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金瓯缺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一)
  刘锜出差的旅程越接近目的地,他就越感到兴奋和激动。
  刘锜的故乡就在渭州以西大约只有三天路程的德顺军。在他出发时,官家也曾嘱咐他顺路去探望因病废在家休养的老父,可是刘锜考虑到任务的重要和紧张,不打算回故乡去。
  在刘锜看来,和德顺军一样,渭州也是他的故乡。自从他的父亲刘仲武在西军中担任高级军官以来,就把儿子长期带在身边,他在渭州住过的日子甚至比在德顺军呆的时间还要多些。因此,尽管旅途十分疲劳,他的精神状态却是非常焕发。一种游子归故乡的喜悦感,不断地从他心中涌上来。
  当他轻骑简从,骤马驰入渭州城时,这种欢乐的情绪达到最高峰。
  渭州不是商业城市,原来只有三、五千居民,但它长期成为泾原路经略使和陕西诸路都统制的驻节所在地,这两个衙门替它吸引来大批军民,使它逐渐成为陕西五路中最繁荣的城市。城内房屋栉比,店铺林立,有儿处街坊市井几乎可以与东京比美。这是刘锜自幼就熟悉的。
  渭州虽然是西北军军部的中心地,但是作为军事第一线的要塞城池,那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近年来,西北边防军和它的强敌西夏以及散处边境诸羌建立的军事地方政权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役,即使有战争也发生在几百里或千里以外的边远地区。虽然如此,根据西北边防军的老传统——“毋恃敌之不我攻,而恃我之不可攻①”,仍然把这座城池放在严密的军事戒备之下。城外密垒深沟,城厢内外巡逻频繁,盘查紧严,特别在军部附近,岗哨环卫,气象十分森严。这一套防卫制度还在种师道的祖辈种世衡、种谔等担任西军统帅时就建立起来,经过八、九十年的战争,又不断加以补充和充实,使得这座城池犹如钢铸铁浇一般。这一切也都为刘锜所熟悉。
  几年的短别,没有使这座古老的城池发生多大的变化。刘锜熟悉它的一切,甚至在许多值勤的哨兵和往来于街道的居民中,也有许多熟识者或似曾相识的人。他一一亲切地招呼了他们,有时索性跳下马来跟他们互道寒暄,并且努力搜索着与他们有关的少年时期愉快的回忆。
  古老城市里的古老居民赋有一种固定执着的古老性格。他们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朋友,不会随便改变对一个朋友曾经有过的良好印象。他们用着笨拙的,看起来不是那么动情的动作和语言招呼了刘锜,意思却是殷勤的,真正是在欢迎他,好像跟他昨天还在一起,好像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分过手一样(实际刘锜去东京供职之前又在熙河军中服役,离开渭州已有六年之久了)。受到这种情意绸缪的接待,刘锜感觉到更加轻松,恨不得在他办好公事后,遍跑全城,遍访所有老朋友,重叙旧情。
  可是这种愉快轻松的感觉很快就被另一种沉重、严肃的气氛所掩没。他绝没有想到,当他来到军部的东辕门外,西北军统帅种师道已经率领一大批部将、僚属在辕门外躬身迎候。和居民相反,在他们恭敬肃整的表情中丝毫看不出有一点故旧之情。他自己不是被他们当作老部属、老战友,而是被他们当作口含天宪、身赍密诏的天使那样的礼貌所接待了。这并不使他舒服。
  刘锜的任务带有一定的机密性。事前他没有通过正常手续预告自己的行踪,他打算轻骑减从、不惊动大家地来到军部,先和种师道个别谈话,把他的思想打通了,再出示密诏。没想到种师道发挥了兵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妙用,从哪里打听到他的莅临,预先在辕门外布置了戏剧性的欢迎场面,使得刘锜要想诉诸私人感情的打算落了空,刘锜感觉到在这场前哨战中他已受了一次挫败。
  既然事情已经公开化了,他的天使的身分已经暴露,他只好将计就计,奉陪到底,把这场戏认真地演下去。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封用黄绫包皮裹着的诏旨,双手恭敬地捧着,气宇轩昂地走在那一群迎迓他的人们前面,笔直地走进他熟悉的军部正堂。这时所有正对正堂的大门都为天使打开了,手执刀枪矛戟的卫兵们好像生铁铸就一样植立在甬道和台阶两侧,形成了一种森严、冰冷的气氛。刘锜走到预先为他铺设好的香案面前,庄严地宣布:
  “种师道前来听宣密旨,余人免进!”
  种师道带着不乐意的表情,向跟在后面的人们有力地摆一摆手,仿佛肯定相信只消摆动一下这只在十万大军中指挥若定的手,就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果然,在一阵铿锵的刀剑触动声和急遽的脚步声以后,堂前堂外的人都迅速地退到远处。然后种师道蹩着右脚(那是在臧底河一战中被西夏人射伤,以致成为轻微的残疾),撩起因为拐脚走路,因而显得不太合身的袍服,尽他年龄许可的速度,趋向香案面前,困难地跪下来,听着刘锜用明朗清晰的声音宣读诏旨:
  “敕种师道:
  卿世济忠贞,练达兵情,比年宣劳西陲,蔚为国家干城。不有懋赏,何以酬庸?特晋升为保静军节度使,仍前统陕西五路兵马。朝廷属有挞伐,卿受敕后,可赴太原府与新除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童贯、述古殿学士刘鞈、知雄州和诜等计议军事。所期深叶同舟之谊,相勖建不世之功,毋负朕之厚望。刘锜乃朕之心腹,亦卿之故人,代朕前来布意,必能洞达旨意。卿如有疑难未释,可与刘锜分析剖明,深体朕志,迅赴戎机。
  钦此!”
  刘锜一面宣读诏书,一面站住居高临下的地位上,冷静观察种师道的反应。
  种师道给刘锜的印象一向是重、拙、大。在刘锜离开他的几年之中,种师道在生理、形态上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重、拙、大的感觉并没有随着他生理上的变化而改变。
  种师道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的体质和外形上。
  种师道从军数十年,身经百战,受过多次刃伤、枪伤、箭伤、扭伤、摔伤,而每一次的创伤似乎只为他补充了新的生命力,反而使他显得更加结实和壮健。使刘锜吃惊的是:长期的战争生活没有能够摧毁种师道的青春,而在这和平的三年中,却使他迅速地、明显地变得衰老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人,不老则已,一老就马上显得非常衰老。他脸上的皱纹加深、加密了。泪囊显著地突出来,以至把他的一对眼睛都挤小了,看起来有些浮肿。他的胡须和露在幞头下面的头发都已雪白,他的动作比过去更加笨拙,他的思想反应也似乎比过去更加迟钝了。
  现在他十分吃力地谛听着刘锜宣读的诏旨,一下子还不太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节度使是武官们可以达到的最高官阶(再上去就要封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种家三代有几十个人在西北边防军中担任军职,有的还当上了全军的统帅和一路的经略使,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是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节度使的崇衔。可以说,它是种氏家族七、八十年以来、也是他种师道本人从军四十多年以来所渴望、所追求的最崇高的荣誉。尽管如此,根据种氏家族多年传下来的一条老规矩:他们不随便给予别人什么东西,除非对别人有所差遣或酬功的时候;他们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给予的东西,除非自认为有了十足的权利可以得到它的时候。在取予之间,都有一定的分寸。种师道虽然有着强烈的权利欲、升官欲,却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在目前几年中,他立过什么超越祖、父两代的显赫战功,配得上节度使这样的重赏。那么这个突如其来、非分的晋升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蕴藏着什么他无从了解的奥妙呢?他的警觉性很高,十分害怕当道权贵会利用节度使这个香饵来钓取他这条大鱼。他可是一条深知冷暖、明辨利害的大鱼,轻易不肯上钩的。
  再则根据西军长期以来的传统,决不希望别人来干预他们的事务,他们也不愿插手去管别人之事,河东,河北的军事应该由北方边防军负责。一百多年来,由于和辽保持了一个屈辱的和平局面,没有发生过真正的战争,这支军队早已瘫痪,目前仅由一个对军事根本外行的和诜担任名义上的统辖者。他们西北军和北方军各有畛域,一向互不干涉。他,作为西军统帅的种师道有什么必要到太原府去计议军事,并且跟他那么看不起的和诜去打交道?
  还有,太监出身的童贯,在宦途上一帆风顺,从西军监军一直升到领枢密院事,现在又官拜三路宣抚使,这就意味着西北边防军和北方边防军两大系统的军事机构都要放在他童贯一人统辖之下了,这又令他大惑不解。天下有多少英雄豪杰,偏偏要这个宦官来总揽军事,岂不令志士气短!种师道曾经和童贯在西边共事多年,竭力克制自己对他的轻蔑感,勉强习惯了朝廷派内侍到前线作战部队来当监军的陋政,并且有效地把童贯放在坐享其成的地位上,把功绩与荣誉让给他,而不让他干预实际军事。虽然如此,种师道对童贯飞扬跋扈的性格,颐指气使的作风还是怀有很深的戒心,限这样一个内宦,根本没有什么同舟之谊可言,跟他又能计议出什么好的结果来?
  这一连串疑问都不是目前种师道的理解力所能答复和解决的,他恰恰漏听了官家诏旨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朝廷属有挞伐”。虽然他在事前已有所估计,但因没有听清楚这句,因而对上面的一些疑问更加捉摸不定了。他只是从诏书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一股将要把他卷进急遽的漩涡,可能使他发生灭顶之祸的强大浪潮已经向他猛烈地袭来。
  种师道是老派的军人、守旧的官僚,在军事上满足于防御,即使出击也只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在政治上只要求按部就班,害怕变动,也不想邀取非分之赏。政、宣以来动荡的朝政,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军队中来,这一切都不符合种师道做人行事的老规矩,也不符合西军多年来的老传统。他努力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筑起重重堤防,企图防止受到波及。现在,面对着这一纸诏书,他竭力要想躲避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找上门来了。
  种师道的反应虽然迟钝,这些零零碎碎的想法连贯起来,却给他构成一个很不满意的印象。对于这个,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他几乎是自有怒气地高唱一声:
  “领旨!”
  接着就用刘锜意想不到的急促的动作站起来,从刘锜手里接过诏旨,刘锜感觉到他那双稳重的手似乎有点颤抖。
  (二)
  刘锜从东京带来的轻松情绪,经过东辕门外一度冲淡,现在几乎完全消失。
  注意到种师道听了诏旨以后的疑惑和含愠的表情,特别注意到一向对朝廷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种恭敬虔诚态度的种师道,今天竟然会失仪到这种程度:他既没有对诏旨前半段对他的褒奖和升擢表示“谢恩”,又没有对诏旨后半段对他的明确指示表示“遵旨”,而只是笼统地唱一声“领旨”。这是间接表了态,表示他对朝廷的军事行动意怀不满或者至少是丝毫不感到兴趣,这是一个大臣对朝旨表示异议可能采取的最强烈的手段。
  刘锜在出发前,在旅途中,曾经抱有过种师道可能很容易就范的幻想,现在是明显地破灭了。那么,他就必须迎接一场紧张的战斗。他清楚地知道,对于顽固的自信心很强的种师道除非是一拍即合,水乳交融,否则就必然是一场紧张剧烈,针锋相对的交锋。
  刘锜考虑了第一个作战方案。
  现在他还摸不准种师道是否已经完全了解朝廷北伐的具体内容?种师道既能打听到自己出使的消息,迎出辕门外,也可能早已了解自己此行的任务和目的了。但也可能不很清楚,朝廷北伐之举,毕竟是在极端秘密中进行的,而西军将领们,一般除了本身业务外,很少过问外界事物。去年两浙之役,西军许多高级将领,只有等到命令下达之日,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任务,有的身到行间,还不知道跟谁作战。不管怎样,就刘锜的一方面来说,坦率和诚恳是最必要的。把目前的有利形势和朝廷意图全部告诉种师道,向他和盘托出,使之参与其中,让他对这个计划也热心起来,双方推诚相见,无所隔阂,这才是堂堂之阵,正正之鼓的作战方略。
  按照这个决定,他当晚就去找种师道谈心。
  他们相将进入种师道的机密房。种师道喜欢“大”,连得他的机密房也是很大的,在一支蜡烛的照耀下,不但显得很空旷,并且使刘锜产生了泄密之虑,但是种师道完全不考虑这个。
  “贤侄远道来此不易,”他尽地主之谊地说了一些客套话,“舟车劳顿,正该好好休息一宵。今晚草草不恭,简便了贤侄,容于明晚补情。有话何妨留到以后再说。”
  “正是为了这件事出入重大,时机紧迫。愚侄自受命以来,寝食难安。此刻深夜来此,先想听听世叔的教诲。”
  这是一个迫使种师道不得不听下去的开场白。“听你道来罢!”种师道心里想,“俺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忙着说话。”此时种师道的一时愤慨已经过去,他早在思想上准备了刘锜前去找他谈话。他不再用冲动的感情,而是以冷静的理智,脸上不带一点表情地听刘锜说话。他的神气仿佛张开一个大口袋,刘锜要给他倒下多少东西去,他就准备接受多少。这仍然是一种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表态的表态。
  刘锜回溯了历史往事。
  河北北部的燕州(北京市)和河东东北的云州(山西大同)及其附近的十多个州,原来都是汉家疆土。五代时为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所占有,大宋建国后,要想恢复这一带失土以巩固北方边防。两次用兵,不幸都遭挫败,反而受到辽的侵袭,后来不得不每年付出五十万两匹②的银绢,赂买辽朝,换得屈辱的和平。这种情况已经继续了一百多年,使得北宋的广大军民感到奇耻大辱,有志之士,莫不要求收复这些失地,雪耻湔恨。
  身为西军统帅的种师道,当然熟悉本朝的军事历史。了解这些情况。刘锜重新述说往事时,特别强调收复失土的国防意义和民族意识,他自己就是为此而热心地支持这场战争的。他希望以此来影响种师道并煽动起种师道的功名心。
  “千里江山,沦为夷疆,”他气慨激昂地说道,“百年奇耻,亟待洗湔。何况北方之险,全在塞北。燕、云以南,平坦夷衍,无重山峻岭之固。国初时掘得几条沟渠,至今早已涸干湮没,济得甚事?一旦胡马南牧,旬月之间,就可渡过黄河,出没畿甸。当年太祖武德皇帝说过,‘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今日之势,正复如此。我公身为国家柱石,怎可不长虑及此?”
