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九重紫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论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论序
  魏延瑜苦笑,称了宋墨一声“姐夫”。
  哥哥,他还真叫不出。!
  宋墨微微地笑,显得很谦和。
  窦世英很满意。
  两个女婿都出身显赫,却能以妻族之礼相见,这既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对窦家的尊敬。
  因窦家的家祠不在京都,他领着宋墨和窦昭去了正厅,给窦家祖先的影像磕了头,上了香,就算是祭拜过了祖先,禀告了喜事。之后又领着他们重新回了huā厅,给窦世枢等人磕头,正式认亲。
  或者是考虑到英国公府乃钟鸣鼎食之家,金银有价无价,窦世枢的见面礼是本前朝刻印的《春秋》,窦世横的见面礼是套《四注释》,窦文昌、窦博昌等做兄长的,或送集锦墨,或送澄心纸,或送玉笔洗,或送珐琅暖墨炉,都是些读作学问的物件。
  窦昭抿了嘴笑。
  宋墨就瞅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悄声问窦昭:“你笑什么?”
  窦昭瞥了奉命在一旁芥见面礼的陈核一眼,低声笑道:“你可以去考状元了!”
  宋墨望着那些文房四宝,忍不住眼底含笑。
  见过了比他们年长的,就是比他们年幼的或是晚辈了。
  魏廷瑜摸了摸衣袖中的红封,不知道拿出来好,还是不拿出来好。按礼,宋墨虽然是姐夫,但他比宋墨先成家,这个时候他给宋墨见面礼,是礼数,不给也说得过去却显得有些畏缩,小家子气。可刚才窦家的人都送的是些不好用钱衡量的东西,他那二百两银票的红封拿出来不免有些俗气。
  犹豫中宋墨已笑着朝魏廷瑜揖了揖,掏出一个红封递给了魏廷瑜。
  魏廷瑜望着排在自己之后的几个小屁孩,脸色涨得通红,正要拒绝宋墨已不由分说地将红封塞到了他的手里,笑道:“你我也不是今天老打交道,快拿着!”让魏廷瑜想起了之前宋墨关照他,让他跟着顾玉做河工生意,分红的时的口吻。
  他不由得一愣。
  宋墨已笑着弯腰摸了摸窦济昌的长子窦启仁的头递给了他一个封红。
  窦启仁大声地喊着“多谢四姑父。”雀跃之情溢于言表让宋墨的笑意更浓了。
  窦济昌的次子窦启复则不待宋墨掏出封红就嚷了起来:“四姑父,还有我,还有我!”肥肥的小手快要伸到宋墨的脸上去了。
  “我记得,还有复哥儿!”宋墨呵呵地笑,掏了个封红给他。

  窦启复欢呼一声,接过了封红,迈着肥肥的小腿朝西厅的窦静媛跑去:“姐姐姐姐,我得了封红!”
  窦静媛是窦博昌的女儿。
  她闻音而动,噔噔噔地跑了过来,拉着宋墨的衣襟道:“四姑父,您没给我封红。”
  那软糯糯的声音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都让宋墨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好,好,好。”宋墨笑着抱了窦静媛,递给了她两个封红。
  窦静媛嘻嘻地笑,得意地朝窦启仁和窦启复扬着手中的封红。
  窦启仁和窦启复一右一左地抱了宋墨的大腿,高声喊着“四姑父”:“我也要两个,我也要两个!”
  窦昭的人都满脸尴尬,三个人的乳娘更是抬不起头来,上前哄着几个孩子。
  宋墨却笑着阻止了几位乳娘:“本是凑个热闹,不必如此拘谨。”又掏了两个封红补红了窦启仁和窦启复。
  窦启仁和窦启复欢呼不已。
  窦静媛不依了,嘟着嘴道:“我也要一个!”
  宋墨竟然又给她补了一个。
  窦静媛喜笑颜开了,窦启仁和窦启复却傻了眼。
  五太太红着脸,狠狠地瞪了自己的两个媳妇一眼。
  郭氏一个jī灵,忙上前抱了窦静媛,笑着叮嘱窦静媛:“还不快谢谢四姑父!”
  “多谢四姑父!”窦静媛稚声稚气地道,讨好地对宋墨道“四姑父,你过年的时候到我们家去玩,我让祖父给你写春联!”
  她从小看到很多人到家里求窦世枢的春联而不得,在心里认为这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说得窦世枢都坐不住了,起身朝着宋墨拱手:“见笑了,见笑了!”
  宋墨却笑道:“难道静姐儿一片心意,到时候五伯父可不能推辞哦!”
  窦世枢有些意外宋墨的随和,随即笑了起来,谦虚地道:“只要世子爷不嫌弃就好!”
  宋墨笑道:“早就听说五伯父的字飘逸俊秀,一直无缘相见口这次还是借了静姐儿的福缘,才能向五伯父讨副春联,怎敢有‘嫌弃,之说?”
