天上午,没到下班的点,老公王刚破天荒第一次提前回了家。一进家门,王刚就急切地问:“儿子睡了没?”于红说:“睡了,怎么了?”王刚又问:“什么时候能醒?”于红说:“睡的时间不长,我问你怎么了?”王刚拖长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天大的事!十万火急的事!”原来,就在刚才,王刚单位的李局长一个电话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他的一个舅舅患骨质增生,得了一祖传秘方,但是每天至少需要童子尿送服一次,所以他想到了王刚那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王刚当场要了局长舅舅的家庭住址,并郑重表态,他将把童子尿的事情当作近期工作的重点来抓。王刚最后说:“请您转告老人家,从今天开始,我保证让他老人家一天喝上两次尿。而且不用他老人家亲自来接尿,我会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给他老人家送去。”
  听了老公一席话,于红迫不及待地问:“李局长的舅舅是哪的呀?”王刚神秘兮兮地说:“就是你们单位的埃”于红忙不迭地说:“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儿子弄醒!”
或许您还会喜欢: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