  种师道半闭上眼睛,频频颔首,既好像同意刘锜所说的一切,又好像说这些老生常谈,俺早已耳熟能详,何必你刘锜这个后生小子来向俺说教一番,而加以含蓄的讽嘲。刘锜对种师道的难以渗透的心情惶惑了一会,然后把谈话的内容急转直下,一直推到问题的核心。
  目前形势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随着辽统治日益腐朽,它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却日益强大起来,十年之间,与辽多次战争,都赢得重大胜利。面对着这个风云变幻的新局面,朝廷采纳从辽逃亡出来的官员马植③的建议,派出马政等人渡海和金朝进行谈判,双方最后约定共同出兵,南北夹攻残辽。功成之日,宋朝收回燕、云等州,其余土地归金所有。这个被称为“海上之盟”的外交活动在极端秘密中已进行了几年。谈判中充任活跃角色的马政、马扩父子俩都是西军出身的旧人。由于事关重大,没有向任何人泄露秘密,连得身在东京,作为官家的亲信、消息又是十分灵通的刘锜尚且不知其详。远处西陲,一向消息闭塞的种师道当然更难了解其中的曲折了。
  现在谈判顺利,双方夹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宋政府必须准备出兵,在南线发动进攻。事实上,朝廷早在去年就秘密决定把西军调到河北战场上去执行这项军事任务。无奈浙东地区,反了方腊,朝廷急其所急,不得不抽调一部份西军前去镇压这一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北伐的计划,暂告停顿。今年以来,金朝方面一再催促宋朝出师。伐辽之战,势在必行,朝廷赓续前议,内定种师道为都统制,在宣抚使童贯的节制下,统率西军全军东调。这事已成定局,朝廷不日就要告庙宣猷,明令出师。官家派了刘锜用节度使的香饵来钓取种师道这条大鱼,目的就是要说服他积极参加太原会议,热心支持这场战争。
  刘锜忠实于自己的任务,恪遵事先拟定的作战方案,毫无保留地摊开了手里的牌,反复分析天时、地理、人和三方面的因素都绝对有利于我。他甚至越俎代庖地代替种师道作出了结论:像他这样一个统兵大员,势必要热心参加战争,不辜负官家对他的殷切的期望才是。
  刘锜反反复复谈了两个时辰,一直谈到四更,但是谈话似乎只在单方面进行。种师道一直不动声色,保持着他在谈话开始时那种没有表情的表情。他极少开口,只有在关节处,才插问一二句要紧的话,接着又闭起眼睛来。有时还发出轻微的鼾声。听到刘锜停止说话时,他又忙着睁开眼睛,为自己的失礼告罪。种师道显然要用冷淡、僵硬的胄甲把自己掩护起来,以便躲过刘锜的敏锐的观察力。其实他也在深沉地思考,只是在他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结论以前,不愿表示任何明确的态度。这是种师道一贯的作风,今天面临着这样重大的问题就更是如此了。
  最后轮到种师道来结束这场冗长的谈话。他好像从半睡的朦胧状态中苏醒过来,含糊地说了一句:
  “这等大事,怎容仓猝定议?稍停数日,再和贤侄及诸将从容计议。”
  这就是他对刘锜殷勤劝驾的唯一答复。然后他拿出通家长辈的友好态度,邀请刘锜出席明晚军部特地为他举行的接风宴会。
  (三)
  好像镰刀斫在岩石上一样,刘锜明白的阐理和锐利的词锋丝毫未能把种师道身上的顽固性切削一点下来。看起来他是毫无反应的,从他的深沉不露的表情中根本无法揣测他心里究竟在想着什么。刘锜的第一个作战方案可以说完全失败了。但是种师道毕竟也漏出一句话,他表示在这样重大问题上必须与诸将计议后才能作出决定。本来种师道作为一军统帅,完全有权自行决策,现在他这样说,可见得心里也有点犹豫,有点害怕,希望诸将来与他共同负责。这是一个破绽。抓住这点,刘锜立刻拟定第二个作战方案,是要说服诸将,争取他们,使他们同情和支持这场战争,与他一起来影响种师道。这个方案本来是容易完成的,他跟西军的高级将领们都有相当的、或者是很深的交情。但是从辕门出迎一幕来看,他的高不可攀的天使的身分使得他们对他已发生隔阂和疏远的感觉。那是横亘在他和诸将之间的一座冰山,不把它溶化掉,就谈不上同情和支持。他抱着要努力溶化这座冰山的目的来参加晚上军部为他举行的接风宴会。
  军部里举行的宴会是按照西军中传统的规格进行的。它当然不可能是东京式的权贵们举行的那种豪华宴会,那是刘锜十分熟悉的,不说别的,单单蜡烛、灯油,一夕之间就可以消耗几十斤。有时一场宴会要延续到两天以上。就是比较起州郡长官的诗酒风流的宴会也相差得很远,那种宴会至少也得传些乐部官妓在旁侑酒劝觞。用军部这样简朴的宴会来替天使接风,这要使得一般来自东京的大员们感到吃悼、感到自己受到简慢了,假使他是第一次来到西北军部。可是刘锜也是西军旧人,对于他,这不过是旧梦重温罢了,根本不会产生上述的感觉。
  虽然已经阔别几年,不出刘锜所料,先他而来赴席以及陆续来到的陪客中间绝大部分都是他的旧交。这里不仅有军部的骨干,也还有所辖各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原来西北边防军统称陕西五路军,管辖着泾原、秦凤,环庆,鄜延,熙河五个军区的边防军。种师道本人是由泾原路经略使升任陕西诸路都统制的,都统制原是作战时期为了统一指挥临时设置的统帅,后来积重难返,变成常设的官职。种师道虽然任为都统制,但他仍不肯放弃泾原路经略使这个抓兵权的实职。他的兄弟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当时军中称他们为老、小种经略相公或者简单亲热地称之为“老种”和“小种”)。还有他的部属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带同他的儿子刘光世以及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的儿子姚平仲等人都出席了宴会。把这些军区负责人遥远地召集到军部来,其中刘延庆父子和姚平仲都在宴会前不多一刻才赶到军部,这—方面说明种师道对于刘锜的受命前来传旨事前确有所闻,并且有所准备。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得知消息和准备都是十分仓猝。此外,军部的重要将领也都出席宴会,其中有大将王禀、杨可世、辛兴宗,杨惟中以及刘锜当年在熙河军中服役时的老上司熙河兵马钤辖、现任全军总参议的赵隆等人,还有一些中级将校。刘锜不但都熟悉他们,深知他们的经历、地位、个性,并且也了解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对种师道施加影响的程度。最后的—点,今天对刘锜来说是很重要的。
  无论军区的负责将领,无论军部的人,他们一例带来最初的冷淡和犹豫,使得宴会一开始就有些僵化。刘锜发现自己就是使宴会僵化的主要原因。他们虽是旧交,但已产生距离。在他们心目中,刘锜已经是官家的亲信、东京城里的红人,这次又赍着他们无法推测的特殊使命前来军部,他们不知道要怎样对待这个贵宾,才算合于礼仪。
  其次,主人种师道的态度,也是造成宴会僵化的另一个原因。他不仅不想使宴会的气氛热闹起来,反而努力把它推向反面。
  打破冰冷局面,改善宴会气氛,全靠自己努力了。刘锜抓住第一个机会,和一个中级军官打个照面就热络地攀谈起来。他们曾经在熙河战场上一同作过战,最有趣的还是他们一起瞒过上级,潜入敌方阵地去猎取一种美味的牦牛。这是毫无意义的冒险行为,要冒生命之险,却不会有人因此赏一面金牌给他们,最多的奖赏不过是大嚼一顿而已。但这是行军中最大的乐趣,他们乐此不疲。大概很多勇敢的军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刘锜巧妙地回忆起这件往事,顿时使他和大家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然后他举起酒杯为对座的一位老将军祝酒,谈起他当年的好酒量,他清楚地记得这位老将军跟别人打赌一晚上喝了三十斤黄酒的豪举。
  有过喝酒三十斤的记录,在军队中也是一种资格。这位老军人赵德从军几十年,积劳升至泾原路第五正将之职,却没有立过什么显赫的功勋。只有这个纪录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史。现在被刘锜重新提起来,他得意地红了脸,连同鼻尖上的酒疱也一齐红出来,摇摇头说:
  “自家懑④老了,不济事了,喝不到三斤老白酒,就酩酊大醉,哪里还有当年意气!”
  “老前辈说的什么话?今天正要看您赵将军重显身手,老当益壮。”
  然后刘锜又问起隔座一个将校的儿子:
  “虎子长得好条汉子,又练就一身好武艺。”他亲昵地呼唤着那小伙子的小名儿,并且惋惜地说,“可惜闲了三年,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还提什么虎子,”那个将校气呼呼地回答,“哪个促狭鬼把他调到甘肃茶马司去干些没出息的勾当,自家算是白养了这儿子。”
  把茶马司这个主管贸易机构的肥缺看成为没出息的勾当,这是军队里一部分所谓“真正的军人”的淳朴观点,别人化了大气力,钻了门路还没弄到手哩!刘锜跟着叹息了三两声,他的恰如其分的同情,表明他的思想感情仍与他们一致,这就进一步地被他们认为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宴会的主人和宴会的主宾形成强烈的对照。
  种师道一直收敛起笑容,即使对一个通家子弟情谊上应有的殷勤,即使对一个朝廷派来的钦使礼貌上应该尽到的义务,他都靳于付出。主观上只想把刘锜推得越远越好。他指挥这个宴会,好像指挥一场他不愿参加的战争一样,显得那么生硬、不自然和抵触。反之刘锜却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获得越来越大的成功。
  回忆是涤垢去锈的润滑油,一经注入友谊的齿轮中,就能使它重新灵活地转动。这时宴会的空气显然稠密起来,人们对他身分上的距离和礼貌上的拘谨,在不知不觉间已逐渐消泯,甚至对他的称呼也改变了几次:最初是尊敬而疏远的“天使”、“钦使”,后来变为试探性的“贤弟”、“贤侄”,最后索性不客气地直呼他的表字。做到这一步,他的工作才算成功。
  刘锜的老上司赵隆追述了当年刘锜到臧征朴哥那里去当人质的往事:
  “记得当年信叔(刘锜字)慷慨请行,偕同马子充(马扩字)毅然首途,”他不断地点头赞许道,“那一副勇往直前、旁若无人的气概,把朴哥派来的使者惊呆了。在此以后,朴哥不侵不扰,西边安靖,我军也得稍歇仔肩,免得厮杀,这都是信叔的大功。”
  这是大家知道的往事,并且早被反复讲述过多次,现在由目击者赵隆当着当事人刘锜的面把他冒险出发到龙潭虎穴去以前的那副气概重述一次,仍然引起大家那么高的兴趣。他一说完,许多人就哄叫起来:

  “干杯!干杯!”
