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经典小小说 - 素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韦如辉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8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素素对在这家珠宝金店的工作十分称心。
  素素个大,肤白,肉嫩,脸蛋儿俏。素素是老家方圆十里八里数一数二的俊俏姑娘。即便是在城市的这家珠宝店,素素的体貌也是令众多店员嫉妒而又不得不啧啧称赞的。
  素素的工作是向诸位上帝介绍珠宝金银首饰的好处。要命的是,素素的口才并不好,有时还有点拙口拙舌。然而,素素负责的柜台前常常水泄不通。大姑娘小媳妇们大多是冲着素素身上的配饰来的,并围着素素前后左右地转。那些珠光宝气的配饰挂在素素的身上,显然增色了许多。望着围着素素唏嘘不已、又愿意慷慨解囊的顾客,经理闪烁的镜片后面,时常流露出不意觉察的微笑。
  因此,素素的钱就比别人拿得多。对此,素素十分感激的人是福生。福生是素素邻村的,也是这家珠宝店的员工。福生的工作是将顾客送来的旧金银改变形状,有时也按照顾客的要求帮助顾客洗去金银珠宝上的污渍。福生心甘情愿将素素介绍到店里工作,福生的心里自有他的小九九。福生一想到这,心里便像揣了只小兔子活蹦乱跳。福生心里想,等素素工作稳定了,再向她示爱。
  珠宝店为了促销,在店内推出了一条激励员工的举措:凡年终柜组销售第一的,店里便可额外奖励去香港免费旅游。这条措施,仿佛只为素素订的。去香港旅游的名额,自然是素素的。这样,素素在经理的亲自带领下,去了一趟香港。
  从香港回来的素素,同经理便成双成对地出入。
  福生的心里,像麦芒刺得隐隐地痛。
  有一天,店里进来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女人问福生,哪个叫素素?顾客就是上帝,福生对待每一个顾客都是一样的热情。福生把胖女人领到素素跟前,对素素说,有顾客找您。福生刚转身的时候,胖女人的手掌就抡到了素素的脸上。
  胖女人是经理的老婆。
  素素捂着红肿的脸,奔跑到街上的时候,福生心里咯噔一下。要知道,若是在乡下老家,像这样受辱的女人,非得寻短见不可。福生觉得,在这个城市,唯一能帮素素的,也只有自己了。
  福生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他的确想不出帮素素的方法。他认为,这个时候去劝素素,无异于在她的伤口上撒盐。福生便后悔,当初不该把素素介绍到店里来。而今素素跳进了火坑,福生能脱掉干系?福生不下于三遍五遍地想。
  左思右想的福生还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他必须帮素素!
  福生在刀具市场上晃悠了半天,选了一把最为锋利的,并在刀把上恶狠狠地刻上了一行字,从邮局寄了出去。做完了这一切,福生心里亮敞了许多,找个地摊,福生醉得不省人事。
  经理娶了素素,素素成了这家珠宝店的经理。
  素素经理有一天叫人把福生喊到自己的办公室。掩上门后,递给福生一个厚厚的信封,然后对福生说,这里面有你三年的工钱,你另谋高就吧。福生还想解释什么,素素用作停的手势制止住了他。素素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且,我不能看到你,看到你我心里便如刀绞似的难受……
  福生走了,素素常常以泪洗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