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九重紫 - 第五十二章 拒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十二章 拒绝
  前世,父亲春闱二甲十三岁,今生,是第十六名,没有上一世的成绩好。
  是不是因为这一世王映雪的事牵扯到了他更多的精力呢?
  窦昭胡乱猜想。
  二太夫人却很遗憾。
  她对窦世横道:“万元的运气真好!如果你今年也去参加春闱,说不定也是能金榜提名。”
  自从出了王映雪的事之后,窦世英在窦家人的眼里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能之辈。他虽然考中了进士,擢选了庶吉士,但二太夫人还是觉得他靠的是运气而不是才学。
  有这种想法的,窦家并不只是二太夫人一个人。
  窦世横不免有些恼怒,道:“万元读向来聪明,只是没有像别人那样读死,死读。谁靠着运气考过了会试、殿试又选了庶吉士的?”
  二太夫人默然,但心中却始终不以为然。
  窦铎则是喜出望外。
  他将喜报张帖在了自家的大门上,享受着行人仰视的得意与自豪的同时,写了封信给王行宜报喜。
  王行宜的日子过得有些苦闷。
  去冬今春,他先后几次击退了蒙古人的进犯,在西北,威望一时无二,房师也很高兴,皇上甚至提出让他任陕西巡抚,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他怀疑是因为上次窦世枢回乡的事让房师觉得他还不够沉稳,还需要磨练两年。
  王知柄呶嘟道:“早知道这样,当时您就应该赶往京都跟曾大人解释一番的。”
  “事实俱在。一解释,我们就落了下乘。还不如就这样,让大家都知道我王行宜磊落坦诚,敢做改当。”
  话虽如此。他还是写信给自己在京都最好的朋友,也是曾贻芬女婿的翰林院侍讲郭颜:“……家贫至如此,女儿失足。每每想起,泣不成声。万幸归于北楼窦氏七子,嫡妻病逝后,有意将女儿扶正,我虽觉不妥,但想起女儿受我不教之苦,纵是苦胆。我亦饮之。”
  现在看来,这封信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很明显。
  想到这些,王行宜不由背手在里走了两圈,吩咐儿子:“就把日子就定在这个月吧!”
  扶正和娶亲不同。不用采征纳名,也不用下聘订期,在家里摆上几桌酒,请了亲戚,让穿了代表正室的正红色吉服给来喝酒的亲戚敬酒,重新定下名份即可。
  王知杓应喏,代父亲回了封信,盖上了王行宜的私章。
  窦铎将日子定在了五月二十二。
  窦昭压根没准备给王映雪磕头敬茶喊母亲。

  她让妥娘给祖母带信,说要去看祖母。
  祖母那边迟迟没给回信。
  窦昭手时有银子。让妥娘悄悄地雇了辆车:“……让车夫五月二十二日的卯时在西府后面的巷子口等,那个时候三堂嫂正好带着东府帮忙的人过去,王映雪的正日子,她不能随意出门,丁姨奶奶、胡嬷嬷都会出面接待三堂嫂等人,我们就趁着那个机会走。”
  妥娘点头。道:“我帮小姐收拾箱笼。”
  “收拾什么箱笼?”窦昭道,“只贴向带几张银票和几两碎银子就行了。到时候安顿下来再回来搬箱笼也不迟。”
  妥娘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窦世英回来了。
  给六伯父带了几坛董酒,给六伯母带了几匣子京式点心,给窦政昌、窦德昌兄弟带了几方砚台,窦昭和窦明则是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偶。
  窦明欢喜得不得了,抱在怀里不放手。
  窦昭觉得这个玩偶还没有六伯母送给她的精致,道了声“多谢”,让妥娘收了。
  长女的懂事却疏离的样子,让窦世英有些难受。
  给二太夫人问过安后,他专程来看窦昭。
  窦昭正在纪氏的指导下描红。
  见窦世英折了回来,纪氏借口去给窦世英沏茶,把房让给了窦昭父女。
  窦昭从案后面走出来,直直地站在那里对窦世英道:“二十二日那天,我想去看崔姨奶奶。”
  窦世英愣住。
  窦昭目不转睛地望着窦世英的眼睛。
  子里静寂如空。
  良久,窦世英声音有些嘶哑地问女儿:“为什么?”
  “我不想叫一个姨娘做母亲。”窦昭正色地道。
  窦世英沉默了半晌,说了句“知道了”,面无表情,看不出情绪。
  窦昭没有琢磨父亲的想法。
  如果父亲同意她去祖母那里,对她而言,不过是事情变得更简单了;如果父亲不同意,她一样能达到目的。
  就凭祖母给她送的那袋子榆钱芽,她笃定只要她到了田庄,祖母就会收留她。
  窦世英神情有些恍惚地回到了家中,高升表情怪异地在门口等他。
  “七爷!”高升上前给窦世英行着礼,低声道,“崔姨奶奶刚才差人来报信,说她病了,想让四小姐去田庄陪陪她。”
  窦世英非常意外,忙道:“送信的人呢?”声音紧绷,显得有些慌张。
  “我留了他在厨房里吃饭。”高升道,“老太爷,没有答应。”
  窦世英“嗯”了一声,匆匆去了厨房。