  “为信叔的英武干—杯!”
  “信叔去当人质,固然胆气过人,”有谁又讨好地提起刘锜一件得意的往事,“可不要忘了那一回的‘眉心插花’,俺记得……”
  “王总管那回在旁亲眼目睹,”有人嚷道,“请他来讲,才是有声有色!”
  大家又一齐嚷道:
  “请王总管讲!”
  “且待俺干了手里的这杯再说,”偏生这个大将王禀是个慢性子的,他一定要喝干这杯酒,啃掉一只已经啃去一半的鸭腿,用手抹去留在胡子丛里的碎屑,然后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讲起来:“记得那年金明砦一战,大军失利后撤。俺和信叔奉命断后,”他看看刘锜,似乎要等待他证实后,才肯说下去。刘锜只是笑笑,众人又在旁催促,王禀这才眉飞色舞地继续下去,“眼见得敌方三员统将率领几百骑从后追来。信叔唱出‘空城计’,他骤马从隐蔽的山坡后冲出。俺紧紧护着他,为他捏把汗。只听得他高喝一声,歹徒们!有种的留下来,吃俺一个‘眉心插花’!敌将冷不防信叔这一喝,正在错愕观望之间,信叔已经飕飕两箭,连珠射出,都中了敌将的面门。第三个急忙拨转坐骑待逃。信叔骤马追上,又是一箭叫他倒撞下马来。俺在旁装出招呼后面大军的模样,大呼追杀。顷刻间,几百骑敌军逃得无影无踪。俺两个缓骑而归,还牵来一匹‘五花骥’,可惜坏了蹄子,不得驰骋。这一仗可真打得痛快淋漓!”
  他的回忆博得大家的喝采声,有人高吟:
  “将军三箭定天山……”
  许多人接着吟道:
  “壮士长歌入汉关。”
  接着又是一片声的“干杯”,连得种师道冰冷的脸上也冒出一点热气。
  “贤侄直是如此英勇,”他随着大伙儿举杯道,“愚叔借花献佛,也要斟此一杯,相为庆贺了。”语气之间,似乎还有些保留。
  无论战争的插曲,无论和平谈判的发轫,人们都同样为它举杯欢呼,当然这些片断确乎是吸引人的,甚至也打动了平日不肯随便赞许别人的种师道。可是更重要的是宴会的本身这时已经发展到欢乐的白热化,即使没有这些故事,凭借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为它高呼干杯。刘锜紧紧抓住机会,喝干了种师道为他斟下的祝酒后,出其不意地宣布道:
  “刘锜些微效劳,值不得诸公挂齿。诸公可知道……”他有意停顿一下,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番刘锜赍来官家的手诏,特旨晋升种叔为保静军节度使,这才是天大的喜讯!”
  这个意外的宣布,一下子就震动了全体将领。多年来,在这支大军中荣获节度使崇衔的前后只有两人。一个是刘锜的父亲刘仲武,另一个就是眼前的种师道了。几天来,将领们纷纷在背地里猜测刘锜此来的使命,他们也曾预料到种师道升擢的可能性。但是恰巧在宴会的白热化高潮中,由天使本人宣布了这个喜讯,这却大大出于他们意外。大家又哄然地欢呼起来,一片“干杯”声一直涨溢到厅堂以外。
  所有的酒杯都冲向种师道,在潋滟的酒波中浮泛着高官厚禄的影子,将领们从种师道的升擢中看到了自己的利益。水涨船高,主帅的晋级,一般总是意味着部属的跟进,刘锜有意挑动了大众欢乐的情绪来和种师道的愁眉苦脸作对头,且看看他怎生应付这个场面?
  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积有数十年经验的种师道却也不是轻易可以击败的。他不慌不忙地说了事前早有准备的话:
  “且慢!非是种某扫诸君之兴,”他的被挤小了的眼眶突然张大了,放射出熠熠的光芒,对有意向他挑战的刘锜横扫一眼,然后推开酒杯道,“此中尚有别情。诸君和信叔贤侄都知道俺种某滥竽此军,三年来上托朝廷宏福,下赖诸将才武,幸免陨越,实无寸功。年来年迈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图得个太平无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告休回乡,私愿已足。岂可谬领节钺,再当艰巨?非但种某不敢作此想,就是诸君厚爱种某,也当代种某向朝廷力辞这非分之赏才是,这杯酒是万万不敢领的,务请诸君及信叔贤侄原谅。”
  刘锜的一杯祝酒,逼得种师道非要对官家的诏旨表态不可。这席话说得虽然委婉,含意却是明显的。他种师道虽然当了一军之帅,却不是贪功逞能、惹事生非之辈,这种消极的反应,明明是为未来的军事会议预作伏笔,向诸将暗示他反对这场战争。刘锜洞察他的隐微,立刻进行反攻。
  “世叔这番话,未免说得谦逊过当,不中情理。在座诸公,岂敢苟同?”刘锜将计就计,借着推重种师道的勋业,抬高诸将,一下子就收揽了大众的心,博得多数人的支持。他说,“想世叔统领此军,久镇边陲,靖边安民,威震羌夏,岂止得‘太平无事’而已。今日水到渠成,名至实归,荣膺节钺懋赏,他年飙发电举,荡污涤腥,裂土分茅,都是意中之事。诸公久隶麾下,多立功绩,将来还要更上层楼,步世叔之后尘,刘锜敢为预祝。官家恩赏,怎可推辞?这杯酒是务要赏光的。”
  针锋相对地回答了种师道的话,却说得冠冕堂皇,击中了诸将的心窍。只有少数几个幕中人才听得出他俩是话中有话,各藏机锋。其余大部分将领都鼓噪起来,嚷道:
  “信叔此言有理。主帅劳苦功高,官家恩赏,怎可推辞?主帅这杯酒是省不掉的!”
  种师道默察时机,眼看自己陷于孤立中,再要推却是不可能了,就以战略家决心要在大会战中争胜,在前哨的小接触中不妨退让一步的防御姿态,举杯道:
  “既然诸君厚爱,信叔贤侄又殷勤相劝,种某只得暂领此杯。至于节钺之赐,实属逾分,只好再作商量。”
  说罢谢了众人,一饮而尽,举起空酒怀来,向四座环照一下。
  刘锜感觉到在这个回合中,他把握战机,已打了一个小胜仗。
  宴会进入到新阶段。
  经过短时间的沉默后,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忽然出乎意外地提议道:
  “今日宴请天使,更祝主帅高升,理应尽欢极醉,才是道理。这寡酒淡菜,叫人如何下得咽?依刘某之见,这里可有伎乐舞儿,且传一部来演奏演奏,为大家助兴如何?”
  刘延庆是番人出身,从偏裨积功一直升任为大将,官拜承宣使,只比节度使低一级。他在生活上不仅早已汉人化,而且早已官僚贵族化了。他自己家里宴饮,每回都少不了丝竹弦乐,歌舞侑酒,而不理解为什么军部的宴会老是墨守成规,弄得好像在大寺院里吃斋一样,令人索然无味,但是这个建议不符合西军传统,与当时当地的气氛不相适应,甚至是愚蠢的。像他通常的发言一样,话刚说完,就招来了尖刻的反应:
  “军部里只有发号施令的金钲鼙鼓,哪有侑酒佐饮的歌女舞伎?”
  “这话对了!要取乐早该自家家里带一部伎乐来才是。”
  “独乐乐,孰若与众乐?”
  是谁飞来了几支冷箭,最后的一句已经是含义十分明显的讽刺。刘延庆还辨别不出它的味道,侍坐在一旁的儿子刘光世,虽然识字无多,却也听得出弦外之音,早已露出悻悻不满之色。
  “信叔是天子脚边的人,听惯了天上的法曲仙音,”布阵作战,果断非凡,说话行事却异常温和谨慎的种师中急忙插进来缓冲一下,“军中纵有些粗乐,如何入得他的耳中?还是请哪位将军出席来舞剑一番,倒不失我辈本色。”
  “端帅说得妙!”
  种师中的为人,深受军中爱戴,与刘延庆形成明显的对比,因此他的提议也和刘延庆的提议形成对比,大家一致叫好,都把眼睛瞟着以击剑著名的大将杨可世。杨可世当仁不让,正待要站起身子,索剑起舞。忽然又听得一个年青性急的声音从座位上一下蹦了出来,他说:“且慢!”众人急看时,说话的却是说话行事和行军作战都同样勇敢豪爽的姚平仲。他冲着杨可世告个罪,接着就提议道:
  “久闻得信叔兄神射,绝世无双,恨未目睹。适才听了王总管所讲,更为之神往。今日在座的高世宣将军,在军中恰也有‘高一箭’的雅号,羌敌闻之丧胆。小弟斗胆建议请他两位施展绝艺。对射一番,以饱大家眼福,众位以为可否?”
  如果刘锜不是西军旧人,如果宴会中没有刚才那一番热情叙旧,这个放肆的建议确是大大冒犯天使了。但是姚平仲的脾气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丝毫没有拘束,又何况他这个建议确实是热闹、新鲜的,提得十分及时。酒酣耳热之际,大家都需要活动活动、刺激一下,经他这一提,把大家的兴致都鼓舞起来。问题要看他两个本人的意见如何。
  高世宣是杨可世的部将,是目前西军将校中公认的第一名射生手。西夏诸羌多少勇将锐士丧生在他的一箭之下。在敌军中间,他的名气甚至比在本军中更响亮。这个由敌方奉赠给他的雅号是他莫大的光荣。他当然很乐意在天使、主帅和诸将面前献献本领,只是限于礼貌,不得不谦逊一句:
  “天使珠玉在前,末将一点小小薄技,怎敢在这里放肆献丑!”
  他的推辞是不坚决的,经过众人撺掇,再看着刘锜的面色,就掉转头来说:
  “天使如有雅兴,末将谨当奉陪,只是相形见绌,众位休得见笑。”
  对于一切行动都要考虑其后果的刘锜心里也愿射箭。他自信技艺,百不失一,射好了可使众人对他更加敬服,增强他在未来军事会议中的发言地位,但他又不愿过于卖弄手段,占了高世宣的上风。他知道自己以客人的地位,一下就凌驾于主人之上,是很容易惹起反感的。他小心翼翼地在两者——既要显示自己的技艺,又不能贬损高世宣之间,见机行事。
  “刘锜久疏弓马,不弹此调已久,”他踌躇一回,含笑道,“怎比得高将军日常挽强射生,热能生巧。还是请高将军先射,刘锜在一旁瞧着学罢!”
  “天使神箭,久驰大名,怎么把话说颠倒!”高世宣少不得又言不由衷地客气一句,“既然如此,小将抛砖引玉,就僭先射了。”
  众人看到两个都愿比箭,一齐起哄,簇拥着他们离开筵席
  高世宣唱个无礼诺,先去脱了袍服,扎拾一番。他的从卒早把他用惯的几张弓和一箙箭取来。他选了一张“西番竹牛角弓”和几支“大镞箭”。这都是他在战场上克敌致胜用的锐利武器,不是东京的公子哥儿们为了装潢门面,随带在身边的那些小玩意儿。他拿了弓矢,走上平台,找寻合适的箭垛。
  宴会场所,没想到要布置箭垛,他光着眼四下乱找。“把仪门口的两盏灯笼射灭了,倒也可以,”他心里想,“可是太容易了,不足显示自家手段,压倒天使。别的呢……”他自己练就一副在黑暗中也能明察秋毫的目力,别人却没有这副本领,要是在黑暗中射中了也是白费气力,只好再找。忽然间,瞥见厅堂外有一对水桶,他灵机一动,叫声:“有了!”就饬令士兵们把水桶挑到甬道尽头的墙脚下,就地点燃起火把,把那个阴暗角落照亮了,叫人看他施射。
  “偌大一对水桶,有什么好射的?”有人议论起来。
  “休看水桶大,距离却远,俺目测一下,怕有二百来步,你倒来试试看。”
  “高一箭吩咐了,自有道理,你们先别嚷嚷!”
  “别嚷,别嚷!瞧他这一箭。”
  这里高世宣已经客套、谦逊过了——这对他是多么不自然,多么别扭,忽然露出一副认真严肃的神情,好像身在战场上已经找到一个主要目标,就紧紧盯牢它,瞄准它,准备把它一箭消灭掉。这是一个射手长期养成的习惯——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他摆好架势,曲一曲臂肱,把空弦连拽几下,先试试自己的臂力,然后搭上箭,拽圆弓,回头对众人说:
  “俺这一箭要射在右边那木桶盖的把手上,射不中时,众位休笑。”
  一语未了,他陡然扭转身躯,以闪电般的速度,把弓矢换了手,从前胸移到背后,反手背射一箭。他在作战时,就常用这个假动作欺骗敌人,迷惑敌人,因而一箭致胜的。这一箭射去,正好射在木柄正中,尺来长的白箭翎还在木柄上颤动了几下。
  “好快,好快的箭!”众人被他的假动作,特别被他的速度吸引住了,一齐称赞道。
  “俺的眼皮还来不及眨一眨,箭已射出,这才叫做神乎其技。”
  “这一箭要对准你老哥脑袋上射来,只怕也难逃此劫了。”有人俏皮地打趣说。
  “不恁地,怎又称得上‘高一箭’?”
