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偷花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黄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这是四叔讲的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村里家家都穷,特别是缺吃的,偷瓜盗果的事常有发生,防不胜防。
  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四叔跟队长刘二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朋友,在刘二当上队长以前,两个人好得跟一个头似的。但人家刘二脑瓜灵心眼活,会来事,跟当官的贴得紧,一来二去就当了三队的队长。刘二当官后,人就有些变化,腰板也直了,脾气也大了,说话办事很硬气。四叔感觉着自己铁哥们当头儿了,干活时便拈轻怕重,很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刘二也不好说他什么。
  这年秋收,三队的全体男社员都在地里刨花生,近晌午时上山送水的翠花带上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队里的大黄牛终于死了,饲养员现在正在剥皮呢。顿时兴奋欢乐的情绪代替了刚才的沉闷。这头牛已病了好几天了,死不了却也好不了,大家早等着它死了好分肉了。上个月一队死了一匹骡子,晚饭时从一队社员家里传出来的肉香味弥漫了全村,可把其他队的人给馋坏了,有人连跑到饲养室投毒的心都有了。这次好事终于可以轮到自己头上,年轻一些的掩饰不住兴奋,嘴里不由哼开了革命的小曲,一个个心不在焉,哪里还有心思干活?

  刘二是队长,队里的牛死了不能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他还装模作样地骂了句,狗日的早不死晚不死单等秋忙的时候死,其实心里也是很高兴。毕竟只有在分东西时队长手中的权利才最为实在。他早就打算好了,把肉分了后,剩下的牛下水送给大队长,他最好这一口,牛鞭牛蛋则要送给书记,他这段时间老是补肾,一准合他的心意。正想着,抬头看到身边有人将活儿干的粗粗拉拉,花生掉了一地,就吆喝道:“都给我干仔细点,干不好活儿谁也别想分牛肉!”
  中午收工歇晌时,因为刚刨出的花生需要晾一晾才能往回运,刘二就安排四叔和栓柱在山上看常四叔暗暗感激,可别小看了看场这活儿,这叫加班,加多了一年下来到年底分红时就能比别人多出个十块八块的,过年的鱼钱肉钱可就出来了。何况,搂草打兔子,看场还能捎带着干点不宜外传的营生。
  大家都急着回去看杀牛的盛况,收工后一哄而散,刘二队长走在最后,临走大模大样地摘了两大口袋花生,他瞅了四叔一眼说晚上加个酒肴,然后迈着方步也下山了。四叔觉着刘二看自己的这一眼里别有深意,心里不由兴奋起来,就想抓紧时间把栓柱也支走。过了一会儿,就对他说:“栓柱,没事你回去看看牛拾掇好了没有,小心别叫队长看见。”栓柱还是个只能挣一半工分的毛头孩子,哪里知道在山上看场的妙处,因为捞不着回去看杀牛,一直噘着个嘴不愿意,听四叔这么一说马上兴高采烈地就走了。看他走远,四叔站起来瞧瞧山上周围再没人了,迅速跑到地边挖了个深坑,然后装成拉屎的样子蹲在那儿一把一把地往里摘花生。摘满之后,填上土埋好,然后仔细做上记号。这一招是四叔以前跟刘二一块看场时学的,刚才刘二临走看自己的那一眼里他觉出有些怂恿的意思,这刘二,够意思!

  栓柱很快蹦蹦跳跳地回来了,眉飞色舞地告诉四叔说,骨头也剔完了,肉还真不少,一家能分二三斤呢。四叔已经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就让栓柱在这儿守着,自己到上边果园里溜达了一圈,摸索了几个苹果。回来后却发现栓柱脸上的神色慌张,很不自然,他忙朝自己埋花生的地方瞅了几眼,心里暗暗嘀咕:难道被这小子发现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叔怕去晚了花生被别人挖去,早早打发四婶出了门。四婶刚走到村口,栓柱娘提着篮子从后面追了过来,她就问:“二婶,这么早干什么去?”栓柱娘笑笑说:“跟你一样,拾花生去。”四婶见栓柱娘笑得嗳昧,马上明白了,栓柱这小子一准也在地里做了手脚。两人心照不宣地一路嬉笑着结伴上了山。
  不料,还有更早的。上了坡,两人大老远便望见地里已经有个人,心里均“咯噔”一下子,赶紧登登登一路小跑到了近前。一看,地里不是别人,却是队长刘二的老婆。刘二老婆见她俩来了,直起腰,指指身旁满满一篓子花生眉开眼笑:“你看咱队这帮干活的,长着眼喘气,掉了一地花生也看不见!可便宜我了。”
  四婶和栓柱娘忙去找各自的记号,哪里还能找得到,只看到两堆刚扒的新土和空荡荡的深坑,两人不由面面相觑,傻了眼……
或许您还会喜欢: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