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酒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世孝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酒叔不仅爱喝酒,而且会酿酒,是故乡十里八乡有名的酿酒师傅。邻镇三五十里的镇上挂卖的酒曲,也多打着酒叔的名号:孙胡子酒曲。
  酒叔做酒曲的配方独特。用他的酒曲酿的甜酒清冽甘甜,做的大曲酿的黄酒后劲绵长,酿的白酒入口醇香不上头,被称之为襄阳一绝。做酒曲,帮别人酿酒,就成了酒叔的吃饭本事。所以酒叔走到哪儿总是受人欢迎。走到哪儿,曲香飘到哪儿,酒叔也喝到那儿。酒叔总是那么一副七八分的醉样儿,眯着醉眼儿,迈着醉步儿,哼着醉曲儿,整个一个醉酒葫芦儿。许是喝酒太多的缘故,酒叔的儿子就有那么点儿呆,也是天生的爱喝酒,一斤烧酒下肚跟没事儿似的。酒婶不耐酒叔的醉样儿,早撇下呆儿子跟一个走村串户的货郎跑了。酒叔就更加地好酒,醉了常独自淌泪。
  酒叔的名气大,就有人打酒叔的歪主意。想弄到酒叔的酒曲配方。酒叔防得紧,他知道这是他吃饭的绝技,一旦绝技不绝,他在乡民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大打折扣。有人请酒叔喝酒,想把人灌醉了套出配方,酒叔每次都是在有了七八分醉意时,将酒盅往桌上一扣,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他只是闭口不饮。人们都说,这老鬼精得像狐狸。
  后来,小镇上开了一家酿酒坊,请了十余个工人,老板高薪请酒叔去当酿酒师傅,每月包吃另给一千块工资,并垄断了酒叔的酒曲使用权。酒叔的高薪让故乡人眼红不已,好多人家想让自家娃儿给酒叔当徒弟,酒叔执意不收徒。人们都说这死老鬼,怕不是要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去哩。
  酒叔依旧做他的酿酒师傅,后来,镇上又开张了一家酿酒坊。但因酒没有酒叔酿得好,所以生意冷清。酒坊老板出更高的工资想挖走酒叔,酒叔没肯干,酒叔说做人不可不讲信用。那老板只好恨恨作罢,咒酒叔是个老古董,怎么不快点死了算了。
  新开张的酒坊投资了好几万,眼看要垮了,却突然间红火了起来,因为他们的酒比酒叔所酿的要便宜一半以上。酒叔心里纳闷,那么便宜哪来的钱赚?一打听,说是人家的师傅一斤稻子可以酿三斤酒。酒叔不信,酒叔酿了一辈子酒,最多一斤稻子酿斤半酒,再多了酒便没有味了。酒叔于是偷偷地沽了两斤酒,回家一尝,酒劲霸道。酒叔觉得古怪,却想不出个子丑寅卯,于是的把那两斤酒扔在家中,准备没事时琢磨琢磨。
  酒叔还没来得及琢磨,小镇上却爆出了怪事,连连有几个人喝酒醉死。这事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一查,原来那家酒坊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出来的酒。
  酒叔听到这消息时,猛地想起了家中的两斤毒酒。酒叔于是急急惶惶赶回家,却发现呆儿子已醉倒在地上。
  酒叔的儿子再也没能醒过来。
  老年丧子对酒叔的打击很大,酒叔整天唠叨说是他害死了儿子。没多久,酒叔离开了酒坊,却将酒曲的配方写成了大字到处张贴,贴了一处又一处,后来,酒叔贴的就不再是配方了,而是见了纸就往墙上贴,越贴越远离了故乡。
  酒叔疯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