  这里高世宣又搭上第二支箭,乘着眯起眼睛来打量箭干是否笔直的机会,心里敁敠道:“可不能炒冷饭!这第二箭更要出奇制胜,才能叫众人吃惊,天使敬服。”顷刻间,他又有了新主意,他从箭箙中换来一支平镞凿子箭,拉足弓力,觑着左边桶盖薄薄的边缘上射去。只听他喝一声:“着!”神箭到处,桶盖应声掀去,一股水蒸气顿时弥漫上腾。在众人一片喝采声中,高世宣得意地呵呵大笑道:
  “小将不才,这一箭射去,却省得工兵们洗涤碗盏时再去揭那桶盖。”
  说了就躬身把手里的弓箭交给刘锜道:
  “这张弓,天使试试可还使得?如若不称手,那里还有几张好弓,尽天使挑用。”
  刘锜含笑从高世宣手里接来竹牛角弓,掂了一掂,这确是第一流的好弓、硬弓,这里还有第一流的对手,不仅过去耳闻,今天已经亲眼目睹了,还有第—流的观众,这是不问可知的。如果他刘锜拿不出第一流的技艺来射,怎生下得了台?经过一瞬间的考虑,他已经成竹在胸,迈步走到高世宣原来站立的位置上说:
  “高将军再献神技,妙到毫颠,真叫刘锜无从措手了。”
  他向从人讨根带子,把宽大的袍袖扎缚一下,既没有脱去身上的袍服,也没有褪去脸上的笑容,他带着对高世宣所选定的弓、矢,箭垛和发射的位置都十分信任的神情,对准目标,一箭射去,正中在水桶的腹部。他就挥手示意,叫那边秉着火把的士兵们把射中的箭从水桶上拔出来。
  这一箭平淡无奇,看不出有什么突出之处,似乎只是刘锜的试射。对于第一次上手试用,还没有熟悉它的性能、特点的弓矢,即使是第一流的射手也需要试射一箭,这在内行之间都是理解的。可是众人看见那边士兵要拔下箭来却不容易,原来这一箭已经射透了厚实的木板。箭镞拔出后,木桶面上裂开一个菱角形的口子,还冒着一点热气的水从口子里汩汩不绝地流出来。
  瞒不过这些久战疆场的将军们的眼睛,这平淡无奇的一箭,在两百步外,却射得十分有力。在军队中,能够射到一百六、七十步的就算好手了,更加谈不到要射透木板。
  “好硬的弓力!”几个人同时叫出来。
  以姚硬弓家出名的姚平仲心里也为之骇然。他想道:这一箭如果让他来射,至少也得摆好架势,用足气力,才能射得这样有劲。一箭破的,举重若轻,真个是名不虚传。好强逞胜的高世宣已经在心里承认刘锜是个劲敌了,还不相信能够超过他,想道:“且看他第二箭怎么个射法?”
  这时刘锜已经掌握了这张弓的性能、特点,喝声“站开!”第二支箭早已应弦飞出。这一箭势如追风,迅若激电,恰恰好像丝线穿过针眼一般,不偏不倚,正好从第一箭穿透的那口子里穿进去,紧紧地楔住裂口,一下子就把冒出来的水堵上。
  厅前厅外,霎时间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彩声。当士兵把这只带箭的水桶扛回来时,人们彼此传观,益发赞叹不绝。
  “两箭插眉心之花,”种师中俨然代表全体将士,文绉绉地致贺词,“一矢窒水桶之穴。信叔神射,要记在史册、流传千古了。”
  这时众人还是乱哄哄地挤在平台上,高世宣一时忘情,拉着刘锜的袍袖,泄露了他生平第—次向别人公开的秘密。
  “小将在弓箭上生平只敬服一人,”他红着脸,像个做了错事的小孩说道,“十年前一天单身出去巡哨,被一队羌骑围住了。为首的羌将摆开人马,把小将团团围住,却引弓不发,让小将先射。小将心里吃慌,连发两箭,都被他闪过了。他这才回手一箭,就劈碎小将手里拿着遮拦的弓干。这时小将只剩得一把单刀,正待舍命冲杀出去。不料他摆摆手,约退自己的人马,还装个手势,微笑着请小将回去。小将又是惭愧,又是敬服,只恨仓猝之间,不曾问得他的姓名,只把他这支箭携回来,留个纪念。以后在战场上留心细找,要想找个机会还他的情,竟没再看见过他,从此也碰不到这样的对手了。不想今天又看到天使的神射。不由得叫小将再次心折。”
  高世宣的朴素的告白,是对刘锜衷心的赞美。众人还是第一次听他说到这件事,不由得都啧啧称奇。刘锜体会到高世宣的这层意思,深深领他的情,并且连声谦逊:
  “惭愧,惭愧!小弟只是射它一个巧劲罢了,哪里比得上兄长的真才实学?今后还要多向兄长请教。”说着,就紧挽他的手臂,一起回到大厅。
  宴会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时,已经过了午夜。种师道这才约定部分高级将领明晨到军部来会议,说是要计议重大事项。
  见分晓的时刻即将来到了。虽然自信心很强,并且随时不失其常度的刘锜,也感觉到决战前夕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这半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四)
  跟来的是一个严寒凛冽的早晨。
  整个军部好像一座被冻得十分坚实、攻打不破的冰城。
  还不到卯正时分,将领们纷纷披着重裘,赶来开会。他们中间大部份人还没有渗入统帅部的核心集团,因而都不知道今天会议中将要讨论什么重要的内容。他们只是习惯地服从命令,前来参加会议,不关心它的内容,而且也不准备去关心它。他们具有西军的老传统,在一般情况下,不太肯在决定方针政策的重大问题上动脑筋、化心思。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应该由朝廷、统帅、特别是文官们来决定的事情。他们的任务,只是服从它,遵照上面的意思动手去干罢了。只有讨论到具体的军事行动和作战方案时,他们才感到兴趣。
  但当他们进入会场后,感到今天的气氛大大不同于往常。这不但因为凛冽的气候,也因为会议的召集人、主持人种师道不断地皱着他的眉毛,在那上面也似乎罩上了一层浓霜。他早就到场了,甚至于比第一个赴会的将领还先进场,因此整个会场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人敢于出声谈笑。种师道有时蹩着脚在大会场中环行,有时小山般地坐在座位上,使得这张垫着虎皮的帅座好像用生铁铸成一样,一个年老的将领,确不定自己应否参加会议,按照他的身份,地位正好处在两可之间。他弄不清楚昨夜种师道邀约杨可世时有否也把站在杨可世旁边的他包皮括在内?今天赶来了,在会场门口探一探头,试试反应。种师道一眼瞥见了他,严厉地挥一挥手,把他斥出门外。这个严峻的动作预示今天会议的非常的重要性,使得即使最不敏感的将领也感觉到将有一场风暴来临。刘锜自己也感到在昨夜欢宴中取得的欢乐和轻快的效果已经一扫而尽,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发生在几年以前的事情了。
  最后一个与会者刘延庆带着儿子刚进入会场——连他也没敢迟到,可是种师道已用了一个觉察不出的动作,微微地蹙蹙额,对他来晚了表示不满。显然今天种师道的火气很大,一点小小的冒犯都可以使他激动。刘延庆的座椅还在嘎嘎作响的时候,种师道就开始会议,扼要地谈了会议的要旨:
  “朝廷近有大征伐,”他的语气不可能是平静的,“特命信叔前来,调我军扫数开往河北击辽。事关重大,本帅也作不了主,今天特请诸君前来会商。诸君听了信叔所说,可以各抒己见,详尽议论,不必拘泥体貌,弄得大家钳口结舌,日后又有后言。”
  要明白违抗朝旨、反对出兵是不可能的,种师道只好鼓励部下表示反对的意见,让官家派来的特使刘锜亲自看到将领们对这场战争既不热心,又不支持,把这个消极的反应带回朝廷去,也许有可能改变官家的决策。种师道的用心在刘锜看来是洞若观火的,刘锜早已拟定了第三个作战方案。他赋予自己的使命是尽可能清楚地把问题向大家摊出来,使大家明白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明白朝廷对此已痛下决心。他要鼓舞起大家的热心,竭力摆脱种师道的影响,作出自己的结论。
  刘锜不幸处在和他那么尊敬的种师道相互对立的地位上,既要贯彻自己的任务,就不能不排除种师道的消极影响和冷淡反应,这是他在两天的试探观察中确定无误的。但是种师道毕竟是一军的统帅,是他争取、团结而不是排斥、打击的对象。到头来,他还必须取得他的合作,才能真正完成任务。他巧妙地尽量不伤害种师道的尊严,免得招致他以及西军核心集团的成员们的反感。他热情焕发地复述了曾经给种师道谈过的话,企图用自己的“热”来抵消种师道的“冷”,并且随时在探测将领们理解的程度,加以补充和阐发,注意着每人听了他的话以后反映出来的各种表情。
  种师道冷冰冰的开幕词和刘锜火辣辣的介绍词果然形成两股不同的气流,两者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热流与寒潮、高气压和低气压在会议一开始就进行了锋面的接触,一场意料之中的风暴不可避免地来到了。将领们听了两人的话也各自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情,表明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已被卷入这场交锋。他们有的是喜上眉梢,感觉到烫手的富贵已经逼人而来,有的是面含重忧,唯恐一场不可预测的祸患找上头来,有的心里热辣辣地想到马上就可以在燕山、易水之间跃马横戈施展好男儿的身手,最近三年来前线的沉寂状态使他们早有髀肉复生之叹,有的则在沉思着,反复考虑这场战争的得失,衡量它的胜负因素,并把考虑的范围扩大到本军之外,当然也还有人根本没有把双方的话听进去加以咀嚼和消化,他们只是装出在听话,并且装得已经听懂了,听清楚了,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发言的样子。到处都有这样的超然派,即使他要“超然”的问题与他本身的利害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着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各人根据自己的修养、见解,对朝廷、部队与统帅的关系,或者单纯从个人利害的角度上考虑,作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反应。
  在刘锜发言过程中,种师道一直闭目养神,似乎找不到比这更加合适的机会来休息一下,以恢复夜来的疲劳。人们感觉到种师道什么都没有听,什么都不想听,但是一等刘锜发言完毕,他的厚重多裥的眼皮忽然大大地睁开,以逼人的光芒环视诸将,一面不住地点头,仿佛在对大家说:不管信叔说些什么,鼓惑大众,俺的主意早就打定。诸君有何高见,就请充分发表。
  虽然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各种思想活动,但是这点认识在大部分人中间还是一致的:今天的会的确不同寻常,刘锜所传达和种师道所反对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关系到全军和每个人的命运,这就不可能像往常一样对它漠不关心或者轻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他们相互观望、相互窥测着别人的面色和表情,准备等到别人发言后再表示附和或反对的意见,谁都不肯开第一腔。长时间的沉默统治着会场,这种沉默对于战争的支持者、相信可以击败种师道的刘锜以及战争的反对派、相信可以得到大多数部属支持的种师道都是十分难堪的。现在他们都急于要想获得自己的同情者。
  过了好久,大家才听到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的发言。在熙河路经略使姚古没有到场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在西军中所处仅次于种师道的地位决定了他的优先发言权,如果别人有顾虑,不敢首先打破沉默,那么理应由他来打破。
  “自家懑半生戎马,出生入死,”他字斟句酌,尽量要装出很文雅的样子,可是别人知道,说不到三言两语,他就会露出马脚来。“去年还在江南拚命厮杀,好不容易博得个衣蟒腰玉、妻荣子贵。如何今年又要出征河北?依自家之见,还是按兵不动为是。”
  刘延庆去年曾率领部分环庆军、鄜延军和童贯一起到江南镇压方腊起义,血洗两浙地区,当地人民恨不得寝他们之皮、食他们之肉。在战争中,他自己的部下也遭到严重损失,因此颇具戒心,深恐朝廷再调他出去作战。特别因为他的一部分部队目前还戍防在京西路淮宁府一带,没有调回西北复员。如果再次发动战争,他是最可能被点到名出征的。

  刘延庆的结论虽然符合种师道的愿望,但他说得太赤裸裸了,甚至太愚蠢了,非但不能为种师道张目,反而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口实,番人出身的刘延庆做了多年大官,虽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汉化,却还没有学会在公开和必要的场合中说些冠冕堂皇的门面话为自己打掩护,因此他的话刚说完,就遭到许多人的围攻。
  大将杨可世的面颊抖动了几下,连带也扯动他的颊髯,似乎有飞动之势。这是他的生理反应,每当他要冲锋陷阵,或者激动地要想发表什么重要意见的时候,两颊就会神经性地抖动起来。种师道引用北周宇文泰称赞大将贺拔胜的话“诸将临阵神色皆动,唯贺拔公洋洋如平日,真大勇也”来告诫他,劝他临阵镇静。他表面接受,心里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自己临阵会发慌,而且也改变不了这个习惯。
  但是在别人看到他将要发言之前,年轻性急的姚平仲已经抢在他前面说话了:
  “刘太尉此言差矣!”姚平仲勇敢地面对着刘延庆说,他对任何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中都是无所畏惧的,“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辈分属军人,久受朝廷恩禄,一旦官家有公事勾当,正是我辈效命之秋。怎得推托抗违,私而忘公?小将之意,还当遵旨出师、报效国家为是。”
  姚平仲的话表面上是驳斥刘延庆,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私而忘公”、“报效国家”八个字的分量下得很重,种师道听了,不禁又皱皱眉头。
  原来河南种氏与山西姚氏是当前西军中两大著名的家族。两家都是累世簪缨,代产名将。姚平仲的父亲姚古是有资格与种师道竞争统帅地位的对手——他们都没有把刘延庆看在眼下。自从刘锜的父亲刘仲武卸任都统制后,种师道与姚古两人展开剧烈的竞争,最后姚古失败,退处在熙河经略使的原来位置上,就常常托病不出,军部中有重要活动,都让儿子出来周旋应酬,姚平仲年纪虽轻,却已卓著战功,成为全军中出名的勇将。作为西军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他爱护本军,献谋划策,都能从全军的利害来考虑问题。但是作为姚氏家族的代言人,他又不可避免地与种师道本人发生矛盾,常常持着与之相反的观点,有意使他为难。有时还要找寻种师道的罅隙,借机攻击,以此为乐。
  他主张遵旨出师,是既考虑了全军的荣誉,也窥测出种师道害怕出兵的隐微,故意针对他抢先提出来,含有对他挑战的意味。
  然后是杨可世和辛兴宗相继发言,都以相同的理由支持姚平仲的主张。杨可世强调好男儿应当从一刀一枪上博得本身的荣誉,太好机会,岂容错过。辛兴宗强调的要遵旨出师,恪遵朝命。
  杨、辛两将都是童贯赏识,特加提拔的人,在军中都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的是杨可世以此为耻,辛兴宗以此为荣。杨可世本来就是西军中最著名的战将,自恃材武,多立功勋,一旦受到童贯的赏识,反而使军队中对他产生了看法。他希望出征作战,为自己进一步树立功名,也借以洗刷那个难听的名声。辛兴宗没有杨可世的自信,只好更多地依赖“恩相”的庇护。他们辛氏一门,兄弟五人,都由童贯一力保荐,在西军和京师的三衙中做到大将或高级偏裨的地位。对于他,“恩相”和朝廷是同义词,“恩相”就是朝廷,朝廷就是“恩相”。遵奉“恩相”之命,出兵一趟,有酬可索,劳而有功,何乐而不为?
