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荆棘鸟 - 《荆棘鸟》介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序言:
  世界经典名著《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自1977
  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
  “国际畅销小说”,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灌制成盒带,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
  销书之一,一直有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
  多才多艺的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37年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部。除了小说,她
  还写传记(如新南威尔士原州长罗登·卡特勒爵士作传),写散文或杂文(如著名的《我为
  什么***安乐死?》),甚至写音乐剧。而就小说本身来说,她也并非局限于一种类型,既
  有为她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广泛读者的《荆棘鸟》那样的家世小说,也有使她在学术界获得崇
  高声誉的《罗马主人》那样的历史小说,还有《密萨龙基的淑女们》那样的言情小说,《第
  三个千年的纲领》那样的理念小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考琳·麦卡洛的创作领域广泛
  及所取得的成就巨大,也许得益于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她的经历。
  《荆棘鸟》的畅销不衰证明了它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
  这魅力首先来自它的主题:爱和命运。它进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世史。故事开
  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迪·克利里应无儿无女
  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长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
  达牧羊场,到帕迪惟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丝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
  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麦
  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人认为考琳·麦卡洛“将人生全部的方方面面
  都浓缩进了一本杰出的书里。”她试图通过克利里家的沧桑和感情历程揭示这样一个道理:
  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正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那
  样:“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
  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
  膛时,我们是明白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
  进胸膛。”
  《荆棘鸟》魅力的第二个源泉是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作为一部家世小说,《荆棘
  鸟》里的人物并不算多,但极富个性*。作品里生息着的是各式各样的奇妙人物:忠厚温雅的
  帕迪,始终以含蓄的方式深爱着“从天上掉下来”的妻子;外表冷漠的菲奥娜,一生未走出
  早年遭受。爱的背叛的-阴-影;暴烈而备受苦恼折磨的弗兰克,在监狱里埋葬了出人头地的梦
  想;克利里家其他勤劳的儿子们,将别的男人留给女人的精力和热忱献给了广阔无垠的德罗
  海达土地;温良内向而又倔强坚强的麦吉,欲爱不能、欲罢也不能的拉尔夫神父,骄横张
  狂、满腹尖酸的玛丽·卡森夫人,还有温和的戴恩和古怪的朱丝婷……个个有血有肉、栩栩
  如生。今天看来,作者表现这一个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时,使用的虽然大多还是传统的技巧,
  但用得娴熟自如,丝毫没有斧凿的痕迹——精彩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描绘,出神人化的
  动作描摹,恰如其分的外貌勾勒;再就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或设计冲突,或进行
  对比、反衬,以此烘托、凸显其性*格、其本质。
  小说富有个性*的叙事结构也增添了作品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荆棘鸟》在结构上分为七部,每部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进行叙述,而将这七个部分
  贯串在一起的,正是麦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爱情纠葛。
  总之,《荆棘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畅销小说佳品,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行动,饱含激
  情,富有诗意,不时有警言妙语散布其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今借美国一位名叫凯利的读
  者的话结束本文:“我愿意向任何一位识字的人推荐。”
或许您还会喜欢: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
魔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你干得汗流满面,才能维持可怜生计,长年劳动,精疲力竭,如今死神召唤着你。这用古法文写成的四行诗,题在霍尔拜因①的一幅版画下面,朴实中蕴含着深沉的忧愁。这幅版画描绘一个农夫扶着犁把犁田。广袤的原野伸展到远方,在那边可以看到一些可怜的木板屋,太阳沉落到山丘后面。这是一天艰辛劳动的结尾。农夫虽然年老,却很粗壮,衣衫褴褛。他往前赶的四匹套在一起的马儿瘦骨嶙峋,有气没力;犁刀铲进高低不平的坚硬的泥土里。 [点击阅读]
魔法神刀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威尔拉着他母亲的手说:“快点,来吧……”但他的母亲畏缩不前,她还是害怕。威尔在暮色中打量着这条狭长的街道,街边是成排的房子,房前是小花园和方形篱笆,阳光在房子一侧的窗户上闪耀着,却将另一侧置于一片阴影之中。没有多少时间了,人们现在大概正在吃晚饭,周围很快就会出现别的孩子,会注意到他们,议论纷纷地盯着他们看。等待很危险,但他所能做的还是像往常那样劝她。 [点击阅读]
魔牙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九月四日。重宗祐下午两点准时离开银行。银行座落在新宿第一百货大楼对面,位居繁华街道一角。重宗徒步朝歌舞伎町走去。他是去歌舞伎町那家叫吉野的餐厅出席定期的银行支店长会议的。这种宴会带有和睦的性质。聚会下午七时才开始。现在的时间尚早,重宗便拐进了一家电动弹子游艺室。他每月都要玩几次这种电子游戏。虽然他十分喜爱这项游乐,但怕别人笑话。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