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爱情动物(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朱传辉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6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曾有人对我说,如果你养猫,证明你渴望爱别人;如果你养狗,证明你渴望被别人爱。
  因为我既渴望被人爱,又渴望找到我爱的那个人,所以,我先是养了一只狗,狗被人偷走后,又养了一只猫。狗非常忠诚,每天我下班回家,它都摇着尾巴欢快地跑过来迎接我。而猫就懒散多了,只有当它饿了的时候,才绕着我的脚“喵喵”叫,更多时候只是慵懒地睡它的觉,死命叫它也不理。我就想,那句话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我很想在更多的人身上得到验证,特别是在女孩子身上,这自然包藏了我一些小小的用心。我问每一个我认识的女孩子,我说,你是喜欢养狗呢,还是喜欢养猫?她们无一例外不肯回答,因为在此之前,她们早已知道了那个关于爱情与猫狗的典故。
  但我还是一刻不肯放弃验证的机会,因此当我们报社新来了一个叫晴的女孩,而我们大家又都混熟了以后,我问她,你是喜欢养狗还是喜欢养猫?
  晴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我,反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把那个典故对她说了。晴歪着头想了想,古灵精怪地看着我说,我既不喜欢养狗也不喜欢养猫。晴说了这句就走开了,留下我愣在那里。
  晴走开后,有个同事对我说,晴对你真是与众不同。我不解地问,为什么?那位老兄说,你没看见晴对谁都通情达理的,唯独喜欢和你抬扛。
  我说,胡扯!过后细一想,还真有点像,可是又不是很像。比如,我们一起外出采访时,单独相处的时间很多,可是晴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有意味的眼神。在报社交臂而过时,她和我打招呼的神情同别人没什么不同。不过要是我大肆发表我的高见,晴就一定和我唱对台戏。我不知道晴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也算是半个过来人了,知道爱情这东西无和有之间常常只有一步,点破了,成功当然好,不成功就很尴尬。一味地单方面揣测也不行,所谓“你猜来猜去就会陷进来”,特别晴是个很不错的女孩。我有过类似的教训,知道那挺要命。

  因此我选择什么也不说,既然晴面对我时坦坦荡荡,那我为什么不坦荡地面对她呢?也许本来就什么也没有。
  我们就还是和从前一样。
  后来有一天,晴来上班的时候手上包了层纱布。我问,怎么啦?晴说,你没长眼睛?受伤啦。我问,怎么伤的?晴说,被猫抓的。我幸灾乐祸地说,原来不只你不喜欢猫,猫也不喜欢你。晴狠狠地剐了我一眼。正说着,采访任务来了,大家就各自忙去了。
  过了几天,晴对我说,她明天要和一批记者到北京去培训。我说去就去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北京谁没去过。晴说,要去三个月,这三个月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不用听你自以为是的言论。我说,走吧走吧,走了我们就像过年了。
  可是晴走了我还真有点不习惯。一个月还没过去,我就拨了她的手机号码。我说,你那么快就投奔北京人民了吗?怎么也没个电话向组织汇报汇报情况呀?
  想不到晴居然抽抽嗒嗒哭起来。我吓了一跳,说,出了什么事?
  晴说,没有,就是想家了,想早点回去。
  我说,咳,不至于吧,你还是三岁小孩呀!
  晴就沉默了一会,后来突然说,其实那天,我的手根本没被猫抓伤。
  我不知道晴为什么提起这事来,只是顺着她的思路问,那你那天用纱巾包手干嘛?
  晴说,我以为你会问我为什么会被猫抓伤,那我就说,因为我养了一只猫。其实我只想告诉你,我养了一只猫。
  9号就是左边第4个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春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甜的香,田野上的篙草在疯了似地长,野橘子树那浅白的花在枝叶间星星点点地绽放。我和阿积在小镇附近的小山丘上抓蚱蜢、挖蚯蚓、垒土堡,累了就躺在草地上没完没了作白日梦。我们就想,将来该干点什么呢?首先是要有钱,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吃饱了以后呢?就去当兵,保家卫国。这真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想法。那年我和阿积才十岁。

  不久阿积说饿了,我们就往回走。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长着金黄色透明翅膀的蜻蜓在灌木丛里一簇簇地停着,像一些听话的小精灵。傍晚的小镇笼罩在昏黄的暮色里,一切显得平和宁静。我和阿积唱着歌,手里舞动着柳枝,昂首挺胸。我们在小镇的街口分了手,约好明天再见。那时候,我和阿积是多好的朋友。
  我们好到十八岁,但那年出了件事。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叫阿积帮我去说说。阿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不肯去,他见了女孩子就会害羞。但终于去了,去了之后那个女孩子就喜欢上了阿积。
  那个下午,我说,妈的!将一块砖头踢成两半,那只脚肿了一个多星期。
  我一想到阿积畏畏缩缩的样子就有气,那个女孩居然喜欢上了畏畏缩缩的阿积?
  阿积就找我,说,我一点不喜欢那个女孩子,我发誓永远不见她。
  我说,你给我滚,给我滚,滚得远远的,那样的女孩子我见得多了,你以为我真喜欢她?我是试试你,一试就试出来了。
  我不能原谅阿积。
  阿积找过我无数回,但我决定永不原谅他。后来就参军了,我和阿积都成了军人,不在一个部队。再后来就打仗了。
  那一仗打得真苦。有个卡子攻不下去,死了好多人。总部下了命令,组成支敢死队,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卡子。我是队长。
  从别的部队派来了几个人,加上我们部队几个,共十三人,都身怀绝技。集合的时候是深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那雨下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更别说看清对面人的脸。

  一长溜地十二个人在我面前站成一排报数:“l、2、3……”
  之后就地休息,都不说话,有人掏笔出来写遗书。很快都写起了遗书。
  出发之前,我再整一次队,让大家再报一次数:“1、2、3……”就出发了。
  我们拿下了卡子,牺牲了八个人。我在医院醒来时,全身是绷带,缝了十三针。
  我们团长守在床边,见我醒了,问:“怎么样?”
  我说:“还行!”
  团长就递给我一封信,信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虽然这样,字迹还是很模糊,只能大致看清楚。
  信上说,阿乐,我是阿积呀。说什么好呢,这个时候真是一字千金呀。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活着看到这封信。我只想告诉你两件事,一是这些年我一直想同你和好;二是那个女孩子我也很喜欢。都什么时候了,我想什么都该说出来了。
  信似乎写完了,又在下面补上了一句:阿乐,你一定没有认出我来,想想吧,我是9号,9号,就是从左边数第4个人呀。
  阿积是八个牺牲的人中的一个。
  我想了想从左边数第4个人的样子,想不起来,死命地想,还是想不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我原谅了阿积,同时在心里请求阿积的原谅。
  可是我不能原谅自己。十多年了,我不停地想,从左边数第4个人当时是什么样子呢?有时觉得就要清晰了,可是很快又模糊起来。
  我说,阿积,你这狗娘养的,让我生不如死呀!
  以后每到春天,我就上镇外那座小山丘去,在我和阿积躺过的地方坐坐。我把十二颗石子排成一排,用最漂亮的那颗放在左边第4个位置,代表阿积。
  我开始报数:“1、2、3……”,报到“9”时,我的声音就分外响亮。
或许您还会喜欢: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