  非种氏系统的将领纷纷表示了意见,一般都倾向于出师,他们的主张非种师道所能左右,但是他们的发言权毕竟是有限的,现在要听种氏的人说话了,大家都把眼睛觑着老成持重的种师中。
  种师中是种氏家族的人,具有限于他的识见难于避免的狭隘的家族偏见,但也仅仅不过是那么一点儿,他并非依靠家族、祖先和老兄的力量,主要是依靠自己多次陷阵血战,真正在战场拚命,才取得目前的声誉和地位。作为一个经略使,种师中是由朝廷批准任命,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却需要由部队、广大官兵共同的批准,这和朝廷的任命完全是两回事情。种师中是在高级军官中享有那种“真正的军人”荣誉的少数人之一。还有更重要的是种师中不像他老兄那样锋芒毕霹,而常常能够克制感情,顾全大局,用自己的谦逊和诚恳来满足别人的自尊心。由于他不强迫别人尊敬他——这在他的地位上是容易做到的,因此他在全军官兵中获得了许多自尊心很强、往在要采取一些措施强迫别人尊敬他的将军们所不能够获得的普遍的尊敬。
  “官家手诏,岂可违背?夷适(姚平仲字)言之极当。”他沉吟半晌,似乎经过极大的思想斗争后,才毅然提出自己的看法道,“弟所深虑者,我军自成军以来,百年中只与西夏及诸羌对垒作战。除了去年刘太尉去江南一战外,其余各军,不出西北一隅,见闻有限,河东,河北,足所未履,燕云诸州,目所未睹。人生地疏,军情不谙,一旦大军东出,制胜之策安在?这一点,诸君倒要慎重筹思才是!”
  种师中提出一个具体的困难,引起大家思考。接着,众人又听到全军总参议赵隆的深沉的声音。
  “端孺(种师中字)所虑甚是。这等大事,必须计出万全,才有胜算。岂可孟浪从事,陷此一军,兼误了朝廷。”
  赵隆长期在熙河军中服役,不仅与姚平仲的父亲姚古、还与姚古的父亲姚兕共事过。本来早已到达退休告归的年龄,无奈种师道出任统帅时,死活把他拖住了,一定要他担任全军总参议之职。种师道以与他共进退为要挟,使他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允承下来。他是那种与军队同呼吸、共命运的职业老军人。他除了部队生活以外,别无个人的家庭生活(他的妻室和早年生育的子女早已去世,只留下一个孤女,在军队里养大),除了军队的利害外,别无个人的利害,既然承担了总参议,就决定不做一个素餐尸位、拿干薪、领请受⑤而无所事事的那种幕僚。那种人,在部队里也像在其他的机关里一样多的是。赵隆没有把军队当作养老院,没有把自己当作统帅的清客,而把自己看成为一张弓弼⑥,专门用来矫正军队中发生的一切不平之事,有谁的言行不符合全军利益,他就要出来讲话干预,不拘情、不姑息、不纵容、不怕得罪人。他就是以这种伉爽直率的性格为人们所喜欢、所容忍、所气恼、所敬畏的。有人在他的背后说笑话,说他的大名和表字应该改动一下,改名赵弼字子正,才符合他的性格与实际。他的为人实在太严肃了,以致像这样一个丝毫无损于他的尊严的笑话也没有人敢于当着他的面讲出来。有一天他倒反向别人请教,这个他间接听到的赵子正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干过些什么?要来干什么?一般说来。军队里都不欢迎朝廷派来干预军事的文员,赵隆还当这个自己的化身赵子正是朝廷派来的文员哩!
  在这次军事会议以前,赵隆是种师道把刘锜的任务向之透露的唯一的僚属。他考虑了全盘利害,认为不依靠自己力量,只想利用他人投机取巧,侥幸徼利,照这样发动的战争,不会有好结果。他发表了比种师中更加坦率的意见,反对出师伐辽。他引用了《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句格言后,接下去说:
  “……近年来邀功好事之徒,对北边情事,颇多增饰,尚难信实。我辈僻处西陲,孤陋寡闻,对辽、金及朝廷情事,均难了然。辽朝虽君侈臣汰,积弱已久,但军备如何,现有兵力若干,尚堪一战与否,可有真正的情报?信叔说金邦崛起,已拊辽之背而蹶之,此话俺也早有所闻。如属信实,两虎相搏,我正好坐观成败,伺隙而动。今日如急于用兵,为祸为福,或胜或负,尚难逆料。我西军虽号强劲,诚如端孺所说,从未去过河北,与辽人角力,可有胜筹?今日之事,可谓既未知己,又未知彼,倘有蹉跎,将何以善其后?信叔虽赍来了朝旨,力促进兵之议,赵隆不敏,却期期犹以为未可。”
  这是刘锜碰到的第一号劲敌,在他以前发言的诸将,无论赞成或反对出兵,都没有像他这样在思想上已有所准备,对问题已作了全面考虑,因此他的结论是强有力的。他不仅以理智、同时也以平素在西军中的威信说话,他的话就显得更加有分量。
  又是一阵深沉的沉默,使得会场的气温顿时降到最低点。
  到了关键时刻,刘锜不得不再度出来说话。赵隆所持的理由似乎相当充足,谈的仍是具体问题、枝节问题,没有接触到事件的本质。哪有失去的疆土可以不去收复之理?已经掌握了最有利的时机,为什么不马上行动起来,还要待什么机,伺什么隙?何况他手里持有几张有利的王牌,只要把它们摊出去,他就有把握把胜利争回来。他不回避种师道咄咄逼人的眼锋,反而迎着它,更加流畅、激昴地谈起来:
  “端叔和渐叔(赵隆字子渐)所说诸端,虽属老成深谋,据刘锜所知,却都是鳃鳃过虑,尽可放心的。辽金之事,这些年来,归朝人⑦梯山航海,纷至沓来,迭有所闻。朝廷并未据以定策。直到后来派了专使去和金主完颜阿骨打通好,又派专人到辽廷去觇探虚实,三番五复,相互对证,这才知道所传非虚,端系实情。渐叔可知道令姻亲马都监和令坦子充父子俩这几年就被派往金邦,与完颜阿骨打折冲尊俎之间,首尾其事,已见成效。刘锜出都之日,闻得子充已经伴同金使入朝,御前奏对,定夹攻之期。众位如有不信,何不派人向子充打听一下,对辽、金之事及我军所处胜势,均可了然了。”
  刘锜发出了第一张王牌,突然提到马政、马扩的名字,众人的眼光顿时发亮,彼此交换着视线,似乎在点头议论道:
  “别人干下的事,也许不定可靠,他俩干的事,难道还会有错?”
  好像这父子俩的名字就是双重有力的保证,只要真是他俩出头干的事,就足以打破赵隆提出的任何顾虑而有余。
  全场的气温顿时升高。
  有人怀疑地,其实是希望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故意问道:
  “难道子充小小的年纪,也干得出这等大事?”
  “诸公都读过《三国志》,岂不知诸葛孔明隆中对时也只有子充这般年纪,对天下大势就了如指掌。安见得子充就不如古人?刘锜这番受命时,官家还亲口说到子充,说他办事干练,成效卓著哩!”
  “俺早说过这小子有出息,不枉赵参议结了这门亲事!”
  许多人同声称赞马扩,承认他立了功劳,干成大事,也就等于承认决策伐辽是正确的、英明的。他们的推论是简单的。刘锜抓住这个有利因素,乘机扩大战果。
  “马都监、马子充几番出入金邦,备悉辽、金两朝底细,将来用兵运筹之际,都是前线不可少的人才。只怕朝廷到时又另有任使,不肯放手。这个,种帅倒要向朝廷力争。”
  马政离开西军时,只是一个中级军官,马扩还只有承节郎这个起码的官衔,但在西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单单只有朝廷任命而未经基层战士批准的军官,他就不能够享有职位上应有的威信,他的指挥权和发言权都是不完全的,甚至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刘延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反之,如果他真正立过战功,具有“真正的军人”的素质,而为基层所公认,那么他即使没有任何军官的职衔,在实际工作中,特别在具体作战时,他就是事实上的长官了。大家听他的指挥,连军部也承认这个事实,马政、马扩都是属于那种“真正的军人”,在部队中享有比他们的职位高得多的信任和声誉。刘锜发出这张王牌是明智的,完全收到事前预计的效果。
  只要把赵隆打败,对付种师中就比较容易了,他接着只说:
  “至于端叔所虑我军来到过河北,虽是实情。但兵家用兵,全靠机动灵活,因时制宜,田地制宜,岂可局限于一隅之地,固步自封。记得当年周世宗统率禁旅北征,高平一战,大败河东兵,略地直至晋阳。后来旋师西南,席卷秦陇,饮马大江,后蜀、南唐望风披靡。后防既固,养锐北上,亲征契丹,刀锋所及,捷报频传,瀛鄚诸州,相继底定,大功已在俄顷间。倘非因病舁归,这燕、云之地,早已归我版图了。今我西军荟萃了天下的劲士才臣,锐卒良将,是朝廷的柱石,国家的干城,东西南北,何施而不可?周世宗能做到的事,又安知我们就做不到!瑞叔这论,未免有点胶柱鼓瑟了。愚侄妄言,请端叔赐教。”
  这席话说得讷于言语的种师中只有点头称是的分儿,他原来就不是坚决反对伐辽的。可是赵隆却非片言只语就可以折服,他不仅仍然要坚持“两知论”,不相信他的姻亲和未婚女婿办的事一定妥当,并且进一步提出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
  “童太尉新除两河⑧、陕西宣抚使,眼见得此军就要归他节制,将来用兵时,种帅在军事上可作得了主?”他停顿一下,毅然说道,“不但如此,伐辽之役,在朝廷中又有何人主持其事,难道王黼、蔡京、蔡攸之辈担当得了这等大举动?自古以来,未有权臣在内,大将得以成功于外者。贤侄岂曾长虑及此?”
