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水泥袋里的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日〕叶山嘉树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外国小说
  松户与三,他那时正在干倒空水泥袋子的活儿。全身别的部位虽然不太显眼,可是头发和胡须上都覆盖上一层水泥成了灰色。面对这每分钟能吐出三立方米左右混凝土的搅拌机,他在十一个钟头干活的时间里,只有吃午饭和下午三点钟之间有两次休息时间。
  这天他在下工前用那疲惫的双手倒空水泥袋里的水泥时,掉出来个小木匣。
  “是什么呀?”他觉得奇怪。但他无暇去管它了。他要用铲子装满量水泥的量斗,量完还要把这一量斗水泥倒进搅拌机槽;接下来马上还得去倒净那袋里的水泥。
  他捡起水匣子,把它扔进了护胸围裙下面的大兜里。小匣子轻飘飘的。
  “冲这个轻劲儿,里面就不像装着钱呐!”
  他没有工夫去多想,他得接着去倒空下一个水泥袋,再装满水泥量斗去量水呢。搅拌机过了不久就没有水泥搅拌了。该收工了。
  他把饭盒挂在胸前,怀着饭前先喝上两盅的念头,奔回那一长趟工棚里他那个小窝去了。电站看来就要建成了。

  耸立在苍茫暮色中的惠那山披着白雪。他那浸在汗水里的身体,很快就感到周身像结了冰一般。在他上下工过往的路边,木曾川的河水咆哮着在流淌,冲击起白茫茫的浪花。
  “妈的!真够呛!老婆的肚子又鼓起来了。”当他想起那一群唧唧喳喳、乱蹦乱跳的孩子,想起他老婆生起孩子来就没个够的时候,他那想喝两盅的兴头一落千丈。
  “一天挣一元九,去掉一天吃一公斤五角钱的两公斤米,还得穿还得用。他妈的,哪还有喝两盅的钱哪!”
  想到这,他一下子想起揣在护胸围裙的兜兜里的那个小木匣。小匣上虽然什么字也没写,钉得到是挺结实的。
  他把小匣用力往石头上摔,小匣里露出来的是被包在破烂布里的碎纸片子。
  那上面写着字:
  “我是N水泥公司缝水泥袋子的女工。我的男朋友是干粉碎石头的活儿的。就在十月七号那天的早晨,他在往碎石机里装大石头的时候,和那块大石头一起掉进了碎石机里去了。”
  “就这样,石头和我男朋友的肉体被搅拌在一起,变成了淋淋细碎的石块滚落到传送带上,被传送进粉碎筒里去了。接下来和钢球混杂在一起,在隆隆声中不断发出诅咒的呼号,被粉碎得细碎、更细碎,被烧制之后,他就整个儿地变成了水泥。

  “他的肉体和灵魂全都被粉碎了。剩下的只是这一点点工作服的碎片。而我,是在缝制装我男朋友的袋子。”
  “我的男朋友成了水泥了。我在那第二天写好了这封信,人不知鬼不觉地就把它塞进这袋水泥里了。”
  “您是工人吗?您若是个工人,请您能同情我,给我回信吧!我想知道:这袋子里的水泥被用到什么上了。”
  “我的男朋友成了几袋水泥了呢?而且,是怎样被用到各种地方去了呢?我不甘心看到我男朋友变成了剧院的走廊,或成为深宅大院府弟的院墙。但是噢,这些我怎么阻止得了哟!如果您是位泥瓦工,请不要把这袋水泥用到那种地方去。”
  “不!没关系的。您尽管用在任何地方去好了!因为我的男朋友是个硬汉子,他必定会做出与他这种人相符的作为的。”
  “他可是个挺温存的情人呢,而且是个靠得住的真正男人!他还年轻,才二十六岁。谁能想像得到他是多么地疼爱我哟!而我却用水泥袋子为他做了寿衣了呀!我该怎样为他送葬呐?因为他既被埋向了西方,也被埋向了东方;他既被葬在咫尺,也被葬在天涯海角了呀!”

  “您如果是位工人,请给我回信好吗?而我能为您做的,只是寄去我男朋友当时穿的工作服的这块碎片。包这封信的就是呀!石粉和他的汗水都渗进这布片里了呀!您可知道,他穿着这件工作服是怎样紧紧地拥抱过我哟!”
  “求您了呀!如果您方便的话,请您千万千万告诉我:这袋水泥的使用日期和用场的详细地点,以及做什么用了;还有您的姓名也请告诉我。您也请多保重了。再见。”
  松户与三看到这里才回过神来,觉察到身边的孩子们吵闹得好像开了锅一般。
  他边看着信里落款的住所和名字,边把斟在碗里的酒,一口气儿干了。
  “真想喝他个烂醉呀!之后管他是什么,真想全砸它个稀巴烂!”他大声喊叫。
  “喝得烂醉耍酒疯怎么受得了啊!怎么养活这帮孩子啊!”他老婆说。
  他看了一眼老婆那大肚子,怀的是第七个孩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