  昏暗的厨房里,崔大正捧着碗呼拉拉地吃着面条。
  他是崔氏的大侄儿,今年岁满二十岁。
  “七爷,”他丢下了碗筷站了起来,神色比较拘谨,喃喃地道,“崔姨奶奶说,要是遇到了七爷,就跟你说一声,她没什么事,就是想把四小姐接过去住几天。”然后强调,“住几在就送回来!”
  在窦世英的心目中,崔姨娘是个非常好强的人。自从父亲把她送到了田庄,她就再也没有主动和窦家说过一句话。更不要说插手窦家的事务。
  他强压下心中的困惑,对崔大道:“那好,你今天晚就在这里歇了,明天一早护送四小姐去田庄。”
  崔大“哎”了一声。咧了嘴笑,笑容憨厚。
  眼睛好像被刺痛了般,窦世英下意识地闭了闭眼睛。
  他去见了窦铎。
  窦铎正兴高采烈地摆弄着一盆文竹。看见窦世英,他放手中的喷壶,笑容更盛了:“见过你二伯母了?”
  “见过了。”窦世英道,“我还碰到了崔大。”
  窦铎的笑容僵在脸上。
  “我让他住下了,”窦世英像没有看见一样,语气依旧温和地道,“明天一早护送寿姑去田庄。”
  “咚”地一声。喷盆被掷在了小几上,水溅得四处都是,有几滴落在了窦世英的衣角,他毫不在意,道:“爹爹。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我只请了十天的假,为了赶路,有两天都没有合眼了,我先去睡了。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说吧!”弯腰行礼,退了下去。
  窦铎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窦昭知道祖母“病”了,心里很愧疚。
  她知道,如果祖母真的病了,父亲的表情不会这样轻松。祖母完全是为了她才装的病。
  窦昭给菩萨上了三炷香。求菩萨保佑祖母长命百岁。
  窦世英听着女儿的喃喃自语,很是震惊,半晌才道:“你,你是不是……”
  望着女儿稚嫩的脸庞,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问好。
  王映雪一旦成了她的继母,就会占了大义。她若是继续装聋作哑,只会被王映雪摆布。
  窦昭决定慢慢地露点锋芒,逼迫王映雪对她的事退避三舍。
  所以见窦世英起了疑心,她索性道:“我请崔姨奶奶接我去田庄的。”
  窦世英张口结舌。
  窦昭懒得理他,指使海棠把她很喜欢的那尊福禄寿喜的瓷像装进箱笼。
  那瓷像寓意喜庆,颜色艳丽,祖母肯定会喜欢。

  她又去看了给祖母的桂圆干。
  个顶个的又大又甜。
  窦昭满意颔首,赏了办事的小丫鬟几分碎银子。
  小丫鬟喜出望外,谢了又谢。
  窦世英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大方,淡定从容的女儿的,里升起股怪异之感。
  女儿好像剑兰,本应养在温室里等她慢慢长大。可突然间,她被丢到了一旁,急风骤雨间中,她只好随着身边的野草一起在暴风雨中挣扎,并在挣扎很快长高、长大……而自己,就是那场急风骤雨……
  “寿姑,”他问窦昭,“你想不想回家?”
  他想让女儿重回温室。
  “不想。”窦昭很干脆地道,“那个家里乱七八糟的,看着就让人心烦,我还不如六伯母、崔姨奶奶两边住着。”
  窦世英语塞。
  父女俩一路无语地到了田庄。
  祖母站在路边翘首以盼。
  看见父亲,她的眼眶立刻湿润了。
  “听说你中了进士,”祖母笑道,“你真行!”
  父亲微微地笑。
  祖母低头和窦昭打着招呼:“寿姑。”那慈爱的表情,陪随着窦昭度过了无数个漆黑的长夜。
  窦昭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籁簌落下。
  “崔姨奶奶,”她抱住了祖母,“桂圆干,很好吃!”
  祖母一愣,随后紧紧地抱住了窦昭……祖母的田庄,和记忆中的一样。
  绿油油的庄稼,平整的土路,村头合抱粗的老槐树树冠如伞,坐着三三两两的妇人,说说笑笑地做着针线活,还有几个孩子在一旁打闹。
  看见有人进村,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打量着。
  窦昭亦盯着那些人看,想在其中找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不过很可惜,隔得太远了,这些人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陌生。
  马车很快在祖母的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
  一个干净利索的妇人上前撩了车帘,祖母亲自抱着窦昭下了车。
  铺着青石的院子,贴着窗花糊着白纸的窗棂,还有牲口棚里安安静静地嚼着青草的小马驹,都是这样的熟悉,只是墙角少了一株她亲手种的李子树。
  ※
  姊妹们,在亲戚家吃了饭,出来的时候的士收了班,说是快过年了,要提前收班,然后我们一路走回家……
  这几天要走亲戚,晚上的更新可能不太准时,向大家请个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