  这确是问题的症结,但事涉庙算和官家的用人,在这等公开场合里正该竭力避免说到的。赵隆不仅十分直率地还是非常轻蔑地提到这些权贵的名字,使得众人都吃了一惊,连种师道也不便表示什么。辛兴宗张口摇舌要想说几句话来回护恩相的威信,看看赵隆的严肃的表情和周围的气氛,又把话缩回去,弄得十分狼狈。
  刘锜也没料到赵隆会有此一问,但对这个问题,他自己是有答案的,否则他就不可能支持这场战争了。他说:
  “此番大举,全出官家圣断,王黼、蔡攸不过在旁赞和而已。刘锜赍来的诏书,就是官家御笔亲制,书写时除刘锜外,并无别人随侧,刘锜岂得妄言?”接着刘锜又发出第二张王牌,说道:“官家对种叔可说是简在帝心,倚任独专。记得早时,京师传诵着两句断诗,称颂种叔功绩,道是‘只因番马扰篱落,奋起南朝老大虫’,不知怎的,传入禁中,官家讽诵至三,并对宰执大臣道,‘老种乃朕西门之锁钥,有他坐镇,朕得以高枕无忧’。今日简为统帅,可见早有成算。刘锜此来,官家再三嘱咐致意,温词娓娓,这是种叔的殊荣,也是我全军的光采。将来总统帅旅,电扫北边,事权在握,进退裕如,宣抚司怎敢在旁掣肘?夙昔童太尉曾来监制此军,家父与种帅都不曾受他挟制,这个实情,诸公想都记得?”
  “今昔异势,不可一概而论。”赵隆还是摇头说,“贤侄怕不省得童太尉之为人?如今除了宣抚使,朝廷明令节制此军,非当年监军可比,怎容得种帅自由施展手脚?”赵隆还企图为已经激升的温度泼冷水,但是整个会场的气候改变了。
  大将杨惟中欲前又却地问了句:
  “今日伐辽,是否师出有名?”
  刘锜抓住机会,理直气壮地驳斥他,这时他感到已经有把握操纵与会人员的情绪,因此就更有信心地把自己的道理阐发无余:
  “燕、云乃吾家之幅员,非辽朝之疆岩,景德⑨中将帅巽懦,朝廷失策,与它订了和约,致使形胜全失,俯仰不得自由。更兼朘刻百姓,岁赂银绢,国耻民穷。这正是有志之士、血气之伦痛心疾首,扼腕抚膺而叹息不止的。今辽、金交战,鹬蚌相争,我朝正好坐收渔翁之利。因势利导,大张挞伐,雪二百年之奇耻,复三千里之江山,这正是名正言顺,事有必成的。杨将军——”杨惟忠在西军中也是个趋奉唯诺、专看主帅眼色行事说话的阘茸货,刘锜提到他的时候,连正眼儿也没瞧他一下,“说什么师出无名,岂不是混淆黑白,把话说颠倒了!”刘锜很容易就把他驳倒,然后再流畅地说下去:“辽积弱已久,将愒士玩,怎当得我精锐之师,与金军南北夹攻。大军一出,势如破竹,数节之后,便当迎刀而解。这等良机,可说是百载难逢。所望大将们早早打定主意,明耻教战,上下一心。异日前驱易、涿,横扫应、蔚,燕、云唾手可得,山前山后,都将归我版图。诸公建立了不刊之功,垂名竹帛,图画凌烟。刘锜也要追随骥尾,请诸公携带携带哩!”
  刘锜这番话说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犹如一轮炎炎的赤日,把诸将心中残余的冰雪溶化得一千二净。将士们受到感染,不知不觉间也把刘锜描绘的一幅胜利的图景写在自己的眉宇之间。很多人似乎已看到胜利在握,许多人都想到那一天凯旋归来,官家亲自驾到陈桥门外迎接大军,老百姓夹道欢呼的盛况。大家都要分享这一份唾手可得的胜利的光荣,唯恐落在别人后面。连一开始十分害怕出征的刘延庆也被打动心坎,不住地向邻座的杨可世打听此去燕京的日程,并且不掩饰他对战争改变态度的原因:
  “照信叔这一说,不等到来年麦熟时节,”他站立起来,敞开大裘,把一只脚踏在坐椅上,仍然保留了一个蕃部酋长的习惯,大声嚷道:“大军就可开进燕京城去痛快一番了。久闻得燕女如花,如若俘获个把北蕃的后妃公主,将来伴酒作乐,却不是—太快事!”说到这里,他忽然忘形,哈哈大笑道,“契丹皇帝,自家不要,契丹皇后,手到擒来,就是自家的人了。这话言明在先,省得日后争闹起来,伤了和气。”
  刘延庆的愚蠢,常在不恰当的场合里说不恰当的话,但是他的倒戈大大增强了主张北伐营垒的比重。
  一场热和冷、炎日和冰雪、出师与拒命的激烈交锋结束了,前者无疑地获得全面的胜利。种师中默然退坐在座隅,顽固的赵隆也无法独自压住阵脚。种师道默审时机,一来知道朝廷之意已决,天心难回,二来看到诸将跃跃欲试的神情,绝非自己力量所能控制。他秉着“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大败”的军事教训,决心由自己主动来收拾残局。这时整个会场处在连佩剑的钩子略为挪动一下也可以听清楚的大静默中,大家听到种师道微微叹口气,声音略微有些发抖,但是不失为清楚地宣布他的最后结论:
  “既然天意如此坚决,诸君又佥同信叔之论,俺种师道也只好听天由命了!”这听天由命四个字说得十分颓唐,充分表示出他的不满情绪。然后转向刘锜道:
  “贤侄回去缴旨,就可上复官家说,微臣种师道遵旨前赴太原。”
  听了这一句有千钧之重的话,压在刘锜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才算砰然落地。
  (五)
  遵旨前往太原去是一回事情,什么时候去,赴会前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那又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会议结束后,种师道把刘锜和赵隆两个留下来,继续研究具体问题。
  种师道虽然身为西军统帅,却不是什么杰出的战略思想家,他只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兵,一个永远从实际出发的指挥官,从前一点出发,根据他的经验,他看不出这场投机性很强的战争会一帆风顺地产生像刘锜所估计的那种乐观的结果。在他的年龄上,年轻人丰富的幻想力早已荡然无存,所以他反对这场战争,即使在被迫同意之后,仍然在内心中反对它,并且要想出种种托词来推迟前往太原开会的日子。从后一点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既然战争已成定局,非他的力量所能阻挡,即使他推迟了赴会的日期,会议还是需要他参加。既要出席会议,他就迫切地需要掌握敌情,了解形势,作为会议中制订军事计划的重要根据。童贯、和诜带来的情报,大多数是根据他们的利益和需要“创制”出来的,怎样评价他们之为人,就可以怎样去评价他们的情报。对于它们,种师道决不信任,他相信的还是西军旧人,他希望刘锜和赵隆二人能为他提供马氏父子近年来的活动情况和目前行止。
  赵隆虽是马政的姻亲,对他的情况也所知不多,谈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说:
  “仲甫(马政字)自受调离军后,即把家口迁往牟平,后来又迁往保州,”他说,“未尝再见过面。间有书札往来,深以故人为念,情意缱绻,却未涉及朝政。对自己的任使,更是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去春曾托便口来说小女已达于归之年,子充得便,即将西来迎亲。旋又来信说,子充受命出差,归期难必,完婚之议只得暂时从缓了。以后再无音信。信叔在京见闻较切,对他们的行踪是否了然?”
  刘锜也摇摇头道:
  “子充受命以还,行踪飘忽不定。去年回京时曾来见访,正值愚侄出差未归。及至赶回,到行馆去访他时,他已伴同金使泛海出去了。参商乖离,睽违已逾三载。只是此番受命来此时,官家面谕子充接伴金使,不日就要回京,还嘱愚侄早早回去复命,以便与金使约定夹攻之期。后来王黼也是如此说。想来子充在京等候约期,必有数月之勾留,愚侄此去定可与他叙旧。”
  “既然仲甫不易踪迹,”种师道想了一回,提出一个具体的主意,“俺这里何不派人去京师走一遭,找到马子充,向他询实敌方情况,这倒切实可行的。只是……只是派到京师去,难得合适的人。”
  赵隆点头称是,考虑了片刻,问道:
  “派杨可世去如何?”
  “杨可世将来在军中也是可用之才,”种师道断然摇头反对道,“只怕童太尉见到他,就不让他回到本军来了。”
  种师道的顾虑是有根据的。早就有人传说童贯要想调杨可世到陈州府去统率刘延庆所属那一部分尚未复员回来的环庆军。种师道和赵隆都明白如果让杨可世调走了,会给本军带来多大损失!
  “夷适也是子充的故人,”赵隆再一次建议,“他哥子鹏飞现在京师禁军中供职,与信叔同僚。派夷适去走一遭如何?”
  种师道提不出反对派姚平仲去京师的理由,但他仍然摇头不同意这个建议,显然是从家族的偏见出发,不愿让姚家的人去担任这个重要的差使。
  “既然军情如此紧急,”刘锜插进来,毛遂自荐道,“愚侄回京缴旨后,找到子充,问明情况,就往太原府等候种叔,这个办法可行得?”
  “贤侄是官家身边的人,不得诏旨,怎能擅自行止?这个万万使不得。”
  种师道当机立断地截断了刘锜的自荐。看来他已经意有所属,只是不便自己启齿。机灵的刘锜猜到他大约希望赵隆亲自去京一行。赵隆是种师道的左右手,如果让他从马扩处多了解一点敌情,将来制订计划、参谋作战,都有好处。刘锜前前后后想了一想,心中豁然开朗,顿时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愚侄不才,却有个计较在此。马都监既有信来要为子充完婚,恰巧子充目前正在京师,渐叔何不就此携带了令嫒前去京师,一来为他们完婚,二来向子充打听敌情,三来也可伺机向朝廷提出行军作战、辎重所需等事项,并力促子充回本军来服役。事毕后,渐叔就径往太原,参赞会议,这样岂不是公私兼顾,两全其美?”
  “如得参议前去东京,种某最为放心。”刘锜的建议,正中种师道下怀,他看到刘锜如此机敏,十分满意,不禁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趁势说,“况且令嫒已经成长,正该为她完姻,毕了人生大事。只怕参议年来体衰多病,不胜跋涉之劳,这倒还要从长计议。”
  种师道还要客套几句,赵隆不禁豪爽地笑起来:
  “主帅在公事上有所差遣,赵某怎敢推辞?何况俺这把贱骨头,虽然使用得长久了,倒也还禁得起风霜雨雪,哪里就在乎这几千里路!”