  窦世枢还要谦逊,窦世横不耐烦地道:“一家人,这么客气干什么?你要是想向五哥讨几副字画,只管上门说一声就是了。不过,五哥的字一半得益于他少时的勤奋,一半得益于他现在是内阁大学士,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一席话说得众人忍俊不禁,窦世枢更是笑着摇头叹道:“哪有自家人拆自家人的台的道理?”然后和宋墨聊了起来“我听翰林院的几位老先生说,你的字也写得不错,皇上还让人帮他抄佛经,你师从何人?都读了些什么?”
  “师从忠毅公。”宋墨正色地道“跟着忠毅公读《春秋》。”
  诸子百家,浩如瀚海。四五经,皓首穷红,就算是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也不可能作都熟读,通常会从中选一本作为自己的主修的方向,而忠毅公更是当世经学鸿儒,几位皇子的授业师傅,三年前去世,得了“忠毅”的溢号。
  “看来我这本《春秋》还送对了。”窦世枢捏须而笑,看宋墨的目光就如同发现了自己的同类般,有了微妙的变化。
  窦世横的表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道:“《春秋》冗长难记,现在的人为了早日中举,已没几个人能耐得下心读《春秋》了没想到你竟然读《春秋》。”
  他就是读的《春秋》。
  宋墨笑道:“我又不用科举,慢慢地棋就是了。”
  窦世横却点头:“这样已经很难得。”竟然揽了宋墨的肩膀要和他坐下来说话。
  纪氏不由得哭笑不得,忙笑道:“老爷,您有什么话改天再请世子到家里到说也是一样。今天还是让世子先见见五嫂和几位侄儿媳妇。”
  窦世横哈哈笑在拍了拍脑袋,一面笑着道“看我这记性。”一面越俎代庖地拉了宋墨,向他介绍五太太。
  因为孩子们的一番插科打诨,大家笑盈盈地站在一起少了几分他们进门时的穆肃,多了几分热闹喜庆。
  窦昭和宋墨给五太太磕过头后五太太亲自携了窦昭起来,递给了窦昭一个红漆描金的匣子,笑道:“是对碧玉簪,祝你们相敬如宾,白头老到。”
  相比之前拜见窦世枢等人,亲切而又友好。
  宋墨和窦昭忙向五太太道谢,给六太太磕头。
  纪氏应送给他们的见面礼是座小小的自鸣钟。
  “真漂亮!”窦昭十分的喜欢连声道谢。
  纪氏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帮窦昭整了整衣襟,就退到了一旁。
  窦明看着不由眼睛一红。
  想到了自己三天回门时,窦世枢那看似亲切却骨子里透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倨傲:想到了窦世枢等长辈打赏给魏廷瑜和自己那包着一百两银票的封红……,同样是出嫁的女儿凭什么把她和窦昭区别对待?

  她看了魏廷瑜一眼。
  魏廷瑜站在无人的角落,神色略带几分窘然地笑着。
  窦明紧紧地咬了咬唇。
  她喊着宋墨“姐夫。”娇笑道:“您和姐姐给我准备了什么见面齐u”
  宋墨笑着递了个封红给她,然后笑着逗窦静媛:“静姐儿得了我的封红,还没有给我行礼呢?”
  窦静媛捂了小嘴笑,恭敬地宋墨和窦昭行了礼。
  高升忙过来请大家到东厅坐席:“酒菜都准备好了!”
  大家笑着去了西厅。
  没有谁去理会窦明。
  窦明冷笑,挤在窦昭身边坐了。
  窦昭只当没看见,不紧不慢地答着五太太的话:“……,颐志堂景致优美,世子又一直住在那里,若是要搬家,千头万绪,只怕没有两、三个月搬不完,还不如就住在颐志堂。”
  五太太点头,道:“这样也好。你公公正值盛年,说不定哪天就会续弦,你们住在颐志堂,和她隔得远远的,也清静些。”
  纪氏见窦明支了耳朵听,笑着给五太太斟了杯酒,道:“英国公府的内院再大,难道能比西窦大?寿姑既然能主持西窦的中馈,还主持不了英国公府的中馈?就算她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不是还有您吗?您就别替她担心了!她的日子好过着呢!”打断了五太太的话,又吩咐丫鬟去看看还有几道什么菜,和五太太说起春芳斋的干果,五太太就说起席面上的福秸来:“他们的那个福桔好吃,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纪氏却笑道:“我瞧着没有福建秸饼好吃。
  把话给岔开了。
  窦明知道纪氏这是防着她。她就轻轻地踢了韩氏一脚,低声道:“你婆婆还挺难伺候的?”
  韩氏悄悄挪了挪身子,和窦明拉开了一个并不明显的距离,小声笑道:“我婆婆挺好的啊!只是纪家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罢了!”
  她从前同情窦明没有疼爱,可自从发生了姐妹易嫁之事后,她觉得自己从前太天真了,把一些事情想的太简单。
  姊妹、兄弟们,先贴个草稿,等会捉虫虫!
  PS:求粉红票支援啊!
  (未完待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