  赵隆热心地接受这项任务,并非因为他已转变立场,支持起这场战争来了。恰恰相反,他仍然在内心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深信种师道与他是完全一致的。他在这里,或跟随种师道去太原,都不能够再作什么来阻止战争,除非他到东京去和王黼、童贯等伐辽决策人进行辩论。他甚至想得那么远,最好能当着官家的面,与他们廷争伐辽的利害得失,使官家听从他的意见,这样他还有最后的机会来阻止战争,改变朝廷决策。
  自信力很强的赵隆,一经产生这种希望,就迫不及待地要求立刻进京。他与刘锜约定了日期,作伴同行,意味深长地向种师道暗示道:
  “主帅如先已到了太原府,千万等候赵某的信息,再与童贯那厮定夺下来。”
  种师道点头不语,这个表情在赵隆看来是像说话般明白的,他默默地表示认可了自己的意见。
  十九年前赵隆丧失了妻室,便舍弃自己的家,带着孤女亸娘一起住进部队,在部队中把她养活,从此他就没有了自己的家,同时也割断了和非军事的人间世界的联系。
  这个职业老军官的生活是完全、绝对地按照部队生活的板眼进行的,十分简单,却有着严格的纪律性。他自己早就习惯了它,不在乎有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可是女儿毕竟是女儿,有许多超过军事生活范围以外的麻烦事情要他照顾,她成为他公生活中唯一的累赘。特别当他出去打仗,不能够再把女儿带在身边时,少不得要操点心,把她寄托到同僚家里暂时安顿一下,自己才能脱空身体,了无牵挂地出去征战。可是在另一方面,长期来,父女两个相依为命,女儿又成为他私生活中最大的安慰,那种儿女子的柔情的爱,与军队的严肃气氛格格不入,与他的为人行事也格格不入。这就是说,他摒弃了那种人间的,普通的方式,而用自己独特的硬派作风爱着女儿。没有人料想到在他的铁石心肠中也有一个柔软部分,女儿常常用她的独特方式的柔情打动他这个部份。结果是:他离不开她,她离不开他。

  现在他们三言两语就决定了要他把女儿遣嫁到东京去,马扩家住保州,女儿嫁过去以后就要定居在保州,不得和他相见了。要是想到这点,也许他也会感到痛苦。可是,现在盘据在他思想中的那个重大问题,足以排斥一切、压倒一切个人问题。他连想也没有多想一下,马上就跟刘锜约定,后天一清早动身,首途进京。
  刘锜诧异了,遣嫁女儿也是人生大事,虽说军队中一切从简,谈不上什么置备嫁妆,饯别亲友,但是化个十天、八天时间,略略摒挡一下家务,总还是必要的。刘锜要他再考虑考虑行期。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
  “今天回家去跟女儿说一声,少不得到几家诸亲好友处去辞辞行。明天收拾一天,后天一早就走,还有什么牵挂、放不下手的?”
  刘锜莞尔地笑了,原来他的老上司还是跟当年一样的急性子,还是跟当年一样,除了军旅大事外,他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干不了的。
  (六)
  渭河早已冰冻,舟楫不通,他们只好赶陆路走。但是东去的官道也被漫天大雪封锁起来了。
  大地变成白茫茫的一片,银子般地闪着亮光。
  所有光秃秃的树枝,都好像盛开的梨花,这千树万树梨花不仅点缀了树枝,也在漫天飞舞。
  那似乎很遥远、又似乎近在眼前,一招手就会落入他们车马之间的山谷陵丘,平日飞扬浮动的黄土尘埃和重重迭迭的磴道山沟这时全被干燥的白雪松松地覆盖起来,一切都变得臃肿不堪和界限不清了。它们欺骗着人和牲口的视觉,一个不小心就会岔出正道,跌落到同样被白雪松松覆盖着的干枯的涧沟中去,跌得头破血流。因此在这日子里,除了绝对必要以外,很少有人出门。
  他们几乎独自垄断了这条官道,稀少的辙痕,又被新的白雪遮没,只有经过好半天,才偶而听到一连串清脆的铃铛声和吆喝声,逆着他们的方向慢慢过来。
  他们一起挤在颠颠簸簸的大车里,一任那几匹喘着气、口中不断冒出热气的牲口拖着他们艰难地前进。进程显然是缓慢的。有时车辆一歪,半个轮子就陷进坑洼,这时赶车的和坐车的都得下来,费了很大的劲,托起车轮,端正车身,才能继续前进。有时大车转过一个山坡,正好迎着风口,朔风怒涛般地狂吼着,把浮在表层的干雪重新吹入天空,和天空中的飞雪,混在一起,迷糊了赶车者的眼睛。这时大车就不得不顾着风势暂时转过来避避风头。只有碰到风势较弱,又走在还没有被破坏、比较好走的官道正中,肯定不会岔出去时,赶车人才活跃起来,大声吆喝着,把马鞭在天空中甩得噼啪作响。这不但为了赶车,也为了活动活动身体取暖。
  大车周围用粗毡围起来,它好像船帆一样,饱满地盛着风雪,一会儿在这里鼓起来,一会儿又在那里瘪下去。有时,毡幕突然裂开罅缝,朔风就带着拇指大小的雪花飞舞进来,刀子般地割痛着人们的头脸,脖子和手。人们却趁此机会呼吸一口清冷的新鲜的空气,并且从还没有来得及掩盖上的罅缝里看到在眼前延展着的无穷无尽的银色的道路。
  在人们的思想中,也延展着无穷无尽的道路。
  自从爹告诉她,将要把她送到东京去完姻以后,亸娘就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亸娘是一个在特殊坏境中培养出来的特殊的少女,但她仍然是个少女。
  严格地说,亸娘没有体验过一般人所谓的“家庭生活”。还在手抱的婴孩时间,她就失去了母亲,由爹带到部队去养大。那时,她实在太幼小了,不明白失去母亲的悲痛意义,不明白她今后一生中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缺憾所要偿付的代价。在部队里,她和其他由于类似的情况带来的男孩一起玩耍,一起受到锻炼。在部队严肃而紧张的空气中,在那绝对的男性化的集体中,她是唯一的例外。她是一朵花儿,可不是在暖房里养大,而是受到山风谷雨滋润培育成长的一朵野山花。她受到男伴们的欢迎,她受到士兵和军官们普遍的钟爱,她有点撒野,然而是活泼伶俐的,爱娇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她逐渐成长为一个少女,她很快就达到并且超过了那个社会所许可的女孩子跟外界接触的最大限度的年龄。这一条铁律是那么森严,即使在没有女性的部队里也没有例外,一道无情的帷幕落下来,隔断了她与外界的接触。人们仍然对她抱着友善的态度,可是无形中跟她疏远了。她又不像其他的女孩,家里有母亲、姐妹、养娘和女伴们,外面还可以和亲戚女眷们走动。她几乎是在女性的真空中生活着,她反复而刻板地处理着日常事务,她劳动得多么勤快,她应付爹和自己的生活多么简单,多么有条不紊!但在她的意识中,却感觉到这里缺少一点什么东西,缺少一种随着她年龄之长大、特别是为了弥补她的由衷的缺憾所要求的温馨的柔情。
  她要求温柔地对待别人,爱抚别人,也要求别人温柔地对待她、爱抚她。她要求自我牺牲,要求献身于人,却不要求别人给她以同样的酬答。所渭“自我牺牲”,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来,就是一种不要求酬报的执拗的爱。她把所有的柔情都倾注在爹身上,这不但因为她发现在严厉的表面底下,爹在内心中确是爱她的,更因为除了爹以外,她接触的人是那样少,使她无法满足自己不断发展着的自我牺牲和献身的要求。
  只有那个将要成为她丈夫的人和他的家庭才是她生活孤岛中的一片绿洲。她带着特殊温馨的柔情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那时,爹出去对西夏作战,把她寄养在马家,“他”的父亲和哥子们也一起赴前线了,家里只留下母亲,嫂子和尚未成丁的他。他们很快就成为亲密的伴侣。他比她大五岁,没有接受任何人的委托,就主动担负起教育她的任务,教她读书、骑马、挽一张小小的角弓,教她射箭。这一切,他都是那么内行,显得完全有资格做她的老师。他是严格的——作为一个老师,给她指定了一天之内必须完成的功课,绝不容许拖延,他也讲了许多古代和当时发生的故事,多半是关于战争方面的,要求她第二天能够一字不易地回讲给他听。她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却产生一点学生对于过于严厉的老师常有的那种反感。“爹还没有那么严咧!”她想,“你倒管得这样紧!”于是她逗着他玩,故意没有做完功课,或者有意讲错故事,惹他生气,等他说要责罚她的时候,一口气就做好功课,讲对故事,使他没有理由可以责罚她。
  有一天,他们并骑出去驰驱,他对她的骑术已经很信任了,可以允许她离开他的视线纵骑奔驰。可是那一次,她刚从一个小山坡冲下时,忽然从驹背上滑下来,掉在地上。她听到他从后面气急败坏地驰上前来,她闭上眼睛,装作受了重伤的样子。他啜泣着,唤着她的小名儿,问她怎么啦?一连问了几声,她噗哧一声笑出来,飞快地跃上马背,头也不回地飞驰回家。他从后面赶上来,超越了她,转过马头拦住她的去路,恨恨地骂道:“小蹄子摔了一跤不够,难道还想再拌一跤?”
  这是多么愉快的回忆,他平日老是一面孔正经地说:“好汉子要像把衮刀那样,用上好的精铁,灌了钢汁,经过千锤百炼,才打得出来。”没想到背着人时,他也会啜泣流泪。她在飞快的一瞥中,看见他用乌黑的手背去擦眼泪,把脸都弄脏了。她想:上好的镔铁,打了几百锤、几千锤也不会淌出水的……
  这些愉快的回忆好像荡漾在天空中的游丝,只有在漫不经心中,才会偶而发现,而当她认真要去抓住它时,它却飘飘荡荡地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她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关系忽然变得疏远了,他即使到爹这里来,也只找爹说话,看见她,点个头儿就走开。她惹他生气了吗?她竭力在自己稚小的心灵中找寻这个使他疏远了的原因,而找不出答案。后来,他从军去前线,愉快的回忆就完全中断了。不管她多么努力要用记忆的丝线把他们之间前前后后的关系绾结起来,可是做不到。她再也不能够把断去的丝线续上。对于她,他是既亲密又疏远、既严厉又体贴的人。可是他只是一个梦里的幻象、一个镜中的影子。
  现在爹明确地告诉她,这次出门是要把她遣嫁出去。她和爹一起首途出行,回来的时候可只剩下爹一个人了。完婚对于她只是一个模模糊糊、飘飘忽忽的抽象的概念,和爹分离却是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她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爹离不开她。
  当爹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绷着脸回来时,有谁逗着他,使他破颜一笑呢?每年深秋季节,爹发起气喘的老毛病,半夜里起来坐在床头咳嗽,有谁照顾他吃药,给他轻轻扯上被子,免得受到风寒呢?还有爹这个老军人,几十年熟练地使用一杆三十斤重的铁槊,却拈不起一支细小的针。他的袄衲绽了缝,露出棉絮来,有谁绘他缝补?他原来就是落拓不羁、不修边幅的,没有了她,他还会记得修剪须发、还穿得上一件像样的衣服?
  这些生活的细节,在设想得特别周到的女儿的心目中,都放大成为无法克服的灾难了。
  可是她还是不能不离开爹,被遣嫁出去,嫁给这个既亲密又疏远,既像是梦幻又可能是真实的人。这是在她生下来几百年、几千年以前就定下来的老规矩,所有的少女都离不开这个命运,她当然也不能例外。
  这是一条多么使她迷惘,又多么使她为之神往的道路。坐在颠颠簸簸的大车中,她回肠荡气、反反复复地就想着这一些,最后她下定了决心,既然不得不离开爹,既然必须走上这条道路,那么她就坚决地迎上去吧!如果在他们之间失落了什么东西,她决心要把它找回来,如果联系着他们两人的丝线中断了,她要主动地把它续上。她是个勇敢的少女,要求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当她在生命发轫之初,当她对于那个她不了解的、正待去参加入内的世界抱着美丽的憧憬的时候。
  (七)
  他们好不容易在傍晚时分来到郡河边,人与牲口的精力都已使用殆尽了,可是还有整整一半的旅程在等待他们呢!
  他们在河边的一个小驿站里打尖过夜。
  虽然在那一天的旅途中,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活动,经过了那种消筋蚀骨的劳累以后,他们达到了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间足以遮蔽风势,挡住寒流的屋舍,让他们歇一歇脚,忘掉疲劳的白天,舒服地享受一个安宁的夜晚,明天的事情到明天再安排。
  在郡河边的这所驿站是属于最小型的、简陋的驿站,统共只有一个驿卒在里外照顾,兼顾人和牲口。房舍早已破损不堪,东歪西斜,到处是罅漏,就是要起到遮蔽风势,阻挡寒流的起码作用,似乎也很难做到。晚上,风势又重新变得猛烈起来,使得这所驿站好像在洪波惊涛中漂浮着的一叶孤舟一样。说它像孤舟,那倒是真的,因为在周围十里之内,它是独一无二的建筑物。
  所幸在这种气候里,没有其他的旅客,他们可以完全占有它。他们加旺了地炉里奄奄一息的火力,围坐在土坑旁取暖假寐,并且迅速沉入真正的酣睡中。
  夜已经很深了,夹杂在狂吼的风声中,忽然听到门外有性急的铃铛声和叫门声。
  “这早晚还来投宿,”被吵醒的驿卒一面拭着睡意犹浓的眼睛,不满地嘟哝着,“二更早过了。也不怕掉进冰窟窿里去见水龙王,那才叫你好受哩!”一面用职业性的,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清醒的动作,披上老皮袄,点起灯笼,出去开门。
  来客似乎是骑了一匹火烧着尾巴的火焰驹疾奔而来的,似乎他的一只脚还没有跨下鞍桥,就大声在询问什么。驿卒不确定地回答了一句,他们的对答被关在门外,并且被锐利地呼啸着的西北风吞没了。只有最后一句是清楚的,那时,他俩都已经跨进门内。“俺进去看看!”来客有力地说,然后嘱咐驿卒喂饱他的牲口,天亮以前,他就要动身赶路。
  这一切都是在所有驿站中随时可以碰到的情况,不值得注意。人们只是抱怨这个意外的干扰把他们的瞌睡打断了。只有第一遭出门,对于遇到的一切事物都产生新鲜感觉的亸娘才注意到它,听它,并且对它发生兴趣。她在自己的想象中刻划出这个来客究竟是怎等样人?为什么这样性急?并且在她的想象中出现了这个来客的形象。有一种遥远的记忆把她和这个来客联系上了,当她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忽然明确无误地断定这同乡人的口音是一个她曾经听到他说过话的熟人的声音。
  “爹听,是谁在说话?”她轻轻把瞌睡中的爹推醒了。
  刘锜也同时惊醒了,听到了由于房门已被打开,很清晰地钻进棉帘子里的熟悉的声音,他们交换着惊讶的眼光,仿佛彼此在问:“这样的巧遇,难道可能的吗?”但是棉帘掀处,说话者本人已经大踏步走进来。借着驿卒手里提着的灯笼微弱的摇曳不定的光,他们看清楚了来客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千里迢迢要去寻访的老战友,马扩的父亲马政。他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
  “巧遇!巧遇!”
  马政是为了多赶一站路,冒着去见水龙王的危险,策马陟冰渡河过来的。他的随从们由于脚力追不上,早被远远地甩落在几站之后了。他的已经习惯了黑暗的眼睛,也在第一瞥中就认出朋友。
  “果然是信叔,”他欣然欢呼道,“还有钤辖,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俺找得你们好苦呀。”
  驿卒给新来的,有急差的军官送来分例的滚水,酒和蒸饼,剔亮了油灯,在地炉中又加上几块新的炭就走开。炭爆出欢迎新朋友的噼噼啪啪的炮仗声。由于人们的往来走动、水蒸气、酒香、灯光和炭的爆炸声,给这间冻结着的房间平添了不少生气,它好像从假寐状态中甦醒回来了。
  马政顾不得寒暄几句,就一面擘开手里的蒸卷,大口地塞进嘴里去,一面谈起正经来。
  原来从刘锜离开京师的一个多月来,时局又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先是马扩从金朝回来,把金朝的正副使节女真贵族遏鲁和渤海人大迪乌带到东京。这两个都是完颜阿骨打的亲信,是金朝的用事大臣,地位重要,不同于过去派来仅仅传达双方口信的泛泛之辈,因此受到朝廷的隆重接待,官家亲自在崇圣殿延见他们。
  接着就正式谈判出师夹攻的具体日期。
  奇怪的是夹击之议,虽由宋朝首先提出,及至对方同意,讨论到具体问题时,宋朝方面竟提不出一个确定的日期。王、蔡二相因为没有把握使自己方面迅速出师,又不愿对方出师过早,免得落了后手,采取了排日宴饮、陪伴游览等方法,使谈判长期拖延下去。他们绝没有想到,就在这段时间里,完颜阿骨打对辽发动一场闪电进攻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昼夜急行军四百多里,袭破了辽的首都中京。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匆遽南逃,路经燕京时,只勾留得两天,就携带一批军队、官员、宫眷直往云中的阴夹山方向逃去,从此躲着不敢出来。
  现在的局势是:金军以全力封锁天祚帝的出路,三面兜捕他。燕京周围,局势云扰,抗辽义军蜂起,辽政府群龙无首,实际上已处于土崩瓦解的垂亡状态。
  正在边境侦事的马政探听到这些千真万确的消息,认为这是收复燕云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也怕金军先下手为强,分兵南北,略取河北、河东之地,对我国防线构成莫大的威胁,因此立刻飞驰京师奏报。这时王、蔡二相也看到时势紧急,匆忙奏准官家,决定对策:一面仍由赵良嗣,马扩两个接伴金使,继续与他们酬酢宴饮,羁縻时日,一面就派了解这一切情况的马政赍着朝命,前去西军,严令种师道迅即集中全师,限期三月底扫数开往河北前线雄州,听候进止。原定的太原会议取消。如有愆误,即以抗旨论罪。
  这不是宛转的疏通,而是严厉的朝命了。官家毕竟是官家,当马政陛辞之时,官家又作了口头指示,以缓和命令中严厉的措辞。官家嘱咐马政到渭州时先去找刘锜,两人会商后,再向种师道传旨。在口头解释时,“务要讲究措辞,使种师道以下将吏心悦诚服,前去赴命。休得严词迫令,寒了他们的心。”同时又给了马政新任务,传达命令后,就留在军中参赞戎务,督同大军克日开拔,免得有所愆误。
  屈指计算日程,马政估计到刘锜亟待复命,可能已经启程回京了。他们西军中人的应用数学和东京一般官场中的应用数学不一样,后者的数值表现在口头和文字上,前者表现在实用意义上。因此他一路沿着西去的官道,留心打听刘四厢的行止。却没想到在这深夜中,在这小小的驿站里和他们一行忽然邂逅相遇了,这真使他非常高兴。
  马政急于要知道西军将领对于伐辽战争的反应,刘锜扼要地介绍了他西行的经过,两人一起研究执行进军令的可能性和困唯。马政赍去的朝旨既然如此严峻明确,种师道除了迅速、切实执行以外,别无他途。刘锜估计到马政此去已无重大的阻力,他自己也该早些回京去缴旨复命、等待后令,还要考虑到赵隆晋京的任务,因此决定分道扬镳,各人去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马政、刘锜长篇大论地交谈着的时候,赵隆一反常态,很少插进话去。
  “好慌!好慌!”他已经得出带着成见的结论,对他们的计议评价道,“这样匆忙、慌张之间决定的事,哪会有好结果?”
  他也对他们的谈话进行分析。他承认时局的确起了急剧的变化,正因为变化这样大,这样迅速,决策者更应冷静考虑,沉着应付。让一缸带着泥沙的水澄清了再去舀,不要急于喝混浊的水,这是他们军部中人处事的原则。宁可失之迂缓,不可失之孟浪。他认为我方平时既缺乏准备,临时又没有周密的计划,匆忙决定,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转,怎能打好这一仗?他又找出理论根据,“千里趋利者蹶上将军”,这种做法,正犯兵法之大忌。你们对这些不利因素都没有加以认真的考虑,一心只想执行朝命,真可谓是利令智昏了。赵隆是个很难掩盖自己感情的人,当他产生了这种想法之后,听着他们谈话,他的不满情绪不禁流露出来。
  在马政的一方面,也并没有忘记亲家在座,他几次向赵隆移樽就教,都得到冷淡的反应,于是他明白了刘锜谈到的阻力就是来源于种师道的核心集团,而他这位亲家恰巧就是这个集团的中心人物。他必须承认这个:他们的意见已经有了分歧。可是他没有时间向亲家从容解释了,更不想与他争辩。他们西军中人情逾骨肉,分同生死。不管他们间有多大分歧,到头来总要被共同的利害关系捏合在一块的,他以亲切、热诚的态度,回答了他的冷淡、不满,力图冲淡他的气忿,这样就使他在他们相处的关系中占了上风。
  直到他们谈完正经大事后,赵隆才说到他这次东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送女儿到东京去完姻。接着就把女儿唤来与公爹见礼。
  马政这才想到除了军国大事外,他们间还存在着儿女私事。他满意地看了看已经完全成长的亸娘,连声夸奖:“好姑娘,好姑娘!”借以弥补刚才对她的疏忽。他又转过头来感谢他的老上司,老亲家亲自送亲的盛情,却不明白在这样军务倥偬、刻不容缓的瞬刻里,他的亲家怎么可能离开军队来料理儿女私事。
  显然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感情、把握战机之缓急是各趋极端的。
  但是儿女私事在不妨碍公务的前提之下,也不得不办一下,他抱歉在前道:
  “儿子目前在京,尚有数月勾留。等到战事一起,不特愚父子必将去前线从事,就是亲家身为种帅左右手,也必要亲莅前线,参赞戎务的。因此婚事只得凑在战前办好。”他特别向亸娘表示歉意道,“时间如此匆促,彼此又都有军务缠身,定不下这颗心来。婚事必然办得草草,亵慢了姑娘,于心更为不安了。”
  “都监王事倥偬,眼见不得回京去主持婚礼,”刘锜义不容辞地把这副担子承担下来,“渐叔向来又不惯于俗务。如不见外,子充的婚事就交与愚侄去经办了。东京的事好办,两位都可放心,只是要都监写封家信给子充说了,此事才妥。”
  他们两人一齐称谢。
  马政还有些不放心地说:“这事让信叔去办,最是千妥万当。只怕信叔回京后,朝廷又别有差遣,不得闲儿,如之奈何?”
  “都监放心,办事的人总是有的。”刘锜微笑一下,想起官家的诺言,料定自己也要上前线去的。只是计算日程,还有一段空隙,来得及给他们办好大事,再则,就算自己不得闲儿,家里还有个比他更能干,更可靠,更加千妥万当的人在等着呢,怕什么!
  他向驿卒借副笔墨,剔亮了灯,就地炉边去烘开早已冻上的笔尖,让马政写了信,收在自己行囊中,才算了结了这件大事。
  更漏将阑,这个残余的夜晚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了。马政只是略略打个睏儿,又立刻忙碌起来,准备上路。
  马政是有权利可以谴责别人的人。
  要说服和帮助种师道,使他在短促的三个月时间里,把分散在各军区的十万大军集合起来,输送到几千里外的河北前线去,按照常识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任务就是要促使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为可能。从受命以来——实际上这个任务就是他自己向朝廷提出来的——他就感觉到自己的手里好像握着一团火球。他必须珍重、吝惜每一个瞬刻。为了争取时间,他赍着朝命,独自西行,连伴当们也都远远地甩掉,没有一个相随。为了争取时间,在这样严寒的深夜中,他还冒险涉冰,投宿驿站。他宁可缩短自己十年的生命来换取大军提早三天集中,因为他了解每一天的拖延对整个战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对待自己、要求自己简直到了苛刻和残忍的地步,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一齐把他送出驿站。
  大门刚打开,一阵刺骨的寒冽,好像一群正在嚎叫着的猛兽向人们猛然扑来。这时天色犹黯,只有大面积的层冰和积雪把大地照得雪亮。他们仰头望见月亮缩成一根弧形的细线,孤单地、不稳定地搁在一颗大树上。树枝抖下一点积雪,月亮就跟着抖动一下。凭借着这条孤单的线索,才使他们憬然地省悟到这将要来到的黎明就是大年初一了。
  “行程匆促,”刘锜感喟地说,“连得除夕晚都记不得了。”
  “可不是又到了大年初一,真是马齿徒增,所事无成。”这时马政正向驿卒讨来一把稻草,亲自把四只马蹄裹紧了,免得踏在冰上打滑,他回过头来对送行的亸娘道,“过了一晚,姑娘又长大一岁,现在可是整整的二十岁了。”亸娘没来由地脸红起来,似乎长大了一岁年纪,是她的过错,要她对它负责一样。然后她看到公爹紧一紧行装,捎上包皮袱,一翻身就跨上坐骑,借着反映到冰面上来的月光和雪光的指引,走上征途。
  刘锜、赵隆一齐道声,“珍重!”
  “俺这匹老马呀!”他挥挥手,在策动坐骑之前,还来得及把这句话说完,“一旦拴上大车,就得横冲直撞,把行旅者直送到目的地。却顾不得自己力薄能鲜,叫人坐在里面,颠着晃着不舒服。”
  亸娘感觉到这句谦逊的话是公爹特别向她说的。它连同“得、得……”的马蹄声以及被马蹄踏碎的冰裂声,搅和在一起,长期萦回在她的回忆中。
  ——————————————————————————
  ①这是《孙子兵法》里的话,意思说不能幻想敌人不来进攻,而要寄托希望于我已作好准备,敌人根本无法对我进攻。
  ②宋朝特用的量词,这里指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子。
  ③马植逃到北宋后,先后改易姓名为李良嗣、赵良嗣。
  ④当时西北人自称为自家,读为“洒家”;懑为“们”的意思,但有时也用于单数。
  ⑤军饷。
  ⑥“弼”是木制的弓夹,弓不用时用木夹夹起来以防日晒、受潮而发生高低不平的现象。
  ⑦当时北宋人称从辽的统治区域逃亡归来的各族官民为“归朝人”。
  ⑧宋人习惯称河东、河北为两河。
  ⑨景德,宋真宗年号。澶渊之盟订于景德元年(1004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